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是个用情说话、用思想助阵的载体。《国器》的作者国器编写组事先亦痛下决心挖深挖透捧出精品,但时间异常紧迫似战鼓催征,时日所限,无论采访的质和量,都离一部长篇报告文学的要求尚远,尤其直到交稿时仍未能采访到最应采访的罗阳家人,实为遗憾,更不敢奉“精品”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国器--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航空工业英模罗阳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国器编写组 |
出版社 | 航空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报告文学是个用情说话、用思想助阵的载体。《国器》的作者国器编写组事先亦痛下决心挖深挖透捧出精品,但时间异常紧迫似战鼓催征,时日所限,无论采访的质和量,都离一部长篇报告文学的要求尚远,尤其直到交稿时仍未能采访到最应采访的罗阳家人,实为遗憾,更不敢奉“精品”了。 内容推荐 国器编写组编著的《国器》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航空工业英模罗阳同志先进事迹的报告文学作品。罗阳是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他树立了当代军工人献身国防建设事业的榜样.罗阳的一生是航空报国的一生,他将自己30多年的全部精力和智慧都奉献给祖国的航空事业,践行了航空报国的伟大宗旨,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国器》以翔实的史料、感人肺腑的情感描绘了罗阳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矢志不渝、航空报国,攻坚克难、勇攀高峰,恪尽职守、忘我奉献,严于律己、淡泊名利的事迹。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罗阳同志先进事迹的一本难得的读物。 目录 第一章 铁骨壮志驯海天 信念坚定,对党忠诚 罗阳,一个英雄的名字 海天飞扬处,一道欣慰的目光 信念是奋飞的助推器 为战机,苦在其中,乐在其中 用科学发展观决战重点型号 第二章 与国俱倾一腔血 矢志不渝,航空报国 自古英才少始成 坚守是对神圣的敬畏 脊梁的力量 战机质量是航空报国的根本 举天力以壮飞 严慎细实真抓实干 信息化建设举足轻重 现场指挥神闲气定 身心下移才能改进作风 第三章 敢夺锋刀破魔咒 攻坚克难,勇攀高峰 “舞蹈”背后的拼搏 心血注满“沈阳快速” 艰难之中的果断 坚韧,在技术攻关中 力举国产航空发动机 通航产业见雄心 第四章 奉将丹心化春泥 恪尽职守,忘我奉献 执著的罗阳 创新必须务实 外场工作无小事 安全重于天 魄力源于内心的强大 王军眼中的罗部长 追踪泥脚印 胡亚洲眼里的“大个子” 冷暖之间述衷情 深夜里的“礼遇” 亲和善良中见品性 敬重军功章里的另一半 第五章 刚柔劲健真国器 严于律己,淡泊名利 打铁还须自身硬 金钱面前有境界 知夫者莫若妻 君子之交淡如水 友情亲情中的原则 低调是做人的基石 人的格局决定着作为 荣誉面前的若谷之心 一个慈父般的好人 一杯酒喝出个市劳模 孙师傅的敲门声 他像一股暖流 尾声 附录 国务院关于追授罗阳同志“航空工业英模”荣誉称号的决定 印发《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追授罗阳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的通知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追授罗阳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 关于广泛开展向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罗阳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 国资委党委关于追授罗阳同志“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 国资委党委关于开展向罗阳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 民政部关于评定罗阳同志为烈士的复函 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追授罗阳同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决定 国防科工局发出通知号召全行业向罗阳同志学习 中航工业关于授予罗阳同志“航空报国英模”称号的决定 中共中航工业党组关于向“航空报国英模”罗阳同志学习的通知 后记 试读章节 成功起降是舰载机发展的第一步,罗阳想要通过自己零距离的现场感受,为后续的飞机调试、定型、批量生产积累经验…… 11月23日9时8分,第一架舰载机成功上舰!所有人都兴奋不已;对中国航母形成战斗力更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事件,所有人都沉浸在了欢乐的海洋! 然而就在这一天,罗阳度过了一个极其漫长而痛苦的夜晚。在过度疲劳的状态下,在飞机起飞时发动机的巨声轰鸣中,他的心脏经受了残酷的折磨,开始绞痛,而他又是那样的坚强,总是以不给别人添半点儿麻烦的心态,默默地忍受着病痛。 11月25日早上,以谢根华为首的一大批沈飞人,早早就来到了码头,等待罗阳他们的凯旋。8时30分,当航母离港越来越近,他们能够相互遥望、互相招手、呼喊着对方名字的时候,岸上的人没有看到罗阳站在甲板上,谢根华心中掠过一种不祥之感。其实,这时候的罗阳因仍在承受着心脏绞痛的折磨而躺卧在床上。 9时4分,谢根华终于看到了罗阳下船的身影,心情无比激动,而罗阳却连拥抱大家的力气都没有了,只是与人们握握手,便拖着沉重的步伐要离开现场。 心细的谢根华问他是否不舒服,罗阳只是淡淡一笑:“有点儿累。” 谢根华回忆说:“接完各位领导回到车上,项目办的同志告诉我,罗阳经理说他不舒服,不能参加今晚的庆功宴会,让我代表沈飞参加主桌活动。我深知罗阳若不是特别难受,一般都会坚持到场的,于是我匆忙赶到他住的宾馆房间里,看到他横躺在床上,十分难受。我问他哪里不舒服,他说:‘心脏难受。’我感觉不妙,十分坚决地说:‘您必须去医院!’于是要求秘书和办公室主任赶快联系医院,送罗阳总经理去医院检查。” 望着脸色苍白、呼吸急促的罗阳,谢根华心里一阵疼痛:“这都是累的啊!” 仿佛是注定的缘分,罗阳与中航工业沈飞的生日都是6月29日。他与比自己整整大10岁的沈飞一起,见证了中国自主研制的战机壮丽起飞的岁月。 送罗阳去医院的车辆在走到距离医院不到100米时,罗阳因剧烈疼痛,开始喘不上气了…… 经过3个多小时的全力抢救,终未能留住英雄的生命。 听着抢救时,医生按压心脏发出的扑通扑通声,罗阳的秘书任仲凯坚信:“罗总不会就这样走的!”在他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还装着为罗阳安排得满满的工作日程。 心肌梗死抢救的有效时间只有前30分钟。而这30分钟,罗阳只呼出一口长气,此后2个多小时的抢救中,他那颗疲惫的心脏大面积梗死,再也没能在监护仪上画出一道颤波。 谢根华不禁哽咽连连、泪流满面:“……罗阳啊,你走得太早了,沈飞还有很多未完成的事业需要你率领我们共同奋斗,真是走得太早了啊!你还有77岁高龄的母亲,还有心爱的尚在读大学的女儿需要你的照顾,还有你心爱的妻子需要你陪伴终生。我们搭档近4年,正是难得的情同手足、互相信任的最佳时期,也是我们这届班子走向成熟之际,足可将沈飞的事业推向新高度之时。你怎么能就这么走了呢?”P6-7 后记 “崇拜”是个挺极限的词。 如果这个世界有什么值得崇拜,绝不是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神,而一定是活生生的英雄。 英雄令我们敬畏,英雄值得我们效仿,英雄更值得我们学习。学习英雄的人品,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高尚;学习英雄的事迹,让我们知道了怎样在平凡中铸就伟大;学习英雄的情怀,让我们知道了作为中华儿女,为这个民族赴汤蹈火奉献终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2012年12月4日,受中航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邀请采写罗阳先进事迹,带着对这位航空英雄的虔敬之情,笔者从广州匆匆飞到沈阳,直接投入到罗阳曾工作的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和沈飞公司进行实地采访,此时已错过了随中央媒体采访团的最佳时期,很多重要的当事人已很难在短时间内采访到,任务紧急,心急如焚。万幸的是,在中航工业集团公司企业文化部刘洪德部长、张静副部长的直接领导下,在沈飞宣传部王万龙部长、王克军副部长、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周善良部长、曲宝阳副部长等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最终能与歼15舰载机总设计师孙聪、罗总秘书徐英志等重要人物深度访谈,笔下便有了更为准确的记录。 采访中,每一位受访者说起罗阳都难禁泪水,尤其一些老同志多次哽咽难以言续。 此前我在想,一个企业的老总,如果不是在歼15起降成功的那个重要时刻突然倒下,断不会在媒体曝出,令人们的心中拥有如此之大的震撼力。然而,罗阳恰恰不是那种“一过性”的英雄,他是用无数个平凡垒起了崇高,他是以自己超越了无数个自我跨越了时空积起了伟大。这就是我们心中可触可感可崇拜的英雄,退几步讲,如果罗阳没有以身殉职,如果国家没有给他那么多无以复加的荣誉头衔,如果歼15没有招来中国百姓几亿双目光,罗阳30年的品质和所做的一切,亦足以令人崇拜,尤其是当下中国人太渴望罗阳这样的领导干部典范多一些的时候。相信人民的眼睛,相信人民的判断。如此,书中已尽诠释,此不碎言。 报告文学是个用情说话、用思想助阵的载体。笔者事先亦痛下决心挖深挖透捧出精品,但时间异常紧迫似战鼓催征,时日所限,无论采访的质和量,都离一部长篇报告文学的要求尚远,尤其直到交稿时仍未能采访到最应采访的罗阳家人,实为遗憾,更不敢奉“精品”了。 创作中,阅读了所有能搜集到的各大媒体的相关报道,借鉴了一些发表和未发表的文章,这些文章作者的名字是刘文波、赵承、王振宏、白瑞雪、王炳坤、林晖、何勇、毕玉才、刘勇、郭树青、陈海红、堵力、刘佳、杭晓宁,等等。与自己采访到的事件比较,有些说法不尽相同,考虑到媒体的政治性和权威性,还是以发表过的报道为主来选择事件的应用,有的个别小段落直接选来贴用,在此作特别说明,敬请谅解。 探寻罗阳精神,是灵魂的又一次洗礼。 情之切切,时间迫迫,压力甚大,此书难免留下缺憾。恳请读者朋友多多批评。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