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反映的是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矛盾过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冲突和争议是这个关系自然衍生出来的结果。当前,我国劳动争议作为劳动关系的一种外在表现,也随之出现许多新的变化和特征。面对与日俱增的劳动争议案件,重新审视和改革我们的劳动立法尤其是劳动争议处理立法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随着2007年《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继出台,我国的劳动法学研究也呈现出了由冷转热的趋势。刘志军和沈长月专著的《劳动法治论--以劳动争议处理为中心》对于劳动法律制度的研究正是综合运用法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理论与方法,立足劳动关系的自身特点和规律,对我国劳动争议及其法律处理的现状和成因进行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趋势,并通过对域外立法与实践的考察指出可资借鉴的经验,提出建立以和解与调解为中心的协商性处理机制为重点的改革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