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刺绣/中国民俗文化丛书
分类
作者 郑珊珊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华民俗是炎黄子孙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在民俗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文化创造、民族的真善美。

郑珊珊所著的《刺绣》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用生动活泼的文字,介绍了刺绣的起源、历史沿革、刺绣文化与民俗、刺绣工艺、刺绣针法、刺绣名家等内容。

内容推荐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巨大贡献。

郑珊珊所著的《刺绣》是《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之一,《刺绣》介绍了刺绣的起源、历史沿革、刺绣文化与民俗、刺绣工艺、刺绣针法、刺绣名家等内容。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及其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

目录

第一章 刺绣的起源和历史沿革

 先秦时的刺绣

 汉魏时期的刺绣

 隋唐时期的刺绣

 宋元时期的刺绣

 明清时期的刺绣

 近当期的刺绣

 近当代刺绣

第二章 刺绣文化与民俗

 刺绣与服饰

 民间荷包

 刺绣与民俗

第三章 刺绣工艺

 刺绣材料

 刺绣工序

 民间绣花样子

第四章 刺绣针法

 平绣

 条纹绣

 点绣

 编结绣

 挑绣

 补绣

 辅助绣

第五章 刺绣艺术与审美

 刺绣艺术的特点

 刺绣鉴赏六要

 刺绣精品的鉴赏和收藏

第六章 著名绣坤

 苏绣

 湘绣

 蜀绣

 粤绣

 汴乡

 瓯乡

 汉绣

 京绣

 黎族刺绣

 苗族刺绣

 彝族刺绣

 羌族刺绣

 土族刺绣

 瑶族刺绣

 蒙古族刺绣

第七章 刺绣名家

 韩希孟

 倪仁吉

 丁佩

 胡莲仙

 沈寿

 李佩黻

 华堪

 杨世焯

 杨守玉

 任嘒闲

 金静芬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刺绣的起源和历史沿革

刺绣工艺最原始的功能是对服装的装饰①。在未有服装之前,人类曾经运用黥面、文身、彩绘等方法装饰身体,以标识自己的身份、地位,表明部落、阵营、性别的归属。身体上的色彩与纹样在祭祀、求偶、生产、战争等诸多社会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服装诞生以后,具有装饰性的服装最终取代了直接装饰身体的手段。原来出现在身体上的纹样,通过织花、彩绘、刺绣等工艺手段转移到服装上,于是,装饰的作用更加鲜明,更加重要。

先秦时期的刺绣

刺绣的起源,目前工艺美术界一般认为略迟于纺织,是随着缝纫的产生而逐步发展的②。见于记载的最早的刺绣活动就与服装紧密关联,这就是《尚书·虞书》中所说的,舜命禹制作章服的故事。舜对禹说:“予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绘;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缔绣。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后世的天子衮服十二章即源于此。十二章以“衣绘而裳绣”为原则,绘绣并用。正如《周礼·考工记》所说:“画缋之事,五彩备谓之绣。”十二章是天子的服饰纹样,通过缋绣表现于服装,强调天子的地位、权力与责任,服饰的作用已经受到高度的重视。

源于服饰的刺绣,诞生的年代可能比人们想象的要早。已经发现的最早的刺绣实物,年代属西周。这就是陕西宝鸡茹家庄西周墓葬中出土的刺绣印痕。泥土中印痕清晰鲜艳,全部采用了辫子股绣,先用黄色的丝线在染过颜色的丝绸上绣出纹样,再用颜料涂绘纹样,有红、黄、褐、棕四种颜料。其中红、黄两色系天然朱砂(硫化汞)和黄石(三硫化二砷与硫化砷)加粘着剂涂染①。这一发现证明,早期刺绣是与绘染相结合的工艺。正与《考工记》②所说的“绘绩之事”相吻合。但是,这么成熟、精美的刺绣,不应该是最原始的状态。在此之前,还应该有更为初级的绣作。因此,这些印痕,应是刺绣发展的结果,不是刺绣的诞生。还有一种可能,更原始的刺绣只是因为不易保存而丧失殆尽,剩余的残存,我们现在还没有发现。

春秋战国时期的刺绣虽然以服饰为主,但价值昂贵,并代表着高贵的身份地位,仅贵族或首领才得行用。《诗经》中多处提到刺绣服装,如《国风·扬之水》中说:“白石凿凿,素衣朱绣……白石皓好,素衣朱绣……”《秦风·终南》中说:“黻衣绣裳”,《豳风·九戢》中说“衮衣绣裳”,都是描写贵族盛装的写照。这一时期,局势动荡,诸侯国之间关系复杂,交往频繁,曾以锦绣作为相互馈赠的礼物。《史记·苏秦列传》说赵王“乃饰百乘,黄金千镒,白璧百双,锦绣千纯,以约诸侯。”此时贵族服饰的华美精致,在已经发现的战国遗物中多有证明。早期的实物见于1958年湖南长沙烈士公园三号木椁楚墓和河南信阳光山春秋黄国墓的出土文物中。长沙所出刺绣为绢地,粘贴在棺椁的挡板上,大部污损,从尚为完好的两块残留上能看到表现的内容有龙凤、鹤鹿和蔓草,全部采用辫子股针绣成。纹样流畅优美,与江陵马山砖场所出的对龙对凤纹样极为相似。河南信阳光山春秋早期黄国墓的刺绣残片也是辫子股针绣成,纹样造型类蚕,空心钩边,被命名为“窃曲纹”。苏联西伯利亚巴泽雷克也出土了一块春秋战国的刺绣鞍褥,纹样为凤鸟串花,对称布局,刻画生动,采用了彩色丝线辫子股针。

战国中晚期最有代表性的也是最为重要的刺绣,于1982年在湖北江陵马山砖场一号楚墓发现。这一批刺绣实物,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纹样之精美、色泽之灿烂都令世人惊叹。共21件。有面衾、绣衣、绣袍、绣裤和夹袱。绣地以绢为主,只有一件罗地。表现题材以龙、凤、虎、花卉居多。

刺绣的针法全部采用了辫子股针(锁绣),以单行绣纹形成线条,或用密排的线条构成宽线条,花纹的主体部分是多行密排的线条构成的块面,将绣地完全覆盖。在许多绣地上还保留着原来描绘的笔迹(勾绷)。图稿的笔迹用淡墨或朱红绘出,是刺绣的依据。当时,在这些绣品中可以发现,刺绣时,绣工往往会对一些图稿作出局部的修正,使纹样更加完美。

P1-3

序言

人生活于文化之中,正像人离不开空气一样。《周易》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无论汉语“文化”一词是否由此而来,这段话至少说明,我们的祖先向来对文化的重要性有十分清楚和极其深刻的理解。文化确乎是人之所以成为人、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根本标志。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人,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人是文化的动物。

从文化本身来说,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的传统文化可以粗略地、也是相对地划分为两大分流,即所谓上层文化(或称高层文化、雅文化、精致文化……)和下层文化(或称基层文化、底层文化、低层文化、民间文化)。

民间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最古老的文化,因为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发展的初始阶段;民间文化同时也是最年轻的文化,因为它仍然活生生地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口碑之中。民间文化还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基础,并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上层文化往往是对民间文化选择、改造和精致化的结果。

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中最富色彩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人类创造的一切艺术中,生命最活跃,涉及最广泛。它以古朴纯真的艺术手段,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它的无数珍品,是当之无愧的美的典范。没有了它,人类将失去多少童真的回忆;没有了它,人类的爱祖国、爱家乡将会缺少多少实际可感的具体内容;没有了它,人类的欢乐、悲伤也将变得干枯而平淡;没有了它,人类将会失掉多少生活的甘美和幽默……

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战略举措。我们作为受到农民兄弟哺育和培养的知识界、文化界,有义务用学来的知识回报衣我食我的广大农村的父老乡亲,这不仅是我们的社会责任,也是我们的荣耀。

中国民俗学会在这项重要活动中,承担有关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约50种图书的撰写工作。我们组织了学养很高的包括大批教授、研究员在内的专家队伍,来完成此项写作任务。他们在相关领域里,学有所长,业有专攻,所有作者都以光荣志愿者的精神,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用生动活泼的文字,把相关的准确而丰富的知识,呈献给农民兄弟和城镇社区的读者。完成这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写作编书任务,是我们人生当中一件值得骄傲、值得自豪的事情。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巨大贡献。急遽变化的时代在淘洗着传统的民间文化。在当今时代,我们尤其有必要对我们丰富淳厚、历史悠远的民俗传统立此存照,将其中的优秀部分及其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创造的非常丰富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幸事,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我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民间文化之花越开越鲜艳,为我们祖国、为我们中华民族赢得一个永恒的春天。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14: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