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单亲家庭长大,妈妈独自抚养我,工作压力、心理压力都很大,但在我的印象中,她从不对年幼的我露出愁苦的表情。受了她的影响,我的性格一直积极乐观,从不认为自己缺少什么。
转眼间,我有了自己的工作,妈妈也不再像以前那么忙碌,可我们相处的时间却越来越少。这一天晚上,我换好衣服要和朋友出去玩,站在门口的妈妈突然叹了口气,怯怯地问“我…可不可以和你一起去?”
一瞬间我有些恍惚,好像回到了小时候,妈妈要上夜班的时候,我也这样站在门口,恋恋不舍地看着她,问她“可不可以带我一起去?”妈妈为难地看着我,但总会对我露出微笑,张开双臂说:“好!一起去。”我就“啊”的一声,惊喜地跳进她怀里。
“好啊,一起去!”我扬起头说。那天我带着妈妈,和朋友们一起逛街,不理会她们的惊讶。从未让我感到孤单的妈妈,今后,我也不会让你感到孤单。
那年高考,一向成绩优秀的我发挥失常,比平时低了将近一百分。我灰心丧气,根本不愿走出家门,不是在自己的房间哭,就是在院子里发呆。
一个午后,我坐在院子里的摇椅上想着是否要复读,想着想着就睡了过去。迷迷糊糊中,我听到一段悦耳的旋律,不知是从哪飘来的音乐,让我的心顿时安定下来,似乎一切沮丧都在这美妙的声音中远离了我。
恍惚间,我听到母亲轻声说“这孩子小时候只要一听到这首摇篮曲,就算睡觉也会笑,你一直放,别停下!”爸爸说:“是啊,她有多少天没笑了,让她多听一会儿吧……”我听着他们的声音,把头慢慢地歪到一边,不让他们看到我眼角的泪水,同时在心里下定决心:不管多累,明年一定要考上理想大学。
常听人说:“如果一个男人想要娶一个女人为妻,建议他先去看看女人的母亲,那就是女人几十年后的样子。”我一直认为这句话说得挺准。我和我娘模样不很像,性子却是一个模子刻的,急三火四,一点就着,经常对着吵,吵到我爹宁可夹份报纸去公园钓鱼,也不想当我们娘俩的炮灰。
上了大学,离家半年,也体会到了“在家千日好”,一放假就颠颠地奔回家。本以为和娘亲久别,亲密度肯定要增加N点,没想到连一天都没过,我俩就看彼此各种不顺眼,又开始互相挑刺,就这样热热闹闹吵了一个假期。
返校那一天,妈妈在厨房做菜,非要正在收拾行李的我去帮忙,她一边指使我干活一边说:“我还觉得没有吵够你怎么就要走了呢?”我仔细一看,她眼圈都红了。我真想对她说:“放心吧老妈,我很快就回来,还要跟你吵一辈子呢。”
大三那年,课表排得满满的,要做的功课太多,每天都处于极度瞌睡状态,多年来养成的午睡一小时的习惯也不得不改为半小时。
那天中午,我躺在床上,刚有点睡意,枕边的手机开始震动,我迷迷糊糊地看了一眼,是爸爸打来的。我气;十冲地接起电话,劈头就说:“你知不知道现在是睡觉时间!你知不知道我有多累!难道你非要选这个时间打电话过来?”
爸爸听我吼了半天,等我停下来,才有些愧疚地开口说:“你上次说生活费不够,今天发工资,我刚刚给你打了过去,你有空去查一下· ”我一下子不知说什么好。午睡是我们一家人的习惯,这个时候,爸爸本来也应该在午睡。
我跟父亲道了歉,但后来每每想起这件事,依然一肚子愧疚。P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