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恃才傲物狂放不羁,一个聪颖美丽却心存偏见,千回百转,历经种种心灵涤荡,爱情——终如芙蓉般在清澈的湖水中,静静地含露绽放。
一个终生未嫁的女人写的一本关于爱情和婚姻的书,或者说是她对爱情和婚姻隔岸观火式的理解,这本书就是《傲慢与偏见(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精)》(奥斯丁编著),一部到现在仍为绝大数人所喜爱的书。其人物刻画细致入微,恩怨爱憎、人生百态尽跃纸上,轻描淡写恰到好处。全书风格优美而平和,正如人所说,这本书“在写作上是完美的,没有遗漏也没有放纵”。
这是一部具有浪漫主义情调的英国著名爱情喜剧小说。本书被列为经久不衰的世界十大小说名著之一,作者的创作风格历经两百年,至今仍影响着世界文坛上的一些作家。小说以爱情纠葛为主线,描写了富有喜剧色彩的四起姻缘,文笔辛辣而滑稽,发人深省。此版译文忠实、准确、流畅,别具特色。
《傲慢与偏见(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精)》由奥斯丁所著,《傲慢与偏见(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精)》围绕着班纳特太太如何把女儿嫁出去的主题展开故事。其中又以二女儿的婚事为主线。男主人公达西富有、高贵但却十分高高傲;二女儿伊丽莎白年轻、任性且聪明活泼,对达西心存偏见。爱情在两人之间忽隐忽现、步履维艰,但终于打破了这种傲慢与偏见。小说最终在两人幸福美满的婚姻中落下帷幕。
小说不仅在文字和语言风格上令读者沉迷与陶醉,更以其严谨的结构、饱满的人物形象,深刻的心理描写,以及引人入胜的爱情故事,吸引读者步步深入,逐渐进入小说的美妙世界。
第一章
有钱的单身汉必定想娶亲,这条真理无人不晓。
这种人初到一地时,别看其喜好或想法如何谁都不甚了了,但由于这条真理在左邻右舍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家家都会想他理所当然应归自己哪个女儿所有。
一天,贝内特先生的太太问他道:
“亲爱的,内瑟菲尔德园已经租出去了,你听说了么?”
贝内特先生说还没有。
太太接着道:
“当真租出去了。朗太太刚刚来过,我全是听她说的。”
贝内特先生没有吭声。
他太太忍不住提高嗓门说:
“是谁租了你就不想知道么?”
“是你想说给我听,我又没说不愿听。”
这一来贝内特太太上了劲。
“哼,告诉你吧,亲爱的,听朗太太说,租下内瑟菲尔德的是个年轻人,很有钱,原住在英格兰北边。星期一他坐了辆四匹马拉的车来看房子,中意得很,马上就与莫里斯先生谈定了。他本人准备搬来过米迦勒节,有几个仆人下周末先住进来。”
“这人姓什么?”
“宾利。”
“结了婚还是单身?”
“哟,单身,亲爱的,这还用问?是个有钱的单身汉,一年四五千。我们几个女儿的福气来了!”
“说到哪里去了!这跟她们有什么相关?”
“哎呀呀,我的好先生,”贝内特太太说道,“你怎么这样讨人嫌?你明知故问,哪会不知道我在盘算着把哪个女儿嫁给他!”
“难道他搬到这里来就是为了这桩事?”
“为这桩事!胡说!你怎么讲出这种话来?不过呢,他看中我们的哪个女儿倒很可能。所以,等他一来,你非得拜访一趟不可。”
“我去一趟没有必要,你可以带着几个女儿去。要不然。你让她们自己去,说不定这样更好。要论长相漂亮,你跟她们哪个比都不差,你们一道去,宾利先生最看得中的倒可能是你。”
“得了吧,你是故意奉承我。当年我确实长得漂亮,可是现在没什么可夸了。五个女儿都已长大成人,不该再想自己漂不漂亮。”
“到了这种地步,一个女人大概也没多少漂亮好想了。”
“这事就别谈了吧,但是等宾利先生搬来了以后,无论如何你得去看看他。”
“老实说吧,这我可不会答应。”
“你就不为几个女儿着想?算计算计吧,哪个女儿嫁给他不是门好亲事。威廉爵士夫妇俩说定了要双双去走一趟。还不就打的那主意?你是知道的,新搬来了人,一般的他们都不登门。说正经话。你非去不可,你不去我们母女没法上他的门。”
“你也太顾虑重重了。我可以肯定,宾利先生见到你一定高兴。我写几行字让你带去,就告诉他,无论他挑中哪个女儿,我都打心底里乐意他娶过去,只不过在信里我得替小宝贝利齐特地美言两句。”
“这种事我看你别干为好。与几个姐妹比,利齐并没有哪点强。论漂亮,我看她绝对赶不上简一半,论活泼,她又不及莉迪亚一半,可是你总对她存着偏心。”
“她们没一个有多少值得夸的,”贝内特先生说,“全都傻乎乎。什么都不懂,跟别人家女孩儿没两样。姐姐妹妹几个就数利齐比起来有几分聪明。”
“你怎么能把自己亲生女儿贬得这样低?你就爱说惹我生气的话。明明知道我的神经受不起刺激,你偏不体贴我。”
“亲爱的,你别误会。我老惦记着的就是你的神经。你那几根神经都成了我的老朋友了。你一谈起神经就心焦,至少这二十年里我听得多。”
“哎,我的苦处你哪里会知道。”
“可是我总希望你的毛病会好,活着看到好些一年有四千镑收入的富家子弟搬到这地方来。”
“你不上他们的门,搬来二十个也没用。”
“你放心好了,亲爱的,要是有二十个搬来,我都要登门拜访。”
贝内特先生就是这么个怪物,头脑灵活,口舌尖酸,但又遇事能沉住气,且变化无常,所以他太太与他相处了二十三年都没有能够摸清楚他性格的底细。太太的头脑没那么顶用。这女人缺乏悟性。孤陋寡闻,肝火偏旺。一遇不顺心的事,就以为神经出了毛病。她一生的大事是把几个女儿嫁出去,惟一的爱好是出门做客,打听新闻。
第二章
在最早去拜望宾利先生的人中,有一个便是贝内特先生。他早就打定了主意拜望他,然而一直瞒着太太,始终说不去,直到登过门的那天晚上,才让他太太知道。秘密是这样揭开的:
他的二女儿利齐在给一顶帽子镶边,他看着看着,突然说:
“利齐,这顶帽子宾利先生要是喜欢就好。”
“我们没打算登宾利先生的家门,哪里会知道他喜欢什么!”利齐的妈妈气冲冲说。
伊丽莎白说话了:
“妈妈。大家聚会时能遇上他,朗太太答应介绍我们认识他。”
“我不相信朗太太愿意行这个好。她自己还有两个侄女。这人虚伪,只为自己打算,我对她没有好感。”
贝内特先生接过话道:
“我也没有好感。你没有指望她给你帮忙,这倒叫我听了高兴。”
贝内特太太不愿答理,但又压不住心头的火气,便骂起一个女儿来:
“基蒂,你行行好吧,别这样咳个不停。得想想我的神经,都快叫你咳得断成几节啦!”
“基蒂咳嗽起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没拣个好时候。”做爸爸的说道。
基蒂觉得委屈,答道:
“我咳嗽不是为了寻开心。”
“利齐,你们下次什么时候开舞会?”
“从明天算起再过两星期。”
她妈妈嚷了起来:
“哟,难怪!朗太太要等到舞会前一天才回。她自己都与宾利先生不认识,哪能介绍你们认识!”
“亲爱的,这倒好,你可以抢先你朋友一步,介绍她认识宾利先生。”
“哪儿的话!哪儿的话!我自己与他都还没有熟悉。你怎么这样拿人家开心呢?”
“你的小心谨慎叫我佩服。的确,只认识两个星期不算一回事,这么短时间里不可能对人有真正的了解。但是如果我们不果断些,别的人一定会抢先。无论如何,朗太太与两个侄女一定不肯错过机会。所以,如果你不愿帮人一把,就让我来吧。朗太太会感激不尽。”
几个女儿睁大眼望着爸爸。贝内特太太一个劲儿地叫: “信口开河!信口开河!”
“你这样大喊大叫顶什么用?”贝内特先生高声说,“介绍人认识得有个介绍的礼数,按礼数办,不能随随便便,难道这也叫信口开河?对这一点我就不敢苟同了。玛丽,你说呢?我知道,你这姑娘很有头脑,常读大部头书,还要做摘录。”
玛丽满心想发表一番高见,可是又不知从何说起才好。
贝内特先生又说话了:
“玛丽一时间还没想出个头绪来。我们等等,再谈谈宾利先生吧。”
“一提宾利先生我就心烦。”他太太说。
“听你这么说我就后悔了,为什么不早早告诉我呢?如果今天上午知道你这个样,我肯定不去拜望他了。真是太不凑巧,但是,既然我已经拜望过了,事情已无挽回余地,现在我们不打算相识也只好相识了。”
母女几个喜出望外,也许母亲比女儿更胜一筹,贝内特先生见了好不得意。然而,第一阵欣喜的劲头过去后,贝内特太太又抢功了,说这事本早就在她的预料之中。
“亲爱的,你真是个有心人!不过我早知道我说的话你最终会听信。我看准了,你疼爱自己的女儿,不会放着这么好的人不去结识。哟,我真高兴!明明今天上午就去过了,却不露半点风声,闷到现在才说出来,这玩笑也真开得好。”
“基蒂,现在你爱怎么咳嗽就可以怎么咳嗽了。”贝内特先生边说边走出了房门,懒得再看太太怎样欢天喜地。
房门关上后,贝内特太太说:
“你们看看你们的爸爸有多好!我不知道他的恩情你们几个以后如何报答得了。我也疼爱你们,要你们报答也难。实话对你们说吧,到了我们这把年纪,天天去结交新人并不是什么痛快事,可是为了你们几个着想,还有什么我们不情愿干?莉迪亚乖乖,别看你是年龄最小的,我敢说下次开舞会宾利先生一定会邀你跳舞。”
莉迪亚满不在乎地说:
“哼,要跳舞我不怕。别看我年龄最小,可是个子最高。”
这天夜晚,母女几个便七嘴八舌猜着宾利先生什么时候会回访,还定下了请宾利先生来吃饭的时间。
P1-5
一部文学史是人类从童真走向成熟的发展史,是一个个文学大师用如椽巨笔记载的人类的心灵史,也是承载人类良知与情感反思的思想史。阅读这些传世的文学名著就是在阅读最鲜活生动的历史,就是在与大师们做跨越时空的思想交流与情感交流,它会使一代代的读者获得心灵的滋养与巨大的审美满足。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以中外语言学习和中外文化交流为自己的出版宗旨,三十多年来,翻译出版了大量外国文学名著、社会科学著作和人物传记等,与国内翻译名家有着深厚的渊源。近年来,在市场化大潮的裹挟下,翻译质量急剧下降,出版物质量也令人忧虑。出版一套质量上乘、造福读者的高品味文学名著便成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与光荣使命。我们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国内翻译界的一致赞同与积极响应。这便是“中译经典文库·世界文学名著”丛书出版的缘起。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我们成立了以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著名翻译家尹承东先生为主编,著名翻译家王逢振、尹承东、李玉民、杨武能、张建华、张经浩、陈众议、罗新璋、施康强、郭建中为编委的“中译经典文库·世界文学名著”编委会,他们本着对读者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认真遴选篇目,选择国内最权威的译本,向读者奉献上一道精神盛宴。
“中译经典文库·世界文学名著”将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将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学名著、国内最权威的译本纳入这一系列,不断地将优秀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广大读者。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的喟叹。中外大师们不必疑虑,捧读他们著作的读者,便是他们的千古知音,他们的作品将伴随人类文明的足迹,直至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