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你和那些好时光总有一天会相遇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慕容素衣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你和那些好时光总有一天会相遇》是一部温暖与争议同存的散文随笔集。在慕容素衣的故事里,没有人生赢家和爱情超人,她之所以会写这些故事,只是为了在他们的生命中寻找支撑自己前行的力量,而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成为想成为的那个人,勇敢地活出自己,好的生活就在前方——你和那些好时光,总有一天会相遇。

内容推荐

《你和那些好时光总有一天会相遇》作者慕容素衣本身是个一直在向自己提问的人,是一个一直被焦虑感追赶的人。

她在豆瓣写文,只是为了把自己心里的疑惑用故事表达出来。

她写对自己生活的困惑、焦虑和不知所措;写净身出户和意大利大巴司机私奔的精英高管;写N次创业N次失败却越战越勇的姑姑;写年少结婚丈夫就随军去到台湾,一辈子辛苦付出和等待的太婆……

她的故事里,没有人生赢家和爱情超人,却记录了很多人的好时光和坏时光,

这些故事充满荆棘,却又丰满精彩,

这些故事,在豆瓣首页被连续六次推荐,在微博和微信上被成千上万人转载,

那是因为,每个人都在这些故事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目录

序 收集萤光

第一章 勇敢去活

 1.鬼迷心窍

 2.女人过了三十就完了吗?还早着呢!

 3.唱古诗的女子

 4.世界并不一定掌握在大胸女手中

 5.张爱玲和亦舒

 6.假如命运亏待了你

 7.有间客栈

 8.失败者之歌

第二章 那个陪你一起吃苦的姑娘,怎么没能陪你到最后

 1.一个不能上升到金钱的爱情故事

 2.那个陪你一起吃苦的姑娘,怎么没能陪你到最后

 3.一个女人是否会因为才华被爱上

 4.嗨,哥们儿

 5.最好的爱慕是永不开口

 6.从良是条难走的路

 7.校花们都已嫁为人妻

 8.玉莹从来不动情

 9.千万别嫁不如你的人

第三章 我不想让你那么孤单

 1.喜丧

 2.有月亮的夜晚

 3.我不想让你那么孤单

 4.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TVB

 5.手足

 6.食不同不相为谋

 7.借你一点儿温情

 8.我的朋友很少,还好其中有你

 9.走着走着就散了

 10.假如可以穿越时空,你最想去哪个时代生活

第四章 和不完美的自己和解

 1.住着一个穷孩子

 2.被嫌弃的胖子的一生

 3.女文青有毒

 4.两个女人的十年

 5.归去来兮

 6.集体生活

第五章 那些书中人教我的事

 1.潘金链的法宝和李瓶儿的身材

 2.大观园中,你最想住谁的屋子

 3.越堕落越美丽

 4.你所不知道的金庸另一面

 5.是抬头仰望月亮,还是低头捡起六便士

 6.人书俱老

试读章节

2.女人过了三十就完了吗?还早着呢!

前不久,我刚过了三十一岁生日。最近几年,形成了每次过生日就来回顾一下当年经历的习惯,所以照例胡乱写几句。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我无意中到豆瓣来写日记,没想到居然还有人看。欣喜之余,忍不住多写了几篇,俗话说言多必失,有人看得很不爽,表示我写的文字污了他的眼目。前几天,甚至有人给我留言说:“你一个中年大妈学小年轻一样整天在豆瓣上面发日记,就不感到害臊吗?”

我向来是个没涵养的人,看到这样的留言真是有点怒从胆边生。照这位姑娘的意思,中年大妈就该待在家里哪儿都别去,否则就有丢人现眼的可能。可能她还小,自以为能够芳龄永继,对于她来说,女人活到三十岁就已经是人生极限了,还要出门嚷嚷的话最好拉去人道毁灭。

社会上对三十多岁的女人抱有同类观点的还真不少。

曾经有个好友约我一起去逛内衣店,正好我身边带了个实习生小姑娘,她见我们在讨论哪种内衣更有诱惑力时,突然眨巴着大眼睛问:“过了三十岁,老公还会碰你们吗?”望着小姑娘懵懂的大眼睛,我和好友哭笑不得。可能在很多人的眼中,女人过了三十岁干巴得连性生活也没了,反正生儿育女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我以为社会风气经过这么多年的变革,早就日新月异了,没想到还是有那么多人抱着“男人三十一枝花,女人三十豆腐渣”的陈腐观念,其中不乏年轻小姑娘,自恃青春美貌,认为自己与三十岁以后的女人根本不是同一种生物,提起对方来一律贬称为“大妈”或者“欧巴桑”。

我真不知道她们的优越感从何而来。姑娘啊,如果这种思想是某个自称婚姻不幸的大叔告诉你的,你让他离婚了再来找你试试看,保证他已溜之大吉了;如果你说这就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我只能说,姑娘你out了,你以为你还生活在古老的宋朝吗?就算是在宋朝,李瓶儿、孟玉楼这些性感多金的寡妇们在婚恋市场上可比小姑娘们抢手得多。再往前追溯一点儿,杨玉环死的时候已经三十六七了,唐明皇爱她的心一点儿都没有疲倦。

现代人的青春期比以前长得多,很多女人到了三十岁才开始真正的人生。小野洋子三十岁才碰到约翰·列侬;罗琳三十岁才开始动手写《哈利·波特》;《欲望都市》里的四个女主角个个都是30+的大龄女子,她们不仅拥有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而且拥有波澜壮阔的性生活;电视剧《咱们结婚吧》,高圆圆饰演的杨桃也已经年过三十,照旧水灵饱满得人见人爱。

我知道人们肯定不会把上述的这些女人称为“欧巴桑”,因为她们有名气有钱,而且大多长得好。大多数年过三十的平凡女人籍籍无名,钱也不多,相貌平平,那么她们的人生是否就灰暗无聊就不值一过呢?

我以我有限的人生经验担保,绝对不是这样的。就我个人而言,对已经过去的青春岁月并没有太多留恋,我属于那种开窍晚的人,当很多人一早就确立了人生目标的时候,我却在懵懵懂懂地随波逐流,青春对于我来说,就是一段肉体上流光溢彩但是精神上苍白空虚的岁月。相信很多人都和我有过类似的感受,当我们回顾自己的青春岁月时,都不禁为那时的矫情、浮躁和虚度光阴而羞愧。

有一次,我和我的朋友们曾做过这样一个心理测试,如果让你选择最想停留在人生的哪个阶段,你会如何选择?可能是人以类聚,我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留在目前的阶段,没有人表示愿意回到十几二十岁的青春年华里。一个朋友说:“回到二十几岁?别傻了,那时候除了年轻点儿还有什么?我可不想再要那种一穷二白的青春。”

是的,对于绝大多数没有背景也没有好爹的人来说,青春基本上就是一穷二白的。那时候的我们可能刚刚毕业,住在和人合租的小房子里,在单位里连口大气都不敢出,见人就喊“大哥大姐”,想起未来时满心都是惶恐,偶尔有个大叔示示好,差点儿就成了人家的“小三”。

最关键的是,我们那时候对于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并没有确定的想法,或者说即使有那个想法,也没有相匹配的能力。对于白手起家的年轻人来说,首要问题是先生存下去,不管有多难都挣扎着活下去,然后才有资格考虑活得怎么样的问题。也许人在青春时注定受煎熬,可我们已经熬过来了,就再也不想回到那段难熬的岁月里去。

我和我的朋友们大多已年过三十,走在奔四的路上,对于我们来说,现在就是我们的黄金时代。我们中有的好不容易离了婚,有的终于结了婚,有的已经决定终身不婚,更多的是早已结婚生子。相同的是,我们对已有的生活状态都还算满意,对未来也不再有那么多不切实际的期待。

古人说三十而立,并不仅仅指的是男人,一个女人往往也要等到过了三十后,才会真正地“立”起来。物质上,三十多岁可能已经有了自己的房子车子,在工作上也基本站稳了脚跟,事业蒸蒸日上,不用再为生存而焦虑;精神上,人过三十之后,会越来越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想要的是什么。我的一个姐姐说,三十岁之前人在不停地做加法,追求这个追求那个,过了三十之后则开始学着做减法,专注于做自己真正擅长和喜欢的事。

三十岁的女人,已经不算很年轻了,但还没有老,更加没有死。你们以为女人过了三十就完了?还早着呢!

当然也有遗憾,那就是随着胶原蛋白的流失,我们一天天在变老。这是没有法子的事。所以当单位来了实习生时,姐姐们都会赞美说:“年轻真好!青春真好!脸上抹点大宝就油光水滑了。”可是你要姐姐们真的和小姑娘互换,打死她们都不会干的,至少,她们再也不愿意回到二十来岁时的惶然时光中去了。

青春确实很好,那时候我们即使什么都没有,至少还有满腔热血和满怀梦想。可是姑娘们,真的不用那么畏惧变老,每个年龄段都有它独特的美好之处,随着年龄日长,你没那么年轻没那么漂亮了,可是你会发现,自己没那么焦躁了,没那么惶恐了,当年在乎过的、焦虑过的,后来逐渐变得不值一提。

我现在还常常会为一些小事而焦虑,一位姓张的大姐对我说:“不用急,等你过了四十岁就好了。”张姐刚满四十岁,她说自己年少时比较晚熟,大学毕业后一直待在某个小镇上混,直到年近三十的某天,忽然萌发了出去闯闯的勇气,于是毅然放弃体制内的工作,开始出来创业。和体制内的清闲生活相比,她过得很辛苦,但是也乐在其中,而且重拾起抛下多年的笔,开始写写东西。前几年刚出了本散文集。显然,她很适应体制外的生活,回顾自己的前半生,她说:“感觉以前都像白活了。还好,我现在终于知道自己最想要的生活状态是什么,那就是自由,无拘无束的感觉真好。”听她这样一说,我对自己即将到来的四十岁不禁多了几分期待。

P15-19

序言

收集萤光

你冲破了黑喑的束缚,

你微小,

但你并不渺小,

因为宇宙间的一切光芒,

都是你的亲人。

——泰戈尔《萤火虫》

记忆中的夏天,总是和蛙鸣、萤火虫还有老祖母的故事紧紧联系在一起。

下过几场大雨后,稻田里的水涨了起来,青蛙们开始不知疲倦地鸣叫着,用响亮的歌声提醒我们:夏天来了!

夏天曾经是一个多么令人喜悦的季节啊。乡间夏天的夜晚,人们吃完晚饭,三三两两地聚集到门前的晒谷坪乘凉,坪上铺了几床凉席,大人们坐在席子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今年的收成。

小孩子们的屁股是坐不住的,我们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啦——在人群中追逐啦,玩丢沙包的游戏啦,去田里抓青蛙啦。但我们最爱做的事,还是捉萤火虫。

那时的夏天没有电灯,那时的星星特别亮,那时的萤火虫也比现在多得多。夏天的夜晚,总是可以看到成片的萤火虫在草丛中穿梭、飞舞,身上的光一闪一闪的,明明灭灭,看起来就像无数颗流动的星星。

我们在深蓝的天幕下,听着蛙鸣,追逐着萤火。我们把捉到的萤火虫放进透明的玻璃瓶里,睡觉时放进蚊帐里,就在闪闪的萤光中慢慢睡着,连梦里都似乎有萤火虫在飞舞。

村里的老人摇着蒲扇,坐在凉席上,教我们唱古老的童谣:“夜火虫,夜夜来,来做么咯,来摘细茶。细茶摘给哪个呷,细茶摘给爹爹呷,爹爹呷了钩梨坯。”

比起念童谣来,小孩子更感兴趣的是听老人们讲故事。村里有个叫五太爷的,故事讲得特别好,把一本《三国演义》倒背如流,每个晚上只讲一回,人们听得正入神的时候,他那边已经发话说“且听下回分解”了。一本《三国》讲完后,夏天也差不多接近了尾声。

对于我来说,三国的时代太遥远了,我更爱听老奶奶讲故事。奶奶没念过书,认识的字仅限于自己的名字,可是好像装着一肚子的故事。她说的故事总是带着一层神秘的色彩,万物在她的口中都有了人性。村头的老槐树上住着一个槐树精,后山密林中不仅有野鸡、兔子,还有会对着月亮修行的狐狸,全村人喝水的深潭里有一条潜龙,所以我们那地方才叫龙塘。

百听不厌的是一个关于红毛嬷嬷的故事。说的是妈妈出门在外,红毛嬷嬷假扮外婆来敲门,一家三姐妹和妖怪斗智斗勇的故事。如同中国所有的民间故事一样,大姐和二姐往往十分愚蠢,一早就被吃掉了,三妹则机智地打败了妖怪。红毛嬷嬷在我们方言中指松树精。识字以后,我读到《小红帽》时才发现,原来红毛嬷嬷就是《狼外婆》的中国版本。

奶奶所说的这些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她的讲述,我突然发觉,那些平常我见惯了的事物,背后有可能都隐藏着一个动人的传说。我还记得奶奶说过有关夜火虫(我们那里把萤火虫叫作夜火虫)的传说,她说,人死了之后,就会变成夜火虫,它们提着灯笼,来寻找还在尘世间的亲人。

听了这个传说后,我再也不捉萤火虫放进蚊帐了,因为我害怕第二天起床时,在蚊帐上看到它们的尸体。我很小的时候就发现,萤火虫的生命特别短暂,我不知道那么短的时间内,它们能够顺利找到自己的亲人吗?想到这一点,我赶紧拔开玻璃瓶的瓶盖,把萤火虫放了出去。

这个传说和其他老祖母讲的故事一起滋养了我,多年以后,我成为了一个喜欢写故事的人,如果要推溯的话,也许这就是最初的源头。

和那些在写作上具有雄心壮志的人不同,我从来都无意书写鸿篇巨制。有人问我,你写的都是一些最普通的人和事,这有什么好写的呢?

也许这些故事的确太平常,故事的主角的确太普通。可是我没有能力也没有兴趣去写传奇人物和伟大史诗,我只对身边的人和事感兴趣。我坚持认为,每种生命状态都值得被书写,只要你笔下的人物对于你来说是一个有温度的、活生生的人,曾经给予过你真实的触动和感悟。

在这本书中,你会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们大多身份卑微,不值一提,可是他们的故事会让你感觉到,生命中总有微光在闪烁。如同那些逐渐在消失的萤火虫,在暗夜里进发出光芒来,照亮了无数孩子的童年。

如今城市的夏夜已经没有蛙鸣,没有萤火虫,更没有老祖母的故事陪伴。在远离故事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朴素的、讲故事的人,就像收集萤光一样收集这些普通人的平凡故事。我总是忘不了,童年时我虔诚地合拢双手,轻轻捧住一只萤火虫,它在我手心忽明忽灭的美好画面。但愿你在读这本书时,偶尔也能感受到这美好。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23: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