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日本如何面对历史(精)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作者 (日)山田朗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山田朗编写的《日本如何面对历史(精)》视角专业独特,分析鞭辟入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可以广泛推荐给广大政府工作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所有关心国际大事的普通读者。

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士专门为本书中译本写了推荐文:“山田先生这本最新学术成果简洁明了地概括了日本侵略亚洲这一事实。……期待着它能够为中国和日本的战后世代形成共同的历史认识有所帮助。我确信这将会成为日中友好坚固的基础”。

内容推荐

山田朗编写的《日本如何面对历史(精)》以历史关照现实,通过日本历史学家具体深入的考证研究,从日本历史上日本政府正视历史的三次重要谈话着眼,首先分析了对待历史应当具有的一种负责任的历史观。接下来,作者着重围绕“靖国神社”问题和“修正主义历史观”的错误思想,条分缕析,展开反驳,对当下日本安倍政府的错误历史观进行了深度剖析,阐述其错误理论的深层原因及严重后果,是一部适合广大读者阅读的通俗历史政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日本国内民众和学界对于安倍政策的观点和态度。

目录

期待“村山谈话”的理念在年轻一代中稳步继承和发展

——中文版《日本如何面对历史》推荐文(日本第81任首相村山富市)

前言

第一章 围绕历史认识的三次谈话——历史修正主义在政界的蔓延

 一、历史修正主义在政界的蔓延

 1.“对国家抱有荣耀感”的历史教育

 2.试图背离河野、村山、宫泽三次谈话精神的暗流

 二、“河野谈话”——应该怎样面对慰安妇问题

 1.何为“河野谈话”

 2.2007年政府答辩书的问题点

 3.“慰安妇合法论”的问题点

 4.慰安妇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三、“村山谈话”——如何面对近代日本的对外侵略和殖民地统治

 1.何为“村山谈话”

 2.安倍首相的“侵略”认识

 3.“南京大屠杀”是否“虚幻”——日军将士的目击记录

 四、“宫泽谈话”——教科书审定标准中加入近邻诸国条款

 1.何为“宫泽谈话”

 2.“宫泽谈话”与靖国问题的关联

 3.改宪、教育再生和历史修正主义

 【参考资料】

 1.内阁官房长宫河野洋平关于慰安妇问题调查

 结果的谈话[平成5年(1993)8月4日]

 2.内阁总理大臣村山富市在二战结束50周年纪念日上的谈话[平成7年(1995)8月15日]

 3.内阁官房长官宫泽喜一关于“历史教科书”问题的谈话[昭和57年(1982)8月26日]

第二章 围绕靖国问题——战死者的“慰灵”与“特攻”

 一、何为靖国神社

 二、历史修正主义与靖国思想

 1.培养肯定战争的价值观

 2.支撑历史修正主义的靖国思想

 三、靖国思想与“特攻”

 1.“特攻”的核心是将牺牲神圣化

 2.“特攻”作战概要

 3.“特攻”开始的背景——兵器开发与“玉碎”战

 4.“特攻”的开始——陆军的踌躇和海军的执着

 5.天皇的激励与“特攻”的扩大

 6.特攻的实际情况和结果

 7.战死者“死”的意义

第三章 支撑历史修正主义的战争观

 一、“殖民统治和侵略的国家不唯日本”之论

 二、“战争和殖民统治也有好的一面”之论

 三、“大东亚战争为亚洲独立发挥了作用”之论

 四、“日本与英美迫不得已作战”之论

 五、“日本虽然举战但无领土野心”之论

 六、如果说是侵略战争,“战死的人岂非犬死”之论

 七、“昭和战争可能不义,但明治战争值得称颂”之论

 八、“不能用现在的价值观来看过去”之论

 九、“战前和战中之事与战后出生者无关”之论

第四章 什么是现代的“战争责任”

 一、“战争责任”研究的拓展和加深

 二、在今天所追究的“战争责任”

 1.“国际责任”和“个人责任”的双重性

 2.作为战后处理的“战争责任”追究

 三、围绕天皇的“战争责任”论

 1.由宪法功能而来的战争责任否定论

 2.以天皇的实际状态为根据的战争责任否定论

 3.天皇与形成国家意志的关联

 四、克服战后世代的历史修正主义的战争责任论

结语

试读章节

我想询问的是与“强制性定义”相关问题,就慰安妇问题,政府从平成3年12月到平成5年8月为止,调查相关资料及走访了相关人员,得到的全面判断的结果,即是同月4日的内阁官房长官谈话,而且,到当天发表调查结果为止,政府发现的资料当中并未找到直接证明军队、官宪参与所谓强征的记述。

此答辩书中所指的谈话就是“河野谈话”。也就是说,第一次安倍内阁时,政府有关慰安妇问题的答辩书,是完全承认“河野谈话”的。但是,安倍首相在这个答辩书中称“河野谈话”中似乎存在不完全的地方,他只是强调“政府发现的资料中,找不到有军方、官宪”所谓直接显示强征的记述。对安倍来说,这个答辩书原本就只想说这一句话。

在这份政府答辩书公布之前,2006年10月16日的《读卖新闻》社评就美国众议员国际关系委员会关于慰安妇问题表决的“谴责日本决议案”提出质疑。社评称“谴责日本决议案”中所记载的“将20万女性变为性奴隶”、“从家中绑架用于强制性性劳动”等,是毫无根据的记述,并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学术水平上并不对强征问题存有争议,这些都是已经得以解决的问题等。

这个社评认为问题已经得以解决。事实上,20世纪90年代中期,吉见义明的《从军慰安妇》(岩波书店1995年版),吉见义明、林博史编写的《共同研究·日军慰安妇》(大月书店1995年版)等著作相继发表,学术上对于慰安妇讨论日渐深化。随后秦郁彦又出版了否定慰安妇强征问题的著作《慰安妇与战场的性》(新潮社1999年版)。可以看出,慰安妇问题,特别是在是否存在强征这一点上,并非没有争议。不过,从秦郁彦的强征否定说到《读卖新闻》的社评,再到2007年的政府答辩书,事实上却明显形成了这样的连续性。

2007年的政府答辩书和安倍所言慰安妇的“强征”,指的是“暴力绑架”这样狭义的“强征”,无论怎么说,“强行抓走”这样直接的表述在官方资料中毕竟是稀少的。但是,尽管这样,三宝垄事件(白马事件)中显示荷兰人慰安妇被强征的资料,已经被日本政府确定了,显而易见答辩书的内容是不正确的。

“三宝垄事件”指的是1944年日军占领下的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南方军管辖的第16军干部候补生队中军人将收容民众设施中的36名荷兰人女性,强行抓到位于三宝垄的四处慰安所。战后荷兰临时军事法庭将相关人员判为B、c级战犯,宣布军人及从业者有罪。三宝垄事件有关强征慰安妇的案例,在吉见义明《从军慰安妇》一书中已作介绍。2007年政府答辩书的时候,政府亲自调查有关事件的资料,一边确认,一边将其隐藏起来,公开宣称直接显示军队和官宪参与强征的记述并不存在。这样隐藏事实的政府答辩书却被在最近部分地反复采纳,这不得不说是存在问题的。

但是,无视历史事实,第一次安倍内阁的答辩书中称没有找到显示强征慰安妇的记录。这一部分内容被历史修正主义者歪曲成“没有强征慰安妇”甚至“慰安妇并非强制而是自愿”,甚至说什么,“与公娼一样”、是“合法的”,更有甚者说“与卖春一样”,如此歪曲之论不断加剧,日本维新会共同代表桥下彻的发言也是这个延长线上的产物。

围绕桥下彻关于慰安妇问题的发言,实际上发生了蹊跷的事情。在桥下彻发言的第二天5月14日,安倍内阁阁僚行政改革担当大臣稻田朋美召开了定期记者会。稻田批判桥下说:“慰安妇制度是对女性人权极大的伤害。”但是,稻田自身在2012年8月31日向《产经新闻》寄稿中公然宣称:“有关慰安妇问题并不存在强征的事实,当时慰安妇行业是合法的。”由于舆论对桥下的发言反响强烈,稻田不得不掉头批判之,实际上,稻田和桥下有着完全相同的历史认知。他们的历史认知在情况不妙的时候可以轻易地变为正反截然不同的认识。

“慰安妇合法”的看法是基于当时公娼制度基础上的误解。公娼(娼妓)根据1900年制定的《娼妓取缔规则》(内政部令第44号)被严格管理,持有登记执照的从业者才允许营业,娼妓也只限于登记者。未满18岁者不能从业。限制年龄的理由是“防止思想未成熟的女子经他人诱惑或诱拐成为娼妓而贻误一生”。这个规则是否有效暂且不谈,仅从制度而言,如果违反本人意愿即使是公娼制度,也将诱拐女子作娼妓视为违法行为。P12-15

序言

很遗憾的是,最近日中关系陷入前所未有的紧张状态。不止东亚,世界各国都在关注日中关系的变迁。日中关系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也很难一下子找出缓和紧张局面的解决办法。

不过有一个明确的原因就是日中两国的社会整体都在进行世代的更换。以前是经历过1945年之前战争的一代人在领导社会,但这个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一代占据了整个社会的一大半。

这样的变化不仅局限于中国和日本,但对于日本而言,竟然出现由于世代更替发生的巨大变化而引起的开时代倒车的现象。对这种现象迅速指出并发出警告的是时任新加坡总理的李光耀。1990年5月李光耀先生在法国巴黎演讲时说:“由于德国深刻反省战争责任,所以近邻诸国能够安心。但是日本并不是这样。再过15—20年,战后出生的一代人掌握权力,政权交换后,日本很有可能踏上独自行使军事力量的道路。”

李光耀先生的预想果然应验了。如今安倍晋三首相公然宣称抽掉《日本国宪法》核心部分,运用各种方法试图达成改变宪法的目的。对于这种暴行及相关行动,连日本国内的保守势力也都发出呼声,认为安倍的做法有些过头。

对于不顾国内外呼声而不肯停止改变和平宪法姿态的安倍内阁,日本战后世代,特别是年轻一代,有必要让他们明白自己究竟学习和掌握了多少确凿的历史认识。而这种历史认识的基础就是日本对亚洲发动侵略战争的事实。这是没有必要重复的。山田先生这本最新学术成果简洁明了地概括了日本侵略亚洲这一事实。

《日本国宪法》是对国内外宣誓绝不进行侵略战争的国际公约。“村山谈话”、“河野谈话”、“宫泽谈话”的重点也是这个国际公约。特别是“村山谈话”,为历任后继总理包括第一次安倍内阁都宣称继承。这不是日本国内政治状况变化等能够改变的。这证明对于安倍内阁改变上述“谈话”的动作,日本国内出现了强烈反对的动向,实际上迫使安倍政权放弃了修改“谈话”的企图。这显示出日本社会民主主义的稳固和成熟。这对于发表“村山谈话”的当事人来说是值得欣慰的。

民主主义的稳固表现在这类著作在日本国内作为历史教训稳步地被战后世代的年轻人所继承。此次,对于遵守和继承日本社会的民主主义传统很有帮助的山田朗先生的这本书被译成中文,我期待着它能够为中国和日本的战后世代形成共同的历史认识有所帮助。我确信这将会成为日中友好坚固的基础。

希望此书中文版在中国民众中广泛阅读,对促进日中友好有所帮助。最后,要给为本书的出版发行作出贡献的日中两国战后世代的相关人员送上由衷的赞词。

后记

2012年12月26日第二次安倍内阁诞生,与上一次安倍内阁不同的是,第二次安倍内阁对中国采取敌对态度,安倍内阁右倾思想成员众多,在慰安妇、靖国神社、钓鱼岛、南京大屠杀等问题上,频频发出令国际社会震惊的言论。

另一方面,日本民众和媒体的态度也令人担忧。媒体发出的声音大都站在日本政府一边,更有产经等严重右倾的新闻媒体,几乎每天都发表反华言论。街边报亭、便利店的杂志、小报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公然诽谤他国领导人。这些都是在其他国家很难见到的情形。而日本民众信赖政府发言的比例大大高于西方诸国。虽然置身于信息时代的今天,日本民众的信息获取多来自本国,日本民众接受西方资讯的渠道也极为有限,日本本国报道外国事情经常有片面之处,这就给日本民众对事物的理解带来负面影响。比如日本在奥运会上的表现,通过日本媒体的报道渲染出热烈的气氛。而实质上与其他体育强国的差距还是显而易见的。但日本媒体几乎不会关注其他国家。这就无法形成比较,使得自己沉浸在自我满足的境界。这是媒体之害,也是非常危险的信号。可以说媒体言论如果继续被安倍政权右倾思想所左右的话,只会更加有利于安倍政权推动其右倾化的执政理念。这对亚洲和世界和平都是严重的威胁和挑战。

笔者纵观华文媒体对日本安倍内阁的批判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多数情况下就事论事,欠缺深度分析报道。这只能在情感上增加中国民众对安倍政权的憎恶感,而不能理性的、有理有据的对安倍政权提出抗议。

自从读了山田朗先生的书后,在确凿的证据面前,安倍政权对慰安妇问题、历史认识问题上的诡辩就显得苍白无力。我想把这本好书推荐给国内民众,希望能在抵制安倍右倾思想上起到一些作用,同时也想告诉中国国内民众,日本也有一些反对战争、反对安倍右倾政权的人。这一想法立即得到了人民出版社领导的赞同,嘱咐早日着手翻译。我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另外还要对为本书的出版提供帮助的香港卫视的领导表示感谢。最后译稿的整理、文字的输入得到了妻子尹瀛君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P12-1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1:2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