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瑞编著的《龙腾西夏》以西夏十位君主为纲,兼及宋、辽、金、元兴衰的阶段性发展,展开惰节,每一部分又紧扣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人物或思潮等进行演绎,呈现了西夏的历史和文化。本书全面反映了西夏国的历史变迁,有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也有朝廷之中的勾心斗角,还有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这些都被作者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龙腾西夏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张文瑞 |
出版社 | 阳光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张文瑞编著的《龙腾西夏》以西夏十位君主为纲,兼及宋、辽、金、元兴衰的阶段性发展,展开惰节,每一部分又紧扣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人物或思潮等进行演绎,呈现了西夏的历史和文化。本书全面反映了西夏国的历史变迁,有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也有朝廷之中的勾心斗角,还有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这些都被作者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 内容推荐 张文瑞编著的《龙腾西夏》以西夏十位君主为纲,兼及宋、辽、金、元兴衰的阶段性发展,展开惰节,每一部分又紧扣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人物或思潮等进行演绎,呈现了西夏的历史和文化。其中有“吞疆四海自称王”的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有“敢效汉唐振国魂”的中兴之主李仁孝,有“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西夏贤相斡道冲,还有“男儿西北有神州”的宋朝战将仲氏三杰,也有“江山代有才人出”的西夏学者、“八千里路云和月”的西夏使者、“花自飘零水自流”的西夏女人,又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文人高士,是他们书写了“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风云变幻和“洞房花烛哭冤魂”的爱情悲剧…… 《龙腾西夏》全面反映了西夏国的历史变迁,有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也有朝廷之中的勾心斗角,还有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这些都被作者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 目录 第一回 夏太祖克难创基业宋王朝倾力平蕃落 第二回 悲科场狂生走西夏兴霸业元吴登大宝 第三回 叩宋疆激战三川口拓夏土庆功宴群臣 第四回 闻狼烟宋廷换疆吏振国威夏主大阅兵 第五回 御强敌韩范吐奇谋击夏逆尧臣夜献策 第六回 惊天地误陷十字坡泣鬼神血染好水川 第七回 抗夏逆范公擎大纛保国土麟府鏖战急 第八回 战定川遭伏丧怀敏反奸计智除野利氏 第九回 图霸业夏辽再争锋息烽火宋夏签和约 第十回 皓贤怒挟小皇帝吴吴命丧夏王剑 第十一回 刺太后猎场突袭除奸相谅祚亲政 第十二回 争礼仪宋夏反目保西土韩琦挂帅 第十三回 战绥州种谔逞威闻败讯谅祚归天 第十四回 宋兵伐夏出五路梁氏无策丢十城 第十五回 断粮道众将受厄决黄河王师遭淹 第十六回 梁氏倾国战永城神宗金殿放悲声 第十七回 固国本惠宗复位争兰州师道喋血 第十八回 操权柄国相被诛贪征伐梁氏败亡 第十九回 崇宗主政兴西夏完颜揭竿起东北 第二十回 乾顺兴兵救辽国金主犯阙灭北宋 第二十一回 任孝中兴再图强得敬谋逆自损身 第二十二回 夏国衰内斗四起蒙古兴统一中华 跋 试读章节 第二十二回 夏国衰内斗四起 蒙古兴统一中华 诗曰: 南国龙蛇蛰,北疆走虎狼。 战骨仍暴遗,芦花又载霜。 辽夏先后灭,宋金相继亡。 浩浩大中华,蒙元再图强。 桓宗纯祜继位后,罗氏皇后被尊为皇太后。1193年(夏乾{;占二十四年)11月,派遣使者赴金告哀,12月,又派遣御使中丞张佥,奉先帝仁孝遗表,进献礼物,计有好马100匹,上等珍珠1000颗,绢100匹。金章宗完颜璟遣慰问使赴夏吊唁。 翌年,改元为天庆元年(1194年)。 1194年(夏天庆元年)1月,金国按先例,册封纯祐占为夏国主。从此,夏桓宗纯祐以臣子之礼对待金国皇帝,在金国的正旦节、天寿节和赐赏日,夏国都派使臣前往祝贺和致谢。夏、金双方互往使臣礼节从优,待遇从厚。金章宗完颜璟把夏驻金使馆“燕京馆”改为“恩华馆”。 却说西夏地处西北一隅,地瘠民贫,物产奇缺,当年与宋为邻时,曾在陕西一带多处开放榷场(自由贸易市场),互通商贸,但宋朝南迁后,与宋朝的贸易往来基本中断,绢帛、茶叶、铁器、纸张、瓷器、书籍等生活用品日益匮乏,仁宗时多次上表金国,请求复置榷场,但金国皇帝均以“夏国以珠玉易我丝帛,是以无用易我有用也”为由,予以回绝,金国长年的经济封锁给夏国带来了极大的困难。1196年(夏天庆三年)3月,夏桓宗纯柘遣知中兴府事李德冲,枢密院学士刘思问前往金国,再次奉表请复榷场。金章宗降诏:“复保安、兰州榷场,与夏互通商贸。”至此,恢复了关闭多年的两处贸易市场,给衰退的西夏经济注入了活力,纯祐十分高兴,特派遣殿前太尉李嗣卿、知中兴府事高德崇赴金国致谢。 西夏自“天会议和”,臣属于金国,八十多年来一直与金保持友好的关系。宋自退守南方之后,长期与夏处于隔绝状态,双方基本已无往来,南宋朝廷欲结好于夏,曾多次遣使入夏,夏均未予理睬。 1196年(夏天庆三年)12月,夏仁宗仁孝的弟弟越王仁友卒。仁友在挫败任得敬分裂夏国的斗争中立有大功,因此,其子安全上表请表彰其父之功,并让他承袭王爵。夏桓宗纯祐不许,并将他降为镇夷郡王。 安全降封镇夷郡王后,所居甘州之地,沃野千里,牛羊如云,既有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又有利用河流灌溉的阡陌良田,民殷仓实,是西夏境内少有的富庶之地。西夏于1037年升甘州为镇夷郡,成为镇抚西陲的军事重镇和河西走廊一带的政治中心。安全任镇夷郡王后,利用甘州丰饶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招集其父仁友昔日的旧部,结党营私,厉兵秣马,培育羽翼,蓄意谋反。1205年(夏天庆十二年),甘州有猪生一双头麒麟,州民献给安全。安全请来一个算命先生占卜主何征兆,那算命先生看了双头麒麟后,即刻跪倒在安全面前叩头道:“大喜!郡王大喜!”安全问道:“不知喜从何来?”算命先生道:“此双头麒麟乃一国两主之兆也!”安全命下人给算命先生5两银子赏钱,并如此如此地吩咐了一番。不久,在甘州一带四处流传着这样的儿歌,“天降双头麟,地生两盘龙”。有诗日: 西夏朝中才俊多,为求封王起隔阂。 龙蛇趁势成凶猛,汇聚洪流漫丹阙。 1206年(夏天庆十三年)3月1日,安全趁纯祐患病之机,联络越王仁友旧部突然发动政变,废纯祐自立,尊号为夏襄宗,改年号为应天元年。 安全见众大臣多有不服,便威胁罗太后(纯祐的母亲,安全的奶奶)道:“事已至此,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若太皇太后出面说服众位臣工改朝换代,则兵不血刃,大事定矣,否则,皇孙只能大开杀戒了。” 罗太后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仁宗仁孝去世后,一直吃斋念佛,最忌讳杀戮,听说安全要大开杀戒,权衡利弊,便答应了安全的要求。在安全的威逼利诱下,罗太后派遣御史大夫罔佐执中等奉表至金,上表道:“纯祐懦弱无能,体弱多病,外不能治国图强,内不能嗣守祖业,经与诸大臣议定,现立镇夷郡王安全为夏国王,请求金主予以册封。”金国遣使询问废立原因。8月,纯祐“死于废所”,年仅30岁,谥日昭简皇帝,庙号桓宗,墓号庄陵。 金国派往西夏的使臣回国后对金章宗完颜璟上表道:“夏国主纯事占仁慈恭俭,在位十四年,四郊鲜兵革之患,国中无水旱之虞。盖西夏小邦,但能循旧章,安定无事,已称善守矣,即其宫闱间,未闻失德,乃以宗孽擅权,失爱母氏,位遭幽夺,身死废所,哀哉!” 罗氏再一次上表请封。对西夏第二次上表求封,金章宗避而不见。安全第三次派使臣前往金国请求册封,金国无意干涉西夏内政,不得已,便于9月册封安全为夏国主。但金国终止了遣使至夏贺生日,取消每年对西夏的赏赐,降低对西夏使节的接待规格,以示对安全篡位的惩罚。 自元德六年(1124年)乾顺上表依附金国到皇建元年(1210年)夏金关系破裂,双方维持了86年的宗主关系。两国虽偶有冲突,但基本保持着守望相助的友好关系。夏金关系破裂的导火索源于蒙古人侵。 1208年11月,金章宗病死,由其叔父卫王永济即皇帝位,是为卫绍王。位于北方大漠草原的蕃国蒙古拒不入朝纳贡、庆贺新君登基大典。 却说蒙古成吉思汗即位后,不愿再向金国称臣,因金国把成吉思汗的先祖钉在“木驴”上杀死,成吉思汗发誓要为先祖报仇。1210年金国传诏蒙古可汗进京议事,成吉思汗拒不奉诏。金帝大怒,正欲遣使前去诘问缘由,忽报蒙古与西夏开战,蒙军已包围了西夏都城中兴府。又报,夏襄宗安全遣使赴金求援。金国满朝文武皆认为:“金夏唇齿相依,唇亡齿寒,蒙古者,虎狼也。夏若被蒙剪灭,蒙必全力攻金,则金国危矣!莫若趁蒙古羽翼未丰,联合西夏攻蒙,首尾夹攻,进可以取,退可以守。”听了群臣的意见,金帝卫王永济不悦的对群臣说:“敌人相攻,吾国之福,何患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拒不出兵。 夏襄宗见求救无望,便亲自登城督促将士守御。蒙古兵围城两月余,没有任何进展。正在两军相持不下时,进入9月,天降暴雨,黄河水暴涨,蒙古军遂修筑堤坝,引河水灌城,城中居民被淹死无数,城墙亦有坍塌。夏军顽强地坚守到11月,城中粮绝,军民以马粪充饥守城。也是天不亡西夏,正在危急时刻,蒙古人修筑淹灌夏军的堤坝外堤突然决口,滚滚洪水如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倒灌进蒙古军营,粮草、帐篷马匹被卷走无数,数万名士兵葬身洪水,蒙古兵再也无法坚持继续战斗了。成吉思汗一边撤围,一边派遣被俘的西夏将领讹答入城劝降。安全见成吉思汗派人劝降,便与众大臣商议,经过再三权衡,答应了蒙古人的条件。安全站在城头上,隔水对成吉思汗说道:“只要大汗撤兵,夏国当以事金之礼事蒙古可汗,臣服蒙古。” 中兴府解除危机后,夏襄宗安全气急败坏,将这次蒙夏战争的失利迁怒于金国。P316-319 序言 序一 月明林下美人来 ——序张文瑞的章回长篇小说《龙腾西夏》 火仲舫 捧读《龙腾西夏》,我十分佩服文瑞先生那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史学知识,用一个“折服”的词也不过分。张文瑞同志是隆德县教育体育局一名普通干部,在教育战线教书育人三十余载,据说全县每一所学校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无论是在基层学校还是教育主管部门,他白天工作,晚上潜心做学问,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用心记录下来,撰写成文,或在报刊、网络发表,或传给同事亲友阅读。从扫盲到“普初”(普及三年教育)、“普六”“普九”“创建教育强县”“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他亲历和见证了全县教育的发展变化和光辉历程。在此基础上,他将自己多年来在报刊发表的文章,结集出版了《故乡情愫》一书。这本文集是他积极追求、勇于探索、甘于奉献的人生之旅的记录,也是智慧的结晶,同时是隆德县教育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真实写照,有着非同寻常的阅读价值和史料价值。对此,《固原日报》曾经在“文化固原”栏目进行了专题报道。 文瑞同志数十年如一日不间断地面对青灯一盏、史书数卷,佐以香茗半壶,室内心灵空明,窗外繁星满天,怡然自得地沿着历史的隧道回溯,津津有味地巡游曾经闪烁过光芒的时空。他的内心世界就是如此五彩斑斓,姹紫嫣红。远如宇宙洪荒,盘古开天,夏商西周,三国两晋,皆是历历在目;秦皇汉武,隋帝唐宗,宋祖元首,诗仙诗圣,词曲大家,时时萦绕在脑际。美妙者似闭月羞花,沉鱼落雁;鲜亮者绿肥红瘦,姚黄魏紫。品味历史的奇妙,曾经的辉煌让我们心潮澎湃;咀嚼历史的悲哀,曾经的忧伤让我们浮想联翩。 对那些远去的岁月,我们无法穷究,这里还是随笔者侃侃在我国历史上曾经辉煌过,继而神秘消失的西夏吧。为了完成《龙腾西夏》这部巨著,作者花费了十余年时间,进行了大量先期的准备与积累。文瑞同志博览群书,目光流连于汗牛充栋的历史典籍,思绪激荡在波澜壮阔的沧桑岁月中,通读了范文澜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简编》,翦伯赞先生著的《中国史纲》,白寿彝先生总主编的《中国通史》以及《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李范文先生主编的《西夏通史》,袁野先生主编的《中华上下五千年》等大量的史学典籍,从中获得了大量素材,吸取了写作营养。与此同时,散见于报纸杂志上灿若繁星的文章,活跃在互联网上颇似汪洋的言论,都给了作者不少的启迪和帮助。 由于作者对西夏历史做了潜心研究,故能将这一题材驾驭得游刃有余。本书以西夏十位君主为纲,兼及宋、辽、金、元兴衰的阶段性发展,展开情节,每一部分又紧扣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人物或思潮等进行演绎,呈现了西夏的历史和文化。其中有“吞疆四海自称王”的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有“敢效汉唐振国魂”的中兴之主李仁孝,有“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西夏贤相斡道冲,还有“男儿西北有神州”的宋朝战将仲氏三杰,也有“江山代有人才出”的西夏学者、“八千里路云和月”的西夏使者、“花自飘零水自流”的西夏女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宋辽夏金蒙,又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文人高士,是他们书写了“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风云变幻和“洞房花烛哭冤魂”的爱情悲剧。 书中引证丰富,材料随手拈来。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使他能够将历史还原为生动的图景,给读者以真切的现场感,妙趣横生。他还将自己对于人文历史的深邃见解熔铸于对具体历史人物、事件的表述之中,融会贯通往来古今,使读者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从阅读中获得丰厚的历史体验。 由于本书作者既具史学家洞察历史幽微之眼力,又有诗人敏感丰富的感受能力,因此在写作语言风格上,既睿智冷峻又情韵悠长;既有古风古韵,又有现代章法。《龙腾西夏》熔史识、诗笔、文心于一炉,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将西夏的历史表达得引人入胜。其结构严谨,气脉贯通,给读者一种阅读快感。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我们权且将这部作品看作“月明林下”的“美人”吧。透过千年的历史烟云,我们看到,昔日的原野依然鲜花盛开,开阔奔放,芳华永驻。讴歌抑或挽歌那逝去的岁月,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 “十年砥砺磨一著”,这是《宁夏日报》对于作者的客观评价。一部耳目一新的《龙腾西夏》将呈现在读者面前。 是为序。 2012年12月18日 (作者系宁夏作家协会副主席) 后记 历时十余年的辛勤创作,《龙腾西夏》终于脱稿了。一部只有20多万字的小说,为何写了这么长时间?甘苦寸心知。 记得我上中学时,有位老师在地理课上说:“宁夏太小,有好多人不知道宁夏为省级自治区,有个作家协会开会,给宁夏的作家寄通知时,竞将地址写成‘甘肃省临夏自治区’”。这则故事让我的心灵受到很大震撼,发誓将来要写一本系统地反映宁夏的小说,借以宣传宁夏,提高宁夏的知名度。成年之后,这个愿望有增无减,于是,我决定以西夏的历史为题材,写一部小说。2000年,当我动手写作时却遇到了很多难题,首先是有关西夏的史料太少,又因为西夏与宋、辽、金、元共存,其关系错综复杂。从1038年李元昊正式建国,到1227年西夏灭亡,历时190年,时间跨度很长,该从何处入手呢?为此,我反复阅读宋、辽、金、元的历史资料。为了理清这几个朝代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事件,我首先以西夏史为依据,从1038年开始,以列表的形式记录各种发生的历史事件,后又增加了宋、辽、金、元相应年代所发生的事件。 在整个谋篇构思之余,又反复查阅了夏景宗李元昊、张元、野利旺荣、没藏讹庞、大(小)梁太后、宋仁宗、范仲淹、韩琦、种师道、辽兴宗、辽天祚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成吉思汗等主要历史人物的传记,开始构思。全书共写二十二回.可是写了前十回后,面对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再也写不下去了,只好罢笔。 路在何方?只能读书,再次从历史书籍去找相关资料,进行反复辨别比对。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慢慢在我面前站起来了,他们在我脑海中呐喊、厮杀,在梦中和我对话,此起彼伏的鼓角在我声耳畔回响。此时,我的心中大有不吐不快之感。于是重新拿起笔来,重新构思。历经十余年,八易其稿,《龙腾西夏》终于与读者见面了。 本书的付梓出版与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怀是分不开的。 感谢宁夏作协副主席火仲舫先生。他在百忙中抽出宝贵时间披阅初稿,提出修改意见,并为本书作序。“月明林下美人来”,是他帮助作者揭开了西夏这个“美人”躲在深闺人不识的神秘面纱。 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名西夏史专家、博士生导师聂鸿音教授。他对《龙腾西夏》书稿进行认真审阅,训诂开蒙,斧削笔润,从思想性、艺术性等方面提出了华屋再造的指导性意见,使作者获益匪浅。感谢宁夏大学西夏研究院的杨志高先生,他花费了大量时间,帮助作者查阅历史,勘误补佚,正本清源,使本书描写的历史事件更趋于历史的真实。 感谢宁夏日报社记者魏萍。是她撰写的报道《十年砥砺磨一著——张文瑞历史小说(龙腾西夏)》,在《宁夏日报》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好多网站和媒体予以报道或转载,很多文学爱好者打电话、发信息询问该书的出版情况,给作者以莫大的精神鼓舞。 感谢《山泉》编辑部文必武、樊晓光编辑,他们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反复校阅,并在《山泉》上进行连载。 感谢所有热情的读者,宣传报道该作品的媒体,感谢所有支持、关爱、帮助过我的朋友和仁人志士。 以上文字是《龙腾西夏》出版时的点滴感想,权作跋:拳拳之心何为报,欲乘天风挽云涛。蟠桃园中采仙果,赠予朋友做夜宵。 文中疏漏之处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2013年元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