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汉语是鸟语;唐朝没有椅子坐;新娘结婚穿蓝衣;日落后在街上行走会被城管捉住打屁股;唐前期花500万可购得五万平米大宅一座;唐朝最强泡妞技能是作诗……森林鹿所著的《唐朝穿越指南:长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册》告诉你其他历史书没有告诉你的唐朝细节!语言是生动幽默的,考据是严谨扎实的,除配有说明性的文物古迹图片之外,所引用的资料皆有注释。
·用最欢乐、最具创造性的方式了解与我们普通人相关的唐代历史背景、社会文化知识。
·可与各类唐朝穿越小说、各种唐代背景电视剧(比如《宫心计》)对照观看,发现槽点,发现乐趣。
·天涯头条推荐,娱乐八卦版半年点击率过100万。
如果有一天,您一睁眼发现自己穿越到了唐朝——不要惊慌,来,拿起森林鹿所著的这本《唐朝穿越指南:长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册》:
先过了语言关,学几句中古汉语、唐朝国骂;再混进官府食堂开开小灶,品茶喝酒。记住,像穿越小说中那样大大咧咧走在街上,随手拿出纹银几两是会悲剧的,户口簿、暂住证一个也不能少。可随旅行团游览长安城最热门的五大景点,顺便逛逛青楼,看看马球,带上豹子去户外狩猎。更可入乡随俗,像个唐朝人一样过端午、春节、七夕情人节。想洋气一点也没问题,圣诞节唐朝就已有!运气好的话,还能受邀去别人家里做个客,唱K、跳舞,乐不思蜀,最后买套占地十亩限价房。
如果您是女士,这本指南能使您掌握长安最潮时尚衣饰。万一落地生根,嫁给唐朝人,也能了解婚礼细节,及婚后各种斗小三秘籍。
如果您有心混入政界,《唐朝穿越指南:长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册》也提供唐朝公务员薪资、法律和政治制度以供参考;无论您想做文官,做武将,还是想穿越成外国来的留学生,攻略都已为您备好。
穿越无限好,乐活在唐朝。
◎第一章 穿越先过语言关
想穿越到长安过夜生活?城管叔叔欢迎您! | 夜禁制度
是谁在叫“太巴荒”?那是杜甫呼唤“太白兄”…… | 中古汉语
见了官员别乱叫“大人”,除非您想拜干爹…… | 称呼
哑巴亏不能吃,教您几句唐代骂人话 | 俚语
◎第二章 如何在唐朝做一名合格的吃货
上朝日请务必参加公款吃喝,品种丰富,料足量多 | 官府食堂
“没见过吧,这叫日式刺身!”“不就是切鲙嘛……” | 荤食
欢迎光临正宗河北醋芹老店,本店专营魏家菜 | 蔬菜
茶里不加葱姜盐果汁,让人怎么入口啊,掀桌! | 茶文化
李白斗酒诗百篇……你给老子喝的是假酒吧? | 酒文化
◎第三章 入乡随俗,基本生活常识要具备
站累了想坐会儿?抱歉,您可能找不到椅子哟! | 坐具
户口簿、暂住证、单位介绍信,一个都不能少 | 户籍制度
对不起,本朝拒收银两,有诚意请背来50斤铜钱 | 货币
尚书省将出台政策,遏制长安房价过快上涨 | 住宅
◎第四章 娱乐生活要抓紧
长安城五大热门景点一日游开团! | 名胜
秦淮风月休闲会所唐朝分店盛大开业,胡姬八折! | 青楼妓院
骑上骏马,带上豹子,一起来体验大唐最流行的户外运动吧! | 贵族狩猎
“这位郎君,老夫能请你跳个舞吗?” | 贵族男子舞蹈文化
吐蕃马球队表示:我们没有恐唐症,黑色三分钟并不存在 | 马球
◎第五章 长安潮女指南
单身上街者,必是穿越女,捉来杖六十 | 妇女出行
《祥丽》杂志打造秋冬首都时尚潮人 | 女子时尚衣着
上官婉儿倾情代言,本季新香开始发售,满万送香囊! | 美妆
◎第六章 如果您嫁给一个唐朝人
新娘子您的红盖头呢?没带?这都能忘带? | 婚俗
斗二奶,打小三,唐朝麻辣主妇的婚后生活 | 婚后生活
嫁妆还我,赡养费拿来,负心汉咱离婚吧! | 离婚手续
◎第七章 有心进入政界的同志注意了
吓死你不偿命,秦琼、敬德的门神工资 | 公务员收入
想跟元稹、白居易做同事吗?为您指点一条升官之路 | 唐后期文官仕途
历史的垃圾桶里躺满了低估我军实力的蕃酋 | 唐前期武将仕途
“凤凰男”安倍仲满的海外留学之路 | 赴唐留学生
想去华清池偷窥李世民、武则天洗澡的看过来…… | 府兵三卫制度
不能一高兴就“诛九族”,也不能“拉出去剐了”,请依法治国! | 法律
◎第八章 一千多年前我们这样过节
欢迎来到唐朝教堂过圣诞节! | 三夷教
五色丝线端午抛,帅哥你往哪里逃 | 端午节
七月七日长生殿,美人满屋抓蜘蛛 | 七夕
过年喽!穿棉袄、放鞭炮、压岁钱……对不起,您穿错朝代了 | 春节
后记:网络是个好东西
第一章 穿越先过语言关
想穿越到长安过夜生活?城管叔叔欢迎您!
夜禁制度
当您成功穿越到长安城或者各地城市里以后,睁开眼睛,注意,请先看看是在白天还是晚上。
如果运气不错,天上有明晃晃的太阳,您可以放心地深情赞美一下毫无污染的瓦蓝瓦蓝的天空,纯白纯白的云,清新清爽的空气……如果您不幸赶着深夜里落地,自己还正在长安城的三十八条主要大街上晃荡,那就快别看星星、看月亮,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了,麻溜儿地,赶紧找个犄角旮旯躲起来吧!
您问不躲起来又怎么样?这……没怎么样,只不过隔一会儿就有城管骑着马一队一队过来到处巡查抓人。您就算躲过了在明处的,还有在暗处探访的片儿警呢—当时叫武侯的那群家伙。
落到他们手里,给您一顿耳光,打落几颗牙齿,那算赶上人家心情好、下手轻。要遇上个刚跟娘子吵完架,跪完骰子盆的,一时发狠把您乱棍打死,甚至乱刀砍死,都算正常执行公务,没准儿还能立个小功,得点儿赏钱。
活该,谁叫你小子犯夜禁的。
您如果想穿越回唐朝,在长安城里逛逛夜景什么的,那除非是每年的正月十五“上元节”三天,或者您面子大,能弄到特别通行证,才能日落以后在街上合法行走。否则的话,半夜出门,非奸即盗,无论是官民,抓着了,没商量先抽一顿。
怕了吧?您说啥,问能往哪里躲?
这个,得好好费心思想想了。长安城城郭被横竖三十八条街道分割成一百多个居住区(坊),每个居住区都由坊墙和坊门围起来。太阳下山以后,所有城门和坊门一齐关闭,所以您要想溜进哪个居住区去躲一躲,技术上的难度比较大。
这么着吧,我给您出个主意。首先呢,您尽量顺着大街边往南跑,长安城内的人集中居住在北部(也是皇宫和官府所在),南部各坊人口稀疏,城管巡查力度不会那么大。然后,确定附近没有巡逻队,您可以尝试爬墙进坊—坊墙都不太高,有的可能还不到人的肩膀,努努力翻过去还是可以的。
不过爬墙的时候,切忌用力过猛。因为那些墙都是夯土垒起来的,风吹日晒雨淋的,容易松动,您要是不小心蹬塌了一大块土坷垃,稀里哗啦掉地下,这动静没准儿会引来围观群众。每个坊里街角都有武侯铺,也就是派出所,片儿警要也出来围观,您这墙就算白爬了。
那么有没有不用爬墙的躲夜禁法呢?嗯……这个……倒也有,不过我怕您更不乐意使用。
长安城内的主要大街都很宽,朱雀大街宽度达一百五十米,而街两边都有又宽又深的排水沟,深度在两米到三米之间。所以,如果您能捏着鼻子跳进街边排水沟,泡在污水雨水里,蜷在靠近街面那墙下腌一夜,天又黑,又没路灯,估计在大街上跑来跑去的城管们是看不见您的。
当然,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恐怕您走到哪里,群众都能闻见您了。
无论怎么着吧,如果您幸运地逃过了夜禁巡查队,又累又怕又脏又臭地熬到快天亮的时候,将能见证到一个很壮观的景象—全城钟鼓报晓。
冬夜五更三点,夏夜五更二点(古代把一夜分为五更,一更又分为五点),太极宫正门承天门的城楼上,第一声报晓鼓敲响,各条南北向大街上的鼓楼依次跟进。随着鼓声自内而外一波波传开,皇宫的各大门,朝廷办公区(皇城)的各大门,各个里坊的坊门,都依次开启。同时,城内一百几十所寺庙,也会撞响晨钟,激昂跳动的鼓声与深沉悠远的钟声交织在一起,唤醒整座长安大城,共同迎接从东方天际喷薄而出的朝阳。
报晓鼓要敲多少声呢?有记载是三百声,还有记载是三千声。不过无论多少声,都不是一气儿敲完的,而是敲敲停停分好几波,持续时间也比较长。我估计,如果居民们在睡梦里被第一波鼓声惊醒,慢慢腾腾起床穿衣服,洗脸,梳头出门,走到坊门口,可能正是第二三波鼓声响着的时候,此时坊门刚开启不久。要是有喜欢赖床睡懒觉的,四鼓绝时才起床,赶着收拾收拾,没准儿还能在第五鼓敲完之前出坊上班。
当然,也有喜欢早起急着出坊赶路的。天还没亮,各坊里往往会有一些人聚集在坊门前,等着咚咚鼓(长安人对街鼓的口头俗称)敲响,开门放行。
在他们身边,坊门里的小吃店开始做生意啦。灶下柴火明亮温暖地跳跃着,赤膊的胡人师傅梆梆地打着烧饼;蒸笼里的白气热腾腾上冒;刚出炉的芝麻胡饼金黄酥亮,又香又脆;带馅的蒸饼一咬顺嘴流油;大碗的软面片馎饦(bótuō)汤要加酸还是加辣由您随意。忙着赶路也不争这一时半刻的,客人您先吃点儿早饭吧?您要是急着上朝面圣,怕迟到,小店还提供打包外带服务哟!当然,如果您一边上朝,一边在马上吞饼子的吃相不幸被御史看到,被弹劾降职了,那跟小店可没关系。
说到长安城的商业服务,您要逛街消费的话,有两种错误印象是必须纠正过来的。
一种印象是从近代城镇集市或者《清明上河图》里得来,以为长安城主要大街的两边,也有很多店铺摊位依次排开,向过往行人招揽生意,迫使街面上一心走路的交通流与购物的客流混杂在一起,显得人气兴旺繁华热闹。
很遗憾,这种景象,您穿越到唐朝以后看不到。
走在长安纵横三十八条主要街道上,您能看见的是脚下黄土压实的路面,路两边成行遮阴的榆树、槐树,道旁边深深的排水沟,沟外就是各坊坊墙,坊墙内有深宅大院、寺庙道观的飞檐重楼。偶尔能看到一座很气派的宅院,在坊墙上开了自家大门,门口列着两排戟架,还有甲士豪奴看守。这是王公贵戚三品以上大官的家,经制度特许,才能对着大街开门,一般人家的门都只能向着坊内开。
大街上不许开店,您要逛街去哪里呢—请打听“东市、西市”怎么走,那是长安城内的两个CBD中央商务区。
被您叫住问路的长安人,挺和善地告诉您,您先到皇城的正南门朱雀门,沿着东西向大街,往东走三坊之地就是东市,往西走三坊之地就是西市—哎,贵人不用慌张,现在天色还早,就算匆忙赶到了东、西市,不到日中午后,市鼓不响,那些店肆也不开张啊。
东、西两市都有政府设立的市场管理委员会(市署),每天中午,两市击鼓三百下,各家店铺开始营业。日落前七刻,敲锣三百下,店铺关门,顾客回家,不准开夜场玩通宵。入夜以后有市场保安巡逻,防火防盗防穿越者。
您说这中央商务区只有下午营业,时间也太短了?唉,这也是因为夜禁嘛。市民们每天早晨才开始活动,公务员上午要上朝上班,商人上午要进货备货,长安城里地方太大,当时又没汽车地铁,住得稍远点儿的人要走大半天,才能走到东市、西市。全社会生活节奏缓慢,二十四小时营业既没必要,也不经济啊。
至于您问下午到东、西市都能买到什么?那就多了。娘子们逛街喜欢进绸缎衣帽肆、珠宝首饰行、胭脂花粉铺,郎君们直奔骡马行、刀枪库、鞍辔店,举子秀才们可以去坟典 书肆,农夫挑着果菜米麦进市卖掉,再买走铁锄陶碗,商人拿着钱票去柜坊存入取出……您喜欢看热闹,街上有杂技百戏拉琴卖唱算命卜卦的,走得渴了饿了,有酒楼、食店、果子铺、煎饼团子店等吃货去处,不想外食,可以到鱼店肉铺买原料回家自己做饭,生病了有药行,晚上住宿有逆旅邸舍,一睡不起了还有棺材铺凶肆 。
总之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凡人应用的东西,这里应有尽有—顺便说一句,现在我们用“东西”这个词代指世间万物,其来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就是指唐长安的东市、西市,二市里包罗万物,所以买什么都是买东西。
谈到了东市、西市,就要提到很多人对唐长安城商业服务的第二种错误印象。
有人说,既然临街不许开店,商业集中在东、西市,而二市又是入夜关门,那么长安就是一座没有夜生活的城市。里坊居民区也没有什么商店,城里冷清枯燥得很,根本没啥繁华气象嘛。
别听他们的,用脚指头想也知道,一座上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其商业活动的规模得有多大,二市(面积只占全城一百多坊里的四坊)怎么可能完全满足呢?
前面说了,东、西二市只相当于北京上海的CBD中央商务区。在全城一百多坊居民区里,各坊都有自己的小型商业服务设施,相当于各社区的便利店、食堂、裁缝铺、洗衣店、菜市场等等。
而且呢,长安城的夜禁主要针对的是三十八条纵横主干道,有城管巡逻队禁止夜里在大街上走动。各个坊门一关,坊里内部的夜禁倒不是那么严格了。您在坊里的十字街上行走,一看对面来了片儿警,赶紧掉头往小巷小曲里跑,弯弯折折绕几个圈子,武侯们真未必能抓到您,往往也就睁一眼闭一眼算了。前面提到的坊里小吃店,天不亮,街鼓没响就开门打烧饼营业,那也没人管不是吗?(我估计店主给片儿警们的好处费是免不了的。)
于是这就造成了一个奇特的现象:黄昏时,街鼓响起,大约要分五波击鼓八百下,夜色降临,坊市关门。长安各条大街上唯余月色茫茫,两大CBD里黑灯瞎火、人声绝迹,各坊小区里倒还热闹着。一些达官贵人在自家的豪宅里通宵达旦、饮宴作乐,住旅舍的客人在同坊酒楼食店里喝点儿酒,跟侍酒的胡姬调调情、QQ视频一下,也不会被公安扫黄。
P2-7
◎致有兴趣穿越到唐朝的各位
同志们,朋友们,腐女们,宅男们,有兴趣体验穿越时空的各位:
如果中国历史上的唐朝,特别是安史之乱前的初盛唐时代,被你们列入了穿越目的地名单里,请关注这个系列的小短文。
在当前无良历史剧满天乱飞,各种史实错误层出不穷,广泛误导大众的情况下,这些小文将尽量减少你们穿越到唐朝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惊诧、失望、郁闷、欲求不满等负面情绪,甚至可能会使您避免做出一些危及生命的举动。
当然,由于唐代是一个社会制度变动剧烈的时期,文中所提到的各种事物也随时间不断发展变化,再加上我的水平有限,填坑很懒,文章篇幅不想弄太长,就不可能详细全面地加以叙述。这系列文章的内容,只能保证涵盖到唐朝事物60%以上的面貌,如果您穿越过去后,不幸遇到了那40%并因此发生了不愉快事件,我深表同情,精神支持,概不负责。
网络是个好东西
对于任何领域的业余爱好者来说,网络都是个好东西,不限于历史界。
网络的第一大好处,就是可以相对便利地获得专业性资源。
遥想并不那么久远的当年,我还是一枚穷学生的时候,为了弄清楚“唐朝人管爸爸叫什么”,跑遍了学校和省市图书馆,也查不到多少有用的资料。去书店吧,首先是照样找不到“称呼”方面的专著,那么把《资治通鉴》《旧唐书》《新唐书》买回家自己慢慢翻看?——我有钱吗?我搬得动吗?
现在昵,我坐在电脑前,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上敲几个字,几秒钟之内,我就发现即使像《二十五史》这样庞大专业的学术资源,网络上都有不止一家学术机构向普通群众免费开放,并且支持关键字在线搜索查询。还有大量不那么严谨的网络文章,传播着正确或错误的各种相关信息。
毋庸讳言,业余爱好者“通俗说史”类作品的流行泛滥与资料的普及化有直接关系。不过我要说的是,如果对网络资源的运用,只限于《二十五史》一类的古籍和无正规出处的网上文章,那还是比较浅层次的。
我在搜索引擎里输入“唐代称谓”,发现电子期刊数据库里收录有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再仔细搜搜,也许连已经出版的学术专著也能找到。有了书名和作者名,我就可以到网上书店去购买了,如果脱销,我还可以拜托在高校和学术机构任职的朋友,从电子图书馆、网络数据库里下载与我共享。
在网络时代之前,像我这样专业圈子之外的爱好者,根本就不可能知道那些专精深、名气小、受众面窄、发行量有限的学术著作的存在,更谈不上拿到手来学习。随着网络资源的进一步拓展包容,很多时候我甚至可以直接去专业人士的网站、博客和微博上,向他们“当面”请教,这在以前更加是不可想象的事。
网络的第二大好处,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可以跨越地域限制,轻松地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讨论激励,使兴趣持久深人地保持下去。
人在实际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圈子是有限的,如果兴趣爱好很冷僻,比如像我这样的,也许身边一百个人里也找不到一个同好。总是自己一个人闷头瞎想,没有源头活水,再深挚的爱也会渐渐干涸掉。
但是,一百个人里找不到一个同好,三亿人里呢?三亿会使用定向搜擎,很容易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并通过网站、论坛、各种交流软件聚集起来保持长时间固定联系的网民——这么一个庞大的基数人群,哪怕你的爱好再冷僻再偏门,也不会是孤单单一个人默默在萌了吧? 学习和写作,都是相当枯燥寂寞的活动,能够坚持下来,必须归功于这些网上好友多年来的支持和鼓励。
我的绝大部分唐史资料是在小非姑娘的帮助下收集积累起来的,她的神光还照耀了本书出版过程中的各种烦琐事务;作为高校学者的水支夫妇,教给我史学观和学习方法,而且本书中所有关于唐朝语言的知识,都直接来源于语言学硕士水支。
若薇、宋猫、连枝草、瀚海银沙、阿腰、丝丝、雁蝶、帝江、豹猫、老克、兔子、蚂蚁、雨衣、桔子、阿蛮、袖子、萧牧之、游北君……这些奇形怪状的网络ID,尽管其中有很多人尚未谋面,但多年来的日夜倾谈以及天天拿着小鞭子抽打我“快去填坑”的凶悍,都已经使我们成为亲切知心的好友。
《唐朝穿越指南》这本书,开始写的时候曾经在西西河、凤仪、天涯、爱吱声等网站发表过,受到了众多网友的热情垂爱以及网站管理员们的大力支持。磨铁图书的编辑渣君也是通过网络途径找到我商谈合作事宜。当我希望为这本书配一些文物照片作为插图时,宋猫、连枝草、叁叁君、彭二、西博志愿者张和鑫和其他很多朋友都愿意免费提供自己的摄影作品给我无偿使用,这一切都是多么温暖和令人感激!
中国唐史学会前会长、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国刚先生,多年前曾与我有一面之缘,此后一直保持着通信往来,对我学习唐史不断给予宝贵指导。同好燕王wF既是广受欢迎的画家,也是古代风俗史爱好者,感谢他慨然提笔为本书创作封面,画风与文风可谓相得益彰。
关于唐朝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还有丰富的素材可以挖掘。如果条件允许,我希望能够把这个系列书继续写下去,为愿意了解古人生活的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玩的知识,也为有志于古代题材写作的年轻作家提供更多可参考的有用资料。
森林鹿
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