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生产和科技/科学新探索读本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作者 赵玉山//高丽芳
出版社 中国地图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赵玉山、高丽芳主编的《生产和科技》是《科学新探索读本》系列丛书之一,共分五篇,内容包括:生产大变革、身边新变化、生活新创造、科技新变迁、展现新魅力。

本书力求图文并茂,在文字叙述和引导的同时,提供大量精美精致的图片,让小读者在深入浅出的故事中走进生产科技的殿堂,早日成为未来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

内容推荐

《科学新探索读本》系列立足于科学的新发现、新问题、新角度、新探究,力争提供新颖别致的写作和阅读角度,让青少年在平实、简单、有趣的文字中认识科学、亲近科学、走进科学。它是青少年科学课堂知识有益、必要、恰当的补充和扩展,架起普通常识和科学探究之间的桥梁,鼓励学生从当下出发,从课堂出发,从生活出发,探究大千世界和万物原理,在课堂内外、自身与世界之间获得探究的乐趣和自信!

《生产和科技》是《科学新探索读本》系列丛书之一,内容包括:生产大变革、身边新变化、生活新创造、科技新变迁、展现新魅力。

《生产和科技》由赵玉山、高丽芳主编。

目录

生产大变革

一粒小稻种换来大产量

给棉花添上新色彩

从自然发酵中认识酵母

神奇的酶世界

身边新变化

让联系随时随地——移动电话

什么是迷你播放器

走近互联网时代

人造卫星能为我们做什么

生活新创造

生活中离不开的塑料

小电池的大用途

由粘土变陶瓷

清晰看自己——铜镜与玻璃镜

科技新变迁

快速又方便的复印与扫描技术

让记录不再用纸——磁盘与光碟

越读越快乐——从竹简到有声读物

坐在家里看天下——电视机的更新换代

展现新魅力

让操作随心所欲——遥控、声控与感应科技

一起认识纳米技术

GPS卫星定位——让你从此不再迷路

步入数码世界

试读章节

古代的镜子

远古时期,人们以水照面。铜器发明以后,以铜盆盛水鉴形照影。《尚书》《国语》《庄子》等先秦著作中,提到过古人“鉴于水”。《说文·金部》中把“鉴”解释为“盆”。因此,可以说盛水的盆(鉴),就是最早的镜子了。有一句俗语:“水平如镜”。清澈的水面,没有风吹动它时,水面平坦如镜。远古时,我们的祖先就在河边或水塘旁,对着水面照照自己的脸部,看个究竟。但是微风一吹,表面泛起波纹,就什么也看不清楚了。

后来,人们开始使用青铜镜,那是3000多年前的事。那时人们先将青铜铸成一面圆盘,然后再经打磨,把它磨得又平整又光洁,可照出人影来。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里所说的“以铜为镜”,便指的是青铜镜。

在古代,铜镜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关系,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

铜镜又是精关的工艺品。它制作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古代将镜称为“鉴”。到商代初年的时候,有了最初的铜鉴。到秦朝时期,才开始铸造铜镜,因为镜的适用优于鉴的方面很多,所以到秦以后,已不用水作鉴了。秦汉以后,镜的使用更加广泛,镜的制作也更加精良。它的材料包括金、银、铜、铁等,以铜最为多,也有镀金银的、背面包金银的、或镶嵌金银丝的。隋唐以来,还有带柄的、四方的,各种花纹应有尽有。直到明代末期,开始有以玻璃为镜的。清代乾隆以后,玻璃开始大兴于民间。直至民国初年,少数边远地区还有以铜为镜的。

玻璃镜的出现

13世纪初,意大利的玻璃工业格外发达,特别是威尼斯城生产的玻璃驰名世界。1317年,他们在试制彩色玻璃的过程中,偶然发现加入二氧化锰(一种化合物)以后,会使混浊的玻璃液变得清澈,从而发明了透明玻璃。

有了透明玻璃,玻璃工匠们便开始摸索用玻璃制造镜子的方法。他们先将金属板磨得既平整又光滑,然后将它和玻璃合在一起,试图制成玻璃镜子。刚做好的时候确实不错,光洁照人。可是没过多久,镜子里面的人像就变得模糊不清了。原来这是由于水分和空气从金属与玻璃之间极细的缝隙中钻了进去,金属板被氧化了。后来,他们又开始将各种金属熔化后倒在玻璃上,以期与玻璃结合而制成镜子,结果都失败了。

1508年,意大利的玻璃工匠达尔卡罗兄弟终于研制成功了实用的玻璃镜子。他们先把锡箔贴在玻璃面上,然后倒上水银,水银是液态金属,能够很好地溶解锡,随后,玻璃上形成了一层薄薄的锡与水银的合金(称为“锡汞齐”),这种“锡汞齐”的本领高强,能够紧紧地粘附在玻璃上而成为真正的镜子。

然而,制造水银玻璃镜子需要花上整整1个月的时间,这太费事了。况且水银有毒,镜面也不太光亮。于是,人们又设法对它进行改进。1843年,德国科学家发明了镀银的玻璃镜子。这种银玻镜子背面发亮的东西,是一层薄薄的银层,这层银不是涂上去的,也不是靠电镀上去的,而是利用一种特殊而有趣的化学反应——“银镜反应”镀上去的。为了增强镜子的耐用性,通常还在镀银以后,再在银层上面涂刷上一层红色的保护漆,这样,银层便不容易脱落和损坏。

镜子的种类和作用

镜子种类非常多,按功能可以划分为:化妆镜、装饰镜、平面镜、放大镜、凸透镜、凹面镜等等。

常用的镜子主要有以下一些作用:

①最原始的功能。由光的发射原理来映出镜子前人或物的样子。

②聚光取火。将一个放大镜放在太阳下,地上铺一张纸,纸上会出现一个亮点,慢慢地在这个亮点处会冒起烟了,纸也就很快烧着了。

③在墙上挂面大镜子,依靠镜子的反射原理,可从视觉上增加房间的通透性,拓宽人的视觉范围,从而起到缓解压力的作用。在镜子能够反射到的地方摆放绿色植物,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缓解视觉疲劳。

④可以后视跟踪。把小镜子握在手心可以看后方,这主要运用在汽车的后视镜上,以使司机可以不用回头就能看清后方的情况。

P106-110

序言

本套科普图书定位于青少年课外科学普及、课堂科学素养的补充。既立足于科学“新”探索——科学的新发现、新问题、新角度、新观点,力争提供新颖别致的写作和阅读角度,让青少年在平实、简单、有趣的文字中认识科学、亲近科学、走进科学,激发他们在习以为常的科学现象和规律中进行新的发现和思考;同时也将立足于课堂知识,是青少年科学课堂知识有益、必要、恰当的补充和扩展,架起普通常识和科学探究之间的桥梁,鼓励学生从当下出发,从课堂出发,从生活出发,探究大千世界、万物原理,在课堂内外、自身与世界之间获得探究的乐趣和自信,拉近科学与普通人的距离。上述两点,是本套丛书的编写定位和立足角度。

本套丛书首批设计16册,包括小学8册,初中8册,核心内容涵盖基础教育各学科科学素养全部知识点,围绕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所列知识内容,力求做到既同步于课堂知识,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手、伙伴、老师,又独立于课堂体系,是其丰富的、有益的、最新科学知识的补充扩展;既是科学第二教材、科学趣味读本,也是课外活动手册、家庭科学活动材料。可以配合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共九年学段同步阅读,也可独立成体系,供小学、初中任何年级学生成套独立阅读。丛书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涵盖生理、心理、天文、地理、自然、动物、植物、空间、能源、科技等方方面面。丛书力求图文并茂,在文字叙述和引导的同时,提供大量精美精致的图片,让小读者在深入浅出的故事中走进科学殿堂,早日成为未来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

《科学新探索丛书》编写组

二○一一年四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1: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