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佛光与教团/星云大师演讲集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星云大师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组织管理的别类圣经!星云大师的背后是一个高效率的团队,这个团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且看星云大师的这本《佛光与教团》为您一一道来。  星云大师云水行脚五大洲,将佛教推广到世界各地,为推动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也越来越为两岸的人民所认同和尊重。他所弘扬和实践的人间佛教对启迪人生、和谐社会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内容推荐

星云大师编著的这本《佛光与教团》《佛光与教团》专门介绍台湾佛光会会员应了解的相关信息,例如佛光会的性格、性质、目标、方向,以及怎样做个佛光人,佛光会员的宗旨,佛光会员四句偈的意义,佛光会员的信条、展望、胸怀、精神、任务等等。

目录

怎样做一个佛光人

佛光会员的宗旨

佛光会员四句偈的意义

发扬佛光会员四句偈

佛光会员的信条

佛光会的性格

佛光会的性质

佛光会员的使命

佛光会的目标

佛光会员的展望

佛光会员的胸怀

佛光会员应有的精神

佛光会员的任务

佛光会的方向

佛光会员应有四种性格

怎样做一个佛光会员

怎样发展佛光会

佛光会员需要做到什么

如何增加会员

接引会员参加的办法

佛光会员的四好

参加佛光会的利益

举办活动的意义

佛光会员的进展

佛光会员应该注意什么

佛光会员应如何做功德

佛光会员应如何广结善缘

佛光会员要有六心

佛光会员应如何教育子女

檀讲师应具备的条件

试读章节

怎样做一个佛光人?第二讲中,我也提出四点意见和佛光人共同勉励。

一、佛光人要先入世后出世

佛法分世间法、出世间法;一般把世间法称作俗谛,把出世间法称作真谛。有些人以为佛教只尊重出世间法,鄙视世间法。但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世间人道未成,怎能完成出世的佛道?故太虚大师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不容否认的,今日佛教衰微的原因,就是过分地忽略了世间人生的问题,急于求证出世的解脱,致使世人病我佛教为消极、厌世。不知大乘佛教的精神,虽然要有出世的思想,但也要先做人世的事业。

没有人世的事业,和人间实际的生活脱了节,假如天天高呼出世的口号,不爱国家,不孝父母,不亲族友,这样就能容存于天地社会之间吗?

基督教虽有天国的思想,但他们对人间的事业非常热心,创办学校、医院,赚了大家的钱,大家还说他们好。佛教提到世间,就认为娑婆似苦海,三界如火宅,把人间形容得像牢狱一般可怕,但谁又不在三界娑婆的人间讨生活呢?

由于这种思想的偏差,可怜的佛教自隋唐以后,出现了数百年日渐衰微的现象。近三十年来,因为社会的进步,时代的需要,佛教入世的事业越来越多,佛教的发展也越来越蓬勃。所以,我们佛光人要肯定复兴佛教的不二法门,必然是先有人世的事业,然后再求出世的依归。

二、佛光人要先度生后度死

社会对佛教最大的误解,就是以为佛教是度死的宗教。平时不知佛教何用,到了往生的时候,才知道要诵经超度,致使人天师范的僧宝,沦于以经忏为职业,误尽了天下苍生,损失了无限的人才。

我们佛光人并不反对功德佛事,但我们认为度生比度死更重要,我们必须先度生后度死。不用说,在佛教里度生的活动难做,度死的功德好为,因此谚云:“会得香云盖,到处吃素菜。”假如要弘法利生,就不是那么简单。一个人间佛教的推动者,不但要博通经论,而且必须具备一般社会知识,甚至天文地理、政经常识、讲说写作、各种技能,还有宗教体验、庄严行仪等,如果这些不能具备,就成为度生事业的缺失。

度死的功德,当然也可作为度生的因缘。例如,一场庄严如法的功德佛事,不但亡者受益,生者也会因此有了得度的因缘。不过,佛光人还是应该先充实六度四摄的修养,并且培养多种技艺的能力,以作为度众的方便。比如,佛光比丘要以做医师、教师、教诲师、布教师、工程师、领导师为职志;佛光比丘尼要以从事护士、教师、文教撰写编辑、音乐师、美术师、家政师、语文师等为目标;佛光优婆塞、优婆夷,要护持真正的佛法——所谓真正的佛法,就是先度生后度死的人间佛教。

我们佛光人要把佛化教育从幼儿园、小学、中学、推动到大学;从个人家庭推动到整个社会;从寺庙出家众推动到大众生活里。我们佛光人要把佛教文化普及于一切家庭,一切社会;我们佛光人要到处设立佛教慈济事业,我们要把佛光幸福、欢喜,布满人间。

我们佛光人先度生后度死,至少也要做到生死一起度,千万不可只度死而不度生,因为我们佛光人感到生者比死者更需要佛教!

三、佛光人要先生活后生死

经常听到有人问:你为什么学佛?回答总是了生脱死;你为什么出家?回答也是了生脱死。“了生脱死”,当然是我们学佛出家的最高目标,但是如果把这件神圣大事,当成一句应付的口号,岂不是太不重法尊教。不少人学佛太过躐等,好高骛远,致使许多言行都像空中楼阁,不切实际,把话说得很大,却一点也没有实践。

佛光人所以要这么想,并不是不重视了生脱死。只是,生活问题尚未解决,如何能解脱呢?比方你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如何能借假修真?如何能安心办理生死大事?

我们常遇到一些初学的佛教人士,一开口都说:“我喜欢过清净的生活”,一闭口也说:“我喜欢入山修行”。这都是非常冠冕堂皇的话,仔细研究起来,就会发现问题。因为你喜欢过清净的生活,我就应该忙碌给你饭吃?你喜欢人山修行,我就应该苦命工作,帮助你的生活所需?你不觉得你的学佛太过于自私吗?你去修行了生脱死,我们为你谋取生活所需,永远沉沦生死苦海,我们怎么办呢?

古来的大德宗师们,他们学佛修行,都立志先发心为人服务。有的发愿生生世世做一条老牯牛,为众生拉车负重;有的人发愿陆沉头陀苦行,一工作就是数十寒暑。因为他们知道,生活的资粮不具备,生死又何能了脱?P5-7

序言

我们生活在人间,人间有男女老少,人间有五欲六尘,人间有生老病死,人间有悲欢离合。在缺憾的世间,我们如何获得欢喜自在?如何发挥生命的价值?如何拥有安乐的生活?这是我们所要探讨的课题。

佛陀降诞人间,示教利喜,为人间开启了光明与希望;佛陀依五乘佛法,建立了“五戒十善”“中道缘起”“因缘果报”“四无量心”“六度四摄”等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创办文化、教育、慈善等事业,提出“传统与现代融和”“僧众与信众共有”“修持与慧解并重”“佛教与艺文合一”等弘法方向。多年来,以“佛法为体、世学为用”作为宗旨,人间佛教渐渐蔚然有成,欣见大家高举人间佛教的旗帜,纷纷走出山林,投入社会公益活动,实践佛教慈悲利他的本怀。

2004年,我曾在香港和台北作例行的年度“佛学讲座”,三天的讲题分别为“佛教的生命学”“佛教的生死学”“佛教的生活学”。我言:生命为“体”,作为本体的生命,是不增不减、永恒存在、绝对、无限、正常的;生死为“相”,每个生命所显露的现象,是有生有灭、变化无常、相对、有限、非常的;生活是“用”,生命从生到死,其中的食衣住行、言行举止、身心活动等等,无一不是生命的作用。因此,体、相、用,三者密不可分。我们既来到世间生活,就有生命,有生命就有生死,三者是一体的,其关系极为密切。因此,整个人间佛教可以说就是“生命学”“生死学”“生活学”。

之后,我在世界各地演讲《人间佛教的戒、定、慧三学》。所谓戒定慧,有谓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趣入解脱,是学佛的次第;在人间生活,更需要断除烦恼才能获得究竟的妙智,才能自在悠游于人间!

1949年,我从中国大陆来到台湾之后,为了适应广大民众的需求,毅然采取面对面的讲说弘法。从宜兰乡村的弘法,到城市各处的聚会;从监狱的开示,到工厂的布教。1975年,在台北艺术馆举行佛学讲座,首开在“国家会堂”演讲佛学之风。接下来,我弘法的脚步,由北至南,由西至东,从学校到部队,从岛内到岛外。近二十年来,随着弘法的国际化,我更是终年在世界各地云水行脚,奔波结缘。

演讲的对象,有一般男女老少的信众,也有大专青年、企业界精英、教师、警察等特定对象。讲说的内容更是包罗万象,经典方面有《六祖坛经》《金刚经》《维摩诘经》《法华经》等,也讲说佛教的义理、特质与现代生活的种种关系,以及佛教对社会、政治、伦理、经济、心理、民俗、命运、神通、知见、因缘、轮回、死亡、涅槃等各种问题的看法。

三十年前,佛光山的弟子们将我历年来演讲的内容,陆续结集成书,并定名为《星云大师演讲集》丛书,二十多年来不知再版了多少次!许多读者将此套书视为认识佛教、研究佛学必读之书,也有不少出家、在家弟子,以此演讲集作为讲经说法的教材。

这套演讲集已缺书好一段时间,不时有人频频询问、催促再版。我重新翻阅,觉得此套演讲集讲说时隔近三十年,抚今追昔,虽然佛法真理不变,人心善美依然;环境变迁有之,人事递嬗有之。因此,决定将此书全新改版,去除与现今社会略微差异之处,重新校正、修订、增删,并依内容性质,分类为《佛光与教团》《佛教与生活》《佛法与义理》《人生与社会》《禅学与净土》《宗教与体验》《人间与实践》《佛教与青年》等册,总字数百余万字。为保存、珍重历史,同时又为方便后人参考、查询,我将演讲的时间、地点记于每篇文章之后。

我出家已超过一甲子,毕生竭力于人间佛教的弘扬与实践,主要是希望全世界各族群能相互尊重,人我能相互包容,社会彼此和谐进步。这套演讲集是为我初期弘法历程,以及一以贯之的人间佛教思想理念的鲜明见证。

出版在即,为文略说弘法因缘,并以心香一瓣祝祷人间佛教正法久住,所有众生皆能身心自在,共生吉祥。

星云于佛光山法堂

书评(媒体评论)

为自己留下信仰。为家庭留下贡献。

为社会留下慈悲。为生命留下历史。

为道场留下功德。为众生留下善缘。

为未来留下愿心。为世界留下光明。——星云大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3:5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