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学术变迁与近代文学的中国想象
分类
作者 李青果
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近代是中国从传统向现代的转折时期,也是中国文学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时期。关于这一时期文学转型的动因、过程和功能,前人做了大量深人的探讨。立足于文学的外部研究(社会历史、文化政治、中西交通乃至后现代主义)和内部研究(叙事学、文体学),卓见迭出,均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形成了有效的阐释系统和描述这一文学转型的文学史观和历史叙述。但是否还存在其他的研究视角,比如当时学术与文学的关系?基于这样的思考,李青果所著的《学术变迁与近代文学的中国想象》准备在前人丰硕的研究基础之上,初步探讨近代学术变迁与文学转型的关系和转型文学的功能等问题,尝试为其作出另一路向的文学史描述。

内容推荐

《学术变迁与近代文学的中国想象》简介:古典中国的学术和文学的关系非常密切,甚至可以说是“学文一体”、“学者与文人一体”。近代文学赓续这一传统,在古典学术的内部转移以及西学东渐的外缘影响下,学术变迁实对文学转型和民族性文学的生产具有直接的推力。文学运动或由新学人为推广其新学说所发起,得到响应和实践;或学术新知的建立为文学创作启发新灵感,贡献新题材,形成学术—文学思潮—创作—语言的展开过程。就此而言,探讨近代学术变迁与文学转型的关系,也是对此一特殊时段的文学作出的另一路向的文学史描述。

《学术变迁与近代文学的中国想象》由李青果所著。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新史学”与历史小说的中国图景

 第一节 想象空间的开创:《新史学》与“新小说”的互动

——一个经典的个案

一、把“小说”当做“历史”教科书

二、链接“文”、“史”的“书法”

三、“想象空间”的开创

 第二节 历史小说:以“小说”代替“史记”

一、载体转移:从“史学”转向“文学”

二、载体选定:以“小说”代替“史记”观念的确立

三、重心调整:以描写“今社会史”为历史小说

 第三节 衰亡,转折,觉悟

——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文明小史》到《孽海花》

一、衰亡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二、转折史:《文明小史》

三、觉悟史:《孽海花》

第二章 哲学的情感转向:写情与国家

 第一节 顺欲与正情:清代“情感哲学”的理论张力

一、顺欲:中国哲学的情感转向

二、正情:写情小说的观念辨证

 第二节 情感·道德·国家

——吴趼人《恨海》及其周边

一、“固有之道德”与“新时代”

二、为写情立法:言“情之正”

三、以恢复“中国常经”再造“中国性”

 第三节 情感·革命·国家

——徐枕亚《玉梨魂》、《雪鸿泪史》及其周边

一、从《玉梨魂》到《雪鸿泪史》

二、“男女”与“英雄”

三、写情之“惧”:自我改写与周边对话

四、地方传统与民族主义

第三章 发现“新世界”:新史地学与海外诗歌

 第一节 西方史地学的传人与中国新“世界观”的形成

——以《海国图志》、《瀛寰志略》为例

一、新世界“史地”知识

二、新世界诗文“想象”

 第二节 “揽万国华实药中国之病”:康有为的海外诗歌

一、述国政,陈风俗:从学变到诗变

二、“欲铸新中国,遥思迈大秦”

 第三节 走进“新世界”:黄遵宪的海外诗歌

一、《日本杂事诗》:“觇国情,纪风俗”

二、《人境庐诗草》:变旧国入新世界

第四章 十字路口的“国语”探索

 第一节 简易字和“演说”:国语构造与俗语文学出场的一个路向

一、强学与识字:从简易字到俗语

二、“演说”:从口语到俗语文学

 第二节 白话或文言:清末民初文学语言选择之一

一、“言文一致”:国语运动与俗语文学史观

二、“语求近于文”:俗语的“雅化”与“标准的白话”文

 第三节 国语或新名词及万国新语:清末民初文学语言选择之二

一、从东瀛文体之“新名词”到新文体之“国语新文学”

二、中语或西语:国文与“欧化的国语文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晚清欧日人士的“中国讲述”与中国民族叙事的发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8:4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