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华丽的转身
一开始,刘光兵被分配到汤汪派出所,所里安排他干刑侦。为什么这么安排?是觉得他精明,感觉他是干这个活儿的料吗?刘光兵心里并没有底,只是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领导的安排。之后,他默默地想,他的腰有毛病,组织上大概是为了照顾他,才让他换了岗位。但是,他到了这里,不是来养老的。他才三十四岁,正是做事情的时候,应该好好地努把力。再说,干公安,特别是干刑警,是他长期以来渴望的。记得高考填报志愿时,他填的是公安专科学校。当时,他的理想就是做一名智勇双全的公安战士!他一直觉得,与不法分子斗智斗勇,最终将他们抓捕归案,是男子汉该做的事情,十分有意义。
可想归想,刘光兵对刑侦一窍不通。以前在交警队,只是查车、罚款,遇上复杂一点儿的交通事故,有专门的事故科处理。如今不同了,辖区里有人报案了,你就必须去现场调查情况、搜集线索、分析案情,然后进行追踪,最终将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步不到位,便会影响全局。刘光兵没干过这样的工作,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他是新人,新人要参加专业培训。老师在课堂上讲法理,讲处罚条例,讲办案步骤,他坐在下面认真地听,一条一条地记。除了讲书本上的理论,老师还在课堂上放侦破的资料片,给他们做案情分析,进行各种演示。刘光兵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在培训结束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短期的培训是远远不够的。刘光兵在老师的指导下,找来了一大堆法律法规及公安业务方面的书。他认为,《刑法》、《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一定要全面掌握,它们是刑警办案的法律依据。在那段日子里,刘光兵总把这些书放在包里,一有空就翻。中午吃过饭,同事们都休息了,他却把书拿出来看,在书页上画满了圈圈点点。这一本本办案大典,硬是被他“啃”了下来。
纸上得来终觉浅,要想真正办好案子,还要靠大量实践经验的积累。刘光兵没有破过案,谈不上经验,一开始只是跟在老同志后面学。所谓老同志,年龄也未必比他大,但人家干的时间长,有经验,面对一个案件,立刻就能有自己的判断。刘光兵心里佩服,在办案的过程中处处用心,一点儿一点儿地学,有不懂的就问,注意思考和领会。
在汤汪派出所,他只待了十个月。接下来,运东派出所成立了,他被调到了运东派出所。吴所长见他原来干的是刑侦,人也精明,就让他继续干刑侦。运东派出所是新成立的,人员不足,干刑侦的没有第二个人。刘光兵在汤汪派出所跟在老同志后面才跑了几个月,才看到一点儿亮光,不敢独立挑起重担,就没有答应。吴所长看透了他的心思,鼓励他:“没事,干中学,学中于!况且,还有我嘛!”于是,刘光兵就斗胆把所里刑侦的担子挑上了。
在最初的那段日子里,吴所长拿来卷宗给他看,讲他经手破的案子,分析犯罪链条里的各种因素,具体教他如何看现场、如何找线索、如何审犯人、如何做笔录。吴所长是个很放得开的人,带着他跑了两次,再遇上案子,就直接交给他办了。刘光兵不敢接,吴所长便再一次给他打气:“你行的!没事,去干吧!”
最初,刘光兵只会“现场抓人”,办一些极简单的案子。但日子一长,由浅人深,他摸到了一些破案的门道,一些大一点儿的偷盗、抢劫、强奸,甚至严重伤人的刑事案件就都能办下来了。吴所长对他的工作很满意,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就把刑侦这一摊子完全撂给他负责了。
从对破案一窍不通到对刑侦看出门道,从跟着老同志侦查到独当一面开展工作,刘光兵有了长足的进步。到了运东派出所之后,他第一次成功地破获了一起抢劫强奸案,抓获了犯罪分子,这让他心里充满了喜悦。工作了这么多年,他取得过很多成绩,但从未如此高兴过!他拥有了一个男人应有的骄傲与力量。
至此,刘光兵完成了从交警到刑警的角色转变。在这个华丽的转身里,有他的勤奋,有他的钻研,有他吃苦耐劳所付出的汗水。他为自己的进步而感到高兴。
P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