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杜斌丞年谱(群言典藏)(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贾自新
出版社 群言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杜斌丞(1888年—1947年),陕西米脂人。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杜斌丞一生不断坚持革命。毛泽东曾称赞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朋友”。周恩来评价他是“鲁迅式的共产党员”。为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者、卓越的教育家和民主运动活动家杜斌丞诞辰120周年,贾自新编著的这本《杜斌丞年谱(群言典藏)(精)》以详尽的历史资料为依据,以杜斌丞生活的每个年代为章节,详细记录了从他诞生到西安玉祥门外英勇就义的光辉一生,展现了其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

内容推荐

杜斌丞是陕西米脂人,他早年从事教育工作,支持学生爱国运动,培养出刘志丹、谢子长等一批优秀人才,并倡议和支持兴办了米脂三民中学、榆林女子师范、绥德师范、延安中学等学校,为陕北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其后成为了西北地区民主运动领袖之一,曾设法营救遭国民党逮捕的共产党员刘志丹、刘澜涛、张德生等,并资助陕甘游击队枪弹、军服等物资,多方支持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西安事变后,接任改组后的陕西省政府秘书长,参与起草张学良、杨虎城的“八项主张”。1947年3月20日,在西安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同年10月英勇就义。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毛泽东称赞他为中国共产党的最忠实朋友,并于1948年10月为他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生”。贾自新编著的这本《杜斌丞年谱(群言典藏)(精)》以详尽的历史资料为依据,以杜斌丞生活的每个年代为章节,详细记录了从他诞生到西安玉祥门外英勇就义的光辉一生,展现了其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

目录

前言

几句说明的话

1888年诞生

1895年7岁

1903年15岁

1905年17岁

1906年18岁

1907年19岁

1908年20岁

1909年21岁

1910年22岁

1911年23岁

1912年24岁

1913年25岁

1914年26岁

1915年27岁

1916年28岁

1917年29岁

1918年30岁

1919年31岁

1920年32岁

1921年33岁

1922年34岁

1923年35岁

1924年36岁

1925年37岁

1926年38岁

1927年39岁

1928年40岁

1929年41岁

1930年42岁

1931年43岁

1932年44岁

1933年45岁

1934年46岁

1935年47岁

1936年48岁

1937年49岁

1938年50岁

1939年51岁

1940年52岁

1941年53岁

1942年54岁

1943年55岁

1944年56岁

1945年57岁

1946年58岁

1947年59岁

后记

试读章节

6月6日 陕西省政府政务会议议决提升省政府卫士营为警卫团。10日,省政府主席杨虎城委任张汉民为省政府警卫团团长。张是中共地下党员。

6月10日 《西安日报》报道:陕西清乡总局杨虎城主席兼局长,杜斌丞、曹国华副局长,通令各地视察员克日回省报告,以便面询一切,兼再从事训练,期收宏效。

6月11日 第十七路总指挥杨虎城代理国民政府陆海空军总司令洛阳行营主任。不日,洛阳行营改为潼关行营。7月6日,杨虎城宣誓就任潼关行营主任职,并通电全国。陈子坚1982年8月31日说:1931年7月6日杨虎城代顾祝同任潼关行营主任,又委杜斌丞兼行营高级参议。当时我任行营办公厅主任,杨对我说:“斌丞是我在榆林认识的老朋友,魏野畴也是他介绍我认识的,他不是共产党员,但他思想一向是进步的,我很佩服他,今后我们计划西北的事可多与他谈谈。”我从此认识了杜斌丞,在有关西北的大问题上常同他谈。他的主张,综合回忆如下:(一)要利用杨兼任行营主任这个职权的好机会,不失时机地向甘、青、宁、新各省由近及远的发展;(二)赶快收编各省的杂牌队伍,以树立我们在西北的力量和声势;(三)寻找机会派兵入甘并统一省政;(四)汉回并重;(五)目的取得新疆,与苏联直接联系。他的这些主张也得到南汉宸、邓宝珊、续范亭等人的修正,最后得到杨将军的同意。当时外闻风传杨虎城的“大西北主义”盖亦指此。不过弄不清内容罢了。米暂沉1980年9月说:1930年杨虎城率师回陕兼任陕、甘两省军政长官之后,杜斌丞先后担任了陕、甘两省重要职务,在杨和蒋介石对西北地区的控制与反控制斗争中,他以政治家的恢宏气魄,卓越的斗争艺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对朋友和同志耿直、坦率、热情、严肃,对杨的政治措施乃至生活作风,常常毫无顾忌地提出批评、建议,有时讲话的语气、表情也超乎一般朋友关系。我曾屈指计算,在杨的朋友和同事中,他是惟一对杨能据理力争的诤友,或者叫作畏友。难能可贵之处,是杨对他的进言和批评,都能处之泰然,从无反感。有一次,他们在处理甘肃问题上,争得面红耳赤,最后还是杨听了杜的意见。

6月29日 国民政府令:准陕西省政府委员兼主席杨虎城呈请,任命崔孟博为省政府秘书处科长。崔是中共地下党员。

7月14日 《西安日报》全文刊登陆海空军总司令潼关行营办事大纲。大纲其中规定:“行营主任承总司令之命,统理西北一切军令军政事宜”;“设行营主任办公厅,厅下设参议处、参谋处、副官处、无线电台”。杨虎城委任陈子坚为行营主任办公厅秘书主任。

7月15日 《西安日报》报道:杨虎城聘蒋听松、郭文萱为陆海空军总司令潼关行营参议。蒋是中共地下党员。  7月19日 《西安日报》报道:杨虎城昨委任靖任秋为陆海空军总司令潼关行营办公厅参谋处中校参谋、武志平为少校参谋。靖、武均系中共地下党员。

7月中旬 奉杨虎城之命,以陆海空军总司令潼关行营高级参议的身份,代表杨入甘与各地方实力派进行联络。武志平1984年6月12日说:1931年夏初,杨虎城将军以潼关行营主任职权派遣几组代表团分赴西北各地,与地方势力联络感情,调查各部实力内幕和政治动向。我随原西北旧军人、行营少将参议陈冠三到平凉陈珪璋部进行联络。杜斌丞一行数日后亦到平凉。杜到达之日,陈珪璋率其部属,在东门外停候二三小时欢迎。可见其尊荣之隆。杜入甘之初,除在平凉与陈珪璋,在静宁与石英秀等晤谈外,在兰州还会见了驻固原之李贵清、驻靖远之王子元、驻岷县之鲁大昌、驻西宁之马步芳等部派来的代表,申明各民族团结、安定西北之大义,提出“回汉一家,陕甘一体”的纲领性口号;指明过去野心家挑拨离间回汉民族关系,兵连祸结,造成人民流离失所、死亡枕藉的惨痛历史应该结束;提出开发西北、恢复生产的远景理想。各方均表示服从行营指挥。杜对驻在酒泉之马仲英部特为注意,认为是实现西北大团结、打开新疆局面极有希望的一支力量,对该部有关情况嵬集不遗余力。时任第十七路第三游击支队司令的王子义1966年5月31日在《十七师的入甘和离甘》一文中说:杨虎城在兼任潼关行营主任后,即派赵晚江以行营主任代表名义入甘与各方面联系。不意赵到兰后与雷中田相勾结,另有图谋。杨复派杜斌丞先生人甘。杜到甘不久,陈硅璋、鲁大昌、马廷贤等纷纷派代表来西安向杨输诚,请求改编。杨又派陈冠三分赴各部联系。经过数次信使往还,初步掌握了各部的实况。陈子坚1982年8月31日说:杨虎城将军为实现他与杜斌丞等人商议的“大西北主义”计划,派杜斌丞赴甘肃、青海视察联系各杂牌部队,目的为侦察各杂牌部队对行营杨主任是服从还是反对。因为任务重要,杨批给杜一万元交际费。杜不畏艰险劳累,完成了这个任务,对陈珪璋、鲁大昌、石英秀、李贵清、马步芳、马仲英、马廷贤等甘、青汉回杂牌部队都做了完满的联系(以后分别收编给以名义),也确实侦知兰州的雷中田、马文车对杨持反对不服的态度。杨渠统在《杨虎城派陕军入甘亲历记》一文中说:杨虎城对西北各省是素有扩张雄心的。1931年7月,他派杜斌丞到平凉、兰州、陇西等地,与陈琏璋、鲁大昌等取得了联系,掌握了甘肃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所以在接到蒋介石命令后,即积极行动派部队入甘。

7月21日 《西安日报》报道:陕西清乡总局复电汉中绥靖司令赵寿山,嘉奖击溃陕南悍匪王三春股。P73-75

序言

中国民主同盟成立于1941年3月,正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遭到国民党独裁统治破坏的危难之际。民盟以贯彻抗日主张、实践民主精神、尊重思想自由、提倡依法治国为政治纲领。民盟凝聚了当时绝大多数进步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可谓群贤毕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黄炎培、张澜、沈钧儒、杨明轩、闻一多、李公朴、梁漱溟、史良、胡愈之、楚图南、吴晗、费孝通……这些民盟前辈精英们纵横捭阖、开阔放达,本着知识分子的人文良知和社会责任“奔走国是”,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社会等领域都提出了明确的纲领和主张,将平等、民主、自由的思想播撒在中国的土地上。

在那苍黄翻覆、陵谷变迁的大时代,在那风云变幻、波澜壮阔的动荡岁月里,历史的浪潮将中国民主同盟,将有志于民族振兴的贤良才俊推上了风口浪尖,他们在改变中国命运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他们为历史的进程,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民主政治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将自己的荣辱与民族存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为中国的民主、繁荣奋斗了一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探索,至今仍具有巨大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在和平盛世的今天,为了保存这珍贵的历史财富,为了让后人记住先辈们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以及他们为国为民、励精图治的奋斗事迹,我们通过多年的精心准备和积累,出版了《民盟历史文献》丛书,这不仅仅是追忆往昔、缅怀先贤,也不仅仅是为了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去厘清历史、臧否人物,更重要的是:通过回顾那段曲折的历史,传承民盟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真挚感情;纪念民盟先贤为新中国做出的巨大贡献;呈现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嬗变和进步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同时也是为了民盟薪火相传、与时俱进的需要;为了让那些隽永传奇的人物和可歌可泣的历史再现后人的眼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民盟历史文献》丛书的出版,是对先贤们多党合作历史的尊崇和传承。

《民盟历史文献》编委会

后记

在《民盟历史文献》丛书付梓之际,掩卷回首,民盟先贤们的音容笑貌挥之不去,不绝如缕,久久难忘。在编辑此丛书的过程中,我们每每被他们为信仰、为理想奋斗的坚定精神所感召和感动。

人不能没有理想和信仰,一个民族也不能没有自己的理想和信仰。我们的先辈们,正是怀揣民族富强、人民福祉的赤诚之心,身先士卒、鞠躬尽瘁;凭借自身高尚的人文品格和社会良知,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为中国社会的前途和命运探索了一条新的宪政之路;和平、民主是人类社会的两大主题,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各民主党派所共同追求的理想。

如今,面对着他们的拳拳之心和丰功伟绩,我们感叹!赞叹!怀念!更要继承!

《民盟历史文献》在整个创作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厚爱。我们要特别感谢为此丛书孜孜不倦地考证、核实、梳理、完善的各位专家、学者,是他们的认真严谨,才使此丛书能够客观地展现历史的真貌;更要特别感谢中共中央统战部与民盟中央给予我们的鼎力支持和重视,没有他们的指导和帮助,我们不可能完成如此厚重的出版工作任务;还要感谢各省、市、地区的民盟组织,为搜集、挖掘、抢救民盟的历史文献资料做出的不懈努力和贡献;感谢每一本书的作者,是他们的辛勤笔耕和一点一滴的忠实记录,才集成了民盟历史的全貌;感谢为此丛书付出辛劳的编辑以及所有工作人员,感谢你们辛勤的劳动和无私的奉献。

谨以此丛书献给所有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者;献给为共和国诞生抛洒了智慧和热血的先贤们;献给那一段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峥嵘岁月。

《民盟历史文献》编委会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