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城镇化的重心已经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由大城市向中心城市人口,城镇转移。地处中部地区的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六省,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推进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不仅有助于解决制约中部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而且有助于加快实现中部崛起、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以及未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其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喻新安主编的《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以“新型城镇化与中部崛起”为主题,对新形势下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行回顾与展望,深入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略。新型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以及未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其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当前,我国城镇化的重心已经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由大城市向中心城市和小城镇转移。地处中部地区的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六省,是我国传统农区,农村人口多,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推进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不仅有助于解决制约中部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而且有助于加快实现中部崛起、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喻新安主编的《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以“新型城镇化与中部崛起”为主题,对新形势、新要求下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行回顾与展望,深入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内容介绍:总报告从城镇化进程、城镇体系优化、城市群培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回顾了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现状,深刻剖析了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在系统分析现状成因、把握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进行展望,提出加快城镇化发展方式转变,以六大城市群(圈)为主平台,推动城镇化向注重内涵提升转变,向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向注重城乡统筹发展转变,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明和谐、城镇布局科学、城乡互促共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分报告主要围绕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对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提升城镇化发展品位和质量、优化城市形态、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城乡一体化、提升城镇综合服务能力以及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等内容进行研究。
专题报告结合中部地区六省和太原、武汉两市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实际,分别对区域范围内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发展阶段、存在问题和成因、发展趋势和展望等内容进行了深人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保障措施。
I 总报告
中部崛起背景下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实践与探索2013~2014年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形势分析与展望
一 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二 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三 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形势分析
四 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原则和目标
五 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六 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保障措施
Ⅱ 分报告
中部地区提升城镇化发展品位和质量研究
中部地区促进城乡一体化研究
中部地区应把县城作为推动城镇化的重要路径——积极推进县城向中小城市发展的转变
中部地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
中部地区走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
中部地区新型“三化”协调发展研究
中部地区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中部地区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研究
中部地区优化城市形态研究
中部地区持续提升城镇综合服务能力研究
Ⅲ 专题报告
山西省2013~2014年城镇化发展形势分析与展望
安徽省2013~2014年城镇化发展形势分析与展望
江西省2013—2014年城镇化发展形势分析与展望
河南省2013~2014年城镇化发展形势分析与展望
湖北省2013~2014年城镇化发展形势分析与展望
湖南省2012~2013年城镇化发展形势分析与展望
太原市2013~2014年城镇化发展形势分析与展望
武汉市2013~2014年新型城镇化发展形势分析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