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野乔、吴正方、冯江主编的《长白山地理系统与生态安全(第4辑2007-2010)》采用多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综合科技手段,地面调查研究与遥感观测结合、全球定位系统定位与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集成的方法,结合宏观地理系统及其微观组成的研究,探索长白山地理系统的历史成因、景观现状、动态演变过程、人类活动干扰及其在全球和区域尺度的纷乱用关系与规律,以充实和拓展关于长白山地理系硫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为国际地缘生态安全研究提供科学基础和实践管理的依据。
王野乔、吴正方、冯江主编的《长白山地理系统与生态安全(第4辑2007-2010)》为《长白山地理系统研究》系列专著的第四辑。入选论文反映了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2007至2010年期间,任东北师范大学“十一五”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一培育项目“长白山国际地缘牛态安全与数据集成”的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关于长白山地理系统与生态安全研究的部分成果。本书亦收录了2009年7月18至19日东北师范大学在长春主持召开的“长白山地理系统与生态安全科学论坛”学术研究会和12010年8月26至27口东北师范大学在长春主持召开的“山地地理系统与生态安全国际会议”(Interflational Confer—ence on Mountai n Geographi c Systems andEcological Security)的部分会议论文。鉴于在此时间段内我们关于长白山生态安伞方面的认识和科学研究已经开始,故将系列专著的标题改为“长白山地理系统与生态安全”,以期反映科学研究在原《长白山地理系统研究》基础上的拓展和延伸。
关于“长白山国际地缘生态安全与数据集成”科技创新平台
长白山植被生态地理研究进展
长白山土壤动物生态地理研究现状与展望
长白山红松针阔混交林种内、种间竞争关系研究
长白山北坡垂直植被带典型植物的植硅体形态特征
长白山哈尼泥炭地7种苔藓分布与环境关系研究
长白山区泥炭地有壳变形虫与环境关系RDA和CCA分析对比
小匣三角嘴虫(Trigonopyzis arcula)壳体在哈尼泥炭地的发现及环境意义
图们江流域水环境质量变化规律研究
基于DPSIR的长白山地区生态安全诊断与评价模型构想
基于GIS的白山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
长白山火山灾害评估与喷发趋势分析
长白山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基于MODIS影像的长白山区植被含水量监测研究
面向对象方法的土地覆被信息提取研究——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为例
基于SVM方法的长白山森林植被信息提取研究
长白山森林土壤多角度高光谱偏振反射影响研究
长白山多源空间数据集成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长白山旅游地生命周期探析
东北地区植被过渡带定量研究
长白山地区生态环境质量遥感评价研究
近23年通化市土地覆被/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长白山典型禾本科植物植硅体形状系数研究
近50年长白山地区农业气候条件变化及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长白山地区植被物候空间格局
基于TM影像的长白山地区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主成分和小波变换相结合的长白山地区遥感数据融合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作物虚拟水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基于景观格局指数的小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
图们江干、支流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调查与风险分析
长白山北坡林线岳桦种群与土壤关系的研究
长白山红景天不同类型迁地保护地土壤理化性质对比分析
长白山自然地理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
长白山针阔混交林带退化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变异特征研究
长白山火山灰土壤地理发生特征研究
长白山区森林资源的对应分析研究
长白山地区生态安全诊断及多空间尺度生态安全评价
长白山北坡垂直带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对长白山火山成因的考证
长白山植被垂直带谱的数字识别及分析
长白山区中朝边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生态安全研究
基于决策树的长白山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分类研究
图们江流域土壤侵蚀的定量分析
P—S—R模型下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情景驱动的长白山火山灾害风险评价与区划
2010年松花江南源暴雨洪水分析
泥炭记录的古环境半定量一定量重建的若干问题
偏振遥感的回顾与展望
洗衣粉溶液偏振反射特性研究——以模拟长白山地区水环境为例
长白山红松阔叶林不同林隙土壤性质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