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撰地文学》作者张相文(1866一1933),字蔚西,号沌谷,中国地理学家。江苏泗阳人。曾任天津北洋女子高等学校校长,并在北京大学等校讲授地理学。1909年在天津发起成立中国最早的地理学术团体中国地学会,并当选为会长。次年创办中国最早的地理期刊《地学杂志》。他重视地理教育,主要的著作除本书外,另有《地质学教科书》《泗阳县志》《佛学地理学》《南园丛稿》等。
本书被誉为中国最早的自然地理学著作。全书内容分为星界、陆界、水界、气界和生物界五篇,在介绍地理知识的同时,注重我国国情,着重介绍了防霜、避电、避震、培植森林、改良土壤等实用知识。书中有地图10余幅,插图70余幅,并附有中西对照表、各国权度对照表,既是珍贵的地理学文献,极具参考价值,又使得该书内容生动有趣。
例言
绪论
第一编 星界
第一章 地球之成因
(一)星云 (二)地球 (三)太阳系 (四)八行星之体积及
距离 (五)太阴 (六)流星及陨石 (七)彗星
第二章 地球之形状
(一)地圆 (二)椭圆 (三)海陆之分布 (四)北半球多陆
第三章 地球之运动
(甲)地球之公转
(一)四季 (二)闰日 (三)五带
(乙)地球之自转
(一)昼 夜 (二)日月蚀
第四章 地表之测定
(一)纬度 (二)经度 (三)中线纬度测定法经度发见法
第五章 地磁力
(一)偏角 (二)倾角 (三)同向线
第二编 陆界
第一章 陆地之构成
(甲)大陆之地势
(乙)地层之排列
(一)原始界 (二)古生界 (三)中生界 (四)新生界
(丙)岩石
(一)火成岩 (二)水成岩
(丁)土壤
(一)表土 (二)底土土壤改良
(戊)山岳及溪谷
(一)山岳 (二)溪谷
(己)平原及台地
(一)平原 (二)低地 (三)高原
(庚)岛屿
(一)陆岛 (二)洋岛
(辛)海岸线
第二章 陆地之变动
(甲)内力之变动
(一)火山 (二)地震 (三)汀线之升降
(乙)外力之变动
(一)空气 (二)水力 (三)生物
第三编 水界
第一章 海水
(甲)海水之组织
(一)成分 (二)水色 (三)深度 (四)温度 (五)海底
(六)生物
(乙)海水之运动
(一)洋流 (二)潮汐 (三)波浪 (四)海啸 (五)流冰
第二章 河湖
(甲)河水
(一)纵河 (二)横河分水界夏季溢流
(乙)湖水
(一)凹地湖 (二)堰塞湖湖水分布湖水利用
第三章 泉水
(一)温泉 (二)矿泉 (三)瀑布 (四)钻井
第四编 气界
第一章 大 气
(一)成分 (二)密度 (三)高度 (四)温度 (五)压力 气压变化
第二章 气候
(甲)因时所生之气候
(一)一日间之较差 (二)一年间之较差
(乙)因地所生之气候
(一)纬度之高低 (二)土地之高低 (三)海距 (四)山脉
(五)风位 (六)洋流 (七)森林开拓等等温线
第三章 气流
(一)定风 (二)定期风 (三)地方风 (四)飓风 (五)旋风 (六)暴风风之测候风之效害
第四章 大气中之水分
(甲)蒸发作用
(乙)循环作用
(一)雾 (二)云 (三)雨 (四)露 (五)霜 (六)雪 (七)雹 (八)霰 天气测候地方天气
第五章 大气中之映象
(一)天色 (二)霞光 (三)晕及光环 (四)虹霓 (五)极光 (六)幻景 (七)磷火 (八)电火 (九)电雷
第五编 生物界
第一章 生物之分布
第二章 生物之变迁
(一)动物 (二)植物
第三章 人类之进化
(一)食物 (二)衣服 (三)器用
第四章 人种之分布
(一)直发种 (二)拳发种 (三)绒发种
结论
中西对照表
各国权度对照表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