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皇太极执政时期的清朝开国史,是学术界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详细叙述这个阶段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分析其特点,对于编写清史、满族史,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原则,探讨民族史的理论问题,都是很有益处的。
清朝建国初期,百端待举,头绪纷繁,难以一一赘述。周远廉编著的《清朝开国史研究》以研究入关前满族的社会性质为主,联系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对清朝开国史的重要问题进行探讨。
前言/l
第一章 原始社会末期(16世纪40~80年代初)/1
一 生产力的逐渐提高/l
二 诸申的处境和身份/8
三 “贝勒”的权力和地位/15
四 阿哈的性质/25
五 原始社会末期诸特征的体现/29
第二章 进入奴隶社会(1587~1621年)/34
一 微弱小部发展为强大的后金国/35
二 生产力的迅速发展/42
三 奴隶制成为占居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54
(一)广大阿哈主要从事农业劳动/54
(二)奴隶制是后金国主要的生产关系/57
四 诸申下降为奴隶占有制国家统治的穷苦平民/62
五 奴隶主阶级的形成和贵族势力的膨胀,68
(一)奴隶主阶级的组成情况/68
(二)八旗官将的权势和财富/73
(三)汗、贝勒势力的膨胀/79
六 奴隶占有制国家的产生和发展/86
(一)后金国产生的条件及其发展的基本过程/86
(二)后金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八旗制度/94
(三)女真国——后金国的奴隶主专政的阶级实质/98
第三章 过渡到封建社会(1621~1644年)/110
一 辽东地区概况/110
二 满汉人民反对奴隶制剥削的英勇斗争/121
(一)进入辽沈前满汉人民的斗争/121
(二)后金国面临的基本形势和汗、贝勒的对策/123
(三)反金斗争遍及全辽/137
三 “各守旧业”的具体内容及其阶级实质/148
四 “计丁授田”的情况、性质和影响/159
五 按丁征赋佥差的封建赋役制度/169
六 下降为封建依附农民的诸申/182
七 奴隶性质的包衣阿哈转化为封建农奴/195
八 汗、贝勒、大臣、奴隶主向封建主、农奴主转化/203
(一)汗、贝勒、大臣攫取财富的手段/203
(二)“恩封”的贵族和官将/208
(三)“军功勋贵”/214
(四)降金的汉官/219
(五)“英明汗”和诸贝勒/233
九 天命十年十月的编丁立庄/235
十 奴隶占有制国家向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制的封建国家过渡/242
十一 满汉人民坚持斗争,后金国向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的封建国家发展/254
明清纪元简表/263
编后说明/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