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羽寒编著的《那年花开》内容介绍:那个时候,我们都还喜欢做梦,向往着乌托邦的世界,憧憬着桃花源的生活。
那个时候,我们沉溺于爱情却又不甚懂得爱情。
那个时候,我们最是单纯,最是无忧……一起来翻阅《那年花开》吧!
这是大城中的一座小镇。
小镇虽小,办学理念可不小,因此学校不少。学校虽说不少,可就没一所全面的好。
小镇之北,坐落的是所有学校中教育最不好、设施最为好的学校——县城中学。
县城中学正在和教育局谈恋爱,深受青睐,有诗为证:“全镇中学三千所,三千宠爱在一座。”好不春风得意。教室里的空调、计算机、等离子电视等等都印证着它是如何的得意。
上帝永远是公平的,所以一方得意,就必定有一方失意。就像珍珠港的空中偷袭,轰得美国人痛心不已,轰得日本人痛快无比;又像广岛上的原子武器,炸得日本人呼天抢地,炸得美国人欢天喜地。
小镇之南,坐落的是所有学校中设施最不好、教育最为好的学校——镇进修学院。
镇进修学院原名“镇进修学校”,因几年前积极响应地方教育局“向前(钱)看齐”的教育方针,毅然将“校”字剔除改为“院”字,一时间身价大增,学费也跟着大增。这一来,校方不光脸面上贴金,连腰包里也跟着同样贴金。
南主火,北主水,自古以来水火不相容,因此南北两校也不相容。
北校嫌南校师资落后,育人窠臼。说南校师生是元谋人的活体再现,对考古研究起极大的推动作用,对教育发展起极大的钳制作用。
南校嫌北校攀权附贵,阿谀谄媚。说北校数年来坚持不懈、呕心沥血地讨好教委,才致奸人得志,小人得势。
这北校好比明熹宗在位时身边的大红人魏忠贤,纵然对它有天大的不满,做平民百姓的南校也只有敢怒不敢言的份。尤子轩现隶属南校,自然对北校嗤之以鼻。
尤子轩,字念虹。——他这字比他的名以及他的人都来得要早,可谓名副其实的“早产婴儿”。《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而妊娠196~258天就分娩的则称之为早产,子轩的名是与他的人同一天诞生的,而他的字早在其母怀胎十……不是十月,是十天!其父就为他取好了。粗略算来整整早产了近二十一年,“早产”前面都还得再冠以“严重”二字,不然就太对不住这二十一年。
子轩祖上虽然不像金庸金大侠祖上一样有过“一门七进士,叔侄两翰林”那般荣耀之事,但好歹也算世代书香,故而他从小就攻史读经,学诗作文。小学五年级时,便在校刊上发表了他人生中的第一篇公开作品:
天净沙·放假
一座高楼大厦,
外面小雨在下,
里面有人说话。
我要回家。
还有多久放假?
此曲一经发表,立即受到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夸他“年不及舞勺,作品便可如斯,其人也惊才,其才也绝艳”。除此之外,此曲还成为学生们的课外必背之作,每临放假都必先诵之。而自那以后,尤子轩也红遍全校,走起路来也都觉得春风拂面,所有人都在用钦羡的目光看他。
后来小学毕业之时,他又写了一首七绝:
话别
潸潸一别人不回,
人走茶凉怡香随。
千言万语何以叙?
惟留此情存真谊!
虽然此诗明显出韵,可当时一群小学生连“潸”字都不识,又岂会知道出韵入韵,纷纷点头赞许,日:“好诗!”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