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王朝暮年/话说中华文明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李默
出版社 广东旅游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平定淄青

唐元和十三年(818)七月,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出尔反尔,宪宗(李纯)派兵讨伐,平定淄青。

淄青镇(今山东东平西北)自代宗永泰元年(765)李正已为节度使时割据,管辖12个州,是全国割据藩镇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宪宗元和九年(814)官军征讨淮西吴元济时,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出兵声援淮西,并派刺客暗杀宰相武元衡,重伤裴度,焚烧河阴(今郑州西北)转运院仓储,甚至还密谋在东都制造流血事件。元和十二年十月,淮西叛乱被平定后,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害怕朝廷讨伐,便萌生归顺朝廷的想法。

十三年正月,李师道派使者入朝,表示愿让自己的长子到朝廷为人质,并献出沂、密、海3州,请示归顺朝廷,宪宗准奏。但不久李师道又反悔,继续与朝廷抗衡。宪宗大怒,决定派五道重兵征讨。十一月,五道兵马之一的魏博节度使田弘正率兵从杨刘(今山东省东阿县北)渡过黄河,在距郓州40里的地方安营扎寨,与李师道军队相对峙。李师道军队都很恐慌。十二月,武宁节度使李想与李师道交战11次,李每战必胜。李师道见形势危急,忧悸成疾。次年二月,李师道派大量民工修建郓城壕沟,连妇女也不放过,百姓怨声载道。部将刘悟颇得士卒拥戴,李师道怀疑他有反心,便想杀掉他。事情泄漏后,刘悟率军攻人郓城,杀死了李师道和他的两个儿子,淄青等12州都被平定。

从广德年间以来近60年,藩镇割据、跋扈的河南、河北30余州,自此全部归朝廷辖制。  宦官开始废立皇帝

唐宪宗元和年中,左神策中尉吐突承璀曾秘密上奏,请求废掉太子李恒,改立澧王李恽为太子,宪宗没有准奏。元和十五年正月(820),宪宗因服用方士金丹,性情变得焦躁,多次杖责左右宦官侍臣。受刑者往往被打死,因此人人自危。在宪宗病重期间,承璀又奏请立澧王为太子。太子恒闻讯后十分害怕,便私下派人与母舅司农卿郭钊商议,郭钊嘱咐太子只管对皇帝尽孝,不要理睬其他事情。二十七日,宪宗暴死,宫中流传为内常侍陈弘志所杀。但宫中都避而不谈此事,只说是宪宗药性发作而死。这时,神策中尉梁守谦与宦官马进潭、刘承偕等拥立李恒即位,杀死吐突承璀及澧王李恽。闰月三日,太子李恒在太极殿登基,称为穆宗。宦官废立皇帝的先例由此开始。

宪宗迎佛骨

唐元和十三年(818)十二月,宪宗派使者迎

佛骨回京。

宪宗晚年崇尚佛道。喜论神仙。功德使迎合帝意,上奏说风翔法门寺有佛骨指,相传30年一开,开后则年丰人安,来年即为开的时间,请求皇帝派人迎之,放在禁宫中。元和十三年(818)十二月,宪宗李纯派遣宦官中使率众僧前往法门寺迎接佛指骨。十四年正月,佛骨送到京师,李纯将其留在禁宫中,安放3日后,又命僧众护送佛骨到各个寺院供奉。长安王公百姓都争先恐后去瞻视佛骨并施舍大量钱财。刑部侍郎韩愈上表切谏,认为自黄帝至禹、汤、周文王、武王,都健康长寿,百姓安乐,而当时并无佛法。汉明帝时,佛教传人中国,其后战乱四起,王朝短命。唯梁武帝在位48年,前后三次舍身入寺,可是竟然被侯景所逼而饿死于台城(今江苏南京),其国不久即灭。由此可见,佛实不可信。佛教口不言先王之法,身不着先王之衣,不懂君臣之义、父子之恩。如果佛身尚在,奉其国命来上朝,陛下可犹礼接待,但如今其身死已久,怎么能将枯骨放置于宫中呢!他请求宪宗将佛骨交有关部门处理,将其投入水火之中,永绝后患,并表示,假如佛骨显灵,降临灾祸的话,愿一人承担责任。宪宗见奏后大怒,本想处死韩愈,后经裴度等人力保,于是将韩愈贬为潮州(今广东)刺史。宪宗仍一如既往地信奉佛法。  李公佑创作传奇

唐代小说家李公佑,贞元元和年间人,籍贯陇西(今甘肃东南)。宪宗元和年间为江南西道观察使判官,后罢职。他创作的传奇今存《南柯太守传》《谢小娥传》《庐江冯媪传》《古岳渎经》4篇。

《南柯太守传》约作于德宗贞元末,故事写游侠之士淳于生梦入槐安国,被招为驸马,出任南柯郡太守。醒来时,发现“槐安国”原来是槐树下的一个蚂蚁窝。小说意在讽刺窃据高位者不可恃之傲物凌人,同时也宣扬了浮生若梦的思想。其构思与沈既济的《枕中记》相似,但文辞尤为华丽,描写尤为细致。融合了寓言与志怪的表现手法,具有讽刺文学的某些特色。《南柯太守传》流传甚广,成语“南柯一梦”就是出自此典故。

《谢小娥传》约作于宪宗元和末。谢小娥是豫章(今江西南昌)少妇,她梦见被害的父亲和丈夫用隐语告以凶手姓名,醒后广求智者解梦。后在上元县遇李公佑解梦,知凶手二人姓名,于是改扮男装,伺机杀死凶手,复仇后出家为尼。传中谢小娥性格鲜明,当时广为流传。

《庐江冯媪传》《古岳渎经》都作于元和中。其中《古岳渎经》写楚州刺史李汤在龟山水中见一怪物,后来得知怪物就是禹治水时降伏的淮涡水神无支祁。这个神话创造了一个“神变奋迅”的神猿形象,它和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有很大关系。

李翱论学

李翱(772—841),字习之,陇西成纪人,中唐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

李翱直接继承和发展了韩愈的教育思想。但他和韩愈不同,他反对盲目反佛,主张有的放矢。他认为,佛道思想中的某些重要的思想与方法是可以借鉴的。因此后人评价他“儒表佛里”。

虽然如此,李翱的教育目标也是培养合乎儒家道德伦常和理想的君子圣贤,这点和韩愈的卫道思想是相同的。他批评当时的教育使“人仕者以容和为富贵路,曷尝以仁义博施之为本乎?由于经旨弃而不求,圣人之心外而不讲,干辨者为良吏,适时者为通贤,仁义教育之风,于是乎扫地而尽矣”(《李文公集·与淮南节度使节》),认为发展教育不仅要“学其言”,更要“行其行”“重其道”,最终完成读书成圣的主要教育目的。

李翱从人性理论出发,认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复性”,这与孟子及佛教禅宗“求本心”、“求诸己”、“心外无物”、“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思想同出一辙。在他看来,“人之初性本善”,只因后天受妄情所惑,才会不明事理,通过教育可使“妄情灭息,本性自明”,故圣人“教人忘嗜欲而归性命之道也”(《李文公集·复性书》)。显然,他的主张对宋儒“存理灭欲”主张有直接的影响,进一步补充和深化了传统的儒家教育思想。为了达到“重道”和“复性”的教育目的,李翱认为首先要精心研读儒家经典里的核心著作,掌握其精髓。P2-9

目录

平定淄青

宦官开始废立皇帝

宪宗迎佛骨

李公佑创作传奇

李翱论学

柳宗元的政治哲学思想

卢龙节度使刘总弃官为僧

幽州、成德、宣武诸军屡乱

牛李党争开始

宦官杀唐敬宗

文宗励精求治·朝野气象一新

李益去世

李德裕献《丹戾六箴》

平定横海镇

南诏攻陷成都

唐代角抵兴盛

李德裕整顿西川边防

建筑装饰日益丰富

“钱荒”出现

太医署建立并发展

长安洛阳兴盛私家园林

宋申锡被诬谋反

蕃将降唐牛李争端加剧

它山堰工程完成

造僧尼籍

唐代的妓女

薛涛去世

甘露之变发生·宦官尽揽大权

千寻塔修建

澄观圆寂

魏谟谏止文宗观《起居注》

王彦威进《供军图》

宦官矫诏立武宗

回鹘内乱

李商隐卷入党争

唐人重视水利工程

吐蕃内乱

回鹘流散·唐定回鹘

宗密禅师卒

宦官仇士良死

宦官立宣宗

项斯及第

发兵讨刘稹

唐武宗灭佛

白居易逝世

宣宗复兴佛教

李绅去世

《玄怪录》‘结集

贬牛李党。

吐蕃三州七关来降

李翱提出复性论

《理伤续断方》奠基骨伤学

张义潮归唐

裴休整顿漕运

崔龟从撰《续唐历》

白敏中平党项

韦澳作《处分语》

张潜谏奖羡余

佛光寺建成

王式抚定安南

唐懿宗即位

日僧圆珍回国

南诏酋龙称帝

裘甫起事

唐兴厚葬

懿宗崇佛

唐代法门寺地宫

参军戏向戏曲发展

白银入用开始

南诏两占交趾

段成式著《酉阳杂俎》

高骈平安南

宣鉴禅师卒

义玄禅师卒

樊绰撰《蛮书》

西州回鹘国创立

桂林成兵起义

王介雕《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南诏犯成都

《四时纂要》总结唐代农业技术

高骈大破南诏

范摅撰《云溪友议》

唐懿宗迎佛像

王仙芝黄巢起义转战天下

沙陀反唐

《传奇》结集

黄巢攻入长安即帝位

江南地方武装蜂起

朱温降唐

唐僖宗奔蜀

黄巢退出长安

李克用助唐

李朱构怨

黄巢兵败身亡

诸军合攻田令孜

朱玫擅立

李克用被贬

朱全忠击败秦宗权占据中原

皮日休主张无神论

王建据蜀中

朱杨合攻孙儒

王建入成都

朱全忠克徐州

杨行密劝课农桑

裴庭裕撰《东观奏记》

王氏据闽

颁发景福崇玄历

董昌称帝

李克用进兵长安

李茂贞犯长安

朱朴宣称一月可平天下

韩建胁帝散亲兵

杨行密败朱全忠

崔胤谋除宦官

宦官囚禁昭宗

昭宗复位被劫

杜苟鹤继承贾岛风格

朱李相攻

罗隐论明君

朱全忠拥昭宗还长安

朱全忠专唐政

罗绍威屠杀天雄牙兵

耶律阿保机为契丹主

序言

《话说中华文明》是一部全景式图文并茂记录中国文明历史的大书。出版者穷数年之力,会集各方力量——专家、学者、编辑、学术顾问们,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档案、资料、著作中,探珍问宝,追寻中华文明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的灿烂之光。此书的出版,凝聚了编撰者的心血,学术顾问们的智慧。尤其是李学勤先生,亲自动笔写下了序言,更增加了本书沉甸甸的份量。

中华文明的历史充满了辉煌与苦难,成就和挫折。它的历史无处不在,决定着我们中国人今天的思想和感情。当今的中国和中国人是中华文明的历史造就的,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的延伸,也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华文明的历史之河奔流到现在。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之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构成。中华文明丰富、深刻、辉煌、博大,在人类文明中的骨干作用和领导作用人所共知。在人类文明的发源时期,中华文明就是四大古国之一,是地球上文化的策源地之一。在人类文明的早期,中华文明成为文明在东方的支柱,公元前后200年间,人类的汉帝国与罗马帝国这两只铁手攫住了地球。在欧洲进入中世纪的时候,中华文明更成为人类文明最主要的领导,它的文明统治东亚,传遍世界。进入近代,中华文明处于自身的重压和西方的欺凌下,但中国人民的斗争史和奋起精神是人类文明历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页。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为人类贡献出了从思想家孔子到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从唐诗宋词到长城运河的伟大创造,贡献出了从诸子百家到宋明理学,从商周铜器到明清文学的深刻内涵,也贡献出了从五霸七强到三国纷争、从文景之治到十大武功的辉煌历史。中华文明的历史绚烂多彩,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永放光芒。

中华文明也是人类历史上最独特的文明,没有哪一个文明像中华文明这样持久,这样统一一致。世界上其它文明不但互相交错,其创造者也都与高加索体质的人种有关,它们是姐妹文明。在人类历史中,只有中华文明才是独特的,它的创造者是中国土地上的中国人民,与其它任何地方的人民都没有关系,它的文化是统一一致的文化,可以不依赖于其它任何文明而生存,但中华文明也绝不是封闭的,它接受他人的文化,也承担自己对于人类的责任。

人类进入新世纪,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令世人瞩目。人们对于世界未来的政治和经济结构的估计无不以东亚和太平洋为中心,而尤以中国为重点。

经济起飞只是当代中国的一个方面,中国的精神文明的建设尤为刻不容缓。如果中国要自觉地发展中华文明,要有意识地使中国的发展具有世界意义,就必须发展强有力的精神文化,这样才能使中华文明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才能形成中国和中华文明钓全面现代化。

而中国的精神文化的发展植根于中华文明的伟大传统之中。进入近代之后,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对于中国文化的价值产生大量的情绪化和激烈冲突的论调。“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具有冲破封建束缚的时代意义,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不容否认的正面意义,与文化虚无主义是完全不同的。文化虚无主义者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旗帜下主张全盘西化;而复古主义则沉迷于中国文化的古董,走进反进步、反科学的泥潭。

历史的发展则超越了所有这些论点,产生这些论调的一百多年来的中国近代史已经结束。历史要求中国发展,要求中国走在全世界发展的前列。西化论和复古论都已过时,历史已经要求世界超越西方,中国可以承担起世界的命运,而中国的现实和世界的历史都说明,中国的使命在于它的发展前进,而非倒退。

中华文明走出迷惘的时代,我们这一代处在一个伟大而具有挑战的历史阶段。

总结历史、展望未来,这就是《话说中华文明》的意义和使命。我们创作《话说中华文明》,力求总结和回顾中华文明的全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开创一个新的局面。在内容结构上,既具有一定的深度,又具有相当的广博性,既有严谨、准确的学术价值,又有活泼、流畅的可读性。我们在两千页的范围内容纳了中华文明的各个方面,使它综合了大规模学术著作的系统性、严密性,和普及读物的全面性、简易性,它既可作为大型工具书检索中华文明的各个成分,又可作为通俗的读物进行浏览。

我们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就开始思考中华文明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并逐渐形成了编著《话说中华文明》的设想。在开展这项庞大的文化工程之始,我们就聘请了国内权威学者李学勤、罗哲文、俞伟超、曾宪通、彭卿云诸先生担任学术顾问,他们对计划作了充分讨论,并审阅了大量初稿。我们聘请了广州、香港地区的社会科学学者、大学教师、研究生以及我社编辑人员几十人担任稿件的撰写工作。

通过创作这部书,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了它的内在缺陷。中华文明具有辉煌的时期,也有苦难的年代,有它灿烂的成就,也有其不足的方面。中华文明在自身中能够吸取充分的经验和教训,就能够使自身健康壮大,成长发展。

通过创作这部书,我们也深深感受到了出版事业的使命和重任。我们希望这部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起到它所应当起的作用。为中华文明的反省、前进和奋起作一点贡献。

内容推荐

李默主编的《王朝暮年(话说中华文明)》是一部全景式图文并茂记录中国文明历史的大书。出版者穷数年之力,会集各方力量——专家、学者、编辑、学术顾问们,在浩如烟海的历史 档案、资料、著作中,探珍问宝,追寻中华文明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的灿烂之光。

总结历史、展望未来,这就是本套书的意义和使命。《王朝暮年(话说中华文明)》作者总结和回顾中华文明的全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开创一个新的局面。在内容结构上,既具有一定的深度,又具有相当的广博性,既有严谨、准确的学术价值,又有活泼、流畅的可读性。在两千页的范围内容纳了中华文明的各个方面,综合了大规模学术著作的系统性、严密性,和普及读物的全面性、简易性,它既可 作为大型工具书检索中华文明的各个成分,又可作为通俗的读物进行浏览。

编辑推荐

李默主编的《王朝暮年》是《话说中华文明》系列之一,该系列全景式图文并茂的记录了中国文明历史,与考古密切相联,追寻中华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的灿烂之光,它可称为真正的“纸一博物馆”,文字、图片彼此相当,将中华文明人类历史上缔造的最光辉绚丽的文明呈现在读者面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4:0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