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五岳名山文化/阅读中华国粹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刘娟娟
出版社 泰山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雕塑,给人类留下了无数巍峨壮观的名山秀景。泰山之华丽、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秀美、恒山之奇绝、嵩山之空灵……是天然胜景与人文情愫高度完美的和谐统一。徜徉在刘娟娟编著的《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五岳名山文化》中,读者将会有一次难忘的山川之旅。一次对古老文明的精神朝圣。

内容推荐

中国名山甚多。古代帝王常常把五岳看成神的象征,虽然实际上它们仅仅是地质运动和自然风化的产物。但源远流长的五岳名山文化,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特质的一部分。刘娟娟编著的《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五岳名山文化》带你领略祖国的秀丽山川,《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五岳名山文化》可以说是图文并茂,极有吸引力。同时文字流畅,饶有情趣。

目录

第一章 五岳概述

第一节 五岳的由来

 一、五岳的传说

 二、五岳的自然形成过程

第二节 五岳印象与五岳的文化

 一、闻名五岳

 二、五岳与古文化的渊源

 三、五岳的宗教文化

第二章 东岳山

第一节 泰山为何是五岳独尊

第二节 自然地理景观

 一、泰山风景名胜

 二、泰山的地质文化

第三节 宗教文化

 一、泰山道教的发展

 二、泰山之神——东岳大帝

 三、碧霞元君

第四节 历史足迹

 一、泰山碑刻

 二、历史名人与泰山

第三章 西岳华山

第一节 华山自然地理状况

第二节 华山的传说

 一、沉香劈山救母

 二、铁拐李华山炼丹

第三节 华山与历史名人

 一、白居易与华山之缘

 二、唐朝公主华山修道

 三、慈禧光绪两次游华山

第四节 华山道教

 一、道教胜迹

 二、老子与华山

 三、全真道教

 四、陈抟老祖华山隐居

第四章 南岳衡山

第一节 衡山的自然地理状况

 一、衡山的地理位置

 二、衡山的自然景观

第二节 衡山名人足迹

 一、韩愈开云

 二、李泌南岳隐居

 三、李白、杜甫的衡山诗篇

 四、朱熹三任南岳庙祀官

 五、毛泽东、蒋介石与衡山之缘

第三节 衡山的道教文化

 一、道教渊源

 二、著名道观

第四节 衡山的佛教文化

 一、南宗的渊源及发展

 二、磨镜台

 三、南岳禅宗胜迹

第五章 北岳恒山

第一节 恒山的自然地理状况

 一、恒山奇峰一兵家必争之地

 二、恒山十八景简介

 三、建筑奇观——悬空寺

第二节 北岳传说

 一、两座北岳恒山之说

 二、飞石窟传奇

第三节 北岳历史名人足迹

 一、隋炀帝的恒山之难

 二、徐霞客的恒山行

 三、李白游恒山

第四节 北岳的道教渊源

第六章 中岳嵩山

第一节 嵩山的自然地理状况

 一、嵩山的风景名胜

 二、世界地质公园

第二节 佛教的发源地

 一、从佛教的起源到大乘圣地

 二、少林寺的兴衰

 三、少林武僧的来历

第三节 名人胜迹

 一、武则天封禅

 二、楚汉争霸的战场

 三、嵩山国宝玉如意

试读章节

第一节 五岳的由来

一、五岳的传说

五岳中“岳”的意思就是指高峻的山。中国有很多的名山大川,但只有五座山被称为五岳,他们就是我国中原地区的东、南、西、北方和中央的五座高山,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岳正是这五大名山的总称。关于“五岳”一词的来源,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源于中国的五行思想,也有说法认为是来源于古人对山岳、山神的崇拜,也有传说是盘古死后,头和四肢化为五岳。五岳所蕴含的文化,已经成为我国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盘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神。传说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浑沌一团。盘古正是在这一团浑沌里孕育出来的一个精灵,他不停的生长着,千百万年后。盘古长成了一个巨人。就在这个“大鸡蛋”般的浑沌宇宙中,盘古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才醒来,盘古醒来后发现在一片浑沌中看不到光明和事物,这不禁让他愤怒的跳跃、喊叫.他的叫声传到天宫灵霄宝殿玉皇大帝的耳朵里,玉皇大帝随手抓起一把板斧,倏地向身处在黑团浑沌之中的巨人盘古抛了过去。盘古看到板斧飞来带来的一丝亮光,伸手一抓,竟抓到了斧柄,他凭借着自己的神力一劈,把宇宙劈出了一道缝隙,盘古必须用双臂撑着这个裂缝,不然这道带来光明的缝隙随时会再一次合上。他不敢将上举的双臂放下来,而一直用力将双臂向上举着。就这样盘古用力向上伸举双臂,使得他的浑身骨骼象竹笋拔节一样咯嘣嘣日夜作响,这响声使他的骨骼一日日生长。随着其骨骼的一日日生长他浑身的肌肉也生长不息。盘古的身躯于是每天长高一丈,也就把他用板斧砍开的狭窄缝隙每日加高一丈。如此10万8千年过去,盘古身长10万8千丈,被他用板斧砍开的缝隙,也上下相距到了10万8千丈。盘古眼见缝隙上下相距已经十分遥远,不会再合拢在一起,才放心地仔细看他的头顶上方和脚底下。盘古向上一看,只见先前浑沌的黑暗,已经全部变成了湛蓝透明的天空。随后他又向脚下看去.只见那原先浑沌的黑暗,已经全部变成了沉厚的黄褐色大地。盘古看着这无边无涯又无比深厚的黄褐色大地.和那湛蓝的无垠天空。只见光明万里,黑暗隐去。盘古感觉自己顶天立地支撑了太久太累了,他已经慢慢地衰老了,最后终于溘然长逝,刹那间巨人倒地。他倒下时身躯突然间进射出万道光芒,随着光芒的射出,他身躯的每一个部位都发生了变化。他的左眼飞上东天变成了太阳.右眼飞上西天变成了月亮与太阳遥遥相对:他的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嘴里呼出的气流,化成了化育万物的春风、天空中蒸腾的云雾、浓云里的闪光和震耳欲聋的惊雷。他的身体变成了拔地冲天的五岳高山。他的头变成了东岳,腹变成了中岳,左臂变成了南岳,右臂变成了北岳,两脚变成了西岳,他的筋络蠕动延伸,变成了四通八达的道路。他的血液四溢流淌,变成了奔腾不息的江河。他的牙齿和骨骼飞散开来,变成了闪光的金属、洁白的美玉、晶莹的珍珠、美丽的玛瑙和地下无穷的宝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盘古的精灵魂魄也在他死后变成了人类。因为盘古开天辟地造就了世界,后人尊其为人类的祖先。因为他的头部变成了泰山,所以,泰山就被称为至高无上的“天下第一山”,成了五岳之首。

二、五岳的自然形成过程

五岳形成的真正原因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泰山地区属于鲁西地区.这一地区在太古代时期是一个巨大的地壳沉降带,淹没在海底之中。距今24亿年前左右。鲁西地区发生了一场强烈的造山运动,即泰山运动,使这一带原先堆积的岩层隆起,耸立在海平面之上。经过约19亿年的风化剥蚀。地壳渐趋平缓。在古生代时期,华北广大地区大幅度下沉,古泰山也随之沉人海中。在中生代后期,距今1亿年左右,受燕山运动影响,泰山一带地层发生断裂。一部分大幅度被抬升,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泰山。  P2-4

序言

傅璇琮

2001年,泰山出版社编纂、出版一部千万言的大书:《中华名人轶事》。当时我应邀撰一序言,认为这部书“为我们提供了开发我国丰富史学资源的经验,使学术资料性与普及可读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也可以说是新世纪初对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一次有意义的探讨”。我觉得,这也可以用来评估这部《阅读中华国粹》,作充分肯定。且这部《阅读中华国粹》,种数100种,字数近2000万字,不仅数量已超过《中华名人轶事》,且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人的艺术创作风味,确可以说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即国粹的经典之作。

国粹者,民族文化之精髓也。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依靠勤劳的素质和智慧的力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从文学到艺术,从技艺到科学,创造出数不尽的文明成果。国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显示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渊源以及技艺发展轨迹,这些都是民族智慧的结晶。

梁启超在1902年写给黄遵宪的信中就直接使用了“国粹”这一概念,其观点在于“养成国民,当以保存国粹为主义,当取旧学磨洗而光大之。”当时国粹派的代表人物黄节在写于1902年的《国粹保存主义》一文中写道:“夫国粹者,国家特别之精神也。”章太炎1906年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里,也提出了“用国粹激动种性”的问题。

1905年《国粹学报》在上海的创刊第一次将“国粹”的概念带入了大众的视野。当时国粹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章太炎、刘师培、邓实、黄节、陈去病、黄侃、马叙伦等。为应对西方文化输入的影响,他们高扬起“国学”旗帜:“不自主其国,而奴隶于人之国,谓之国奴;不自主其学,而奴隶于人之学,谓之学奴。奴于外族之专制谓之国奴,奴于东西之学,亦何得而非奴也。同人痛国之不立而学之日亡,于是瞻天与火,类族辨物,创为《国粹学报》,以告海内。”(章太炎:《国粹学报发刊词》)

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艰难跋涉,中华民族经历着一次伟大的历史复兴,中国崛起于世界之林,随着经济的发展强大,文化的影响力日益凸显。

20世纪,特别是80年代以来,国学已是社会和学界关注的热学。特别是当前新世纪,我们社会主义经济、文化更有大的发展,我们就更有需要全面梳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加以宣扬和传播,以便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予以重新认知和用心守护。

因此,这套图书的出版恰逢其时。

我觉得,这套书有四大特色:

第一,这套书是在当下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重视学术资料性,约请各领域专家学者撰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煌煌百种全面系统阐释中华国粹。同时,每一种书都有深入探索,在“历史——文化”的综合视野下,又对各时代人们的生活情趣和心理境界作具体探讨。它既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这当能使我们现代年轻一代,认识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感受中华国粹之独特魅力,进而弘扬中华文化,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第二,注意对文化作历史性的线索梳理,探索不同时代特色和社会风貌,又沟通古今,着重联系现实,吸收当代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新鲜知识,形成更为独到的研究视野与观念。其中不少书,历史记述,多从先秦两汉开始,直至20世纪,这确为古为今用提供值得思索的文本,可以说是通过对各项国粹的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总结规律,并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发展策略。

第三,既有历史发展梳理,又注意地域文化研索。这套书,好多种都具体描述地方特色,如《木雕》一书,既统述木雕艺术的发展历程(自商周至明清),又分列江浙地区、闽台地区、广东地区,及徽州、湘南、山东曲阜、云南剑川,以及少数民族的木雕艺术特色。又如《饮食文化》,分述中国八大菜系,即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记述中注意与社会风尚、民间习俗相结合,确能引起人们的乡思之情。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整体,但它是由许多各具特色的地区文化所组成和融汇而成。不同地区的文化各具不同的色彩,这就使得我们整个中华文化多姿多彩。展示地区文化的特点,无疑将把我们的文化史研究引向深入。同时,不少书还探讨好几种国粹品种对国外的影响,这也很值得注意。中华文明在国外的传播与影响,已经形成一种异彩纷呈,底蕴丰富的文化形象,现在这套书所述,对中外文化交流提供十分吸引人的佳例。

第四,这套书,每一本都配有图,可以说是图文并茂,极有吸引力。同时文字流畅,饶有情趣,特别是在品赏山水、田园,及领略各种戏曲、说唱等艺术品种时,真是“使笔如画”,使读者徜徉了美不胜收的艺术境地,阅读者当会一身轻松,得到知识增进、审美真切的愉悦。

时代呼唤文化,文化凝聚力量。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建设。我们当遵照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精神,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我们希望这套国粹经典阐释,不仅促进青少年阅读,同时还能服务于当前文化的开启奋进新程。铸就辉煌前景。

2011年10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7: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