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游戏犹如一对孪生姐妹,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紧密而深刻地联系(更或者说存在)在一起。要重建儿童的生活、恢复教育真实的状态,必然要考虑教育与游戏之间复杂而极富意义的关系。因此,在《游戏活动与儿童教育》中,吴航试图从当代教育危机出发,立足于“游戏”这个古老而最为基本的范畴,对“什么是游戏”、“什么是教育”、“教育与游戏的关系应该怎样”以及“如何实现这种关系以缓解教育危机”等问题作出回答。
吴航编著的《游戏活动与儿童教育》综合运用现象学研究、历史研究、理论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儿童生活家园特性的分析出发,探讨了游戏作为儿童存在方式的独特性,总结了其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游戏活动与儿童教育》集中考察了西方历史上游戏与教育关系在观念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变迁轨迹,并试图从两个角度阐明游戏与教育之间的应然关系:从教育的角度审视游戏,既要把游戏视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又要充分体认它的教育价值与功能;从游戏的角度关注教育,要在实践中通过恢复、开发教育的游戏内涵——教育的游戏性来焕发教育的活力与情趣。最后,本书还重点联系信息化、数字化社会人类的生存状态,集中探讨了电子游戏与教育的游戏性之间的关系。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价值
三、本书的架构
第一章 当今我国基础教育的危机与“乐学”价值的凸现
第一节 儿童生活家园的特性
一、“附魅”的儿童家园
二、“游戏”的儿童生活
三、“真纯”的儿童个体
第二节 当今我国基础教育的危机及其思想根源
一、当今我国基础教育危机产生的思想根源
二、当今我国基础教育的危机:教育与儿童现实生活相脱离
第三节 困境中的突围——愉快教育和游戏价值的凸现
一、愉快教育模式的探索
二、游戏价值的凸现
第二章 游戏是什么
第一节 游戏的界说
一、汉语“游戏”的词源学分析
二、游戏的历史解读
三、游戏的意向性特征分析
四、游戏是儿童的一种主要存在方式
第二节 游戏与几个相关概念的辨析
一、游戏与工作
二、游戏与娱乐
三、游戏与艺术
第三节 游戏的类型
一、根据游戏动机的不同
二、按照游戏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三、按照游戏的内在性质
第三章 教育与游戏关系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教育与游戏关系的历史变迁:以西方为例
一、非形式化教育阶段,教育与游戏的直接同一
二、从非形式化教育到形式化教育,教育与游戏逐步分化
三、制度化教育阶段,教育与游戏的片面结合
第二节 对西方历史的反思
一、有关“教育”与“游戏”的定位是两者关系确立的前提
二、“教育”通过儿童现实的生活与“游戏”发生深刻的联系
第四章 游戏的教育功能和教育的游戏性
第一节 教育的本质
一、教育的定义
二、教育是一种与人的完整生活密切相关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第二节 游戏的教育功能
一、游戏既是儿童的一种天性行为,又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
二、游戏是一种促进儿童发展的教育活动
第三节 教育的游戏性
一、什么是游戏性
二、教育游戏性的表现
三、游戏性:现今教育的应有之义
第五章 电子游戏与教育的游戏性
第一节 解读“电子游戏”
一、实体电子游戏的产生、发展与分类
二、“电子游戏”现有的研究视角分析
第二节 电子游戏与教育游戏性的关系构想
一、电子游戏之精神的分析
二、电子游戏之精神与教育游戏性的关系
三、电子游戏之活动在教育过程领域中的实施
结语 让全部的教育生活焕发出游戏的魅力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