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贵海主编的这本《人老睡眠不老》详细阐述了睡眠的基础知识和老年人常见的睡眠障碍,包括失眠、睡眠觉醒障碍、睡眠呼吸障碍、睡眠运动障碍、睡眠节律障碍、躯体疾病与睡眠障碍之间的关系等。不仅分析了睡眠障碍产生的原因、治疗方法,还分析了生活中很多影响睡眠的环境和习惯,告诉大家一些对睡眠有益的方法,使老年人可以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自己调整睡眠。本书纠正了日常生活中大家的一些错误观念,如“睡不好觉不能算什么问题”、“催眠药一定不能吃,吃了就会上瘾”等。本书还对人们一直以来关注和感兴趣的话题如“梦境的产生及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给出了科学的解释,相信可以让很多对梦有疑惑的人从本书中找到答案。
陈贵海主编的这本《人老睡眠不老》共分八篇,从睡眠的基本知识、老年人的睡眠特点、老年人常见的睡眠障碍、老年人常见疾病与睡眠障碍的关系,以及发生了睡眠问题该怎么处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老年人的睡眠问题。为了增加趣味性和可读性,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实际案例。通过案例引出问题并做出解答,将晦涩难懂的医学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使读者容易理解。本书除了对老年人的睡眠障碍给出专业的指导意见外,着重介绍了如何正确认识睡眠和睡眠障碍及保持良好睡眠的方法。全书重点突出,结合实际,相信可以成为一本促进老年人睡眠健康的指导性书籍。
第一篇 睡眠的基本知识
人为什么需要睡眠——睡眠的必要性
人为什么会从睡眠中醒来——睡眠与觉醒的调控机制
你知道夜间睡眠的旅程吗——睡眠的分期
你睡好了吗——睡眠质量的标准
睡眠时间越长越好吗——睡眠要适度
为什么有的人感觉睡得好还是精力差——深度睡眠的重要性
长时间不睡觉会有什么后果——睡眠剥夺与失眠
为何白天要吃三餐,而夜间不用吃——生物钟的作用
人为什么会定时睡眠和觉醒——睡眠和生物钟
来到世间就为睡——年龄与睡眠
第二篇 梦
意识活动的另一个世界——什么是梦
有梦代表你高级——梦是生物进化的高级标志
做梦会影响睡眠吗——无梦就无睡眠
梦多好还是梦少好一梦无所谓多少
“睡着梦相随,噩梦萦绕眠”可信吗——做梦是一种间断现象
令人不安的棺材——梦会预示未来吗
梦与身体健康有关吗——梦与身体相互影响
频繁地从梦中惊醒是病吗——常做噩梦就是一种病
第三篇 老年人的睡眠特点和影响因素
生物钟会随着年龄变化吗——老年人睡眠的节律特点
难睡、浅睡、短睡和易醒——老年人独特的睡眠
年龄大≠睡得少——老年人的睡眠需求
睡不好也会传染——老年人睡眠障碍常见
“偷”走老年人睡眠的“凶手”——老年人的心理因素与睡眠
常回家看看——社会环境与老年人睡眠
唱响属于自己的“睡眠style”——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打造良好的睡眠港湾——卧室环境与睡眠障碍
高枕未必无忧——良好睡眠的两大利器:枕头和被子
睡眠四宗罪:烟、酒、茶和咖啡——生活习惯与睡眠
睡不着、打呼噜、打盹——老年人常见的睡眠障碍
老年人的健康杀手——睡眠障碍对老年人的危害
第四篇 老年人的躯体疾病和睡眠障碍
卒中后睡不着——卒中和睡眠
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患睡眠障碍一糖尿病和睡眠
心脏病和睡眠障碍可形成恶性循环——心脏病和睡眠
睡眠呼吸暂停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高血压和睡眠
迟缓的身体,断续的睡眠——帕金森病和睡眠
痴呆患者的睡眠烦恼——老年性痴呆和睡眠
疼痛失眠二重奏——疼痛和睡眠
呼吸困难睡不好——呼吸系统疾病和睡眠
肝不好,睡不香——肝病和睡眠
老年人睡不好是“肾虚”吗——肾病和睡眠
疲倦的身体,难眠的夜——慢性疲劳综合征和睡眠
第五篇 老年人的精神疾病和睡眠障碍
失眠:抑郁症的危险信号——老年人抑郁和睡眠
查不出病因的“怪病”——老年人焦虑症和睡眠
反复洗手的老太太——老年人强迫症和睡眠
享受恐惧感,拒绝恐怖症——恐怖症和睡眠
不敢睡觉的老爷爷——惊恐发作和睡眠
狂乱的神智,紊乱的睡眠——精神分裂症和睡眠
同样的不眠,不同的心情——双相情感障碍和睡眠
变化多端的睡眠困扰一一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和睡眠
第六篇 老年人失眠
难说晚安——老年人失眠多
谁偷走了我们的睡眠——老年人失眠的原因
健忘的一千零一个理由——失眠对记忆力的影响
别小看“睡不着”——失眠易患多种疾病
我到底睡着了没有——主观性失眠
心宽好睡眠——心理生理性失眠
暗藏背后的“杀机”——失眠与自杀
失眠会一直持续下去吗——失眠的历程
第七篇 老年人失眠的诊断和治疗
怎样判断自己失眠了——失眠的自我测试
侦查自己的“潜意识”——睡眠日记
催眠药绝对不能吃吗——老年失眠患者催眠药的使用
失眠只能吃催眠药吗——其他治疗失眠的药物
是不是吃一段时间药物就能治好失眠呢——失眠能根治吗
失眠选药学问大——老年人失眠如何选择药物
到底应该先治疗哪个病——失眠和伴发疾病需同治
不吃药也能治疗失眠——认知行为疗法
孝敬父母不只是“脑白金”——保健品对失眠的作用
睡不好,食来补——有助于睡眠的食物
中医治疗失眠好——中医对失眠的认识
第八篇 老年人的其他睡眼障碍一
“笑”也会磕破头——发作性睡病
睡不安宁的腿——不宁腿综合征
睡眠中的“暴力”——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
睡着了还舞蹈——周期性肢动症
揭秘“鬼压床”:鬼从何来——睡眠瘫痪症
睡得太多也是病——睡眠增多症
磨牙是因为肚里有虫吗——磨牙症
梦话也疯狂——梦呓
打呼噜是睡得香吗——鼾症
睡梦中的“隐形杀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早睡早起要适度——睡眠时相提前综合征
晚睡晚起坏处多——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
编后语
你知道夜间睡眠的旅程吗——睡眠的分期
很早以前由于没有对睡眠进行分期的客观、精确的指标,对睡眠障碍患者的病情只能靠主观评估,这样不仅不可靠,而且有时错得太离谱。例如,有些人只是打了个盹,醒来时却感觉好像睡了好几个小时;与之相反,有些人睡了8或10个小时之后醒来,却觉得好像只打了个盹似的。还有的失眠患者在医生面前极力否认他们曾经睡着过。对于那些饱受睡眠紊乱之苦的患者,如果不能正确判断其睡眠的长度和深度,就无法正确评估他们的病情,从而影响诊断和治疗。
自从1924年德国一位精神病学家第一次记录到人的脑电活动以后,这一科学手段开始用于睡眠研究。后来专家们根据脑电活动、眼球运动和肌肉张力等指标,将人的睡眠分为清醒期、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包括睡眠1期、2期和3期)和快速眼动(REM)睡眠。
清醒期:是指机体从非常敏锐的状态逐步向NREM睡眠1期过渡的时期,脑电活动以不规则的低幅快波为主,由β波逐渐转为α波。此时有明显的眼球和肌肉运动,机体在这个时期的反应会越来越慢。
NREM睡眠1期:脑电图中快波成分α波逐渐减少而出现较慢的e波,伴有缓慢的眼球运动。此时,全身肌肉开始放松,意识朦胧,处于半觉醒状态,又称为瞌睡期。此期仅占整夜总睡眠时间的2%-5%。
NREM睡眠2期:脑电波以睡眠纺锤波和大幅度的1(复合波为特征。此时肌肉进一步放松,意识逐渐消失,但不伴有眼球运动。这属于浅睡眠,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而被唤醒。此期占总睡眠时问的45%-50%。
NREM睡眠3期:此期属于深睡眠期,脑电波出现高振幅慢波称6波,这是真正的熟睡阶段,很难被唤醒,是衡量睡眠质量的指标。此时,肌肉张力很低,不伴有眼球运动。此期占整夜总睡眠时间的15%-25%。
REM睡眠期:此期睡眠者常伴生动的梦境。脑电波与NREM睡眠1期的脑电波相似,接近于清醒状态。眼球出现快速移动,故命名为快速眼动睡眠。但肌肉完全放松近似麻痹状态。REM睡眠期伴有心跳、呼吸加速,血压升高,脑血流及耗氧量增加等交感神经系统功能增强的现象,夜间猝死事件大都发生在凌晨有梦睡眠期。成年人REM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20%-25%。
睡眠的过程就是从觉醒→NREM睡眠1期→NREM睡眠2期→NREM睡眠3期(此时睡得最深、最熟),过后稍稍回到浅睡(NREM睡眠2或1期),片刻即出现第一次REM睡眠。从入睡瞬间到第一次出现REM睡眠组成一个睡眠周期。随后重复浅睡、深睡、REM睡眠组成第二个周期。成年人一夜经历4-5个周期,平均每个周期约90分钟。深睡眠主要集中在睡眠的前半段,随着睡眠的进行,REM睡眠在每个周期中所占的时间越来越多,直到第二天早晨醒来之前的REM睡眠持续30-40分钟。睡眠的过程是机体休息、恢复的阶段,但整个时期内机体并不是静止不动的,体内各个系统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组织修复和储备能量的过程。
P6-7
随着现在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睡眠是人生命的基本所需,睡眠障碍可以导致多种疾病,并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可以毫无夸张地说,“睡眠障碍是百病之源。”老年人由于其生理特点,发生睡眠障碍的概率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会产生巨大的危害。然而,目前大家对睡眠和睡眠障碍的认识远远不足,因此,我有了撰写本书的想法。
本书详细阐述了睡眠的基础知识和老年人常见的睡眠障碍,包括失眠、睡眠觉醒障碍、睡眠呼吸障碍、睡眠运动障碍、睡眠节律障碍、躯体疾病与睡眠障碍之间的关系等。不仅分析了睡眠障碍产生的原因、治疗方法,还分析了生活中很多影响睡眠的环境和习惯,告诉大家一些对睡眠有益的方法,使老年人可以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自己调整睡眠。本书纠正了日常生活中大家的一些错误观念,如“睡不好觉不能算什么问题”“催眠药一定不能吃,吃了就会上瘾”等。本书还对人们一直以来关注和感兴趣的话题如“梦境的产生及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给出了科学的解释,相信可以让很多对梦有疑惑的人从本书中找到答案。
本书是一本科普书籍,文字通俗易懂、内容浅显易记,即使是毫无医学知识的人也可以读懂。本书从一年前开始筹备、撰写。首先集体讨论编写计划,其次由各编写人员完成初稿,最后由各编写小组集体讨论定稿。本书实行的是主编负责制,主编在本书的编写中进行了章节内容的设计、全程调控和最后的全面整理。在编撰过程中还邀请到了中国睡眠研究会原理事长张景行教授为本书执笔,使之增色不少。大家都以极大的热情和专业的态度投入到书籍的编写中,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由于学识有限,难免会有不足之处,恳请读者随时批评指正。
很高兴,集国内诸多著名睡眠专家心血和智慧的《解码健康睡眠系列丛书》作为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和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推荐的医学科普读物,终与广大的读者朋友见面,聊感欣慰。
光阴荏苒,至此我结缘睡眠已十载春秋,这是我生命中的“黄金十年”。当我2002年选择睡眠作为未来主要的职业发展方向时,全国仅有少数医师兼职从事相关工作,社会认知度差,睡眠产业和学科建设几乎空白。在卫生部有关司局、中国医师协会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我整合资源,联合相关企事业单位大力开展健康睡眠教育和促进工作,几年间协助全国各级医院建成4个多学科共同参与的、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性睡眠诊疗中心,得到了政府认可。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当我坚持一路走来,见证了行业的快速发展,经历了不同的角色转换,体悟了成长的人情冷暖,无不转化成了我国睡眠事业发展后的幸福愉悦。自我1997年有幸进入中华医学会工作以来,一直心无旁骛地专注于医药卫生领域。我始终心怀感激、无以言谢,正是许许多多的专家、领导和同仁给我的信任、鼓励和支持,给我大步前行的力量和勇气。我会继续奋发向前、向前、再向前,尽可能多做些对学科发展有益、对公众健康有益、对科技进步有益的事情。
科学普及的前提是科学,但伪科学、伪养生在健康领域曾一度盛行,因此亟须加强全民科学素质和健康素养,大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切实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睡眠质量是关乎我们每个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约5亿国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国际睡眠疾病分类诊断》中提到的各类睡眠疾病已达90种之多,其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造成社会危害和后果巨大,因此加强宣传普及和基础研究是同样迫切的历史性任务。
在此还要感谢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提供这次机会,感谢所有曾经关心、支持我的同事、好友和领导,感谢参与编写的各位专家,感谢责任编辑李娜的辛勤劳动,尤其要感谢中国医师协会殷大奎会长、杨镜秘书长、陆君副秘书长和张景行、黄席珍、江焕波等专家。衷心希望《解码健康睡眠系列丛书》能够成为公众科学认知睡眠的良好平台。
汪光亮
中国医师协会健康睡眠促进中心
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家委员会
中国睡眠研究会前常务副秘书长、秘书长
201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