中国大陆第一部反映当代道教文化的长篇小说。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作为世界上唯一不反科学的宗教,中国道教告诉我们,“我命在我不在天”!
《乾道坤道》以主人公石高静道长的生命历程为核心,书写了他海外传教、临危受命、历尽曲折、重振南宗的经历。
为了写作本书,作者赵德发亲赴天台山、崂山等道教各门派,长期采访和修炼,并与书中的原型全真南宗道长成为莫逆之交。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乾道坤道(当代名家精品珍藏)(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赵德发 |
出版社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大陆第一部反映当代道教文化的长篇小说。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作为世界上唯一不反科学的宗教,中国道教告诉我们,“我命在我不在天”! 《乾道坤道》以主人公石高静道长的生命历程为核心,书写了他海外传教、临危受命、历尽曲折、重振南宗的经历。 为了写作本书,作者赵德发亲赴天台山、崂山等道教各门派,长期采访和修炼,并与书中的原型全真南宗道长成为莫逆之交。 内容推荐 《乾道坤道》以主人公石高静道长的生命历程为核心,书写了他海外传教、临危受命、历尽曲折、重振南宗的经历。他从“基因研究”和“性命双修”两方面来研究自己“活不过五十”的家族命运,最终凭借“我命在我不在天”的道门理念战胜自我并重振琼顶山道业。作者将人类遗传密码的破译与道家的治身养生,放在一个人物的身上,安排在一个故事里,让基因科学与道法自然、世俗观念与宗教信仰、人的先天与后天,碰撞、融合,发人深思。 为了写作本书,作者赵德发亲赴天台山、崂山等道教各门派,长期采访和修炼,并与书中的原型全真南宗道长成为莫逆之交。 目录 第一章 迈阿密 第二章 简寥观 第三章 我命在我不在天 第四章 回国 第五章 送大单 第六章 丧家之犬 第七章 人算与天算 第八章 阴阳双修 第九章 琼花一弄 第十章 希夷台 第十一章 转运法会 第十二章 学做婴孩 第十三章 水落石出 第十四章 翠屏山 第十五章 九指道人 第十六章 Kungfu 第十七章 血染道袍 第十八章 鬼母 第十九章 琼顶巍巍 第二十章 琼花似雪 试读章节 石高静将大师兄应高虚从机场接到迈阿密西郊的时候,并不知道在此后三天之内,印州城隍庙住持江瑞篆道长的谶言要全部应验。他后来才明白,其实大师兄一路上都在心里念叨那四句谶言,所以当他指着大片住宅中的一座独栋屋说,那就是崇玄道院时,大师兄马上念出了谶言的第一句:“庙不像庙。” 他当时认为,师兄是说崇玄道院分明是一座民宅,如何能成为中国全真道南宗祖庭的下院。他一边停车一边笑:“哈哈,师兄认为应该在这里再建一座逸仙宫对吧?你师弟建不起呵。再说,传道不在形式而在内容。美国有许多宗教场所,都是设在普通建筑里面的。” 应高虚点点头,随手提上她的蓝布包下车。她站在那里打量一下崇玄道院,又瞧着一条红布横幅皱起了眉头。那条横幅扯在道院前面的两棵棕榈树之间,用中英两种文字写着“老子天下第一”这句话,正被这里特有的温暖海风吹得飘飘摇摇。她指着横幅问师弟:“老子天下第一?这个‘老子’指的是你?”石高静笑道:“高静岂敢自称老子?指的是太上呀。”应高虚说:“太上讲,‘不敢为天下先。’你怎么敢这样大吹大擂?”石高静说:“太上那么讲,体现了他的虚怀若谷。可是,他的伟大思想,他对人类的卓越贡献,就是别人无法比拟的呀。”应高虚说:“别人无法比拟,咱也不能这么吹吧?你这么做,太上肯定会怪罪下来的。快把它撤了。”石高静说:“师兄,这横幅已经挂了好几年了。我把这个口号打出去,也容易引起西方人的注意。他们走到这里一看,哦,天下第一?真的假的?就有人进来瞧,就有人成了道教徒。”应高虚说:“我不管你挂了几年,也不管你起了什么作用,反正我不愿看见它。”石高静见师兄如此认真,只好去房檐下拿过一只凳子,踩上去把绳子的一端解开。横幅于是悠悠落地,斜躺到茵绿如毡的草坪上。 道院里走出五六个人,有白有黑。石高静向师兄介绍,平时经常有道友来这里学习、修炼,今天这几位是来打坐的。他用英语向道友们说:“应道长到了,你们还不快来拜见!”道友们向应高虚拱手抱拳,用生硬的汉语说一句“道长慈悲”,齐刷刷地跪下磕头。应高虚向他们还礼道:“慈悲,慈悲。”做着手势让他们起来。 一个白人女孩起来后,给了应高虚一个结结实实的拥抱:“你是我见到的第一个中国女道士,我今天太高兴啦!” 石高静把这话翻译给师兄听,并向她介绍,女孩叫露西,法名路嗣真,学道已有三年。应高虚打量着露西说:“你的眼珠子怎么这么蓝呀?像江道长那顶庄子巾上的帽正。”石高静知道,江道长喜欢戴庄子巾,而庄子巾的前面都缀有一颗玉石。他不便向露西讲得太详细,只向她翻译,应道长说她的眼睛蓝得像一颗宝石。露西立即瞪大双眼,把蓝色的瞳孔展现到最大限度,抬手指着向道友们嚷嚷:“宝石,快看我的宝石!”道友们个个都笑。 应高虚又问露西,喜欢不喜欢道教。露西做个鬼脸说:“非常喜欢!我想成为庄子描述的那种神人,皮肤像冰雪一样洁净,神态像处女一样端庄,不吃粮食,当然,更不吃三明治、汉堡包,只是把风当作食物,把露水当作饮料,乘着彩色的云,驾驭着中国龙,在天空到处游玩……”她边说边做手势,极其夸张。 一个胖胖的黑人妇女结结巴巴地讲了一通。石高静说,这位道友是危地马拉移民,叫艾蕾娜。她的意思是,她不想做神人,只想求长生,如果能像师父的师父那样,活到一百岁就好了。 应高虚说:“艾蕾娜道友你知道吗?中国有部古书叫作《黄帝内经》,书上讲,上古时候的人,都能活到一百岁左右。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懂得乾坤大道,过一种纯朴自然的生活。后来的人,到了世上忙忙碌碌,争名争利,甚至胡作非为,就减了寿数,不能尽其天年。所以,老子就教导人们自然无为,柔弱不争;过节俭的生活,控制自己的欲望。如果能够做到这些,加上修炼,就能实现长命百岁的愿望。” 道友们听了石高静的翻译,都点头称是。 露西和艾蕾娜对应高虚的道装产生了兴趣,围上来看她头上的混元巾,看她的发式和簪子,看她的青布道袍和白布长袜,看她的缀有白布条的鞋子。她们问石高静,中国道士为什么要穿这样的服装。石高静向她们介绍:这是中国全真道士的服装,不论乾道、坤道,也就是不论男道士、女道士,都差不多。混元巾是道士帽子的一种,圆圆融融,比喻混元无极大道;上身一件青布大褂,两腿两只白布长袜,寓意“一清二白”;穿着每只都有十条白布的“十方鞋”,意思是“千里访明师,万里求真诀”,喻意寻师学道不畏艰辛。 听罢解释,艾蕾娜问师父为什么不穿道土服装。石高静将他胖胖的腰身一挺:“哈哈,我是在家修行的道教居士,没资格穿呀。” 露西看看应高虚那张尚显红润的脸,向师父打听她的年龄。石高静说:“虽然道教内部有个规矩,叫作‘道不言寿’,就是不要向道士们打听年龄,但我可以向你透露一下,我想我师兄也不会介意的——她今年五十二岁。”艾蕾娜说:“哦,比师父大四岁?看上去她并不老。”石高静说:“南宗丹法就是神奇嘛。你和露西要珍惜应道长来美国这个机缘,向她认真学习女子丹功。”露西立即说:“对,我要向她好好学习,把那条红色的‘龙’尽快杀死!”她挥起手掌,向自己的腹下做了个斩杀的动作。P1-4 后记 2006年秋天,我因一个机缘认识了一位道长。得知我刚写完《双手合十》,他说,你该再写一写玄门。随即,他向我介绍了道教的一些事情。我想,在传统文化中获得创作资源,用长篇小说表现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存在状态,是我多年来的追求。《君子梦》反映了儒家文化近百年来在农村的传承流变,《双手合十》描写的是当代汉传佛教文化景观,再写一部当代道教题材的,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就都有所表现了。 然而,那时我应约为北京一家影视制作公司写电视剧,能挣一笔钱还房贷,就将那位道长的建议放在了一边。这年冬天,我正绞尽脑汁编造电视剧分集提纲,有一天晚上刚要蒙咙入睡,一个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你该去写道教!我猛地醒来,惭愧半天,还是决定把电视剧写完再说。等我一年后终于完成了那部40集的剧本,才长舒一口气,向老子画像庄重行礼,表达我内心的愧疚和行动的决心。 这部小说的准备工作与《双手合十》基本相同:一边大量读书,一边四处参访。我去过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的一些道观,去过泰山、崂山、茅山、天台山、青城山的“洞天福地”,结交了不少道教界人士,领教了无量妙道玄理。山中烟霞,庙内经声,至今常常萦绕在我的梦中。 道教是在中国土生土长并深刻影响了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宗教。鲁迅先生说过,“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此语大有深意。时至今日,道教早已没有了古时的盛况,出家道士寥若晨星,以至于闹出有人不识道士服装,问他们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笑话。然而,道教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玄妙无穷。当今有些学者一直在呼吁中华文化的重建,那么道家学说与道教文化应该是必不可少的建筑构件。如果让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对话,道家学说与道教文化便是东方的一个重要声源。 我这部《乾道坤道》,就是要刻画一个当代道士群体,表现中国道教在今天的际遇与嬗变,思考有关生命、宇宙、宗教与科学的诸多问题,探讨道教文化在新世纪人类文明进程中应有的作用。但因本人学养差,根器浅,作品很难尽如人意,请读者朋友不吝赐教。 诗日: 《合十》写罢玄门唤, 俗骨凡身访洞天。 南北双宗屐易觅, 乾坤大道义难参。 白云漫漶仙家渺, 碧草葳蕤古观寒。 梦里希夷生紫气, 琼花似雪舞翩翩。 赵德发 2011年8月15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