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冬牧场(大字版)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娟
出版社 中国盲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文坛清新之风、阿勒泰的精灵——李娟首部长篇纪实散文,2011年“人民文学奖”得主最新力作:写尽了阿勒泰的灵魂!

《冬牧场(大字版)》记叙了作者李娟深入哈萨克牧民家庭,在广袤、贫瘠的冬季牧场上与之共同生活、劳动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人民文学》重磅首发作品!

四个月、零距离、全程记述哈萨克族冬牧场的点点滴滴!梁文道、王安忆、柴静、李敬泽感动推荐!

内容推荐

《冬牧场(大字版)》为长篇纪实散文,记叙了作者李娟深入哈萨克牧民家庭,在广袤、贫瘠的冬季牧场上与之共同生活、劳动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延续千年的游牧生活,在适应、顺应自然,享受大自然丰厚馈赠、演绎甜美牧歌的同时,一代又一代牧民又曾经历多少暴风雪、干旱、酷寒和疾病的锤炼?他们与草场、牛马骆驼羊融为一体的生产生活方式,在一日千里的科技时代,在市场经济裹挟一切的时代浪潮下,命运又将如何?

目录

第一章 冬窝子

 一 最开始

 二 三天的行程

 三 最重要的羊粪

 四 冬牧场

 五 地下的家

 六 冬宰

 七 唯一的水

 八 冷

 九 羊的冬天

第二章 荒野主人

 十 加玛苏鲁

 十一 居麻

 十二 嫂子

 十三 隔壁一家

 十四 梅花猫和熊猫狗

 十五 大家

 十六 荒野漫步

 十七 与世隔绝

 十八 唯一的电视

 十九 热台买得罕和努儿赛拉西

 二十 胡尔马西

 二十一 扎达

第三章 宁静

 二十二 暮色中

 二十三 牛的冬天

 二十四 食物

 二十五 访客(一)

 二十六 访客(二)

 二十七 宁静

 二十八 最大的宁静

第四章 最后的事

 二十九 雪灾之年

 三十 我在体验什么

 三十一 迅速消失的一切

 三十二 一起去放羊

 三十三 串门去

 三十四 新邻居

 三十五 回家的路

后记

 李娟在冬窝子

试读章节

自从我出了两本书后,我妈便在村子里四处吹嘘我是“作家”。可村民们只看到我整天蓬头垢面地满村追鸭子,纷纷表示难以置信。而我妈对他们说着说着,扭头一看,我正趿着拖鞋,沿着水渠大呼小叫地跑,边跑边挥棍子,也实在不像样,便觉得很没面子。

后来,终于有人相信了。乌伦古河下游三十公里处新建了一个牧民定居新村“胡木吉拉”,村里有人来找到我妈,要我去该村当“村长助理”,一个月给我两百块钱。又表示这个价位是合理的,村长本人才四百块。

我妈备感受辱,傲慢道:“我的女儿可做不了那种事!”

他很奇怪:“你不是说她是作家吗?”

总之,在阿克哈拉村,我实在是个扑朔迷离的人物。主要有四大疑点:一、不结婚;二、不工作;三、不串门;四、不体面。

然而这个冬天,我终于要像模像样地做一件作家才做的事了——我要跟着迁徙的羊群进入乌伦古河南面广阔的荒野深处,观察并记录牧民最悄寂深暗的冬季生活。于是我妈赶紧四处散播这个消息,并进一步宣扬我的不同凡响。然而如何让牧民们理解我这一行为呢?她只能作如下解释:“她要写。把你们的,这样的,那样的,事嘛,全写出来!”

牧民们便“噢”地恍然大悟状,又低声交头接耳:“那有什么可写的!”

无论如何,一个汉族姑娘要进“冬窝子”的消息还是很快就传遍了喀吾图乡的几个牧业队。我妈开始挑选愿意带我同行的家庭。

才开始,我雄心勃勃,要跟一户路程在四百公里以上、骑十几天马才能到达驻地的人家,想把游牧生活最艰辛之处遍尝一遍。可是,路程超过十天的人家都不肯捎我,怕我添麻烦。更重要的是,我的雄心壮志随着转场日期的一天天来临,也一点点消融——想想看:半个月的时间,夜夜睡雪地,休息不足四个钟头;天天凌晨起身,摸黑出发;顶着寒流赶羊追马,管理驼队,拾掇小牛……我这八十来斤的体格,还是别逞那个强了。于是对路程的要求降低为一个礼拜……终于,在临行前一个星期,又降至四天以下……

在经过我们阿克哈拉村的牧民中,行程三四天的牧民家庭多半是喀吾图乡牧业三队的。亲爱的扎克拜妈妈家就在三队,我曾和他们一家生活过一个夏天。照说,继续跟着他们生活再好不过。可自从那年在扎克拜妈妈家住了几个月后,牧民间四处传言我是她儿子斯马胡力的“汉族对象”,令我很生气。斯马胡力的老婆沙拉特更生气。一段时间里,她一见到我就把脸垮得长长的,一直垮到地上。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扎克拜妈妈一家都不会说汉语,我们之间的交流困难而蹊跷,误会重重。

而其他会一些汉语的人家大都是年轻夫妇,也极不方便。——既然是年轻夫妇,肯定很恩爱了。万一人家晚上要过夫妻生活,岂不……岂不影响我休息?

所谓“冬窝子”,不是指具体的某一个地方,而是游牧民族所有的冬季放牧区。从乌伦古河以南广阔的南戈壁,一直到天山北部的沙漠边缘,冬窝子无处不在。那些地方地势开阔,风大,较之北部地区气候相对暖和稳定,降雪量也小,羊群能够用蹄子扒开薄薄的积雪寻食下面的枯草,而适当的降雪量又不会影响牧民们的生活用水和牲畜的饮用水。P2-4

后记

本书的起因是参与了《人民文学》的非虚构写作计划。在2010年至2011年的冬天里,我跟随一家熟识的牧民进入新疆阿勒泰地区南部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生活了三个多月。那里是哈萨克游牧民族的冬季牧场,在牧民们逐水草而居的动荡生活中,算得上是最艰难的一段。随着牧民定居工程的推进,曾经顺天应地、自律而慎微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正在慢慢消失。不久的将来,这块古老、贫瘠又广阔的牧场也将被放弃。

正是在那里,我积累了一些新鲜而复杂的体会,便形成了这本书。这是我第一次写约稿,第一次坐下来有计划地创作。不是很习惯。无论是文字还是心意,都感到粗糙而匆忙。很不安……无论如何,它们作为与我的力量相匹配的东西,已经出现在这里了。它们往下的命运将会在读者那里。

这本书刚动笔时,我开通了微博。进行到最后一遍修改时,我关闭了微博。整整半年,赶稿的日子里,冬牧场的荒寒之气渍透了这半年来的喧嚣世事。每到心浮气躁的时候,总算还有磐石镇放胸间,总算不至于迷惘。为此我深深地感激,不只是对这场写作和这段经历本身。

还要感谢几个朋友。感谢此书的第一个读者张溢,她为之做了细致耐心的校对工作。还有春儿,她是第二个读者,她的认可让我大松一口气。还有喀纳斯管理委员会的康剑先生,在我离开冬牧场,生活动荡,一时无处可去时,为我在美丽的景区提供了一个安静的房间,使我得以顺利完成此书。还有我家二娇,她陪我渡过了整个紧张又沉重的写作期。去年此时,当我还在冬窝子里时,她打来的两个电话是我孤寂生活的最大安慰。当时她还为我画了一幅画,我很喜欢,便连同相关文字附在了后面。

2011年1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3: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