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致文库》的作者均是当今海内外思想文化界的顶尖学者,知识广博、学养深厚、不仅有话可说,说话到位,而且文笔老辣、独到。
《渐江和我们》为《格致文库》之一。
品名画,读犀文,游览当代士子——黄永厚先生的精神花园。
从他的画作中去感受整体气势给人的震撼,从他的文章中去进一步了解他的为人之道。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渐江和我们/格致文库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黄永厚 |
出版社 | 北岳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格致文库》的作者均是当今海内外思想文化界的顶尖学者,知识广博、学养深厚、不仅有话可说,说话到位,而且文笔老辣、独到。 《渐江和我们》为《格致文库》之一。 品名画,读犀文,游览当代士子——黄永厚先生的精神花园。 从他的画作中去感受整体气势给人的震撼,从他的文章中去进一步了解他的为人之道。 内容推荐 《渐江和我们》是黄永厚老先生的文画集。黄永厚老先生不仅是我国著名的国画家,而且也是杂文家,因而其画作大多与文章、书法融为一体,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其文章形式自由、谈古论今、信手拈来、挥洒自如,可见其学识的渊博、学养的深厚。他的文画集现在世面上也很罕见,现存的旧本价格也较贵,相信本书的出版会让很多钟情于黄老文画的人爱不释手。 目录 杨柳依依 渐江和我们 ——一个奇怪的艺术现象 山水答问 艺术是福音 艺术是福音吗? 枯水河 云想衣裳好吗? 中国人真快活 ——论欢乐 龙里·米尔沙 ——论完美 三姑娘与“谄也” ——论悲剧的传统 徐渭的选择 我是谁 何海霞 苏解为 李淳 大师的宗旨 黄茅白苇好收成 ——苏子论书 任伯年 毕加索 角色辉煌 ——《武生泰斗》和马泉来 秋瑾像并跋 不够知己 ——一帧照片的往事 安谧付过代价 ——说张煦和 未了前身债 ——看沈迈士 胡颖州居士 说点虔诚 ——复N的信 玄隐庐诗话 聊斋 九方皋 贫富和尚 狂者纳之 富贵云尔 板桥先生 顾云酒话 宋玉 锦瑟 敢来三碗 荆轲和嵇康 书于《西北汉简》之后 泰山论虎 牝狼 二王庙 铜雀台 美丽的煎熬 告诉祝勇 诗歌和袜子 鸟人三题 又遇七贤 ——就《冰炭同炉》答薛原 “先知者”和“一段木头” ——黄裳先生 快意之快 一嗟区冶子,铸造剑不铸人 给孔子办个证 试读章节 杨柳依依 艺术为什么那么重视感觉?因为感觉来不及修饰、来不及承担责任。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依依,只给你一个永远含情脉脉的恋人,不带附产品,如油、盐、柴、米,生儿育女,洗袜子上班,摔锅子打碗,直到翻脸离异都不解恨。 依依之情,风光明媚,十八岁见到她是这样,八十岁想到她还那样,都不老。 不老,是句假话,唯有艺术可望超越老。为此,宋徽宗、李后主置皇位于不顾,江山色变,而艺术长青,其代价可谓大矣!罗马帝国尾巴上也挂着一个宝贝皇上尼禄,他把母亲、老婆、女儿一一砍完之后自己也抹了脖子,在实现最后壮举的当儿,更出惊人之语:“看呐,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大艺术家完蛋了!”深致惋惜于自己。但这位冒牌大艺术家生前和死后均未留下任何艺术品,我们也就不必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抱歉了。 平民之中,外国有年纪轻轻就被贫病折磨而死的莫迪里阿尼。剩下一口气,他还精心地将求医需售而未售的作品,统统葬进塞拉河里。人躲不过灾难作品却躲过了,直到一天疏浚河床,河伯将其作品全部完好如新地奉还世人。中国则有“衣大布而补之……正瘈系履……贫也,非惫也”的硬汉——文哲双蹊的庄周。 有多少好艺术品便有随之而来的更多赝品,从这一现象你可以看出人们对艺术的热情有多高了。艺术家怎样报答别人对艺术的尊重、对自己的捧场呢?其如某些报刊影视媒体所热心关注的位尊而多金吗?难道不可以用这些例子来教训趋炎附势的势利之徒吗?答案都在问题中了——势利只能引爆更大的势利。 艺术需要纯洁的时候纯洁会走来的。这之间她已褪尽奢侈生活的分心。“我从未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理想’。”这该不是爱因斯坦躺在豪华“猪栏”沙发上吹出来的大牛皮吧。 然而,艺术家终归还有个大限。刘海粟大师给一位女画家画展题签时说:“侬勿会画画画得好;我会画画画得更好。”一触到这个“会”字,我脑子忽然来了个急转弯,转到我自己头上——我要是会什么,就到我犯傻的时候了。“会”可以变成阻断创意的墙。个人技巧的确需要艺术家对之付出毕生的努力,下了功夫便凝结为个人图式,它既算是对艺术家的报偿,也作了市场掌声、金钱追认的一个标识。顺着这个路子下去,敝帚自珍,则难免到了末路。幸得海老那句话里“更好”中还有个“更”字。 除非敏感苏醒,感觉拉着艺术家杀出重围,使其不安于沦为技巧的奴隶。 渐江和我们 ——一个奇怪的艺术现象 一个积极进取的社会,认真关注荒疏冷峻的绘画流派,这件事的现实意义我看要远远超过历史了。因为任何遗产都有个毛病,害怕束之高阁。 预备会上不是有位同志讲了句逗乐的话,引得哄堂大笑吗?“用渐江画法画画,别说到全国美展夺标,就是省里也难通过呀!”纪念渐江的活动,就有给繁荣创作带来“综合治理”的机会。 我常常想到霍去病墓前的“大石头”。人们倘不留意,那上面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楚。奇怪的是,汉武帝刘彻为何把它当成猴子、老虎,送给自己年轻已死的爱将?这个问题对我一直是个谜。我是在今年预备会上接受写文章任务的,不能一下子把渐江认个明白,只好把平时苦恼的问题引出来,好在不离画画的事。刘彻的艺术胃口也够大的了,竟吞下这许多近乎毛坯的石头。但它像给我们点启示:——刘彻在位五十四年,这么长时间里掌着权,除了打仗、求仙,还过问艺术。那么,他是平白忍受着雕塑工程承包人的愚弄呢?还是亲临指导提意见?无史料可证。但有一条是可以成立,即:没有他的点头认可,那石雕站不起来。这里,姑且把他称作“订件人”吧。 艺术“订件人”的胃口其重要不能小觑了! 它不但决定着什么样的货色可以出笼,还影响着将来博物馆里有什么等级的进账,恐怕还影响着学者们的评分和讲出有益的意见使后代得到借鉴。现在城市建筑发展了,人们谈论摩尔的时间多了,倘若有谁大胆学学霍去病墓石雕的办法,在大石头上錾几道线,而不被指为“粗制滥造”“偷工减料”就好了。有人对“真实”的理解,不到直接从真人身上翻模决不罢休,口味的差异,可谓大矣。 我们的胃口怎么样呢?今天证明,既吞得下刘彻的石头,也吃得下渐江的冷峻,是个好兆头!十几年前不但有人怕老虎、猫头鹰,连白菜萝卜都忌口,真是不食人间烟火之尤。 下面将四张画跋集到一块,就正于各专家、学者。我是个画画的,守个本分吧。 P1-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