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东汉明帝年间白马寺初立至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最早的寺院——白马寺已历经两千年的岁月洗礼。朝代的更替、佛法在中华大地传播过程中的几多阻碍,为白马寺增添了许多故事与传说。谷新春编写的《白马驮经(白马寺)》梳理了白马寺的历史沿革,并对白马寺的建筑布局、佛教造像、供器碑刻、日常法事活动、历代高僧大德等内容作了详细的介绍。
谷新春编写的《白马驮经(白马寺)》讲述了:白马寺是释迦牟尼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种下的第一颗种子,其后众多菩提道场出现在这片神州大地上,所以历来被中国佛教界尊称为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
一 释源祖庭,仁寿千年——白马寺的历史沿革
1 汉魏晋时期
2 北魏时期
3 隋唐时期
4 宋元时期
5 明清民国时期
6 1949年以后
二 洪钟托古刹,清梵送晨昏——白马寺的建筑布局
1 山门
2 天王殿
3 大佛殿
4 大雄殿
5 接引殿
6 清凉台、毗卢阁
7 齐云塔院
8 焚经台
9 泰国佛殿与印度佛殿
三 皇家造像缘至此,谁解其中味——白马寺佛教遣像、供器及碑刻
1 明代夹芝造像
2 明代泥塑造像
3 清代造像
4 现代造像
5 供器
6 碑碣、塔铭、石刻
7 墓地
四 朝参暮礼皆如此,在处皆通极乐城——白马寺法事活动
1 日常礼佛
2 重大节日
3 重大佛事
五 谁谓腾兰衣钵香,一花一草一枝禅——白马寺的高僧大德
1 汉魏晋高僧
2 南北朝高僧
3 唐代高僧
4 宋元高僧
5 明清高僧
6 近现代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