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近代西方哲学之父(笛卡尔)/千年十大思想家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作者 刘自觉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刘自觉编著的《近代西方哲学之父:笛卡尔》记录了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笛卡儿的辉煌人生,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他还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创立了“欧陆理性主义”。

内容推荐

刘自觉编著的《近代西方哲学之父:笛卡尔》是“千年十大思想家丛书”之一。

《近代西方哲学之父:笛卡尔》介绍了笛卡尔的传奇一生。

勒内·笛卡儿,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安德尔-卢瓦尔省的图赖讷,1650年2月11日逝世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是世界著名的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他还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是近代唯物论的开拓者且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黑格尔称他为“现代哲学之父”。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开拓了所谓“欧陆理性主义”哲学。堪称17世纪的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巨匠之一,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

目录

有思想巨人 才有国家富强 易杰雄 /1

前 言 /17

第一章 你从哪里来? /19

 1.大幕初起 /19

 2.远处的小孩走过来 /26

 3.学校的青年走出去 /33

第二章 你在寻找什么? /47

 1.寻找自由 /47

 2.寻找自我 /49

 3.寻找方法 /65

 4.寻找乐趣 /85

第三章 身在异乡 /93

 1.初到荷兰 /93

 2.初涉爱河 /96

 3.初次实验 /98

 4.初获成果 /100

第四章 心灵的沉思 /135

 1.《第一哲学沉思集》的写作 /135

 2.《第一哲学沉思集》的基本内容 /140

第五章 舌战群儒 /170

 1.烽烟再起 /170

 2.群英会战184

 3.第二战场 /226

第六章 生命的漂泊241

 1.甜蜜的交往241

 2.到那里253

 3.生命的最后时刻258

第七章 你到哪里去?261

 1.听你最后说261

 2.你听后人说271

第八章 精神永存273

 1.笛卡尔对哲学的影响 /273

 2.笛卡尔对科学的贡献 /284

 3.笛卡尔的美学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91

 4.笛卡尔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299

 5.笛卡尔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后世的的影响 /301

 6.笛卡尔的宗教思想及其与科学的关系 /309

 7.笛卡尔的伦理思想 /314

 8.结束语 /323

附录一 参考书目 /325

附录二 大事年表 /327

附录三 著作目录 /330

后记 /331

试读章节

2.远处的小孩走过来

1604年,8岁的笛卡尔比过去健康多了,但身体看上去还有些瘦弱。这年春季,他的父亲决定送他到欧洲当时最著名的学校一一拉弗莱舍学院读书。那里有他的一位远方亲戚,名字叫夏莱。他是位著名的学者,也是一位神父,后来还成为这所学校的校长。他对笛卡尔这个时期有较大的影响,被笛卡尔尊称为“第二个父亲”。

拉弗莱舍学院在安茹省(旧建制,今属萨尔特省),学校就设在亨利四世太后曾住过的王府旧址上。学校1603年刚刚建起,主要是培养贵族子弟。最初的规模并不大,仅有100多名学生,教师主要是1594年在巴黎议会上被流放的耶稣会士。该校虽是一所教会学校,但为了迎合社会的需要,曾对课程进行了大胆的调整,增加了人文学科和人文主义方面的教学内容,这在当时还是非常进步的,就连笛卡尔后来也说:他进的是欧洲最著名的学校。

笛卡尔初到学校,并不突出。可是后来,他的聪明和努力终于使他脱颖而出,成了学校的模范生和佼佼者。他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得到了师生们的认可,就连校长也批给他一个特权:允许这位身体欠佳的学生不上早操和晨课。笛卡尔可没有利用这一特权去睡懒觉,相反,他非常珍惜这一机会,利用难得清静的环境,如饥似渴地读书、思考。这种生活方式渐渐成了他生活的习惯,伴随他的终生。他喜欢在早上醒来时躺在床上沉思冥想,在似睡非睡中沉思,对笛卡尔来说是很重要的。许多年后,他在寄至荷兰的一封信中称,睡眠使他在森林、花园和迷人的宫殿里漫游,醒来时。“我不知不觉地把我白天的白日梦同晚上的梦混同起来:当我意识到我是在醒着时,那仅仅是为了使我的满足感更为完满,使我的感官来分享它,因为我们不会拒绝一个哲学家在不违背自己的良心的前提下可以容许的事情”。很显然笛卡尔找到了一个自我陶醉和幻想的方式。

到1607年,这所学校已增加到1500多名学生,学校当时开设了古典语言、修辞、诗学、数学、伦理学和哲学等课程。共设有5个专业,分别是:文法班、人文学科班、修辞学班、哲学班、伦理学班。笛卡尔在这所学校里共呆了8年半的时间。其中头5年主要学习人文科学,包括:古典文学、音乐、戏剧表演,还有作为绅士的基本训练:骑术和剑术:第六年学习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和道德哲学:第七年学习物理学、数学和天文学;第八年学习形而上学,主要是托马斯·阿奎那的哲学和耶稣会士的注释。通过各阶段的学习,以及他对各门课程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笛卡尔在这个阶段思想发展的轨迹。

对古典文学和历史,笛卡尔投注了很大的热情,而且成绩也很出色。他主修了希腊和拉丁语言文学,对古典修辞也很欣赏。他还对古诗有着浓厚的兴趣,常常为诗歌的美好意境而陶醉,有时还模仿一些诗歌来抒情言志,笛卡尔的这一爱好保持终生。据说他晚年还曾写过一本诗集,因失传而无据考察。不过,他后来写的《论音乐》、《论激情》等作品,都能证明他这方面的爱好。即便是比较抽象、难懂的哲学著作,在笛卡尔的手里也会变得清晰易懂,妙趣横生。

对哲学课,笛卡尔态度就有些矛盾。他是个爱思考的学生,而且又天资聪颖,哲学中的很多问题当然是他很关注的。但是当时的课程设置还是经院哲学的那一套,不仅教学方法落后、繁琐,而且教学内容也是被经院哲学教条化了的亚里士多德哲学和耶稣会士所注释的阿奎那的著作。这些理论不仅落后、繁琐、空洞、乏味,而且根本不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尽管拉弗莱舍学院还是所较开明的学校,但老师的个人努力也不可能改变整个哲学的实际状况。我们从笛卡尔对老师的态度上也能看出这个问题。

笛卡尔在学校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他对老师一向是很敬重的。老师们也很关心这个高才生。但他敬重老师并不一定就喜欢老师教的哲学课,像许多年轻人一样,一旦学会了思考,他就会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来一次清理。笛卡尔对其所学的哲学抱有怀疑态度,老师们起初对他的态度还能容忍,但到了后来,有几位老师便对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尖锐的批评,这使笛卡尔一生都感到很痛惜。

另外,对哲学的态度,还与笛卡尔的身体有一定的关系。笛卡尔自小身体一直就不很好,这并不符合当时上流社会对年轻男子的基本要求一一高雅的仪表和健康的体魄。笛卡尔也没有追求时尚的兴趣,他并不想通过锻炼来改变自己的体魄,他只是把身体的健康寄希望于未来医学的发展,这也是他终生都对医学感兴趣的一个原因。笛卡尔在1637年曾写到:“拥有健康无疑是人生一切美好事物中最主要的和基础的东西……我确信,一旦我们得到关于疾病和衰老原因的知识,我们就会彻底摆脱身体和心灵中的无数疾病,也许会摆脱衰老的疾病。”

笛卡尔认为,如果我们对每一个哲学中的实质性问题都陷入空乏的、毫无意义的争论中,而且在教学中“过分追求过去时代事情的人,常常对现在的事情孤陋寡闻”。他不大喜欢当时已经过时的自然哲学,比较喜欢道德哲学,但他所说的“道德”,也不同于经院哲学中的道德,而是对世事人生的关注。他反对“学校里教授的思辨哲学”,渴望通过自己所设想的“实践哲学”来改造旧哲学。“通过这种实践哲学,我们可以知道火、水、空气、星星、天空和我们周围其他一切物体的威力和运动,他们于我们所知的工匠们的各种手工品截然不同;我们可以像工匠们使用他们的手工品那样使用这种知识——为了所有恰当的目的,因而使我们原本应当成为自然界的君主和主人。”笛卡尔对哲学的态度使我们想起早他之前的“奥康的剃刀”和弗兰西斯·培根所比喻的:不会生育的修女。笛卡尔在后来的《哲学研究》的序言中就明确指出:“要想证明亚里士多德的原理的虚妄性,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说,人们在许多年来,虽然研究它们,可是从未因此在知识方面有何进步。”

P26-29

序言

有思想巨人 才有国家富强

易杰雄

随着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的不断加大,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表面上看是综合国力的较量,但归根到底是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的竞争,实质是创新的竞赛。

然而,怎样才能有许多重大创新的不断涌现,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呢?

1953年,天才的物理学家、伟大的思想家爱因斯坦在总结中国为什么没有近代科学,而西方的近代科学却发展飞快时指出:“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西方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德几何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令人奇怪的倒是这些发现(在中国)全部做出来了。”

有人不同意爱因斯坦这一说法,理由是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也曾在全世界领先过1000多年。我觉得这与爱因斯坦的上述结论并不矛盾:中国古代的科学属于经验科学——如四大发明,是在逻辑的东西和系统实验不发达的情况下可以作出的。而近现代科学没有这两个前提是不行的。

在这里,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爱因斯坦没有把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落后归罪于政治家对其不重视,也没有责怪企业家缺乏远见,未能加大对科技事业的风险投资,甚至没有怪罪科技工作者创新能力差,而认为这是由于该国的哲学家、思想家未能为社会提供好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这种说法尽管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如上述几方面与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把逻辑仅仅归结为形式逻辑等。但我认为,他强调哲学家、思想家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方向无疑是正确的,而且这一思想也是很深刻的。

从认识的形成来说,当然是先有实践,后有认识(这只是大致上讲,因为实践本身就包含着认识,是受思想支配的)。但从认识的指导作用来看,方向则相反,有了正确的认识总要用于指导实践,认识在一定条件下反过来决定实践的内容、方式和过程。不用说,在认识指导实践过程中,原有的思想、认识和理论不符合实际,不完善的地方,在新的实践过程中会不断地暴露出来,及时得到纠正、补充、完善和发展。但旧唯物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们不懂得这个道理。在他们看来,没有实践哪有认识?思想、理论怎么能走到实践前面去?这些人的错误在于不知道历史过程、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是一个前后有联系的过程,而规律在一定条件下是反复出现重复起作用的。所以,从实践中获得的、只要是具有普遍性的,关于历史过程、事物发展的本质的规律的正确认识,它对以后的新的实践就具有指导作用。也正因为如此,人类的认识活动才有必要嘲有意义。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切旧哲学的主要区别之一。马克思说过: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恩格斯也曾经说过:“正像在十八世纪的法国一样,在十九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变革的前导。”这就是说,思想、观念并非都是消极地追随历史,它们可以、也应当超越时代。

过去讲,“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这句话夸大了人的实践能力,有主观主义、唯意志论倾向的问题。但其中也包含着一定的真理性。这就是:要想做到,首先必须想到。其实,爱因斯坦的论述与恩格斯的下述思想只是表达上的不同:“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个民族哺育出来的大思想家、大哲学家,是这个民族理论思维的领头羊,他们的见解如能获得尊重,他们的创新思想如能被付诸实施,对社会无疑会起到一种巨大的牵引作用。任何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繁荣、社会的飞速发展,无不是对其有大思想家、对能理性行动的奖赏;而一个国家所以会停滞不前,无不是对其由于缺乏大思想家,或不尊重他们,以为有了权就有了真理,为所欲为,愚蠢地瞎折腾的惩罚。人类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就一再地在证明这一点:谁想得少,谁犯错误就多,谁进步就慢。一个人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这样。有思想巨人,才有国家富强!

日本学者汤浅光朝在英国著名科学家贝尔纳和丹皮尔研究成果的启发下,对达姆斯特和赫旁萨编的《科学技术编年表》上所记载的150l一1950年间的重大科学成果做统计学研究,把尻是重大科学成果数超过同期世界总数25%的国家,称之为“科学活动中心”,把保持其为“科学活动中心”的时期叫!做“科学兴隆期,由此他发现,近代以来,科学活动中心,在世界上发生过这样五次大转移:

1540—1610年,意大利

1660—1730年,英国

1770一1830年,法国

1810一1920年,德国

1920一美国

其实,如果把这些国家“科学兴隆期”前后的历史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就不难发现,除了科学技术在世界上占领先地位外,他们在思想、观念上,也给人类提供了大量新的、影响深远的东西;政治、社会状况也曾一度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经济活动也在一个时期内是全世界最出色的。由于这些原因,在一个时期内,它们曾先后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把它们称之为“世界的中心”。

这些“世界中心”形成的历史,清晰地展示出这样一条共同的道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与原有的旧体制再也不能相容的地步时,一场大的思想运动逐步掀起,涌现出一大批为新时代奠基的思想巨人,他们以各种形式批判旧制度、旧思想,宣传新观念、新主张,为社会的继续进步、为新社会的诞生寻求道路,探索方法,制造舆论。深刻的思想运动,导致人们观念的根本改变。接着进行政治变革,推翻旧的政治制度,建立新的与社会进步方向一致的社会政治制度。政治变革的成功,又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一步蓬勃发展,最终导致经济的空前繁荣。

意大利由于是第一个由中世纪向新时代转变的国家,它当时面对的封建势力太过强大,-强犬的封建势力不容许它走自己的路,联合起来反对它,因此它所走的道路尚未达到典型的形式。即便如此,这样的一般趋势也初步表现了出来。

14世纪,在生产力发展、城市兴起、封建制度由于成了社会进步的严重桎梏而逐渐解体的基础上,意大利首先爆发了一场历时300年、声势浩大、广泛而又深刻的思想运动,这就是后来征服了全欧洲、至今在世界上仍有广泛影响、在当时使意大利成了世界文化中心的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由于在当时它反映了社会进步的要求,利用了许多反映人类要求进步的共同心声的口号,所以,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全人类的、因而也是永恒的意义。当时“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一大批思想巨匠,如“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艺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人文哲学家、自然哲学家、政治思想家、教育家——瓦拉、皮科、彭波那齐、布鲁诺、库萨的尼古拉、马基雅弗利。他们以哲学上的变革为先导,高举“世俗文学”和“现世艺术”的大旗,高喊人文主义的口号,以“人”为本反对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认为追求快乐和享受是人的本性和权利,是社会发展的动因。他们以尘世需要和情欲的论点对抗中世纪的禁欲主义,以个性自由发展的思想对抗封建专制和教会独裁。所有这些思想在他们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中或哲学、教育等著作中体现出来,有力地打击了封建意识,动摇了神学统治,使人们的思想从封建神学中解放了出来,为人类自身的智慧和才能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程。尤其是达·芬奇,更是一位空前的、举世无双的天才。他不仅是天才的思想家、艺术家,还是那个时代最卓越的科学和工程技术天才。达”芬奄已经认识到:“醉心于实践,不要科学的人,好像一个没有舵或指南针生了船的舵手,他永远搞不清究竟漂向何方。”因此他提出,科学是统帅,实践是士兵”。库萨的尼古拉、列奥纳多、布鲁诺更是划时代的大哲,他们不仅有着鲜明的唯物主义立场(虽然在当时常常不得不用泛神论的形式来表达),而且有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尤其可贵的是在认识论方面已经远远超出前人所能达到的高度,从而为人们观念的根本改变——由中世纪的世界观向近代世界观的转变提供了前提。如库萨的尼古拉提出了认识有三个阶段的思想,认为理性接近真理就像内接多边形接近圆那样,可以无限地接近,但永远也不会重合。在政治思想方面,马基雅弗利已经认识到物质利益是社会生活的主要推动者。他除在《论李维》一书中宣传共和国的统治形式外,还在《君主论》中以古代军事和政治史作基础阐述了如何获得并掌握权力。他使政治开始成为科学,是历史哲学的奠基人之一。而康帕内拉更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先驱者。

这一庞大的思想巨人群体掀起的伟大思想运动,直到1527年拿破仑入侵、罗马陷落才在意大利宣告结束。但它使教会的独裁被彻底摧毁,封建专制制度从根本上被动摇,在人类历史最早实现了新的统治方法,使意大利成了近:代欧洲的长子,并让人们的观念有了根本的改变,使人们在发现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从而为征服自然,建立新的、公正的社会制度,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特别是这个时期带有机械唯物主义倾向的自然哲学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把自然科学从神学教义1000多年的窒息中解救出来,还给它提供了通过实验、经验与理论相结合认识自然盼髯法。所以,意大利出了像达·芬奇、路加·帕乔里、吉罗拉莫,卡尔丹诺、尼古拉·塔尔塔里亚、哥白尼、伽利略等一大批科学巨星,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医学、天文学等一系列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于1540年成为世界科学活动的中心,科学兴隆期一直保持到1610年。正如恩格斯所说:“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且以神奇的速度生长起来。”

科学技术的发展又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当时意大利的商业和航运业在世界上都是最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也非常有名。最后终于使意大利完成了政治制度的根本转变并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欧洲各国交通方便,联系密切,相互影响大。英国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思潮的冲击下,也涌现出了许多划时代的大思想家,如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被马克思誉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培根,把培根的唯物主义经验论系统化的霍布斯和详细地论证了这一思想的洛克,像莎士比亚这样的世界文学巨星,等等。他们一方面为新生资产阶级的上台制造舆论,一方面为科学和生产的发展探寻方法。培根大力反对寄生的封建贵族,主张建立以中小贵族和商业资产阶级为支柱的君主专制政体。他全力倡导科学,强调经验一实验的方法对真正科学地认识自然的重要性,还进一步发展了归纳法,提出了如何从人的理智中清除伪相的学说。

在长期的思想舆论准备之后,通过1640—1688年的革命,英国资产阶级取得了政权。

取得了政权的新兴资产阶级顺应历史,发展科学,抓经济建设,当时韵英国政府率先批准成立了皇家学会等学术活动中心,以推动科学技术发展。这时牛顿、哈维、耐普尔等划时代的科学巨人和大发明家瓦特等应运而生。1660年,英国成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其兴隆期达70年之久。这期间,各种纺纱机、织布机和蒸汽机纷纷被发明出来,因此,英国出现了大机器生产和专业化生产。

 科学高潮引起了经济高潮。1760一1830年,英国进行产业革命,1800—1880年,英国为世界经济中心。1870年,它的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盼比率高达32%。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的繁荣也为英国的海外殖民地扩张创造了前提,从此英国开始了所谓的“日不落”国的历史。

文艺复兴后,法国在17—18世纪又爆发了启蒙运动。一大批思想巨人——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笛卡尔等群星灿烂。他们由鼓吹改良,进而到主张革命。笛卡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也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演绎法。在文学方面也出了国际泰斗、后期文艺复兴的文学三杰之一——拉伯雷。他们都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弄潮儿”、新时代的旗手。

思想运动过后是1787—1799年间反反复复的几次大革命,最后资产阶级取得统治权。。这时科学在法国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涌现出了像拉格朗日、拉普拉斯、近代化学之父拉瓦锡等大批卓越的大科学家。法国于1770年成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为期60年。从1820年起法国进行产业革命,法国的社会生产力蓬勃发展,1850—1890年经济进入高潮期,19世纪60年代法国工业产值仅次于英国,居世界第二位。

路德及其领导的、爆发于16世纪上半叶的德国、也是欧洲大陆上规模最大和影响最深的宗教改革运动,反对教会干涉世俗国家,力图建立一个适合资产阶级口味的廉价教会,实质上是资产阶级与封建主的第一次大决战。在启蒙运动走向尾声后,随着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等思想恒人韵相继出现、世界思想中心又转移到德国。接着德国于1830—1850年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与此同时,德国出现了雅可比、高斯等世界一流大数学家,欧姆这样的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和发展农业急需的肥料技术的有机化学家李比希,特别是德国还出了世界闻名的集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于一身的西门子、克虏伯等这样一些奇才、全’才。1810年,德国成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进入科学兴隆期,为期90年。在科学高潮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下,德国进行了产业革命(1850—1880年),率先发明了实用型的发电机,实现了电气化,引起了第二次技术革命。德国只用40年时间就完成了英国140年完成的工业化过程。接着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高潮期(1880—1920年)。当时德国的煤炭、钢铁、化学,特别是有机合成工业在世界上都是遥遥领先的。1910年,德国工业总产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它的很多公民是从欧洲大陆去的,而且其中有很多是受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思想激进的持不同政见者。此外,与欧洲各国不同,美国的资本主义是在未遇到强大的封建势力的阻挠下较为顺利地发展起来的,而且前面已有英、法、德等国为它趟了路子。美国的资产阶级不必考虑受封建国家、君主、教皇等超乎个人之上的力量的限制和旧传统的束缚,能利用先行资本主义各国的经验,自由放任地去追逐个人的成功与发展。即便如此,美国也于1829一1870年期间爆发了亦称新英格兰文艺复兴的文艺复兴运动。在这一运动中涌现出了霍桑、梅尔维尔、惠特曼和南方巨匠爱伦·坡等一大批有影响的大作家和大思想家。他们积极提倡对宗教、国家和社会实行改革,主张废除农奴制,对社会变革起了推动作用。这个时期史称“改革时期”。随之南北战争的爆发,全国统一。国家统一后,美国十分重视全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美国独立战争后的宪法中,明确提出了有关科学技术的方针。美国的历侄首脑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其中,有的本人就是科学家。,如本杰明富兰克林和杰弗逊。在他们的领导下,美国对开发研究经费的投入不几年就翻了一番。仅二战期间,美国研究开发经费就从1亿多美元剧增到15亿美元(去年已经接近2500亿美元)。先后出现了像埃利·惠特尼、贝尔、爱迪生和福特等科学家、发明家。美国于1860一1884年进行产业革命,依靠吸引英国的资本和技术,一跃成为世界的技术中心,使工业迅速发展,并于1890年成为经济大国。在这个基础上,又于20世纪20年代成为世界科学的带头羊。美国不仅设法完成、完善了欧洲的钢铁、化工和电力三大技术,发展了汽车、飞机和无线电技术这三大发明,还领先进行了包括原子能、计算机、空间技术、微电子技术在内的第三次技术革命。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导致了高新技术产业群的形成和发展。70年代以来,美国又领导了一场以微电子技术和基因重组技术为特征的世界范围的技术革命,形成了一个以信息技术为先导,包括新材料、新能源、航天和海洋等技术为内容的高新技术体系,并于80年代后期迅速产业化、商业化。因此,在世界上,美国在科学、技术、经济等领域一直遥遥领先。值得指出的是,在美国的发展过程中,大思想家起了巨大的作用。除了上面提到的外,与欧洲大思想家们对他们的影响也有关。其次,美国本土人士从皮尔士、詹姆士到杜威及其实用主义思潮的作用也是十分巨大的。此外,两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希特勒排犹,使许多世界级的大思想家、大科学家都曾到过美国,或短期访问、讲学,或长期留居,如罗素、爱因斯坦、费米、霍克海默、普利斯特列等,他们也为美国的持续繁荣立下了汗马功劳。美国在遭到经济危机严重打击后,罗斯福实行“新政”时就在某种程度上吸取了马克思主义的不少思想。如赈济失业者,政府对国民的福利和社会保障承担责任,容许工会活动等等。

其实,何止近代此,古代,一些曾经称雄世界的国家,哪一个不是由于它出现过世界级的思想巨人?!就以我们自己为例,由于出现过孔子、孟子、老子等一大批思想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思想活跃时期,使古老的中国顺利完成了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当时与社会进步相一致的封建统治者,为了缓解社会矛盾,比较重视教育、科学技术和发展生产,使中国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教育和科学得到迅速发展,一直是古代世界的科学与教育中心。自秦汉始,到唐宋达到高峰,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都是这个时期作出的。中国古代的“农、医、天、算”四大实用科学成就当时在全世界也是领先的。这些科学技术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使中国在世界上领先了1000多年。由于中国繁荣强大,吸引了不少国家派人来中国学习,唐朝时,仅留学长安的日本留学生就多达500~600人。这期间中国也出了一大批世界著名科学家。如研究地震预报、发明地动仪的张衡,研究历法和圆周率的祖冲之,对天文、律历和医药都很有研究的沈括,研究治水的郦道元,等等。众所周知,我国改革开放前后,自然、社会、人文条件并无明显变化,改革开放这些年,所以能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还不是由于有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使全党打破了教条主义的思想禁锢,解放了思想,通过认真研究认识了世界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制定出了适合现阶段中国的发展战略、路线和方针政策?!

每当社会处于重大变革的时期,先进观念为清除社会弊端、开辟其继续发展的道路指明方向,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的反作用显得特别突出。过去社会的重大变革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才发生一次,因此,先进观念的重大意义、大思想家的巨大历史作用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今,社会发展的节奏越来越快,重大变革一个接着一个,先进观念的决定性反作用几乎成了一组连续不断的链条,观念更新,大思想家对于社会进步的意义也越来越明显了。

恩格斯说得好:“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个国家要想站到世界的前列,更是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在科学成了技术进步、生产力提高的决定性前提的今天,尤其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思想巨人,就犹如一个人没有健全的头脑,没有灵魂。它就不可能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就找不到符合国情的正确路线,就制定不出科学的发展战略,就不可能有现代化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一句话,就不可能走快速发展的道路、使经济无比繁荣、走到世界的前列,它永远只能是二等国家。这,就是整个近代史给我们的启示。

英国广播公司(BBC)1999年9月在世界范围内,在网上评选1000年来最伟大的思想家,结果马克思、爱因斯坦等人得票居前10位,其中没有中国人。不用说,这种评选的科学性是相对的,如中国思想家因语言文字方面的原因,他们的思想在世界上传播受到限制;中国人口虽多,但拥有电脑、能上网参加这一评选活动的人数毕竟有限;而且,外国一些参加投票的人对人类1000年以来的思想史也未必真正了解,等等。但如果从思想家给人类提供新思想、新方法的多少及其深刻程度,是否有自己独特的体系和其传播的广度与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的角度看,应当说这一评选结果基本还是公正的。这次评选的结果也向我们表明:有思想巨人,才有国家富强。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承认,近1000年特别是近500年来,欧洲和美国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而我国,在日益剧烈的国际竞争中,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总的趋势是不断走下坡路。这种情况确与这期间我国出的世界级的思想大师太少,就是有一些,也因种种原因,他们的新思想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无法在、社会上广为传播,更不可能付诸实践有关。15年前,美国、出版的《世界名人辞典》和英国《人民年鉴手册》(1985年出版)在全世界评选人类有史以来的最伟大的思想家,荣居前十名的就有中国的孔子。而孔子出现以后中国在全世界至少领先了1000多年。

大思想家的出现要有许多条件,除了深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伟大实践,宽松的政治环境,适宜的社会文化土壤和善于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外,还有赖于整个民族崇尚理性的价值取向和整体水平较高的理性思维能力。

在我看来,有思想巨人,才有国家富强。今天,我们国家百废待兴,缺这个少那个,最缺的是理性,最缺的是大思想家。所以,律为一个哲学工作者,为了中华民族的腾飞,为了2l世纪能真正成为中国的世纪,总想在为我国出大思想家方面做些工作。我先后主编《世界十大思想家》和《现代世界十大思想家》,目的就在于提高广大读者乃至整个民族对理性思维的兴趣,提高全民族的理论素养,其中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理论兴趣和修养。体育要从娃娃抓起,崇尚理性的精神和对理论的兴趣也必须从小培养。如今我们正强调教育改革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而帮助青少年学会分析问题,正确进行抽象、概括、推理,学会独立思考,提高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这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素质,它直接关系到我们这个民族未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兴衰。

大思想家们的著作,大多都比较艰深难懂。要缺乏起码的理论素养的人一下子就去读它们,不仅会有困难,而且会对理论产生畏惧心理。而大思想家们的传记,不仅要交待他们一生最主要的理论贡献,还会尽可能地讲清他们这些成就是如何作出的和他们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除了他们激动人心的新思想,还会对他们高尚的精神境界和丰富多彩的人生的其他方面存所交待。这样,传记就要比原著生动、丰富、容易读。读思想家们的传记,不仅可以让你懂得许多重要的大道理,而且能教会你如正确地思考。帮助开发你的智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家们的传记是帮你开启进入其理论大门的钥匙,是帮助你深入到他们的理论宝库中去的桥梁。

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BBC)评选1000年来最伟大的思想家的结果公布后,全国先后有7家出版社几乎是同时请我为他们主编这套丛书,出于上述理由,最后我答应组织力量撰写这些思想家的传记。

这些伟大的思想家,每一个人就是一座丰富的思想宝库。不少研究者多少年甚至一辈子研究某一巨匠都未必能进人其堂奥,对他们的理解需要时间。另外,从来就没有历史,历史就在现实中。特别是这些思想巨人,其思想是远远超出其时代,具有永恒的普遍意义的。不站到时代的高度,是很难阐发出其所包含的深意的。

学者与出版工作者是一致的,都考虑社会效益。但严肃、郑重的学者又与出版工作者有不同,前者恨不得对一个问题研究了再研究,哪怕是一辈子只写一本书甚至是有独到见地、能传世的一篇文章就满足了。而出版工作者除了考虑社会效益,还不得不面对市场,考虑时效。这就使我们这些撰稿人只能做到时代容许我们做到的了。不过,相信凡读了这套丛书的人定会感到,我们这些作者和编者的态度是认真的,对社会、对读者是严肃的、负责任的。

由于我们这些作者受外语水平、图书资料、思想水平和时间的限制,尽管其中不少作者就是搞这方面的教学和科研的,在写作过程中也尽了最大努力,整套书稿不尽如人意之处还甚多。我作为本丛书的主编是以诚惶诚恐的心情同意这套书付梓的。这实在需要祈求这些思想大师本人和广大读者谅解。

最后,要再三声明的是,这套丛书的写作,作者们主要还是利用国内外前辈学者和当代同仁的研究成果,没有广大翻译工怍者的辛勤耕耘,要写出这样的东西是不可想像的。在此我代表全体作者向这套丛书写作参考、利用了他们成果的中外专家和翻译家致以最衷心的谢忱!

这套丛书在迟迟才交稿的情况下,没有安徽人民出版社的同志们夜以继日地紧张工作,要在这短短的时间内问世,也是绝对不可能的。在此,我代表全体作者向他们致以深深的谢意!

承蒙几家出版社的信赖,请我出面组织这套丛书,最后我把书稿给了安徽人民出版社,在此,我再次请有关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同志谅解。

易杰雄

2009年3月于北京三励斋

后记

写完了。只觉得眼花手麻,电脑的声音也有些嘶哑,好像和我一样困乏。可是,我的心灵还在笛卡尔的精神世界里遨游,我被笛卡尔光芒四射的精神魅力所吸引。我想,笛卡尔固然伟大,可孕育这颗伟大灵魂的热土一定也很伟大。我爱笛卡尔,也爱法兰西!

能写这本书并把它写完,全仗着易杰雄主编。要不是他前催后赶,我此时还不知在什么地方偷懒。易教授是我的恩师,我在北京大学学习时有幸认识了他。其实我只听过他一次课,就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感染,从此我们就有了绵延不绝的精神交往。他是我人生的导师!

感谢管震湖先生,他的译著《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和译著后面的丰富资料,给我提供了写作的基本框架;霍尔登先生的著作《笛卡尔——生平及时代》(Haldane,E.S.Descates;His Life and Times)(London 1905)丰富了我的写作内容;亚·沃尔夫先生的著作《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弥补了我自然科学知识方面的缺陷。还有诸多前辈的译著和研究成果都为我的写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没有他们,我简直寸步难行。

更要感谢我的妻子,她为此付出的心血难以估量。人常说,成功的男人后面一定有位伟大的妻子。我想说,平凡男人后面的妻子未必就不伟大。

我还要感谢默默帮助我的诸多朋友,他们的无私奉献让我感动不已!

写作是生命的耗损过程,也是心灵的升华过程。现在,我就要把这个被“过程”浓缩的“产儿”奉献给社会。我知道,她就像只丑小鸭,很丑,也不温柔;满身瑕疵,还充满稚气。还望诸位多多调教!多谢了!

刘自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3: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