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顾名思义,是指战争的方略或策略。它产生于军事领域,最早被解释为“统帅之道”。
时至今日,“战略”已经不是军事领域单独使用的一个概念了。许多领域都把自己的长远规划视为“战略”,如“外交战略”、“经济战略”、“公司战略”、“文化战略”等。这就要求我们超出军事范畴,从一个更广泛的意义上,认识“战略”的内涵,理解“战略”概念。
战略是指导竞争制胜的学问
实际上,“战略”自身有着更广泛的含义,否则它就不可能得到广泛的应用。就广义上的“战略”而言, “战”是指竞争,“略”是指谋划。我们可以把广义上的“战略”理解为一种进行竞争的谋划。这种从广义上对“战略”所作的解释,就有了它的通用性。
竞争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成因于人类对自身根本利益的追求和维护。正如中国古人所说:“人有衣食之情,而物弗能足也。故群居杂处,分不均求不赡则争,争则强胁弱而勇侵怯。”(《淮南子·兵略训》)
当然,我们要特别强调,竞争有不同的性质和不同的类型。一般意义上的竞争,在人类道德允许范围内,是正常的;使用不正当手段损害他人利益而达成自己目的的竞争,是不正常的。竞争具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所以,“贪昧饕餮之人,残贼天下,万人骚动,莫宁其所。有圣人勃然而起,乃讨强暴,平乱世,夷险除秽,以浊为清,以危为宁,故不得不中绝”(《淮南子·兵略训》)。
战略是一种关注全局和长远的规划
力量对抗有“略”,也有“术”,因而有“战略”与“战术”之分。按照中国古人的解释,“略”指“大略”、“要略”。《荀子·非相》中说:“略则举大。”战略的层次高,着眼于宏观和长远,在力量对抗中侧重于以力攻心,获得全局性的胜利。战术的层次较低,着眼于微观和眼前,在力量对抗中侧重于以力克力,获得局部性的胜利。所以说,战略是大智慧,是指导全局的而不是一般的对抗的谋划,不能同一般的谋略或权术画等号。
战略的宏观性和长远性,突出表现在它对力量综合性的运用上,并形成战略所具有的计划性和有序性。战略能够把力量各种要素和各种制约条件加以整理,按轻重缓急、先后次序进行排列,然后提出最有效的行动方案。形象地说,战略家能够娴熟地弹动力量各种要素组成的键盘,奏出克敌制胜的组曲。
P2-3
东方战略,也就是中国战略,是中国独创和独有的一种与众不同的战略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形态,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众多叱咤风云战略家们思想的结晶。
东方战略在揭示战略本质和竞争规律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远远超出了西方战略——正是在这种深度和广度上,我们才能深刻感悟到东方战略的神奇和魅力,以及它通贯几千年历史的强大生命力。
谈到东方战略,感悟一下东方战略的神秘,我们有必要先从大家熟悉的几个中国历史典故谈起。
按照历史年代的顺序,先讲一下孙膑。孙膑是孙武的后代,才华出众,勤奋好学。他年青时求教于鬼谷子的门下,并得到老师的真传。鬼谷子是一个十分精通战略的人物,也是一个非常神秘的人物。相传他姓王名诩,长期隐居在鬼谷山中,所以大家称他为“鬼谷子”。他的门下有许多声名显赫的弟子,除孙膑之外,还有庞涓、苏秦、张仪等。据说,鬼谷子将孙膑先祖孙武的兵法十三篇单独秘密地教授给了孙膑。孙膑天资聪颖,再加上名师指点和自己的刻苦钻研,很快领悟到东方战略的精髓,并在以后的战略实践中获得了巨大成功。
接下来讲一下张良。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会知道张良这个名字,也会知道与张良有关的一个传奇故事。张良是韩国相门之后,是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当秦国灭了韩国之后,他为了报仇,不惜花费万贯家财,收买刺客,刺杀秦始皇。他在博浪沙行刺未成,便隐姓埋名,流亡到了下邳,也就是现在的江苏邳县一带。有一天,他在一个名叫“圯上”的地方闲游,遇见了一位神秘的老人。这位老人就是黄石公,史称“圯上老人”。老人送给张良一本书,并对他说:“读此则为王者师矣。”这本书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黄石公三略》,是一本战略方面的专著。张良如获至宝,认真研读,逐渐掌握了战略理论,成为刘邦的军师,辅佐刘邦打败了项羽,建立了大汉王朝。
大家都十分熟悉和敬佩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相传诸葛亮14岁就与弟弟一起进入刘表开办的学堂学习兵法。他隐居隆中后,仍然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还经常与学友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一起分析天下形势,探讨治国安邦的妙策。与此同时,他还遍访名师,虚心求教。荆州的名士司马徽见诸葛亮求知若渴,便建议他去向汝南灵山的酆公玖求教,并说这位老师学识渊博,高深莫测。诸葛亮立刻求司马徽带他前去拜师。一开始,酆公玖对诸葛亮很冷淡,不肯轻易向他传授知识。诸葛亮并没有动摇,在老师家住了下来,耐心等待,并且每天勤勤恳恳地侍奉老师。经过一年多的时间,诸葛亮终于得到老师的信任,学到了《三才秘录》、《兵法阵图》、《孤虚相旺》等书上的战略知识,成为一代著名的战略家。
洪兵编著的《东方战略学(精)》是东方战略学系列之一,《东方战略学(精)》讲述了:东方战略,也就是中国战略,是中国独创和独有的一种与众不同的战略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形态,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众多叱咤风云战略家们思想的结晶。
东方战略在揭示战略本质和竞争规律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远远超出了西方战略——正是在这种深度和广度上,我们才能深刻感悟到东方战略的神奇和魅力,以及它通贯几千年历史的强大生命力。
大千世界中有一个统领万事万物的“天道”,它是一种绝对的理念,是一种超越逻辑的逻辑,是一种制约所有规律的规律。战略,特别是东方战略,是最接近这个“天道”并且最容易把握其密码的领域之一。洪兵编著的《东方战略学(精)》以东方战略的研究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为人们更好地进入并适应这个世界提供一把战略思维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