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做最好的学问--胡适论趣味与治学
分类
作者 胡适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当前中国文化问题

当前中国文化问题,讲起来很难令人满意,实在是问题太大了,今天只就平时想到的几点,提出来谈谈。

一 文化与文明

文化两字蕴义甚广,“文化”“文明”有时可解释为两个意思,也有时可看作一件事。解释为两个意思时,“文明”比较具体,看得见的东西如文明发明,属于物质的。“文化”比较抽象,看不见不易捉摸。

“文化”与“文明”虽可分为两件事,但有联系。某一民族为应付环境而创造发明的是文明。发明火,便不再茹毛饮血,晚上有灯点;没有火,许多要应付的环境便无法应付。火的发明,也许是无意中的;一经发明,不仅可以烧饭,可以点灯,还可以将金属由硬化为软,制造种种应用的东西。人类之异于一切动物,即是会靠一颗脑袋两只手制造东西,发明火可以制造更多的东西。这是“文明”。在某种文明中所过的生活形态、生活方式,这是“文化”。所以“文化”和“文明”有联系。

—般的解释,“文化”是包括了“文化”与“文明”,范围较广。今天讲的属于后者,不采[取]严格解释。

二 文化的世界性

从前交通阻塞时,某种民族的生活,都有民族性、国家性、地方性,各不相杂。交通发达以后,此种生活的民族性、国家性、地方性渐渐地削弱,而世界性日渐加强。我们看到这礼堂里的电灯、椅子、磁砖一切东西,和各位所穿衣服,很少还能找出保持着纯粹地方性的,这便是交通发达、文化交流的结果。

文化的沟通不过是近几百年的事,最初靠轮船、火车、电报传递,近来靠飞机、无线电。利用无线电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的事,战争初期尚未充分利用。现在要是没有无线电,一定有人说“怎么可以打仗呢?”诸君都看过《曾文正公日记》,他在江西建昌时,早上起身先要卜一个卦问问前方战事好不好。早上卜的是“中上”,中午卜的是“中中”,就很担心。实际上他离前线不过百余里,只因交通不便,没有飞机、无线电侦察通消息,只好卜卦问吉凶。曾文正公距今不过数十年,相差就是这么远。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已有电报、电话,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就充分利用了无线电;现在上海、纽约间随时可以通电话,整个世界的距离已经缩得很短了。到了最近更有进步,电视发明了。美国大选,人民坐在家里看,坐在家里听;赛球不必去球场看胜负,只须将电视一开就得了。

记得小时候看《封神榜》、《西游记》,见到讲顺风耳、千里眼十分奇怪,想不到这些理想现在都成事实,非但成事实,而且方便与普遍,远胜书中的理想。现代消息传布之迅速,往来交通之方便,决不是几百年几十年前想像得到[的],因此,现代人类由于交通发达吸收交流的文化也就难于估计了。这时候要在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件东西上分辨何者从美国来、何者从英国来,简直不可能。我到美国去,见春天四处都是黄色的花,非常美丽,那是我国的迎春花;中国女子赏识的栀子花,美国女子也欢迎,但美国很少有人能说这是中国去的。即将开放的菊花,冬天结实的橘子,世界每一角落都见得到,这两种东西统是中国去的,一经介绍,被人欢迎,就成为世界一部分,不再知道这是中国的产品了。又如丝绸、茶叶、桐油、大豆,都是中国去的,丝绸已成为世界穿着不可少的东西,桐油是工业重要原料,大豆更是世界公认了不起的植物,这些早成了世界性的东西。再看我们自己,用的方方面面少不了钟和表,那是十六世纪发明[的]用机器计时的东西。从前我们用滴水计时,钟表来到中国,不到几十年就遍满全国。现在到故宫博物院去,还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钟,有的一个人出来打钟,有的一只鸟出来叫几声,有的是一个人出来写“天下太平”四个字。这些千奇百怪的钟,都是刚发明时所造,也成了世界上稀有的东西。到今日,不但有西洋来的钟表,也有上海、北平、广东自造的钟表,已经成了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了。再说吃的,玉蜀黍大家都误为四川来的,殊不知它却是从美国来的,在极短时期中不仅传遍中国,且已传遍全球,成了重要食粮之一。它能迅速传遍全世界,即是因为可以生长在平原,也可以生长在高山,用不到多施肥料,便到处被欢迎。玉蜀黍因为普遍,就很少人知道从那里来的。穿的方面,机器织造的布匹、呢绒来到中国不过一百多年,现在我们样样可以自造。又如装饰,小姐太太们的头发是国民革命军北伐以后剪去的。那时我从美国回来,见剪短的黑发小姐很美丽。二十年后的今天,不但已经剪短,还要烫发,再也分不出怎样的头发是西洋的,怎样的[头发]是中国的;再往下去,恐怕烫发是从西洋来的也无人知道了。

P131-133

目录

第一辑 读书的习惯重于方法

 怎样读书

 为什么读书

 读书的习惯重于方法

 找书的快乐

 知识的准备

 我们今日还不配读经

 谈字典的功用

 论短篇小说(节选)

 论读别字

第二辑 勤谨和缓谈治学

 治学方法(一)

 治学方法(二)

 史学与证据

 学术救国

 搜集史料重于修史

 格致与科学

 从历史上看哲学是什么?

 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当前中国文化问题

 中国哲学的线索

 中国问题的一个诊察

第三辑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九百年前范仲淹争自由的名言

 林肯一百五十年的生日纪念

 新生活

 道德教育

 慈幼的问题

 杜威论思想

 杜威之道德教育

 新思潮的意义

 格致与科学

 从历史上看哲学是什么?

 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当前中国文化问题

 中国哲学的线索

 中国问题的一个诊察

第三辑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九百年前范仲淹争自由的名言

 林肯一百五十年的生日纪念

 新生活

 道德教育

 慈幼的问题

 杜威论思想

 杜威之道德教育

 新思潮的意义

 人生有何意义(节选)

 积少成多

第四辑 敏而好学,琢玉成器

 提高与普及

 教师的模范

 《师门五年记》序

 中学生的修养与择业

 大学的生活—学生选择科系的标准

 给“求真学社”同学的临别赠言

 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同学欢迎会上的讲话

 给北大哲学系毕业生纪念赠言

 在同乐会上的演说

内容推荐

《做最好的学问--胡适论趣味与治学》选取了胡适著作中关于读书、治学、教育等方面的篇章,既有轻松的读书趣味,也有科学的治学方法,同时也包括对经典名著的点评,考注等,对青年人读书做学问有很好的引导作用。胡适的名言“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在这里得到充分阐释;他的“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

编辑推荐

胡适——中国第一位享有35个博士学位的学者。中国现代思想史承前启后第一人。20世纪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思想家。中国第一位真正的自由主义大师。中国现代普世价值的倡导者。

获得1939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民国人气最高的“偶像派明星”。

《做最好的学问--胡适论趣味与治学》选取了胡适著作关于读书、治学、教育等方面的篇章,其中包括很多对经典名著的点评,考注等,对青年人读书做学问都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7:2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