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迈进北大奔向耶鲁(成功父母的25年教子笔记)
分类
作者 李琳香//矫宏武//矫骏逸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现在看来,孩子天真烂漫的童年,是运动给她镶上了金边,运动带来了诸多美好,伟人说得真好:“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带来了勃勃生机,运动是生命强盛之源!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业紧了,女儿坐在书桌旁凝神思索的时间多了,运动的时间少了,其实也是无可厚非的,长大了嘛,“术业有专攻”,事情总要有所侧重的。功课忙活动也是不可少的,正好家离学校近,孩子走读,于学于己两不误,女儿也乐于接受。初三的功课越来越多,中考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白天课程满满的,晚上作业还要做一阵子,明显觉得脑力劳动远远高于体力活动,长久下去会吃不消,我们和孩子都很自然地有了一种心底的呼声:加强体育锻炼。于是女儿每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走出户外晨练,接受阳光,呼吸新鲜空气,营养精气神。正好我们家离石棚水库近,那边有许多晨起活动的人们,这样女儿坚持运动一直保持精力旺盛,以高昂的状态来迎接和运作新一天的课堂生活,学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不得不承认高考对于大多数孩子们来说是一种超负荷,弄不好身体出问题反倒影响了学习,幸亏女儿整个的学习阶段从未停止过对身体的锻炼,对学习而言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基石。高三时一轮轮的复习,一张张的试卷,不夸张地说首先是对孩子们身心的一次次挑战,需有一种强健的体魄与之抗衡。眼见女儿活动越来越少,无暇顾及锻炼,我有些担心,记得我们当时说的最起作用的一句话就是:身体是“1”,有了“1”才能有100、1000乃至于10000……,若是忽视了“1”,那么一切都将变成“0”。

这句话敲在了女儿的心坎儿上,为了调节脑力与体力的失衡,女儿立刻重视起来:科学利用好每节课的课间10分钟,充分放松,和同学一起说段小笑话或来段小漫步,甚至到教学楼下不远处的小操场上,来上片段儿体育活动,或跑或跳或踢腿或伸臂,不拘动作是否标准,只要动起来就行!这般学习与活动的穿插进行,身心得以舒展放松,经过一天外加一个晚自习的学习劳累即可缓解许多,如此科学合理的搭配,保证了足够的学习精力。现在想来若没有科学地锻炼做后盾,有时或许在昏昏欲睡中上课下课,哪会有好的成绩回报,那岂不是一种失却生机的遗憾!

由此可见,处于风华正茂年龄的学子们是祖国的未来,更应注重锻炼,也就是注重身体,注重“1”,也就做到了科学用脑,“经历”让女儿更深切地体会到运动对于健体强智的重要性。进入大学后,女儿既要保重学业又要进行实验,任务更重了,为了保持一流的学业水平,孩子更讲究统筹安排,强化运动意识。

有一次听女儿在电话里说,正在未名湖畔散步,我有点惊奇地问:“不是听说你这些日子实验挺忙吗?怎会有此闲暇呢?”女儿说:“正是这几天忙,还要做出实验报告,觉得有些紧张,出来舒缓放松一下。”我听后很是感叹,真是难能可贵,忙连连肯定和鼓励她:“爸爸越来越体会到你的成长,会调节、会平衡生活就是最棒的!”

令我们高兴的是,大学非常注重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开设了网球课,还教学生练太极、学健美操等,更丰富了学子们的生活,女儿也爱好多项运动。记得一次去北大看望女儿,闲来我们随意在校园转转,无意中看到女儿正在打网球,我们很兴奋,怕打扰她没有靠前,只是躲在一边远远地看,看到女儿打到带劲处,差点儿喊出声,打老远来能看到女儿上课的身姿,心里真的很知足,也真为孩子受到全方位的教育而自豪!

书评(媒体评论)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陪伴孩子成长,这种“陪伴”不是不作为地顺其自然,而是充满智慧的精心栽培和悉心引导。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那么孩子的一切便会是自己的一切。”祈愿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从本书中汲取家庭教育的艺术,让孩子都能如你所愿的那样成长、成才。

——张雅萍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而培养孩子兴趣的关键人物是家长。不可否认,孩子的成功固然有天分因素,但家长做到的充分挖掘、引导,把这种天分发挥到最大化,这种“步步精心”式的教育方式,才是孩子成功的保障,这就是本书给我的最大启示和感悟。本书可谓是一本可读可学,对家长、师生大有裨益的书籍。

——巩合生

目录

第一章 人生的第一本书

 1.男孩女孩

 2.名字的故事

 3.人生的第一本书

 4.爱上生物的孩子

 5.永远的爱

 6.理想的“种子”

 7.跌倒了,勇敢地爬起来

 8.“活”起来的知识

 9.不做“及时雨”

 10.等待成长

 11.创想自己的人生

 12.“1”的背后

 13.高考是什么?

 14.梦向燕园

 15.淳淳的心

 16.-次家庭“会议”

 17.共同的脉搏

 18.挑战班中挑战自我

 19.iGEM获金牌

 20.做一个勇于登高的人

第二章 “赏识”的教育艺术

 1.玩耍中的孩童

 2.歌声唱起来

 3.盼望的生日

 4.“赏识”的艺术

 5.竞赛受挫

 6.严于习惯

 7.好妈妈少“唠叨”

 8.灵犀之说

 9.“逆反”背后的思考

 10.考试之外

 11.“零存整取”巧用智

 12.神奇的“加法”

 13.集结性思索——升力之所在

 14.第n种学习方略

 15.母女不一样的高考经历

 16.山鹰的启示

 17.借来的智慧

 18.人生一定要美丽

 19.孩子的GRE

 20.仰望星空,搏于北大

 21.耶鲁大学的面试

 22.奔赴耶鲁

第三章 聆听成长的声音

 1.夜空

 2.青春协奏曲

 3.心语

 4.书的味道

 5.父爱如山,母爱似水

 6.炫出自己的色彩

 7.一杯沧海——高考三部曲

 8.18岁的最后一篇日记

 9.追忆似水流年

 10.祖国六十华诞有感

 11.没喊完的连号

 12.观赏电影制作

 13.苏州之行

 14.“一个人”的晚上

 15.偶然·必然

 16.蹉跎岁月

 17.第二个夏天——关于江南

 18.拿什么拯救我自己?

 19.启迪

 20.一个人的旅途,温暖不孤独

 21.迟到的毕业纪念

序言

好玉也需精雕细刻

说起写作本书的缘起,还要感谢友人的一再提醒。

在一次与友人的交谈中,友人夸奖着孩子诚恳地说:写点东西吧,把生活中一些可写的事记下来。我想:写作总归是郑重其事的事情,再说那学业上的事、生活中的景点点滴滴,头绪颇多,从何写起呢?

又一次碰到了友人,友人还是认真地说:该提笔来写一写了,我觉着你们与孩子间肯定有许多可记的。孩子自出生起,父母便是她的第一导航人,你们的熏陶、育子的理念、家教的智慧定会有价值的。听着友人的鼓励、看着友人真诚的样子,我思想上有了触动。此时孩子靠发奋努力已赢得全额奖学金,去耶鲁大学读博深造,在替孩子高兴之余,去异国他乡的那种不舍也时时牵扯着我们的心。想想岁月的轮转过于匆匆,印象中一些美好的记忆也将慢慢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淡忘,出于对孩子的一种绵绵之爱及为人父母的那份慰藉;更重要的是社会的发展把“家庭教育”推到了历史文明的前沿,提供一种带有家庭格调和特色的成长平台,供读者品评,并找出最适合孩子成长的教子方略;与读者一道探寻教育的真谛、传承一种家教的科学,想想该是一种不错的愿望!此时我反而有了紧迫感,想把记忆中的“美好”摄取下来,如同握着一台影像机,欲把眼前的美景快速抓拍,生怕它转瞬即逝。

那又得从何说起呢,还是从一些与孩子间的生活即景入手吧!选取陪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些真实的、算是原生态的生活剪影,重唤责任意识,还能启发青年朋友找寻自己的影子正能量级地往前迈进。从孩提时起我们便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熏陶培养孩子,鼓励她求学路上理想先行,持之以恒地发奋努力、克难而上,终于圆了北大——耶鲁之梦,展现出积极进取的思想风貌及追寻科学之光、走近科研之路的里程。勾画了一家人围绕孩子成长问题或困惑面前的互动交流与思索,彰显了科学的方法、与时俱进的理念对子成才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发人深省,打动和感染读者,希望能激荡出心智的涟漪。

说心里话,学习是一件艰辛之事,生活也不尽是甜味筒,非坚韧不拔者是不可能有所造就的,唯珍惜过往者才能锻造出美好的佳境,而跋涉其中的孩子除全力投入外,还需一些爱的叮咛、力的鞭策。于是便重拾记忆,正所谓一草一木见春天,分分秒秒显成长,选取了一些至今想来备感亲切的、能够承载“爱”与“希望”的生活片断,在这些亲历中:有对孩子初入校园时的那份殷殷期盼和循循善诱,甚至还有幼儿期的理性启蒙;有良好思想风貌与行为习性锻造的“法”的探索与尝试;有大考在即精神储备的强化意识;有大学里迎知识之深、实验之艰而上的那种源源的激励与鞭策,当然也有孩子全面提升素质与能力的那份欣 喜与快慰……截取了生活的多种层面,写学业水平的提升也不乏思想矛盾,写初涉科研的喜悦也不乏失败的苦恼,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紧接着便是孩子各个学习阶段里的随笔抒怀 :有对童年时代的珍爱、中学时代的梦想与追求,更有4年美好多彩的大学生活的剪影与抒怀 ;有一时的彷徨,更有彷徨之后的自勉与超越。燕园——人才成长的圣地,给了她奋飞的翅膀,更给了她与时代甚至与国际接轨的历练机会与学识 ;还有那深深的同窗友情……

笔者深知家教书籍众多,家教不是古板的说教,非写到精彩不可。力求鲜明独到、不落俗套;崇尚理念、格调新颖。内容就从爸爸、妈妈、孩子三个不同的视角展开,再现了生活的不同与相同,交叉中又有整合,构成了三位一体丰富的生活画面,使读者能全方位、多角度地体察生活与挚情。第一章《人生的第一本书》由爸爸完成,第二章《“赏识”的教育艺术》由妈妈完成,第三章《聆听成长的声音》是孩子的平日之作,全书最后由妈妈整理修改完成。本书的三个章节各有侧重又浑然一体,共同奏响了一曲成长的交响乐。

该书避开了空洞乏味的教条论述,也不是单纯事例的罗列,而是以散文的笔调再现当年温馨的爱意融融的场景与气氛,叙写了共同见证的一段美好过往,反映思想、消融低沉,不是简单化地给读者一个复制的版本,而是凸显一种家庭特色的成长空间,从中体察成长的身影与足迹,“文以载道”、“事以传法”,供读者品评并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和路子。

启迪心灵、升华生活。也谨以此作为一种对生活的感恩和回馈!

有感于“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共鸣,也疼惜于现实中那“苦口婆心”之后的背转逆行,遵循教育规律所言“教无定法”(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如实反映即时即事,我们深信爱的潜力、心灵的和弦需加上理解的音符,是一种呼唤也是一种境界,并以此把生活之真呈现出来。若能得到读者的品评与借鉴,便是最大的心愿与快慰。借此写作之际祝愿千万个家庭好梦成真、千万个孩子早日成才。

相信在孩子成长的春天里,奇迹会在爱的力量中升华!

感谢友人一直以来对我们写作的支持与鼓励,同时也感谢一直关心和支持我们的朋友们!

内容推荐

李琳香、矫宏武、矫骏逸编著的《迈进北大奔向耶鲁(成功父母的25年教子笔记)》避开了空洞乏味的教条论述,也不是单纯事例的罗列,而是以散文的笔调再现当年温馨的爱意融融的场景与气氛,叙写了共同见证的一段美好过往,反映思想、消融低沉,不是简单化地给读者一个复制的版本,而是凸显一种家庭特色的成长空间,从中体察成长的身影与足迹,“文以载道”、“事以传法”,供读者品评并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和路子。《迈进北大奔向耶鲁(成功父母的25年教子笔记)》启迪心灵、升华生活。也谨以此作为一种对生活的感恩和回馈!

编辑推荐

李琳香、矫宏武、矫骏逸编著的《迈进北大奔向耶鲁(成功父母的25年教子笔记)》避开空洞古板的方法说教,非单纯事例的罗列,为读者提供一种带有家庭格调和特色的成长空间,“文以载道”、“事以载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和路子。当孩子处于高考阶段时,在如何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怎样处理他们的那些烦恼,本书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和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和意见。书中全是作者亲身经历事件,因此对其他孩子和家长都具有借鉴意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7: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