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朵奇葩,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并在医疗实践中不断发展,一代代流传下来,成为当今大众重要的养生、祛病方法。运用我们的双手,通过在身体上的经络、穴位、反射区进行刺激,达到舒筋、健康、防治疾病等目的。无论是日常保健养生还是防病治病,您都可以按照《一看就会按摩与保健(公民保健一看就会)》提供的特效穴位和方法为自己或家人按摩,为您和家人按出健康的身体。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一样,每个穴位也都有自己的特性;如果我们像熟悉亲人一样了解这些穴位,那么,它们也会给我们亲人般的关怀——尽心尽力地呵护我们的健康。本书由陶红亮等主编。
按摩是中医疗法的重要手法,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自古以来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对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起了重大的作用。
中医按摩,以阴阳五行、脏腑脏象、经络穴位等中医理论为基础,以按摩经络穴位为手段,其手法渗透力强,具有通经活络、调和气血、调节脏腑、散淤镇痛、理筋正骨、滑利关节、去乏提神、美容减肥、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等功效。
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保健。求医不如求己,简单易学的家庭按摩方法,耳闻不如实践,只要家里有一人掌握此法,就可掌管全家健康。
按摩是中医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属于外治法,既行之有效,又绿色健康,在“治未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一种大众化的保健方法,很多按摩保健的偏方在百姓中代代传承。
无论是日常保健养生还是防病治病,您都可以按照《一看就会按摩与保健(公民保健一看就会)》提供的特效穴位和方法为自己或家人按摩,为您和家人按出健康的身体。
《一看就会按摩与保健(公民保健一看就会)》可以起到强壮筋骨、提高抗病能力、延年益寿等效果,且简单易学,使用方便,非常适合于家庭保健。本书由陶红亮等主编。
原始社会,人类在与野兽搏斗或劳动中,难免会受到损伤或患上疾病。当人体的某一部位受到损伤而出血时,人们便本能地用手按压伤口以止血;当损伤使人体局部隆起时,人们又本能地通过抚摩、揉动使隆起变小或消失,从而缓解肿痛。在长期的认识实践过程中,按摩逐渐从无意识的偶然动作演变成为人们自由运用的系统的治疗方法。
中医按摩的起源
大约在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便为按摩奠定了基础,并逐步形成了我国的按摩法(图1一1)。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文化不发达,一些抚摸的手法成了早期医疗的雏形。随着原始社会的瓦解,以及奴隶社会的形成,在当时医事管理方面,按摩术已成为一科。禹夏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医事有所发展,出现了中药,此时,按摩和中药成为这个时期的主要医疗方法。殷商时期,按摩已作为治病保健的重要手段,在宫廷和民间生活中有不可低估的地位。当时,按摩主要用于王室成员,同时在宫廷中也出现了专职按摩师。在先秦时期,按摩主要用于治病与养生保健,同时还出现了对使用及制作按摩工具的记载。
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众多医学思想学派,形成了一些手法,并对按摩治疗疾病有所记载,如《老子》《墨子》《韩非子》等对按摩都有记述,还流传下来了名医扁鹊用按摩、针灸等方法成功地抢救虢太子的故事。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典——《黄帝内经》中的《素问》有9篇论及按摩,《灵枢》有5篇论述按摩,如《素问·血气形志篇》:“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黄帝内经》对按摩疗法的较为具体的论述,为后世的继承和发扬奠定了理论基础。
中医按摩的发展
秦汉时期,我国成为统一而稳定的封建集权国家,祖国医学遂逐步形成体系,按摩已成为人们医疗上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当时按摩甚至已随医学的发展而形成独立体系,出现了第一部按摩专著——《黄帝岐伯按摩经》,它与《黄帝内经》《华佗别传》等著作记述了十几种按摩手法,虽然提到按摩治法的条文不多,但在按摩史上的影响却很大。
三国时期,按摩逐步得到了发展,开始形成按摩和导引、外用药物配合应用的方法,出现膏摩、火灸。华佗根据虎、鹿、熊、猿、鹤的动作,创造了最早的按摩导引术——五禽戏。《千金要方·伤寒》中记载了华佗对伤寒的治法:“夫伤寒,始得一日在皮肤,当膏摩火灸即愈。”
晋唐时期前后近700年,这一时期的《诸病源候论》与史称三大方书的《肘后备急方》《千金方》《外台秘要》,集中记载了按摩的杰出成就。按摩成为宫廷医学教学的四大科目之一。在这个时期,我国医学得到迅速发展,医学知识和技术逐渐随中外交流的扩大,远播海外。隋唐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强盛时期,按摩也已经发展到鼎盛阶段,按摩手法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出现了小儿按摩的新方法。在医事制度中,按摩有专门编制,如隋时太医署设有按摩博士2人;唐代继承了这种制度,《唐六典》记载太医署有按摩工56人与按摩生115人。
宋金元这400余年问,按摩疗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时,不仅按摩的治疗范围扩大了,而且还被用于妇产科催产。宋代庞安时“为人治病,率十愈八九……有民家妇孕将产,七日而子不下,百术无所效……令其家人以汤温其腰腹,自为上下拊摩,孕者觉肠胃微痛,呻吟间生一男子。”这说明当时按摩对处理难产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宋元时期,按摩虽然不及晋唐兴盛,但在养生保健中得以广泛应用,为当时文人道家所推崇。
中医按摩的衰落
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后期,发源于先秦的按摩术,经过两千多年的积累流传,学术分支在当时越来越细。明代,随着按摩术的发展,保健按摩也取得了进展。那时候将按摩改称为推拿。太医院将按摩列为医政之一,形成小儿推拿独特体系。随着按摩的进一步发展,许多按摩专著相继问世,以小儿推拿方面的居多,如我国现存最早的小儿按摩书籍《小儿按摩经》,以及《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小儿推拿秘诀》等。
清代,“崇儒尊道”的封建礼教占据统治地位,统治者认为按摩“有伤大雅”,属劳力者的“贱技”,非“奉君之道”,按摩术遭到政府的冷落,以至太医院撤销了按摩科。但由于按摩疗效显著,故在民间仍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小儿推拿比较盛行。这一时期对伤科病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在《医宗金鉴》中把“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列为伤科八法。随着经验的丰富,按摩在理沦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其治疗法则和适应证也有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论述。 国民党政府歧视中医,崇尚西医,1929年提出“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的方针,又在1936年提出“国医在科学上无根据”,一律不许执业,从而排斥了中医的社会地位,按摩更被人们视为医家小道。加之战乱频繁,这一时期成为按摩史上最低潮时期,从事按摩行业者寥寥无几。与此相反,巫神之道却趁机行事,假借按摩手技为其说教涂脂抹粉、故弄玄虚,严重歪曲了按摩疗法。真正的按摩疗法仅仅停留在家传口授的窘地。
中医按摩的复兴
新中国成立后,一度没落的按摩法枯木逢春,蓬勃发展。“文化大革命”时期,按摩事业又遭到极度破坏,全国唯一的推拿学校被关闭,专业队伍受到严重摧残,学术活动全部停止。20世纪70年代末,按摩教育和医疗机构纷纷建立或恢复,按摩业得到很大发展,按摩范围涉及心脑血管、神经、内分泌等疑难杂症。目前整理出的按摩手法上百种,不但可以治疗骨科病、各种内科病,也可以用于保健强身。饭店、浴池等场所也纷纷开设了保健按摩服务。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按摩作为一门新兴行业,将会在我国发扬光大。P2-4
21世纪,作为自然疗法代表之一的中国传统按摩,在国际上获得了很大发展,被公认为是费用低、无副作用的优质医疗、健身手段。现在,许多医疗机构、保健中心、酒店宾馆等场所都纷纷开设了中医按摩服务。
中医按摩是以中国传统手法进行按摩的方法,它以阴阳、五行、藏象学说、经络穴位为理论指导,严格按照古代按摩手法进行操作,“点而理其络,按而周其经,推而行其气,拿而舒其筋,揉而活其血”,在人体的适当部位进行操作所产生的刺激信息通过反射方式对人体的神经、体液调整功能施以影响,从而达到消除疲劳、调节体内信息、增强体质、健美防衰、延年益寿的目的。
按摩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朵奇葩,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并在医疗实践中不断发展,一代代流传下来,成为当今大众重要的养生、祛病方法。运用我们的双手,通过在身体上的经络、穴位、反射区进行刺激,达到舒筋、健康、防治疾病等目的。另外,自我按摩,也就是说,自己给自己按摩,它简单、易学、易用、经济实惠,而且不像打针、吃药那样会给我们的身体留下“残毒”,是标准的“绿色疗法”。因此,人人都应该学会并利用它为自己及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保健。那么,自己的健康就要自己负责,只要自己动手,健康就会长久。身体健康是我们最大的财富,无病就是大家的幸福。其实,生病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要想快速痊愈,快速恢复健康,通常我们会求助于药物,但是“是药三分毒”,吃药就好比“以毒攻毒”,此“毒”虽解,但身体也或多或少会受到了一些损伤。那么有没有一种“药”是完全安全没有副作用呢?当然有,而且这种“药”就长在我们的身体里面,那就是——穴位!其实人体就是一个大药田,有很多灵丹妙药,只要利用好了,便能帮你实现祛病强身的目的。比如本书中的第五章讲到,防治感冒、改善咳嗽、缓解胃病、防治耳鸣、改善消化不良等病症,都可以通过按摩人体的穴位来治愈,其效果显著。只要按对穴位,就可以立即挥别疼痛。本书中详细写到什么穴位治什么病,大家一看就会。
其实,健康就像储蓄,不断存钱才能富有。每天抽出10分钟,在皮肤上捏一捏、按一按,通过这些简单的方法,就能便捷地向“健康账户”上存钱。本书的第四章,从眼、耳、鼻、肾、脚等方面,全方位深入浅出地告诉你如何储蓄健康,同时适合各个文化阶层的人们,尤其对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等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人常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其实就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人难免会有一些小病痛。尤其是当人进入老年期后,常常会患与衰老有关的疾病,比如本书的第六、九章讲到的糖尿病、老年性白内障、老年骨质疏松症、肥胖症等。其实老年人患病不只是比年轻人多,而且还有其自身特点。主要是因为人进入老年期后,人体组织结构进一步老化,各器官功能逐步出现障碍,身体抵抗力逐步衰弱,活动能力降低,以及协同功能丧失,机体免疫功能下降,长期劳损或青中年期患病,就会使体质下降。那怎么办?老人们不方便去医院治疗,儿女也不在身边——方法很简单,就是让老人们坚持进行身体穴位的按摩,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老年人的常见病,使老年人度过一个健康的晚年。
随着社会的压力与日俱增、生活节奏的加快,有关资料表明男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患病率越来越高,其不就诊的比例和得不到合理治疗的比例也较高,因此,往往会导致各种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如不孕不育症、早泄、月经不调等。同时,男女性生殖系统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未来人口的素质。目前,生殖系统疾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危害严重的重要疾病之一。其实身体穴位按摩就可以有效缓解生殖系统疾病的状况,只要持之以恒,便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本书第七章中讲到的,经常掌揉血海穴,便能够通络止痛、活血化瘀,从而达到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的目的。
无论是日常保健养生还是防病治病,您都可以按照本书提供的特效穴位和方法为自己或家人按摩,为您和家人按出健康的身体。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一样,每个穴位也都有自己的特性;如果我们像熟悉亲人一样了解这些穴位,那么,它们也会给我们亲人般的关怀——尽心尽力地呵护我们的健康。
实际上,只要大家用自己的双手在身体上正确地进行揉搓、提拿、拍打,就可以起到强壮筋骨、提高抗病能力、延年益寿等效果,且简单易学,使用方便,非常适合于家庭保健。最后,真诚地希望此书能给大家带来健康和快乐。祝愿大家健康永伴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