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落英——刘源教育教学文选》意欲让读者在与作者的交流中,成就自己的人生追求;意欲让教师远离浮躁,听听自己内心的呼唤,听听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内心感动;意欲关照心灵,关照孩子,关照现实,让学生人格的大树上缀上自信、乐观、宽容、自由、执著、大度、真诚、坦荡、智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杏坛落英--刘源教育教学文选/刘源工作室丛书 |
分类 | |
作者 | 刘源 |
出版社 |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杏坛落英——刘源教育教学文选》意欲让读者在与作者的交流中,成就自己的人生追求;意欲让教师远离浮躁,听听自己内心的呼唤,听听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内心感动;意欲关照心灵,关照孩子,关照现实,让学生人格的大树上缀上自信、乐观、宽容、自由、执著、大度、真诚、坦荡、智慧。 内容推荐 《杏坛落英——刘源教育教学文选》是作者近30年的杏坛走笔,但凡教育的方方面面均有涉猎。教育理论和具体的教育实践相结合后就有了巨大的提升,这就是本书中“教育理论”与纯粹的书本理论所不同的地方。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效益化是我们所有校长们面临的难题,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而且卓有成效,值得借鉴。 从本源意义上来说,《杏坛落英——刘源教育教学文选》作者是个典型的语文老师,无论是学科教学理论还是课堂教学实践,无论是作者招牌式的作文教学特色还是大语文观,以及富有特点的下水作文。都是我们当今语文老师需要付出精力和生命才能获得的,作者把它罗列在这里,就是想给我们后来者提供一些经验或者教训。至于课程改革和科学研究。则是作者成为名师之后给广大年轻老师的忠告,也是一块告示牌。 目录 教育理论: 姜村的秘密与皮格马利翁效应 让热情伴随终身 问题学生性格特点及其成因心理分析 正确认识和处理现代条件下的师生关系 学校管理: 创设教师教育教学评价工作的人文环境 目标管理与责任落实 强化过程管理,提高办学效益 实施《体系》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及其相应的处理办法 利用集体备课培养教师反思意识探微 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集成组合,全面提高 利用表格进行阅读教学 创设情境作文教学中的良好情境 寓情于景,情境交融 新课改对语文教师素养的要求 关于语文能力的重新认识 广泛阅读,酿造语文思维 走出误区,快乐作文 文言文教学思维碎片 语文课堂亟须文化 文意兼得,情趣互补,气韵交融 课题研究: 《个性化写作之情景作文研究》研究方案 《个性化写作之情景作文研究》研究报告 《个性化写作之情景作文研究》工作报告 《初中学生语文阅读方法培养策略》研究报告 课程改革: 现代课堂的现状调查及其变革思考 名校经验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让专业成长成为教师教学生命的常态 自主习得,引领发展 自主合作课堂的模式解读 课例笔痕: 一堂课的成功,情境导入有三分功劳 在情境之中作文 那一次,我忘了带教材 课堂在有效设计中充满生机 小议课课练 不是一堂课的失败 世上真的有两片相同的树叶 那节课我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语文能力=语文考分 下水作文: 春之歌 桃花山,春行小径 炊烟 初秋上仙台 启迪石头 梦回西岭 山的随想 烟霞戏波 冬天里的春天 与挫折干杯 开一家书屋 小巷叫卖声 我的晋中情结 后记:当年不想当老师 试读章节 四、问题学生性格成因分析 虽然问题学生性格和人格形成的原因非常复杂,但对其进行细致的研究后,我们发现,问题学生性格成因主要在家庭、学校、社会和自己主观原因等方面,而且大多是以上因素的综合体。 (一)家庭因素 家庭是学生性格形成的第一条件。凡是健康成长的学生都有一个和美、健全、氛围良好的家庭;而问题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受着残损家庭的戕害。 1.家庭的完好程度是问题学生性格形成的温度计 越是破裂的家庭,学生性格越是乖张,人格越是扭曲,对别人、社会和集体的看法越是灰暗。他们感觉不到集体的温暖,社会的关心,老师同学的爱护。因为这一切的前提是家庭温暖演绎出来的人世温馨。 2.家长的责任感与养育态度是学生世界观养成和确立的直接手段 家长对子女的责任感是温情的体现,也是义务的直接载体;而养育态度则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决定了子女对父母和社会集体的回报。问题学生在这方面大多有着切肤之痛。在最需要承担责任的时候,父母分道扬镳,留下孩子望穿秋水的双眼;在孩子最需要养育的时候,父母谁也不管,让孩子孤立无助甚至流落街头。 3.家庭成员的人际关系和心理气氛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后天环境。 家庭成员之间融洽和谐的气氛,亲密无间的氛围是孩子感受温暖和爱心的“天堂”;家庭成员与外界社会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孩子处在一片祥和的空气中,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对未来充满希望,对别人充满爱心。在这种人际关系中成长的孩子,心胸开阔,爱别人也爱自己,爱现在也爱未来,因而具有健康的心理和稳定的心理承受能力。与此相反,大吵不隔天,小吵不隔时的父母,彼此算计的家庭成员,勾心斗角的乡亲邻里,这样的人际环境,留给孩子的只是噩梦,只是脆弱的神经和感情,很难有健康成长的孩子。 4.家庭成员的道德观念和文化水平是学生性格形成的“催化剂” 低微的道德观,狭隘的思维,愚昧的思想,低下的文化层次和粗野的谈吐只能造就道德缺损,素质低下的问题学生和社会渣滓。 5.孩子在家庭中的角色决定了孩子在社会中的角色认定 孩子在家中可有可无的地位使孩子要么卑微猥琐,要么让孩子仇视一切,扭曲了心理,损害了孩子将来的社会角色定位。而且,孩子为了改变这种地位,往往会有一些出人意料的动作,以惊世的举动引起人们的注意。 总之,家庭从观念、道德、心理、处世态度、修养等多方面对孩子性格和人格的形成产生着相当重要的影响,这也是成材的后天因素之一。 (二)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学生成材和性格形成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教育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 1.思想道德教育方面 应试教育促使学校更多地追求较高的升学率和成绩的提高,往往忽视或者忽略了学生的思想政治和传统道德的教育,放松了学生人生观和正确的世’界观的养成教育,在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也有所懈怠和轻视。因此,在应试教育的怪圈中就产生了许多思想扭曲,行为乖张,个人主义,离经叛道的问题畸形儿。 2.学生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程度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弃医从文以教化中国百姓的鲁迅先生说:“教化就是智慧”。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知识和教化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是多么的重要。特殊学生大多数文化知识水平极其有限,相当一部分识字量还不足200字,更不要说语言文字等基本功了。在我们调查的近100名特殊学生中,成绩优秀而且毕业升学的学生有13名;识字量不能达到小学标准的学生有33名;四则混合运算都不能完成的学生有26名,汉字的间架结构难以说清楚的学生几乎占了80%……由于文化知识的欠缺,使大多数问题学生不能继续学习,因而难以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自我教化,使特殊的性格进一步向着恶化的方向发展。 3.集体氛围的熏陶 心理学认为,优良的学生群体是养成学生良好个性和成材的必要环境(“孟母三迁”不也就是选择一个环境么)。从学生日日相处的班集体,到各类学生杂居的学校,再到各色闲杂人员混迹的社会大舞台。这些集体中成员的素质决定了特殊学生的走向。“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道理谁都懂得。这里主要指学校的各类集体的影响。研究中我们发现,凡是乐观、团结、向上、勤奋、学习风气浓郁的集体,问题学生就相对较少,而且有利于问题学生的转化;反之,则形成更多的问题学生。 4.师生关系、教师态度、教师性格的影响 温馨、融洽、和谐,亲如父母,严似师长的师生关系可以酝酿优良的集体氛围,问题学生在这个氛围中获得的认同度就更广,个性的转化就迅速而有效。教师的教育教学态度和教师的教育教学风格及个性是问题学生转化的催化剂。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教学风格可以让更多的问题学生被其吸引,不知不觉被其转化,不良个性和性格逐步改掉。除此而外,学校的校风、学风、文化氛围和社会知名度都是学生个性养成或败坏的主要因素。 可以说,学校教育在问题学生的性格成因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也可以这样说,学校教育决定了学生是成材还是成问题。 (三)社会影响 1.当地地理及人文条件 特殊学生人格和性格的形成与当地的地理人文环境分不开。传统道德的熏陶和制约,交通的便利与阻塞,文化气氛的浓郁淡薄,气候条件的好坏,都是问题学生性格形成的原因之一。身在人间天堂苏州杭州的人和地处漠河伊犁的人在性格上的区别大致于此。我校的100多名问题学生中,家庭处在交通不发达的丰收村、义和村的学生就占了14名之多,而且义和村至今竟一个高中生也没有。 2.经济发展的现状 经济发展良好的地区,人们生活条件相对较好,文化气氛相对浓郁,人员外流不明显,家庭的完好程度就高,对子女的教育就抓得较紧,伤害就少。而经济落后,生活贫困的地区,文化淡薄,劳力外流,家庭残缺,子女的生活条件得不到保障,受教育的程度低,出现问题学生的概率相应就高得多。据不完全统计,我校问题学生中处于经济落后村社的有49名,父母外出打工的有120多名,因此而造成父母离异的有23名。由此可见,经济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能否成材。 3.现代文明的进程 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对前进车轮中,彼此间的配合程度必须是默契的。物质文明和科学文化的进化则是一柄双刃剑,既可以给人类的生活生存条件以极大的改善,又给人们的思想精神拓展无穷的空间,使传统丧失,文明遗散,思想极端。特别是现代科学的发展,各类发明日益运用到人们的生活中,地球已变得如同一个村落,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让人们的沟通真正实现了“天涯若比邻”,各种交互媒体的使用使人们如置身其中。同时,其负面作用也体现出来。网络的普及使精华与糟粕一拥而人,电子游戏吸引学生乐不思蜀流连忘返,尤其是现代娱乐工具使各种成人娱乐难避未成年人和学生,性犯罪等案件不断上升。而学生抵御能力十分有限,问题学生的出现就不难解释了。除此而外,条件优越家庭学生的养尊处优与贫困学生的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形成鲜明对比,也给问题学生的形成创造了条件。P22-25 序言 拜读刘源老师的《杏坛落英》,让我感慨万分!一是感慨我们的前辈将教育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做,来热爱;二是感慨他们的有心和周到,刘源老师将自己从教近30年的点滴收获及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心得等综合在一起,可以说是给我们年轻教师的一顿精神大餐;三是感慨刘源老师的奉献精神,30年在教育上的奉献,从山村到平坝,现在又将自己的教育经验汇集出版以飨年轻的教育工作者…… 从教育理论到教学随笔,再到教学记事……一个个专题,一篇篇凝聚着刘源老师心血的文章,无不展示着老师对教育、教学深入的研究与思考。 作为一个年轻的教育工作者,刘源老师的教育精神和教学经验等给了我太多的启发,让我从中获益良多,而刘源老师教学的艺术更是让我产生难以望其项背的感觉,从而产生了一种学习借鉴的冲动。 首先,从老师深厚的文学功底来说,作为作协会员,刘老师不仅知识面广阔,而且视野宽广、独特,他对教材文本的处理是我们望尘莫及的。 其次,刘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刘老师教学语言在平易中显示着幽默,在规范中投射出典范,在干净中展现出对学生的示范、引领作用……听老师上课是一种享受,跟老师做事有一种乐趣…… 第三,刘老师独具特色的人格魅力对人的影响深远。 刘老师对我的教益不仅体现在教育教学的艺术上,更体现在教育教学科研工作上。过去一说到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我总会产生一种神秘感,总有高山仰止的感觉,心里总会自然地产生这是科学家、专家的事情,与我们一线教师没有多大关系,况且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也没有相应的知识与能力,更没有充足的时间。但是,在刘老师的带领与指导下,我逐渐认识到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对一线教师的重要性,在具体的科研项目研究中也逐渐产生了做科研的积极性,到现在为止我已经参与并主研了市、县级课题4个,其中《个性化写作之情景作文教学研究》获得了省、市、县多项奖励,让我由一个普通的语文教师逐渐成长起来。 江涛 后记 “当年不想当老师,今天居然离不开学生。” 2010年深秋,一个红叶飘飞、凉气四溢的傍晚,当我把自己的QQ签名写完的时候,我吃了一惊:在这一瞬间,我竟然完成了我人生的一次涅架。 30年前,怀揣跳出“农门”的喜悦,我并不情愿地回到了双河(今西岭镇)中学(2009年并入天宫庙学校)任教。看着苍远的山脊下一座破旧的学校面披着夏日的风(虽然这里是我的故乡,这是我的母校),在残红的夕阳下无所事事,我心里默誓:这里不是我久待之地,我一定要走出大山。 于是,我把所有的精力全部用到了教学上(虽然我的寝室后墙外就是我的家,家里有含辛茹苦供养了我们五兄妹、现在依然起早贪黑劳碌着的父母,我也很少回家),因为我知道,就凭我的家世——“文革”中阶级异己分子的儿子,“一根丝”的农民子弟——我是绝对不能轻而易举地走出大山的。我钻研教材,把所有能够找到的“教参”都读了一遍,让3年6本教材都烂熟于胸,做到“一肚子都是竹子节节”。每一堂课都是备的详案——以至于1989年7月离开西岭中学的时候,我的手写教案累叠起来有1.33米高——我上课可以不带教材,让学生的眼睛瞪得如同“二筒”,那份惊奇,那份佩服,那份信任,让我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我走遍了西岭有人烟的山山水水(那可是我县面积最大的乡镇,足足占了大邑幅员的一半),每一个学生家里都留下了我家访的足迹,每一个学生我都能说出他们的家世族谱喜怒哀乐,不敢说了如指掌,也可以说略知一二。在那里,除了英语,我所有学科都教过;在那里,除了校长,我什么职务都干过;在课堂,除了恋爱,我什么事情都谈过。后来,慢慢有了一定功底,慢慢有了些名气——敢把到学校暗访站在窗外的县教育局副局长直接请到教室听课,敢和教育局领导对着干,敢把教育局人事股(后来的人事科)开出的调令(当然是到浅丘学校)当面撕毁,敢一个人把整个文学社(本人当年组建的飞水文学社)的成员带到大飞水的前池游玩,还敢和几个老师带着全校的学生登上西岭雪山的红石尖……于是,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入了党,成为大邑县优秀教师,然后……然后顺理成章走出了山区,到了另一个相对贫穷落后的学校,先后担任教导主任、校长,引领教学质量疾步上升;然后又到了另一个贫困学校担任校长,改变了学校现状;然后就到了大邑外国语学校至今。 从不想当老师到离不开学生,是无意识的投入和意外的回报,是表面的放荡与潜意识里的执著,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苦苦寻觅,是“桃李满天下,尽是青疙瘩”的自嘲,是“今宵酒醒何处”后的奋起,是唯恐“喂鸡儿屙白屎”的惧怕,是人到中年的宽宏,是年近半百的淡泊,是当年文学梦未解的惆怅,是现在“灵台无计逃神矢”的无奈。 从不想当老师到离不开学生,是一生的积淀,也是对一生的祭奠。 从不想当老师到离不开学生,点滴感悟是一种提示,丝缕幻想是一种寄托。当年的苦果今人品尝未必酸涩,当年的拙劣今人抚案权当笑饵。 当年不想当老师,今生无悔;现在离不开学生,魂留杏坛。 是为记。 2011年7月14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