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孙璐瑶编著的《最优雅的民国女子》,我们看到了十四位民国奇女子的传奇历程;时过百年,当年往事已成云烟,对于今天的我们,她们已成为史书中的瑰丽故事。她们的光芒,她们的香气,穿越过时间的罅隙,不曾褪去;生命总有着千百种模样,平凡的生命,被命运左右,循规蹈矩地走完一生;卓越的生命,总是与命运相向而行,演绎出最美丽的舞蹈。
她们是一些最让人羡慕的女子,有着最精彩的人生,用最优雅的姿态征服了各个领域中最出色的男人;她们做了一辈子美人、才女,被奉为传奇的女子,其实,也只是活得更优雅的普通人。她们分别是:潘玉良、凌淑华、吕碧城、林徽因、张爱玲、萧红……
民国最优雅的女子,她们从未输给时光,她们谋生也谋爱,她们教会你做个有本事任性的女子。
孙璐瑶编著的《最优雅的民国女子》是一本描写民国才女的通俗读物,也是一本了解民国女子、学习民国才女优雅和提升个人魅力的书。时光总是无情的,却被这十四个或权倾一时,或明艳倾国,或才德震世的女子轻柔的化去其中的冷酷,留给世人和煦动人的春光。潘玉良、凌淑华、庐隐、吕碧城、萧红、林徽因、阮玲玉、陆小曼、石评梅、张爱玲……她们在女子本就低微的时代,却用独立自强将时光雕琢的如此曼妙可人,愉悦了自己,滋润了他人;她们在危机四伏的动荡乱世里,却守得住内心一份真情,用一番旷世痴恋为风华岁月浇筑了一座令后世敬仰的丰碑。即便狂浪呼啸,自有这十四个永锢于时光中的女子,用美到极致的馨德,为迷茫的你拨开生活的迷雾,重新找到前行的方向……这些生于风雨飘摇的民国时期的才女们,或许更应该称她们为奇女子。她们或出身卑微,或出身优渥,但她们每一位都是倔强的,不愿被俗世磨平棱角的。她们每个人都是一本厚厚的书,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有人说这是一种叛逆,是一种固执,人活着就应该遵循社会的准则,而萧红,太过火了。
但正是这种叛逆、固执,造就了独一无二的“文学洛神”萧红。
她的固执,她的坚持,为她赢来了荣誉,赢来了事业的成功,但是,并没有为她带来安稳幸福的人生。
萧红在人世的三十一年,一番辗转,颠沛流离,她太累了,是该休息了。
她最终,长眠于辽阔祖国土地上的两个地方,生前辛苦奔波,多地辗转,身后依然没能平静,遭遇了多次的转移,葬于多处地方,最终,她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一点灰烬,还是不知所踪。
生命对于萧红来说,是永无止境的波澜,她从未停下过脚步,也从未脱离过苦海。
但还好,她得到一世悲苦的同时,也得到了异于常人的坚强勇敢。
萧红本是地主家庭出身的姑娘,本该享受衣食无忧的大小姐生活,但是,她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她无法忍受被别人左右的人生,在她的观念里,那些陈旧的、落后的思想,本该被摒弃,哪能让他们施加在自己身上!
终其一生,她都在不断地逃离,不断地挣脱开禁锢自己的枷锁。
萧红的童年时代,是幸福的,她时常偎依在亲爱的祖父身边,聆听祖父的教育。直至多年以后,萧红扬名世界的作品《呼兰河传》中,满满都是对这段时光的回忆。
追寻自我的道路是曲折漫长的,萧红离开祖父以后,无人指点,只有凭借自己摸索,一路磕磕绊绊,落魄不堪。但即使如此,落到身无分文无家可归的地步,也从未妥协过,甚至都不愿去看一眼,那条被自己摒弃却顺畅的道路。
进入小学之后,萧红的人生,与安稳幸福便一刀两断了。
她站起身子,挺起瘦小的脊梁,站上了与命运对抗的舞台。
一个在常人眼中看来再普通不过的指婚,却激起了萧红爆棚的反叛心理,从此,萧红在反抗封建枷锁的道路上,再也没有回头。
难以想象,一个弱女子,能够如此三番五次地对抗社会制度,对抗所有家人,甚至对抗整个社会。
难以想象,仅读完小学的年轻姑娘,能有着如此超脱的内心,看破世俗背后的真谛,去追寻独属于自己的人生。
萧红的一生,争议颇多,或许,传奇如她,已不需要世人妄加评论,我们只需要读她的文字,看她的人生,品一品这饱经沧桑、不放弃反抗的一生中的奇妙与荒唐,暗自惊叹,便足够。 一个人短短的一生,若是被禁锢、被操纵,活着,与死了又有什么分别。
萧红,她这一生有着多少伤痕,再痛,再难忍,她都背负了。这样的女子,就算连道德底线都打破,又如何?
她从来不是贤良淑德的封建姑娘,她是个勇士,是个战士,是封建迷雾中,眼睛从未被蒙上的那个人。
因为父亲指定的婚约,萧红失去了继续读中学的机会。也许这便是她一生抗争的导火索,失去了自己人生自主权的萧红,愤怒了,为这样的生活,痛心不已。
于是,她第一次爆发了。
父亲为她指定的未婚夫汪恩甲,在她的眼中,是个不思进取的纨绔子弟,萧红不卑不亢,丝毫没有想过要忍气吞声,果断地要求退婚,重返学校生活。
这番对抗,使父女关系完全破碎,没有人站在萧红这边,就连本与她关系要好的表哥,在家庭施加的压力之下,也放弃了帮助她的念头。离家出走无依无靠的萧红,只好回家。
离家出走,这在当时该是多么时髦的一个词,除了萧红,哪还会有第二个女子敢做出这般惊天动地的事来。
但是,凭借萧红自己,太无力了,当时的她,没有经济来源,没有立足的本事,只是一个冲破束缚的念头在脑海中支持着她。
她被父亲软禁起来,如同监牢般的生活中,萧红多了一个心眼,她不再奋力抵抗,而是违心地同意了婚约,并且伺机逃走。
这个姑娘,实在有着惊人的勇气和毅力。她的第一次出逃,已足足领教到了社会的艰难与家人的残酷,但她竟然没有放弃,第二次逃离。P4-6
时光不过风沙,坚韧而锋利,它划过一个个时代,划过乱世的车水马龙,划过民国的烟雨朦胧,划过那些被娟秀的字书写在史书中的,每一朵独一无二的花。
民国如同一间温暖的花房,以惊人的效率,孕育出了一朵朵盛放的花。
每一次绽放,都是血泪淋漓的破茧成蝶。她们或出身名门,或生而贫寒,在那个乱世之中,在历史无形的手的推动之下,她们睁开被蒙蔽千年的双眼,义无反顾地迈出了脚步。
翻开时光,我们看到了十五位民国奇女子的传奇历程,时过百年,当年往事已成云烟,对于今天的我们,她们已成为史书中的瑰丽故事。她们的光芒,她们的香气,穿越过时间的罅隙,不曾褪去。
生命总有着千百种模样,平凡的生命,被命运左右,循规蹈矩地走完一生;卓越的生命,总是与命运相向而行,演绎出最美丽的舞蹈。
或如潘玉良,出身平凡卑微。多少人跪倒在命运的威慑之下,最终成了无人一隅的一缕青烟。而她,纤细的身躯却有着最有力的双拳,将所谓的命运安排统统打破,突破重围,最终迎来了自己的天空。
或如萧红、三毛,生来优渥。多少大小姐都在深闺中度过了平凡的一生,每日不变地梳妆打扮,闲来聊天刺绣,一生什么都不带来,什么都不带走。而她们,从未改变过对于生命真谛的追求,安稳富贵统统不要,自由才是舍弃一切也要抓住的稻草。
或如冰心、林徽因,出身名门,才华横溢,却不甘于平淡地走完毫无悬念的一生。她们心系时代,并不因为自己的优越生活而高枕无忧,她们站在高处,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用文字去温暖,感化世人,感化时代。
这些生于风雨飘摇的民国时期的才女们,或许更应称她们为奇女子。所谓“时势造英雄”,这句话果然不错,在历史时间轴上,黑暗与光明交接的点上,无数人惶恐、不安,选择匍匐。然而正是这样的动荡,激起了她们冲出去的欲望,在守旧与开放的问题中,回答了开放,在黑暗与光明的抉择中,选择了光明。
她们被光环加身,百年来光芒从未退却;她们成了后来者的榜样,后辈无数女性都成了她们思想的践行者。
她们的伟大,得来不是偶然,我们看到她们的光环,却没有看到她们背后的心酸。
要如何披荆斩棘,一路鲜血淋漓,才能在史书中留下如此光辉的倩影。她们每一位,都是倔强的,不愿被俗世磨平棱角的。这才是真正的宝石,每一个面,都有着耀眼的、与众不同的光芒。
她们脱身于平凡,终了于伟大。这些奇女子,虽然已在时光中远去,但是,她们的思想不朽,她们的故事不灭。 历史的淅沥雨滴,打湿了她们前进的路,却无法阻挡她们的脚步。
她们,每个人都是一本厚厚的、讲不完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