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编著的《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内容介绍:中国农村政治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为什么非走这一步?回顾1903-1953年之间的农村社会历史,厘清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和文化结构变迁的内在线索和发展方向,对于推进现代化的近代中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典藏张鸣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作者 | 张鸣 |
出版社 | 陕西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张鸣编著的《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内容介绍:中国农村政治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为什么非走这一步?回顾1903-1953年之间的农村社会历史,厘清我国农村基层政权和文化结构变迁的内在线索和发展方向,对于推进现代化的近代中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内容推荐 张鸣编著的《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内容简介:一场完全意义上的农民革命将农村的权力结构翻了过来,只有最没有文化的那一部分进入了权力中心。 由于经济能力和文化资源的缺失,乡村权力架构对国家政权和意识形态的依赖加大,国家政权借此建立健全了一套绑在国家战车上的基层政权体系,无条件的为国家工业化提供所需的一切。乡村的社会组织被彻底淘汰出局。 《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是一本历史文化类书籍。 目录 前言/1 一份“村图”的故事/6 “虚拟”的乡村政权/13 传统乡村社会的民间组织及其政治功能/22 乡村的大小渠道教育与意识形态框架/28 绅权浮出水面/36 新政阴影下的村政,41 军刀下的政权下移和农村衰败/48 农村现代火器意义上的武化与统治形态的“原始化”/54 红枪会——农村传统权力组织的武力反弹/61 一个军国主义试验的标本——山西的“村本政治”/70 农民运动的启示——权力结构突变/82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乡村自治”/95 国民党政府的保甲制度在乡村的命运/104 20世纪30年代广西的“乡治”/114 红色的个案——苏维埃乡村追求/126 一个“土围子”的剖面图/150 中国共产党抗日根据地基层政权的选举与文化的复归/157 “三三制”政权的政治象征/175 抗日根据地的乡村——全能主义政权/184 抗日敌后根据地农村社会的意识形态改造和重塑/196 抗战时期“两面政权”的属性/208 在“翻身”大动荡中的乡村政治/219 并不多余的话/236 主要参考书目/241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