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晚明汉文西学经典--编译诠释流传与影响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邹振环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晚明汉文西学经典--编译诠释流传与影响》编著者邹振环。

中国近代的知识传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西学,这一西学又有多个系统的来源:明末清初天主教系统的西学,晚清西方新教传教土带来的西学与转道日本引入的西学,以及五四时期从苏俄输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西学。那么,在中国传播的西学究竟有无自身的统宗——学术脉络呢?《晚明汉文西学经典:编译、诠释、流传与影响》在海内外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16世纪末至1 7世纪中期具有代表性的汉文西学经典,如《坤舆万国全图》、《西学凡》、《职方外纪》等多种,尝试将这些经典放到明末清初知识场这一更为宽广的背景下,从整个社会文化史的角度来探究其编译、诠释、流传与影响的历程。《晚明汉文西学经典:编译、诠释、流传与影响》较为关注晚明与晚清在学术上之承上启下的关联,着力阐明晚明汉文西学经典在晚清西学知识场重建过程中再次被激活的特殊意义,并将之作为中华经典系谱的重要构成,从而揭示在中国传播之西学的统宗及学术脉络。

目录

 导言

 一、汉文语境中“西学”概念的出现

 二、变动概念的“西学”

 三、“汉文”与“西学经典”

 四、“编译”、“诠释”、“知识”与“知识场”

 五、“知识对话”、“知识互动”与“本土性知识”

 六、本书的问题意识与结构

 

第一章 利玛窦世界地图的刊刻与明清士人的“世界意识”

 一、利玛窦世界地图刊刻与传播的主要系列

 二、利玛窦世界地图所引入的新知识点

 三、明清间士人对世界地图的回应和早期“世界意识”的形成

 四、利玛窦世界地图在晚清西学知识重建过程中的意义

 五、本章结语

 

第二章 明清知识场域中的《交友论》

 一、晚明讲学游学之风与《交友论》译刊的时间、地点与形式

 二、《交友论》的内容与体例

 三、《交友论》在明清间知识场域中的影响

 四、王韬的《择友说》和谭嗣同《仁学》中的“朋友观”

 五、本章结语

 

第三章 《天主实义》、《畸人十篇》、《七克》: 新知的表述与旧壳的对话

 一、交谈式演说体的《天主实录》与《天主实义》

 二、对话体以寓言格言证道的范本《畸人十篇》

 三、裒纂体知识“证道”“劝善”的《七克》

 四、天主教汉文经典在晚清的重刻与形式及术语的借用

 五、本章结语

 

第四章 《几何原本》: 历经两个半世纪的翻译诠释

 一、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前六卷的译出

 二、《几何原本》演绎体系与清前中期中国数学家

 三、《数理精蕴》与《几何原本》满文译本

 四、《几何原本》的续译与上海新知识运动的掀起

 五、韩应陛与续《几何原本》的刊行

 六、金陵书局版《几何原本》全帙的刊行与张文虎的贡献

 七、晚清知识者的学术互动与《几何原本》续译续刻的意义

 八、本章结语

 

第五章 《泰西水法》、《同文算指》: 在工具性知识层面会通中西

 一、《泰西水法》的译者徐光启与熊三拔

 二、《泰西水法》的译刊与晚明的农业科学实验

 三、李之藻与《同文算指》编译

 四、《同文算指》与《西镜录》

 五、徐光启、李之藻在工具性知识层面会通中西的努力

 六、《泰西水法》、《同文算指》与晚清学界

 七、本章结语

 

第六章 《西学凡》与《童幼教育·西学》: 西方学科知识的传入

 一、最早传入的佛教分科知识及其受容

 二、《西学凡》所介绍的西方学术与知识分科系统

 三、高一志的《童幼教育·西学》中所介绍的西学分科知识

 四、欧洲人文主义教育的兴起与耶稣会知识体系

 五、耶稣会教育与学术分科知识在明清间的介绍与影响

 六、晚清艾儒略“六科”知识的再讨论与西方学科的新认识

 七、本章结语

 

第七章 艾儒略与《职方外纪》: 世界图像与海外猎奇

 一、“西域奇人”艾儒略及其传述“异闻”的编辑策略

 二、 《职方外纪》的版本、底本与资料来源

 三、《职方外纪》绘制的世界图像及其引入的新奇知识

 四、《职方外纪》刊刻与明清国人的“世界意识”与“海外猎奇”的趣味

 五、本章结语

 

第八章 晚明尚“奇”求“俗”文化中的《远西奇器图说录最》

 一、晚明“奇人”王徵与邓玉函

 二、《远西奇器图说录最》的内容与结构

 三、《远西奇器图说录最》中介绍的海外“奇人”与“奇书”

 四、明清《远西奇器图说录最》版本与影响

 五、晚明尚“奇”求“俗”的趣味与《奇器图说》流传之原因

 六、晚清“器多奇巧”时代流传的《奇器图说》

 七、本章结语

 

第九章 《泰西人身说概》与“脑主记忆说”

 一、《泰西人身说概》的版本、内容与结构

 二、《泰西人身说概》的译述与润饰

 三、《泰西人身说概》的资料来源

 四、《泰西人身说概》与《洗冤录》

 五、《西国记法》与西方流行的记忆术

 六、晚明至晚清“脑主记忆说”新知识话语系统的形成

 七、本章结语

 

第十章 《火攻挈要》: 晚明至晚清火器技术知识的转移

 一、《火攻挈要》的编译者、资料来源与版本

 二、《火攻挈要》的内容与特色

 三、晚清火炮技术的发展与《火攻挈要》的新诠释

 四、本章结语

 全书结语

 一、编译方式和原本选择

 二、传送的新知识和新术语

 三、诠释的方法和特点

 引用文献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