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契约文明法治政府》以政治学、伦理学和法学等多学科知识为研究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原理,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视域,充分挖掘法治政府建构的丰富的契约理论资源,以历史、规范分析和实证研究方法,结合中国社会特有的政治和法治文化以及社会契约关系,探索中国特色法治政府的基本理念、主要内容、实现路径与制度构建。本书由尤春媛著。
《市场经济契约文明法治政府》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为理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伦理学和法学等学科为研究视角,从契约与法治、政府的历史和逻辑关系维度,探讨了契约、契约论及契约文明的内在关联,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契约文明的制度基础和政治诉求,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社会特有的政治和法治文化以及社会契约关系,尝试探索中国特色法治政府建构的契约理据、实现路径与制度构建,以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中法治政府的基本内涵和价值理念找寻政治哲学资源,为法治政府的合理建构提供制度框架。
本书将契约文明与法治政府的建构问题置于当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进行探讨,在学术价值上,第一,该研究有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法哲学与经济学、伦理学、社会学及其他相关学科形成良好的学科交流与互动,拓宽、加深与丰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中契约文明与法治政府的整体认识。第二,该研究有助于学术范式的变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契约文明对法治政府建构的理论价值和方法论意义不仅是一个逻辑的问题,更是一个使之在当代中国学术语境下完全具体化的问题。因此,本书有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证研究。
《市场经济契约文明法治政府》主要适用于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等学科和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从事相关专业理沦研究和实务工作的人员。本书由尤春媛著。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契约、契约论和契约文明
1.1 契约概念与范畴
1.1.1 契约概念溯源
1.1.2 契约范畴的基本要素
1.1.3 契约的分类及契约论类型
1.2 契约论及其当代启示
1.2.1 契约论学说及其理论的演变
1.2.2 契约论的历史进步性与局限
1.2.3 契约论的当代启示:契约精神
1.3 契约文明:契约精神的当代升华
1.3.1 契约文明的含义与逻辑结构
1.3.2 契约文明的伦理意蕴
1.3.3 契约文明的马克思政治哲学根基
第二章 市场经济与契约文明
2.1 市场经济:契约文明的经济制度基础
2.1.1 市场经济及其基本特点
2.1.2 市场经济的一般价值取向
2.2 全球化时代的契约文明
2.2.1 市场经济与经济、社会关系的契约化
2.2.2 契约关系的全球化拓展
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契约文明
2.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契约精神
2.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契约制度文明
2.3.3 法治政府:契约制度文明的政治权力诉求
第三章 法治政府建构之契约理据
3.1 法治政府之契约伦理意蕴
3.1.1 契约伦理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3.1.2 法治政府与契约的关联
3.1.3 法治政府的契约伦理内涵:契约正义
3.2 马克思契约正义观的政府合法性证成
3.2.1 马克思契约正义观孕育的市民社会背景
3.2.2 马克思契约正义观的形成及逻辑结论
3.2.3 超越市民社会契约正义的政府合法性证成
3.3 法治政府的法理根基、精神底蕴与核心价值
3.3.1 法治政府的法理根基:法治理性
3.3.2 法治政府的精神底蕴:以人为本
3.3.3 法治政府的核心价值:行政正义
第四章 法治政府之契约方法论建构意义
4.1 契约方法论的价值
4.1.1 契约方法论之个人主义批判
4.1.2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主契约法律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4.1.3 和谐社会:超越契约的人际交往图景
4.2 和谐社会之法治政府诉求
4.2.1 和谐社会实现之契约路径选择与保障
4.2.2 和谐社会之法治政府内涵诉求
4.3 法治政府建构之当代中国意义
4.3.1 中国境遇:伦理政治的中国传统和契约文化
4.3.2 动力源泉:契约社会生成和政府推进
4.3.3 制度架构: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契约式互动
第五章 法治政府之中国式契约选择
5.1 宪法契约:民主制度的契约之维
5.1.1 法治政府之政治基础:民主制与人民主权原则
5.1.2 人民主权的契约要旨与实践:宪法契约
5.1.3 宪法契约的困境与出路
5.2 经济、社会生活的契约化:法治政府之经济社会基础与界限
5.2.1 法治政府之契约经济基础与保障
5.2.2 中国社会整合机制与社会日常生活契约
5.2.3 法治政府契约秩序之实现
5.3 契约行政:法治政府之契约治理
5.3.1 治理转型中的政府行政治理模式:契约行政
5.3.2 契约行政伦理与公共行政精神
5.3.3 契约行政的法制化
结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