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在面前这部煌煌四十余万字的牛海蓉著作《金元赋史》,既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的课题,也是“中国辞赋通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书以时代为序,分别寻绎和探讨了金代、元代前期、元代后期辞赋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作者紧扣科举选士制度与辞赋之间的关系,律赋与古赋的盛衰消长,文体赋、骚体赋、诗体赋的体式分野,义理赋与抒情赋的内容迭变等赋史上的要点,通过对第一手材料的细致分析,来描述和勾勒金元时期辞赋的发展轨迹。
牛海蓉编著的《金元赋史》是一部金元辞赋发展史的专著。金代辞赋以贞元元年海陵王迁都燕京和贞祐二年宣宗迁都汴京为界,分为前中后三期。金代以律赋取士,前中期辞赋散佚严重,在钩沉与辑佚的基础上,结合后期赋作,探析了金赋由律到古的渐变轨迹。元代辞赋以元仁宗延祐元年恢复科举、变律赋为古赋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由金入元的北方赋家与由南宋入元的南方赋家,因科举废除,没有前朝律赋羁绊,都倡导创作古赋,而天下一统,南北辞赋也开始改变“雕文刻镂之技”或“深裘大马之讥”。互相取长补短。后期辞赋首先是古赋理论与科场古赋的大盛,而优秀之作基本上作于科场之外,它们不仅在题材内容上无所不包,在艺术上也或“祖骚”、或“宗汉”、或“承宋”,一洗“但以音律谐协、对偶精切为工,而情与辞皆置弗论”的“数代之习”,奠定了元赋在赋史上的地位。
序
绪论
第一章 金代辞赋
第一节 金赋概述
第二节 “借才异代”时期的赋
第三节 “国朝文派”时期的赋
第四节 赵秉文对辞赋的变革及其赋作
第五节 “国衰世乱”时期的赋
第二章 元前期辞赋(上)——北方赋家
第一节 元前期北方辞赋概述
第二节 变革律赋、倡导古赋的呼声
第三节 古赋创作的题材内容
第四节 古赋创作的艺术特色
第三章 元前期辞赋(中)——南方赋家
第一节 元前期南方辞赋概述
第二节 变律为古的理论指导
第三节 古赋的创作实践
第四节 古赋的艺术特色
第四章 元前期辞赋(下)——天下一统与南北赋风的交融
第一节 京都赋等大赋的繁荣——“大哉乾元”的赋艺彰显
第二节 大力倡导与创作古赋的文章 巨公——袁桷
第三节 道朝家,雨露同春,问甚江南江北——南北赋风的交融
第五章 元后期辞赋(上)——科举的恢复与古赋的繁荣
第一节 元后期辞赋概述
第二节 “古赋”辩体的必要性——祝尧《古赋辩体》
第三节 其他赋论家的理论建树
第四节 科举赋的优劣得失
第六章 元后期辞赋(下)——“文章 之盛,其斯时欤”
第一节 非科举赋概述
第二节 科场之外的赋家之心
第三节 古赋之“古”的艺术涵容
第四节 科举赋集大成者、元末赋家巨擘——杨维桢
第五节 元代赋史的遗憾
附录一 《全辽金文》《全元文》与《历代辞赋总汇》金元赋对照表
附录二 《全辽金文》《全元文》及《历代辞赋总汇》未收金元赋作
附录三 辽金元赋存目及残句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