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胜利是我新中国人民空军的一名战斗机飞行教员,在国家最困难的时期,秉承家族壮志,毅然投入军营,成为“百万里挑一”的飞行预校学员;又奔赴大西北,在新疆哈密朗朗晴空下,一飞就飞了近二十年。可以说,为共和国奉献出了青春年华、滴滴汗水和无尽激情,在祖国最需要雄鹰展翅的时候,以苦中作乐的革命精神,诠释了“最可爱的人”和“蓝天骄子”的意义。
《我爱祖国的蓝天:一名共和国空军飞行教官的札记》文字朴素生动,内容翔实,既扼要地介绍了我空军八航校的初创历史,又巨细靡遗地描绘了那个年代飞行员训练与生活的场景,更刻画了军人个体的丰富情感;既发出了大时代的感喟,又有坚定忠贞的报国热忱。
《我爱祖国的蓝天:一名共和国空军飞行教官的札记》通过一位共和国空军飞行教官何胜利的个人经历与体验,扼要地介绍了我国空军八航校的初创历史,生动地描绘了那个年代飞行员训练与生活的场景,既刻画了军人个体的丰富情感,又展现了大时代中一代空军永远的蓝天梦。
20
预校的文化生活还是比较浓厚的。我们天天听校广播播放歌剧《江姐》,校学员演出队也演唱《江姐》插曲,每个学员队必须学唱《红梅赞》,还要比赛打分。后来方知歌剧《江姐》是空政文工团创作的,是我们的刘亚楼司令亲自抓的剧目,当时比海军的《红珊瑚》还叫响。
还有飞行员们最爱的《我爱祖国的蓝天》,由阎肃作词、羊鸣作曲的三拍子华尔兹朗朗上口。毕竟是受过《天鹅湖》熏陶的刘亚楼上将带领的蓝天骄子,《我爱祖国的蓝天》一出,世界上几乎就再无人敢用“嘭嚓嚓”四分之三的拍子来创作军种歌曲或战鹰之歌了。
“文革”期间,这首歌也没逃脱“毒草”的指责,有人还特意找来几位老农民批判歌词的“毒害”,说“俺们就不知道爱那个什么蓝天,俺们就知道爱俺们的土坷垃!”于是其中“余色的朝霞在我身边飞舞,脚下是一片锦绣河山”曾被改为“毛泽东思想武装着我们,人民空军一往无前”,1994年还被收录进《红太阳》专辑。现在,《我爱祖国的蓝天》估计是仅次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被老百姓熟知,爱唱。
据说,在2008年国庆六十周年大阅兵时,解放军军乐团的总指挥和队列总教练,为空军方队出场时“如何将正步与3/4拍的《蓝天》伴奏曲和谐起来”而头痛不已。每次大阅兵,只要空军方队出场,就会遇到这个世界级的难题。空军其后的诸多军种战歌,都不如这首《我爱祖国的蓝天》流传广泛——也许是作曲家羊鸣当年就没想过在陆地上的走齐步、踢正步、分列式上找感觉,而是随着战鹰翱翔蓝天、腾云驾雾的吧。
闲暇时,我们三五好友就在大操场旁的树荫下、双杠上,聊着苏联电影《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难忘的一九一九年》里的阿芙勒尔巡洋舰、卫队长瓦西里、契卡的头头捷尔仁斯基,模仿列宁同志的台词“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教训那些投机富农的经典台词,还有《乡村女教师》里的瓦尔瓦拉·瓦西里耶夫娜……
21
当然,还是严肃紧张的时候更多。1965年,毛主席有个“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习解放军”的指示。解放军又学谁呢?当时流行的一句话叫作“全军要学习空军”。
我们作为空军的一员,当然很自豪。我们怎么学?空军要学习空军大院。空军司令部大院是刘亚楼司令抓的典型,除了一切制度正规化之外,整个大院整齐洁净,一尘不染,寸草不生。参观的人倒是络绎不绝。
上行下效,我们预校也抓卫生,而且变本加厉,天天拔草,修沟,抹门窗刷厕所。上级领导来检查时,便戴着白手套到处摸,发现有藏污纳垢的犄角旮旯,就要返工重来,我们更得挨一顿剋。照此一来,大家都不敢上厕所,水也不敢喝了,有尿都尽量憋着。
22
毛主席说:
“解放军要学游泳。”
“大风大浪也不可怕,人类社会就是在大风大浪中发展起来的。”
空军预校领导遵照最高指示,赶紧把开展游泳训练当作重头戏,抓紧抓好。
我们刚从陆军连队回校的“十二期半”学员,虽然人数不多,就29人(北京的李昆岐、湖北孝感的张延安停飞),都会游泳。下连当兵锻炼,又练习过武器泅渡,我们许多人还当了游泳标兵。于是,校领导决定我们这期学员全部当游泳教员,负责全校学员的游泳训练。我和姚叶运被分配当校游泳队的救生员,负责保护校领导的游泳安全。
这年7月,我们“十二期半”学员作为先遣队,提前开拔到吉林省九台县的五一水库安营扎寨,熟悉水情,演练教学预案,为大部队到来做准备。
时值初夏,气温不低,水却冰凉刺骨。下不下水,考验着每一个人。为了落实毛主席的“解放军要学游泳”的指示,更好地完成部队游泳训练任务,我们这些飞行学员兼游泳教员,排着队,高呼毛主席语录:“下决心就不冷,不下决心就是二十多度也冷!”一个挨一个,毅然决然跳人冰冷的水中。说也奇怪,在水中活动开了之后,还真就不觉得那么冷了。看来精神的力量还真大。以后每天入水,也就适应了。
7月末,长春一预校的其余所有学员打着背包,排着整齐的队伍,浩浩荡荡,行军到九台县五一水库宿营地。我们先遣队队员也排着整齐的队伍,敲锣打鼓迎接大部队的到来,场面甚是壮观。学员队住的是当年修水库留下的工棚和仓库,一千多号人马全部住下了,条件还算可以。学员队的炊事班也全部开拔到宿营地做饭,伙食仍按照预校学员标准。看来,游泳训练要大张旗鼓,绝不是几天的事。
P43-46
这些文字得来着实不易。
起兴,是拜读王外马甲的《战场上的蒲公英》,沉醉于抗日战场上矢志抵御外侮的一个小小伞兵的传奇经历,个人命运在动荡历史中天地一沙鸥。当读到伞兵蔡志诚回想他第一次跳伞的瞬间,我也福至心灵。
我的父亲正是一名飞行员,而且是新中国早期的战斗机飞行教员,他在新疆戈壁的蓝天下翱翔了近二十年。其间,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全军军事训练大比武、十年动乱、改革开放,以及八航校的建立和撤销,人民空军建设的许多正面侧面背面……他该有多少故事可以抖落给我!
也曾听父亲间或提起飞行员生活的点点滴滴。我总希望有朝一日,他能集腋成裘。
数年前,于花甲寿年的那个春节,父亲被诊断为“帕金森氏病”,这真是致命的打击!之前数年渐进的行动迟缓、肢体僵硬。都以为是缺乏锻炼、步入老年的常态,没想到是得了这种思维和行为都极为受限,且只能越来越重而不可逆的疾病……那段日子,全家人都难以接受这个严酷的事实。
我的父亲可是飞行员出身,曾经是雄鹰!
为延缓父亲思维迟障,更加上王外马甲和蔡志诚伞兵的启迪,我力劝父亲记录下他的飞行生涯。
近五十年前心中的云浪渐渐又翻滚起来。于是,父亲用颤抖的手,一字一句回忆着;再由母亲帮我一行行辨认父亲的笔迹,订正许多细节;最后,我一段段敲进电脑里。为了使阅读更加顺畅,我只把手札中一些重复的文字稍作删减,保持了父亲原汁原味的第一人称的叙述。
题目我也拟了好多,什么《铁翼九霄》《八航校的缅想》《翔》……还是父亲一锤定音,就叫《我爱祖国的蓝天》。
就这样,《我爱祖国的蓝天——一名共和国空军飞行教官的札记》,一部近二十万字的自述自撰,以共和国早期空军飞行教员从参军到告别蓝天的个人体验,于2010年金秋在互联网天涯社区“煮酒论史”板块开始连载,2010年11月15日被推为“天涯聚焦”头条,吸引了众多网友读者追帖跟帖。其后,又在铁血军事空军论坛、八航校战友网等网络平台连载,也收获了大量点击。江崇超、韩强、丁小平、姚叶运、朱际唐、张万林、刘立顺、郑健、卢建华、卢玉儒、吴崇高、蔡雨润、王承山、尹新年、刘绍观等父亲当年的老战友和奉闽豫和、afwinghn刘鸣、柳树泉边等网友给予了热情关注和跟帖评论,在全书付梓时还得到八航校子弟魏江提供的珍贵的校园现状照片。
连载期间,母亲也率兴挥毫,为每一章节填词赋诗,给蓝天故事增添一抹亮色。
空军的第八航校已然撤编,但她永远是一所有着光荣历史的飞行学校,中央军委曾为八航校安全飞行25年两次颁发集体一等功,我的父亲为此贡献了绵薄之力。
就如“战斗中的伤疤是男子汉的勋章”一样,父亲早已收敛起银翼,在丝丝病痛中追昔抚今。其实,这沉疴就如蓝天梦的遗赠——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父亲,甚或是我,为着那报效祖国、哺育雄鹰、捍卫领空的壮志,无怨无悔。
而今,这部手札《我爱祖国的蓝天》终于问世,足可安慰父亲的病痛。并有幸得到著名词作家、空军老前辈阎肃老师慷慨作序,畅销书作家萨苏老师的倾力推荐,清华大学出版社和李强编辑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银鲨SU47
《我爱祖国的蓝天》在天涯“煮酒论史”连载时,我就在那儿潜水追文。作者这位共和国六、七十年代的空军飞行教官的亲身经历太难得了。譬如,他是空前绝后的飞行预校“十二期半”学员;当飞行员之前要先当陆军,打靶游泳样样精通;从东北长春转战新疆柳树泉,作者一路回想父辈曾经的战斗;八航校在戈壁滩上留下的堪比“纳斯卡线条”的巨大空域地标;以及,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飞行员起飞降落前要先跟塔台对上几句毛主席语录……这些真实的情节离我们今天真是既遥远又亲近。作者的文字绝不花哨,却有很多好“料”,会让军迷和历史迷们欲罢不能。
——萨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