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在工作(31天激活职场正能量)》(丹尼斯·魏特利、芮妮·薇特著)看点:
①√选择正能量,乐在工作——财富、尊重、积极、激情、实现、快乐、目标、自律、计划、尽责、自由、快乐、冒险、适应、分享、信心、进步、充实、价值、成就……
②√美国、台湾超级畅销书——台湾再版百余次,创造了热销30-40万册的惊人顶级畅销记录。
③√魏特利:美国第一成功教练、成功大使——前美国奥组委心理组主席、第一演讲家、行为科学家、心理咨询与经营管理专家,畅销书《秘密》的作者。其课程全球销售出1000多万套,获得包括全球众多大公司总裁、政府官员、教育者、运动员、学生的一致好评和推举。
《乐在工作(31天激活职场正能量)》简介:乐在工作,是个人幸福、企业发展,与社会繁荣的关键因素!
你的工作,是生活的负担,还是乐趣所在?答案,取决于你的工作观。
工作,是帮助生命成长的重要动力!我们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每个工作者,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有主动寻找工作乐趣的能力和责任。当我们快乐地去做一件事情时,我们就会像孩子一样充满激情地创造最完美的时刻,而不只是为了养家糊口或者打发时间。快乐不仅为个人带来财富和幸福,也为企业带来发展机会,更为社会带来了自由和繁荣。
丹尼斯·魏特利博士、芮妮·薇特在《乐在工作(31天激活职场正能量)》中,提供了31个乐在工作的必胜信念,传达享受工作乐趣的每日心法,激发我们对生命的无限热枕。这套非常实用的观念系统不仅适用于工作,也同样适用于生活。它以自尊自信和内在价值为基础,完美地展现出生命的关键因素,这将使你的事业与人生一步步走向自我实现!
第1天 尊重自己
Often-times nothing profits more than self-esteem, grounded on what is just and right.
——John Milton
适当而正确的自尊,往往比其他任何东西更能使人获益。
——密尔顿
你的工作中最值得重视的人就是你自己,你是最有价值的人。没有人能完全取代你的位置,没有人能像你一样。每天你把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质带进工作中,你的才华、能力、知识、技术、个性,甚至你认为不足为奇的做事方法,都是你能贡献给工作的特质。你也许尚未尽展长才,甚至可能还没了解到自己是一个多么有价值的人。
你是不是私下自忖:“唉,我并不重要,我做的事许多人都在做。”或是:“不错,我当了业务经理,但我是靠关系得到这个职位的。谁都可以做我的工作。”
不论你从事的是哪一行、职称是什么、薪水拿多少, 这些跟你能不能享受工作的乐趣没有多大关系。要能享受工作乐趣,最重要的基石是:自尊。
什么是自尊?
尊重自己是找到工作乐趣的第一把钥匙。自尊是成功的基石,它是你灵魂深处自珍自重的感觉。能享受工作乐趣的人,都会发展出自重自信的强烈信念。这种美好的感觉未必是与生俱来的,说不定在青少年时期,也曾为了种种因素而自认为愚蠢笨拙,而在成年就业之后,才在实际体验中学会了欣赏自己。
健全的自尊不是自我陶醉,不是宽以待己,也不是妄自尊大。健全的自尊是了解并欣赏自己的价值,把自己看成独一无二的人,拥有独特的才华与能力。其实,英文中“尊重”(esteem)这个字源自拉丁文,意思就是“给予很高的评价”(to value highly)。
如果不能先尊重自己的价值,是不可能重视他人的价值的。认为自己的工作和努力有价值,才能体会出别人的工作价值何在。激励自尊、自求多福,都由你自己掌握。也许你尚无所成,但只要有成就一番事业的潜能,一样能拥有自尊。
全力以赴
许多事业有成的人士都由工作中获得自尊,他们知道努力做好工作,将使内心洋溢着满足的快乐。不一定要让全世界都知道你的成就,事情的成败其实也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尽了力,曾为这项任务全力以赴。
可是有些人在工作上却抱着这样的态度:“少费心力,多得好处。”跟一般人的想法恰恰相反。这种消极的态度其实比全力以赴更费心思和力气,而且以这种消极方式工作也会伤害你的自尊心,因为在内心深处,你知道自己并没有把潜能表现出来。
唯有认定自己的能力,你才会成功。你是不是曾经这样告诉自己:
● 我无法想像自己会成功。
● 我很想成功,可是我经验不足,学历也不够。
● 我没法出人头地,因为我太矮(或太胖、是女人、出身贫寒等等)。
事实上,大多数人的失败和颓丧都是自己胡思乱想造成的,结果他们都害怕去尝试。
我们大都知道或在书报上读过这类的故事:有些人才智并不出众,却在事业上大放异彩;有些人虽历经过重大的打击和困顿,却仍然坚强奋斗,终于成为伟大的人物。
但为什么许多人无法想像自己也能有此作为?他们会说:“不错,他们做到了,有些人也正是如此,但我不能,因为……”
他们养成了失败的习惯。养成的方式有两种:
● 增强失败的信念——有回顾过去失败经验的习惯。
● 预期失败——有想像前途多舛的习惯。
他们缺乏充分的自尊心,不敢相信自己的梦想是可以实现的,也不准备有所成就,所以走的是一条死胡同。难怪有这么多人觉得在工作上陷入困境,因为在他们的自我意象中,失败已是注定的。
另外,绝不要打击自己——工作环境本已充满打击, 可不要再对自己落井下石了。
自尊需要学习
不论眼前的工作要花多少时间或看起来多么困难, 要相信你自己。曾有一位大学教授,他的妻子患了听觉障碍。为了发明改善她听觉的装置,他制成了一种复杂的器具,比一般人想像中的更为复杂。他遍访新英格兰各州, 希望筹得资金以实现构想,但所到之处,生意人都讥笑他:“一毛钱就可以买到一打构想。你的计划注定要失败。”他们告诉他,人的声音不可能透过电线传送。感谢上苍,贝尔(Alexander Graham Bell)仍旧自尊、自信地坚持到底,虽然有一度他唯一的报偿只有他对自己的信心。
我们往往固步自封。在20世纪40年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和航空工程师都相信,音障是不可能被打破的,任何人或物移动的速度达到音速时便会粉碎。只有一位飞行员义格(Chuck Yeager)不信这一套,他不认为有“音障” 这回事。果然,他飞越了音障。
P1-5
成功、财富与快乐
一个人成年之后,其生活的重心多半都放在了工作上,注意考勤、安排加班,还要常常忧心工作的进展情况。人们或在营业厅,或在工厂,或坐在办公桌后度过繁忙的一天。与家庭生活相比,我们把更多清醒的时间用来处理工作,甚至在上班途中也不得闲。
尽管如此,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觉得工作毫无乐趣、疲惫辛苦、单调重复,是一种令人愤怒的生活需要。对每个人而言,它是与死亡与纳税一样无法逃脱的三座大山。曾有多少人坦言道:“我喜欢工作,但讨厌我的职业。”“我怎么会喜欢我的工作?它只不过是一份职责!”或是,“我上班的唯一乐趣,就是看着时钟上的小指针指向5点!”
这是无数普通上班族共同的心声,也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但这样的言论同样会出自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也许,他的收入高达6位数,三位秘书同时为他效力,每天从桃花心木的办公桌后监视着500位员工的工作情况。你也许会羡慕他的职业,“如果我也能有他那样的工作该多好啊!”然而,就是这位享有高薪待遇的管理人员,却苦于压力大、税收高、工作内容千篇一律、工作时限冗长乏味,不管自己当初有多么强烈的热情,现在也都慢慢冷却了。
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经历,也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勇敢面对的现实。不管你是蓝领、白领,还是粉领、金领,无数工作者都不同程度地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沮丧和不满。
“乐在工作?”你或许听过周围的朋友不屑地说,“开玩笑吧!”
来自肯塔基州路易斯郡的电视台记者吉姆·米切尔一针见血地说:“我们的工作者中,有太多人宁愿在家待着,也不愿意努力在事业上出人头地。”媒体指责国人缺乏工作热情,并引证了产品质量低下、产量下降、服务质量下降等社会问题。在一次研究解决此问题方案的尝试中,管理专家们将目光转向世界,他们带回了日本工作者的规范样本——快乐,健康,全力以赴,富有自我牺牲精神,但过于刚性缺乏弹性,对懒惰混日子的员工的惩戒过于严苛。这种如同工蜂一样的纪律要求,最终会影响个人和企业的创新和进步。说得更简明点,这不是美国人做事的方式。
因此,当我们开始写这部书时,就得先自问一个问题:必须将卓越、美德、优势,还有包括质量、生产率和服务在内的这些要素与快乐结合在一起。这可能吗?合理吗?我们现有的大量研究报告、书籍,所阐述的内容,几乎都只适用于天才、偏执狂、理想主义者,以及少数的经理人。那么,绝大多数普通的工薪一族怎么办呢?从报童到秘书,到助理,再到首席执行官,是否每个人都能通过享受工作的过程,而使未来比过去更加美好呢?
我们确信答案是:
是的!每个人都有权利和能力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只是我们忽略了其中的要点,即个人的进步、利益及个体的创造力。
正是出于这个新的认识,才促使我们开始策划和撰写此书。虽然我们过着不一样的生活,生活背景和职业经历也都不同,但对于快乐,对于工作,却有着相同的基本理念。多年以来,我们的对话交谈逐渐融合,形成了一套“乐在工作”的新型人生观。
● 不要期望最糟糕的——期望最好的。
● 如果你想让一个问题成为问题,那它就是问题。但你完全可以将它转化为机遇。
● 把注意力集中于你所期望的目的地,而不是你来自哪里。
● 从成功中总结,也从失误中学习。
● 真正的成功与出身、天赋、智商关系不大。
● 外界发生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理解这件事,并从中获得了什么机会。
● 幸福不是谁欠你的。没有人的幸福是放在银盘上任你随意挥霍的。相反,你的幸福是自己创造的。幸福是从每天的常规日程中获得的态度和习惯。
《乐在工作》不仅是一种人生观,同时也是一种在工作中寻找快乐、财富和成功的系统方法。书中的每个篇章都包含有一个开启个人幸福之门必不可少的关键点。
首先,我们基于个人的自尊来启动这一系统。在职场上,只有人人都重视自己,并感到被他人所重视,才能取得长远的进步。当然,这也是所有人类获得自我满足感的基础。
其次,以这个基础为起点,我们便会一步步,一天天地向着每一个能够获得快乐和成功的关键点亦步亦趋。从最基础的开始,如:设定目标、自我期许、全力以赴、实践奋斗,包括掌握机会、积极进取、事分缓急,等等。慢慢地,我们就会通过努力而到达事业的顶峰——信仰、财富、睿智、成功。
最终,我们将达到工作生活的理想目标:快乐。
每个章节都与前面的章节互相承接,也是下一章节的铺垫。同时,各章节也可自成一体,就像工具书和指南手册一样,方便你随时进行查阅和翻看。我们以“天”来设计本书的篇章,供您每天阅读一章。每天早晨起床后,您可以花上几分钟时间,阅读任何一章来给自己充电,让它成为你生活和工作的强大基石。
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反复启发心智的好书。同时也是一本可与同事、员工、老板、朋友及家人分享的小书。
《乐在工作》不是一本流行时尚的书,不是号称一次性迅速解决所有问题的编撰书,更不是一本无法提高士气,虽与工作相关却毫无趣味的专业书。它不是为诸如装腔恐吓者、危言耸听者、背后操纵者,或只求暴利者准备的书。因为《乐在工作》并不意味着要把你变成工作狂人(就像很多烂书倡导的那样),或让你成为对老板,对同事,对结果逆来顺受的人。相反,《乐在工作》是让你能够更好地做自己的指导手册,它是一套实用而真切的价值体系,不仅能够帮助你快乐地度过每天8小时的工作时光,还能够帮助你与朋友、家人轻松地乐享业余的休闲时光。在你职场生涯的每一天、每一周、每一个月,这本书都将会时刻发挥其正向的效用。
不管你是商业经理,秘书,或电脑程序员,销售代表,工程师,办公室经理,工厂工人,演员,运动员,教师,还是待业在家,又或者是家庭妇女,我们都希望你能够在每一页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句话、一个观点。并凭借它的指引找到你当下工作的乐趣。这本以一个月31天为体系的书,将激活你的潜能,让个人的期望与成功和快乐的理念付诸现实。
借此,我们由衷地祝福你,在发现工作乐趣的同时,也能轻松地实现你的理想,一天比一天更快乐。你会感觉到工作和环境的一切都在你掌控之中;你将会充分发挥才智,并意识到自己比想像中更有能力、更有才华。总之,《乐在工作》的观念体系意味着,你将不会只是在假期才能享受片刻的快乐,而是在工作与生活的每一天,都能够尽享快乐。
如同我们所建议的,你不需要为自己找到很多理由,来促使自己努力再努力,也不必一定要成为哈佛大学的MBA工商管理硕士,才能从本书中获益,因为《乐在工作》体系与你的银行账号、智商、学校、职位升降、消费观、外貌、种族、肤色、社会地位没有直接关系。
让《乐在工作》与其他心理励志书不同的是,书中所强调、倡导的“快乐”要素,会让任何一项工作都变得更有创造性,更令人满意,也更令人快乐。
马克·吐温曾说过:“员工从自身工作中所获得的快乐越高,他所获得的金钱也就越多。”这就是他所谓的“职场原则”—— 我们将它称为“乐在工作”!
每天遵照本书体系而行动,你会发现:你能获得成功、财富及快乐!
今天就开始!
你所需要的,只是翻开书页——
苏培宜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