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海良编著的《现代汉语类词缀研究》以类词缀为切入点,从广义形态的角度努力挖掘汉语中的准形态或者说准标记,力图通过研究这些有限的准形态或准标记的构词特点实现对无限的典外词的控制。本书基本的研究方法是基于大规模真实文本语料库的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除此之外,还坚持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共时与历时相结合、汉外语言对比等基本语言研究方法。绪论:阐述本课题的研究缘起与意义,介绍本书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及加工情况。第一章:综述汉语词缀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将汉语词缀研究分为初创期、搁置期、复苏期和繁荣期四个阶段,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概述词缀研究的现状并作出了评述。最后提出了汉语词缀研究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第二章:主要讨论汉语类词缀的性质、判定和范围等几个基本问题。第三章:本章重点分析考察了汉语类词缀的类型和功能。第四章:本章考察了汉语类词缀的发展演变等一系列问题。第五章:本章是汉语类词缀的应用研究,包括中文信息处理和第二语言教学中的类词缀问题。结语:对全书的思路、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和研究结论进行了概括总结,并说明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汉语词汇结构系统研究的新领域——代序言
前言
绪论
§1 释题
1. 1 研究的缘起
1.2 难点与突破
§2 理论指导与研究方法
2.1 理论指导
2.2 研究方法
§3 本章小结
第一章 汉语词缀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 汉语词缀研究的阶段
1.1 初创期(“五四”前后——20世纪60年代中期)
1.2 搁置期(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
1.3 复苏期(20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
1.4 繁荣期(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
§2 汉语词缀研究的主要内容
2.1 古代汉语词缀研究
2.2 现代汉语词缀研究
2.3 汉外词缀对比研究
§3 汉语词缀研究有待解决的问题
3.1 关于术语体系
3.2 关于相邻范畴
3.3 关于汉外对比
3.4 关于描写与解释
3.5 关于应用研究
§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现代汉语类词缀的性质特点与判定
§1 类词缀术语的提出及意义
1.1 类词缀术语的提出
1.2 类词缀提出的依据
1.3 类词缀的语言类型学意义
§2 实词素类词缀典型词缀辨析
2.1 类词缀与典型词缀
2.2 类词缀与实词素
§3 类词缀的本质与判定标准
3.1 类词缀的本质
3.2 类词缀的特点和判定
3.3 本节小结
§4 现代汉语类词缀的范围
4.1 《现代汉语词典》词缀数量统计
4.2 各家列举的类词缀数量统计
4.3 类词缀划定的范围
§5 现代汉语类词缀的外部特点分析
5.1 类词缀与词根音节构造的组配特征
5.2 类词缀的语体分布统计分析
5.3 类词缀的功能弱化分析
5.4 汉语词缀和类词缀的叠加问题考察
§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汉语类词缀的类型与功能
§1现代汉语类词缀的类型
1.1 类前缀和类后缀
1.2 单音型和双音型
1.3 自源型和他源型
1.4 能产型和非能产型
1.5 高使用度型和低使用度型
§2 现代汉语类词缀的功能
2.1 词性标记功能
2.2 短语词化功能
§3 现代汉语同义类词缀的功能比较
3.1 表“人”类词缀的对比
3.2 表“方位”类词缀的对比
3.3 表“否定”类词缀的对比
3.4 本节小结
第四章 现代汉语类词缀及其构词的发展
§1 现代汉语构词特点的变化
1.1 派生法地位的变化
1.2 派生构词的新趋势
§2 现代汉语词缀化倾向动因分析
2.1 社会因素
2.2 经济原则
2.3 类推机制
2.4 语言接触
§3 潜显理论与类词缀构词
§4 从常见语法化特征看类词缀的语法化
§5 现代汉语类词缀的动态演变
5.1 语法化为典型词缀
5.2 滞留在类词缀阶段
5.3 回归到原词根状态
§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汉语类词缀的应用研究
§1 类词缀与派生词自动识别
1.1 分词规范对汉语词缀的处理原则
1.2 带缀词语自动切分情况统计分析
1.3 分词碎片中词缀归并策略与规则
1.4 落单词缀归并与标注处理的难点
1.5 本节小结
§2 现代汉语类词缀与对外汉语教学
2.1 《语法等级大纲》中的词缀问题
2.2 《词汇等级大纲》中的词缀问题
2.3 类推功能与汉语派生词习得
2.4 本节小结
结语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