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嗣同是近代中国探索救国真理的先驱之一,他曾说“视荣华如梦幻,视死辱为常事,喜悲,听其自然”,为实现救国理想而壮烈牺牲。谭嗣同“能文章,好任侠”,“文为奇肆。其学以日新为主”。汤仁泽编的《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谭嗣同卷》上卷是谭嗣同的代表作《仁学》;中卷是谭嗣同自定的“东海褰冥氏三十以前旧学四种”;下卷大致为1894年后的诗文及报章文辑、书简、附录等。本书是了解和研究谭嗣同其人其事的必备之书。
提起谭嗣同,人们总会想起他血洒刑场前的从容不迫,也会想起“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勇气概。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与其他五位志士在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遇害,“就义之日,观者万人”,谭嗣同“慷慨神气不少变……乃从容就戮。呜呼烈矣!”
汤仁泽、戴逸主编的《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谭嗣同卷)》,上卷《仁学》采用汤志钧、汤仁泽校注后的《仁学》,中卷和下卷大多采用陈乃乾校订的《谭浏阳全集》(附续编)或张乃济编纂的《戊戌六君子遗集》刊载的诗文,另选自蔡尚思、方行编的《谭嗣同全集》。另有很多出自当时报刊,如《时务报》、《湘报》、《湘学报》、《清议报》、《知新报》、《亚东时报》等辑录下来的诗文。这些早期报刊散藏在全国各主要图书馆,查阅不易,极为珍贵。
本卷还将欧阳予倩编纂的《谭嗣同书简》收入卷内,皆是劫后存世不多的信札,正如编者所言:凡研究一个人物,单看人家所写的传记是不够的。从其人和朋友,尤其是和亲密的朋友的通信当中,最容易看出他的个性、人格、行为和风度。谭先生这些信,很能看得出他当时情绪的高涨和斗争的激烈。其中论述时事,慷慨激昂,尤其对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愤慨,眦裂血沸之情,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