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维展编著的《中华英烈传(5下1945年-1949年)》内容介绍: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自由、民主、幸福而英勇献身的中华儿女,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的楷模。他们的精神应当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要永远战斗在他们为之奋斗的事业里。忘记就意味着背叛,忘记就意味着裹足不前。当前,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正在继往开来,团结奋进。但是在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去克服,还有许多难关需要去攻克。因此,学习和发扬先烈革命精神,继承先烈的优秀品质,是我国人民责无旁贷的义务,更是我国广大青少年不可缺少的课题。
顾维展编著的《中华英烈传(5下1945年-1949年)》内容介绍: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出版了大型丛书《中华英烈传》,我认为是非常及时的,也是非常必要的。这部丛书以其浩瀚的篇幅,丰富的内容,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自1840年以来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幸福而英勇献身的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这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具体体现,是对革命先烈最有意义的纪念,是我们学习先烈的丰富教材。因此,我希望各级青少年组织以及教师们,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带领广大青少年认真学习革命先烈留给我们的极其宝贵、永垂不朽的精神财富!《中华英烈传(5下1945年-1949年)》是该系列之一。
青少年朋友,对革命女烈士江姐,你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也许还在银幕上目睹过她的风采呢!可是,你了解江姐的革命伴侣、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彭咏梧吗?这里记下的,就是彭咏梧烈士短暂而又伟大的一生。
彭咏梧原名叫彭庆邦,1915年2月出生在四川省云阳县红狮坝彭家湾的一个农民家庭里。他的父亲过早去世,家中只剩下母亲和年老多病的祖母,由于没有劳动力,家景十分贫寒。中年丧夫的母亲把一生的希望都寄托在彭咏梧这个独生儿子身上,盼他长大后能有出息,于是节衣缩食,把他送进学校读书。
从小就十分懂事的彭咏梧,深知这个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因而学习非常刻苦,以出众的才华和优异的成绩,博得了老师卡口乡亲们的高度称赞,说他是巴山的雏鹰。山沟里的凤凰。1931年彭咏梧小学毕业后,母亲又咬着牙供他到云阳县城上了初中。在这里,彭咏梧与学校地下党组织开始了大量的接触,他不仅刻苦攻读学校规定的课程,还如饥似渴地阅读马列著作和各种进步书刊,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宣传、抵制日货等活动。在学校地下党员和进步老师的影响带动下,彭咏梧的思想逐步起了变化,人也变得越来越成熟了,为他以后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5年,我地下党领导人民群众在云阳县城发动了武装暴动,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云阳皓变”。在这次革命风暴的冲击和影响下,彭咏梧的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使他紧跟中国共产党解放千千万万劳苦大众的信念更加坚定了。此后不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之路,彭咏梧毅然离开学校,到地下党活动十分活跃的农坝乡去寻找共产党。
1937年秋,彭咏梧考取了四川省立万县师范学校。当时,全国各地的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空前高涨。彭咏梧一踏进校门,便涌进了学校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之中。他积极参加学校地下党为开展抗日宣传活动而成立的读书会、抗日后援会、同乡会和各种学术组织,成为抗日救亡运动中的积极分子,并被学校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吸收为队员。他与全体进步同学一道,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对学校反动当局的斗争,不断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革命斗争的锻炼和考验,使彭咏梧迅速成长起来,1938年10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寻找党的愿望,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人党后时间不长,彭咏梧就担任了中共四川省万县师范学校分支书记,积极领导同学们与反动的学校当局开展辩论,反对学校当局开除进步同学,使省万师的学潮不断高涨。1939年秋,彭咏梧又担任了省万师党总支书记,继续领导轰轰烈烈的学潮运动。此后不久,由于国民党反动派掀起反共高潮,国民党特务活动猖獗,大肆逮捕省万师的地下党员和进步同学,并把彭咏梧列为逮捕的首要对象,于是上级通知他立即转移。后来,他分别担任了万县中心县委副书记兼云阳县委书记、云阳小江区委书记等职,负责领导云阳、奉节、巫溪、开县等县的地下工作。这期间,彭咏梧日夜奔波在大巴山,风餐露宿于荒山野林,经常与山区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向农民传播革命道理,启发他们的觉悟。他还同煤炭工人一起挖煤,同船夫一起拉纤,与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并帮助云阳盐厂组建了工会,积极领导盐厂工会开展斗争,为发展党组织,开展党的地下工作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P1-2
当英雄的中国人民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当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宣告成立之后,党和政府就在宽阔壮观的天安门广场建造了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金光灿灿,深情缅怀革命先烈的八个大字。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国人民为反抗国内外敌人,英勇不屈、前仆后继的一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纪念碑,是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用真理与正义、用永垂不朽的民族之魂凝结的一座历史的丰碑!
自1840年至新中国成立的一个多世纪里,广阔富饶的神州大地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压榨下,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一向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成了有气不能喘、有腰不能直的奴隶。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是国内外敌人的枪炮、刺刀、镣铐与监狱;等待中国人民的是屈辱、折磨、饥饿与死亡……
但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英雄的中华儿女为了反抗国内外敌人残酷的统治,血腥的压榨,惨无人道的屠杀,为了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尊严,为了中国人民子孙后代的自由与幸福,面对着国内外敌人的枪炮、刺刀、镣铐与监狱,面对着这些敌人残酷的统治、血腥的压榨、惨无人道的屠杀,进行了英勇卓绝的斗争。他们或是战斗在枪弹呼啸、血肉横飞的疆场上,或是战斗在随时都有可能被逮捕杀头的敌人营垒里,或是战斗在艰难困苦的后方,总之,他们是以中华民族优秀的品格,以正气凛然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向一切黑暗腐朽的反动势力,向一切阻挠中国人民走向独立,走向自由,走向幸福的绊脚石发起了义无反顾的挑战,进行了坚韧不拔的斗争。当屠刀搁在脖子上的时候,他们呼喊着响彻云霄的革命口号;当子弹即将射进胸膛的时候,他们面不改色心不跳;当死亡即将夺走他们的生命时,他们对自己能为真理而献身感到由衷的自豪。他们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他们高尚的灵魂就是炎黄子孙的民族之魂!
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自由、民主、幸福而英勇献身的中华儿女,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的楷模。他们的精神应当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要永远战斗在他们为之奋斗的事业里。忘记就意味着背叛,忘记就意味着裹足不前。当前,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正在继往开来,团结奋进。但是在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去克服,还有许多难关需要去攻克。因此,学习和发扬先烈革命精神,继承先烈的优秀品质,是我国人民责无旁贷的义务,更是我国广大青少年不可缺少的课题。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出版了大型丛书《中华英烈传》,我认为是非常及时的,也是非常必要的。这部丛书以其浩瀚的篇幅,丰富的内容,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自1840年以来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幸福而英勇献身的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这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具体体现,是对革命先烈最有意义的纪念,是我们学习先烈的丰富教材。因此,我希望各级青少年组织以及教师们,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带领广大青少年认真学习革命先烈留给我们的极其宝贵、永垂不朽的精神财富!
民族之魂,永垂不朽!
《中华英烈传》大型丛书已与广大少年儿童读者见面了。当这套丛书还带着油墨的馨香时,作为编者还要说上几句话。
为了弘扬民族精神,让少年儿童们更多地知道先烈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我们邀请并组织了一些作家、学者及部分党史研究工作者,共同编写了这套共五集八册的大型丛书。
在编写前,考虑到我国的出版部门虽然曾编辑出版过一批有关革命英烈的书籍,有的甚至是水平很高的书籍,但是总的看来,这些书籍或者行文艰深,或者过于简略,或者只限于某一时期,某一地区。因而不够全面,也很难适合少年儿童阅读。为了使先烈们的英雄业绩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现在他们面前,使文字能够通俗易懂,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力求能尽量多地向少年儿童们介绍英烈的事迹,使他们的事迹在真实、科学、准确、有依有据的基础上,尽量引人入胜,具有故事性,并寓教育于故事之中,使孩子们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启迪。这样,在选择英烈人物、英烈集体时,我们既注重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又同时考虑到乡土教育问题,因此,对在辽宁及东北地区有较大影响的人物也予以选人。
此外,震惊中外的抗日战争,充分地体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因此,被国务院命名追认为烈士的部分国民党左派及其英勇抗战而阵亡的将领也选入丛书之中。
在编写过程中,英烈所列顺序是按照牺牲先后时间排列的。对传主生平不详者,尽量阐明遇难时间及其背景、环境等。为了突出英烈人物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爱国主义精神及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英雄行为和崇高品质,在行文中对英烈人物的生平不做过多的交代,重点是突出英烈临危不惧或壮烈牺牲的场面,使少年儿童能够在内心中加深印象。
这套丛书是集体写作的成果,每篇文字各有特色,没有强求统一。这套丛书的一些篇目是在前人成果基础上,取长补短,融会贯通,最终结集的。在编写过程中,曾参照了许多党史资料、辞书、全书及书籍、报刊资料,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列举所参考的资料的篇名及书目了。在这里我们以崇高的敬意向有关参考资料的编写者表示衷心感谢!
限于学识水平,本书疏漏、失误之处,在所难免,欢迎专家、学者及广大少年儿童读者不吝指教,多多提出宝贵意见,使这套丛书能更加臻于完善。
《中华英烈传》丛书编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