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启堂主编的《环境土壤学》共分12章,第一章阐述土壤及其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以及环境土壤学的产生和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阐述土壤母质、土壤的形成及其在土壤剖面上的反映;第三章介绍土壤固体物质组成,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生物;第四章阐述土壤酸碱性、氧化还原性、胶体表面电性、吸附解吸性能等化学性质及其环境意义;第五章阐述土壤物理性质及其环境意义,包括土壤孔隙度、土壤水分、土壤空气和土壤热性质;第六章阐述土壤发生分类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以及我国土壤的主要土壤类型和土壤资源特点;第七章阐述土壤圈元素循环与环境效应,其中包含了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包括有害元素);第八章阐述土壤污染及污染源,还介绍了污染预防措施;第九章阐述土壤环境监测,包括样品采集、制备,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测定方法;第十章阐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包括环境容量、环境标准、现状评价、预测评价和生态毒理学评价;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分别阐述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有机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以及合理利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