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事业需要传承,需要发展,更需要开拓、创新!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工作节奏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迅速变化。新的形势要求科普创作跟上时代的脚步,不断更新、创新。“中国科普大奖图书典藏书系”承载着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科普创作的历史——历史是辉煌的,今天是美好的!未来是更加辉煌、更加美好的。书系囊括新中国成立以来,著名科学、科幻作家经典获奖作品。
这本由李毓佩创作的《数学大世界》是其中一册,用小故事的形式讲述了许多数学公式的应用小知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数学大世界/中国科普大奖图书典藏书系 |
分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数学 |
作者 | 李毓佩 |
出版社 |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科普事业需要传承,需要发展,更需要开拓、创新!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工作节奏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迅速变化。新的形势要求科普创作跟上时代的脚步,不断更新、创新。“中国科普大奖图书典藏书系”承载着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科普创作的历史——历史是辉煌的,今天是美好的!未来是更加辉煌、更加美好的。书系囊括新中国成立以来,著名科学、科幻作家经典获奖作品。 这本由李毓佩创作的《数学大世界》是其中一册,用小故事的形式讲述了许多数学公式的应用小知识。 内容推荐 这本由李毓佩创作的《数学大世界》是“中国科普大奖图书典藏书系”系列之一,用小故事的形式讲述了许多数学公式的应用小知识,还讲述了许多数学家的成长故事,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适合青少年阅读。 目录 一、数的畅想曲 1.数的畅想曲 古人对数的认识 数进位制的由来 乌龟背上的数 奇妙的反幻方 有形状的数 赋予人性的数 刻在骨头上的数 和数学家捉迷藏 孪生质数之谜 一个迷人的猜想 古今大数谈 破碎数与完全数 半边黑半边红的数 黄金数和音乐数 2.形形色色的数学题 刻在泥板上的数学题 写在纸草上的数学题 用诗歌写成的数学题 写在遗嘱里的数学题 用民谣写成的数学题 大文豪出数学题 诗人与数学题 用童话编成的数学题 用竹棍摆成的数学题 古印度数学题 3.解题动画片 两分钱到哪儿去了 狐狸的骗术 他俩何时左脚同时着地 怎样数石子 画个口袋装胡桃 好提怪问题的爷爷 本节的答案 4.数学ABC 能被2,3,5,7,9,11,13整除的数 使人发狂的运算。 九九表和九九歌-. 珠算一代宗师 神算程大位 程大位智斗日本商人 长度单位的由来 为什么各月的天数不都一样 十二生肖是怎样排列的 规矩和方圆 圆周率π的由来 扔出个丌来 π的节日 捆地球的绳子 僧侣铺地面所想到的 分数、除法、比是一回事吗 犹太人和“宇宙法则” 0是不是偶数 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 为什么1不是质数 5.数学中的“迪斯尼乐园” 整数是数学的女王 四个4的游戏 虫食算 数字迷信 心算大王的奥秘 多彩的数字 数字与诗词 “十三”的传说 有趣的几何图画 韩信暗点兵 奇怪的赛程 聪明的法官 富翁失算 不会数学的猪八戒 小王子的智慧 二、代数的威力 1.“代数学”的发现 “代数学”的由来 负数的出现 无理数与谋杀案 虚无飘渺的数 代数之父 奇妙的数字三角形 他延长了天文学家的生命 躺在床上思考的数学家 真函数与假函数 由瓦里斯问题引起的推想 神奇的普林顿322号 我需要一个特殊时刻 刘徽发明“重差术” 代数符号小议 2.代数的威力 裁纸与乘方 幂字的趣味 沈括与围棋 组成最大的数 从富兰克林的遗嘱谈起 从密码锁到小道消息 韦达定理用处多 算术根引出的麻烦 神通广大的算术根 测量古尸的年代 用几何法证代数恒等式 妙啊,恒等式 代数滑稽戏 3.方程博览会 最古老的方程 墓碑上的方程 泥板上的方程 《希腊文集》中的方程 古印度方程 小偷与方程 牛顿与方程 欧拉与方程 爱因斯坦与方程 丞相买鸡与不定方程 对歌中的方程 收粮食和量井深 解三次方程的一场争斗 阿贝尔与五次方程 悬赏十万马克求解 4.闯关纵横谈 他为什么不放心 2口和3口哪个大 老虎怎样追兔子 大数学家没做出来 5.代数万花筒 波斯国王出的一道难题 印度的国际象棋传说 五子盗宝 船上的故事 一句话里三道题 蛇与孔雀 解算夫妻 弯弯绕国的奇遇 三、传奇与游戏 1.数学奇境 寻找吃人怪物的提修斯 幻方奇谈 52年填成一幻方 谎言与逻辑 自讨苦吃的理发师 毁灭神提出的难题 捉鸡和求√2 杯子里的互质数 靠不住的推想 隐藏海盗 高级密码系统JR删 电子计算机与红楼梦 巨石计算机 神奇的希尔伯特旅馆 从虚无创造万有的教授 诺贝尔为什么没设数学奖 速算趣谈 2.名题荟萃 神父的发现 难过的七座桥 腓特烈国王的阅兵式 哈米尔顿要周游世界 地图着色引出的问题 残杀战俘与死里逃生 回数猜想 猴子分桃子 掉进漩涡里的数 难求的完美正方形 3.数学群星 双目失明的数学家 欧洲的数学王子 救过高斯的女数学家 从小语言学家到大数学家 决斗而死的数学家 她是一位罕见的探索者 计算机之父 自学成才的数学家 从放牛娃到著名数学家 立志摘取明珠 4.游戏与数学 巧取石子 点燃烽火台 有趣的数字卡片 取火柴游戏 调动士兵 小游戏里有大学问 切蛋糕的学问 从三角板到七巧板 天平称重 铁匠的巧安排 把谁推下海 神奇的莫比乌斯圈 没人能玩全的游戏 难填的优美图 找鼻子的游戏 拾物游戏 奇妙的运算 做个神算家 白帽还是黑帽 挖空心思叠纸盒 试读章节 布里格斯的对数表是我们现在用的四位常用对数表的先驱。 最后应提到两点,最早研究对数的标尔基,直到1620年才发表自己对数表,比纳皮尔晚了六年;现在教科书上都是指数在前,对数在后,而际上是对数的发现早于指数的应用,这是数学史上的反常情况之一。 对数的出现使学术界,特别是天文学界简直沸腾起来了。法国著名学家和天文学家拉普拉斯说:“对数的算法,不仅免除大数计算时不易避的错误,并且数月的工作可用数天完成,无异延长了天文学家的生命。” 笛卡儿是17世纪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生理学家。笛卡从小丧母,深得父亲的疼爱。他身体不好,父亲与学校商量,每天叫笛卡多睡会儿。后来笛卡儿养成了早上躺在床上沉思的习惯。据说笛卡儿许多发现都是早上在床上思考而得的。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科学。方程、函数等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如果毹把数学也搞得比较直观、形象该多好!笛卡儿为这件事动了脑筋。笛卡想:几何图形是直观的,而代数方程则比较抽象。能不能用几何图形来示方程呢?关键是如何把组成几何图形的“点”与满足方程的每一组有序实“数”挂上钩,要在方程和几何之间架设一座桥梁。 传说有一次笛卡儿生病卧床,这是他思考问题的好时机。身体有病,头脑可不能闲着。笛卡儿反复琢磨通过一种什么办法,能够把点和数挂起钩来。突然,他看见屋顶上的一只蜘蛛拉着丝垂了下来。一会儿,蜘蛛又顺着丝爬了上去,在屋顶上左右爬行。 笛卡儿看到蜘蛛的“表演”,灵机一动,他想,可以把蜘蛛看作为一个点,它在屋子里可以上、下、左、右运动,能不能用一组有序实数把蜘蛛的位置确定下来?他又想,屋子里相邻的两面墙与地面交出了三条线。如果把地面上的墙角作为计算起点,把交出来的三条线作为三根数轴,那么空间中任一点的位置,不是可以用在这三根数轴找到的三个有顺序的数来表示了吗?比如图中的P点,它用(3,2÷,2)来表示,(3,2÷,2)叫做P点的坐标。反过来,任意给一组三个有顺序的数,也可以用空间中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们。 在蜘蛛爬行的启示下,笛卡儿创建了坐标系。坐标系如同架设在代数和几何之间的一座桥梁。在坐标系下,几何图形和方程建立了联系,可以把几何图形通过坐标系转化成代数方程来研究,也可以画出方程的图形来研究方程的性质。笛卡儿还创造了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图形的数学分支——解析几何。 应该说明的是:笛卡儿最初开始创造的并不是直角坐标系,而是很不完备的斜坐标系。1637年,笛卡儿在莱易捷恩匿名出版了他的划时代著作,题为《更好地指导推理和寻求科学真理的方法》。为什么要匿名出版呢?因为笛卡儿的哲学主张遭到反动教会的反对,意大利著名学者伽利略刚刚被宗教法庭审判,因此,笛卡儿不敢用真名发表。即使这样,1647年宗教法庭还是判处笛卡儿有罪,将笛卡儿的著作交宗教法庭烧毁! 笛卡儿这本题目很长的书还有三个附录,即《折光》、《陨星》、《几何学》。笛卡儿是在附录《几何学》中首先引入了坐标系的。他在一根给定的轴上标出x,在与该轴成固定角的线上标出y,并且作出其x值和y值满足给定关系的点。P183-184 序言 我热烈祝贺“中国科普大奖图书典藏书系”的出版!“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讲得多么深刻!本书系的出版,正是科普工作实干的具体体现。 科普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事业。1953年,毛泽东同志视察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时说:“我们要多向群众介绍科学知识。”198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研究和科学技术普及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双翼。1995年,江泽民同志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而科普工作是科教兴国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则既是科普工作的指导方针,又是科普工作的重要宣传内容:不是科学的发展,实质上就谈不上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科普创作肩负着传播知识、激发兴趣、启迪智慧的重要责任。“科学求真,人文求善”,同时求美,优秀的科普作品不仅能带给人们真、善、美的阅读体验,还能引人深思,激发人们的求知欲、好奇心与创造力,从而提高个人乃至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国民素质是第一国力。教育的宗旨,科普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国民素质。只有全民的综合素质提高了,中国才有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有可能实现习近平同志最近提出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普事业经历了1949一1965年的创立与发展阶段;1966~1976年的中断与恢复阶段:1977—1990年的恢复与发展阶段;1990一1999年的繁荣与进步阶段;2000年至今的创新发展阶段。60多年过去了,我国的科技水平已达到“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地步,而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我国的科普工作也早已是一派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景象,结出了累累硕果。同时,展望明天,科普工作如同科技工作,任务更加伟大、艰巨,前景更加辉煌、喜人。 “中国科普大奖图书典藏书系”正是在这60多年间,我国高水平原创科普作品的一次集中展示,书系中一部部不同时期、不同作者、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优秀科普作品生动地反映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普创作走过的光辉历程。为了保证书系的高品位和高质量,编委会制定了严格的选编标准和原则:一、获得图书大奖的科普作品、科学文艺作品(包括科幻小说、科学小品、科学童话、科学诗歌、科学传记等);二、曾经产生很大影响、入选中小学教材的科普作家的作品;三、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时代精神与人文精神俱佳的优秀科普作品;四、每个作家只选编一部代表作。 在长长的书名和作者名单中,我看到了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备感亲切。作者中有许多我国科技界、文化界、教育界的老前辈,其中有些已经过世;也有许多一直为科普事业辛勤耕耘的我的同事或同行;更有许多近年来在科普作品创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后起之秀。在此,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科普事业需要传承,需要发展,更需要开拓、创新!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工作节奏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迅速变化。新的形势要求科普创作跟上时代的脚步,不断更新、创新。这就需要有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到科普创作的队伍中来,只有新的科普创作者不断涌现,新的优秀科普作品层出不穷,我国的科普事业才能继往开来,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不断为推动科技发展、为提高国民素质做出更好、更多、更新的贡献。 “中国科普大奖图书典藏书系”承载着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科普创作的历史——历史是辉煌的,今天是美好的!未来是更加辉煌、更加美好的。我深信,我国社会各界有志之士一定会共同努力,把我国的科普事业推向新的高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中国科学院院士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杨叔子 二○一二年九月二十八日 书评(媒体评论) 科普杜宇的权威读本,科普出版的文化长城。 ——叶永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