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中原所著的《中国道路的奠基与开创(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为“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主题出版重点图书”,并获得了2013年国家出版项目基金。中共十八大提出了“三个自信”,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那“中国道路”如何形成?在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对外关系上有何独特表现?任何一种发展道路都是历史形成的。本书从1956至1982年就毛泽东、邓小平两代领导人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开创、发展进行了历史的考察,以使“中国道路”概念更加清晰,从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中国道路如何形成?其内涵、本质是什么?在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对外关系上有何独特表现?它与西方的道路有哪些不同?程中原所著的《中国道路的奠基与开创(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从1956年至1982年就毛泽东、邓小平两代领导人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开创、发展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对中国道路形成和发展的几个关键点和关键事件作了详细的再现和分析,理清了道路发展的历史逻辑,廓清了思想上的迷雾。
《中国道路的奠基与开创(从毛泽东到邓小平)》有助于人们更加准确、系统、清晰地认识中国道路奠基于毛泽东时代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探索,开创和发展于邓小平时代对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探索,从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自觉将自己的梦与民族的梦结合起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奠基与开创
《八大政治报告决议》与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毛泽东为纠正“左”的错误多次引咎自责
毛泽东纳谏:同意解散农村公共食堂
“九一三事件”后毛泽东解放和使用干部
1974年8月毛泽东作出结束“文化大革命”决策
1975年毛泽东对农村政策的放宽与稳定
对毛泽东理论问题指示不应全盘否定
谁来领导中国:从毛泽东到邓小平
邓小平第二次复出的公开亮相和幕后进程
从1975年整顿看邓小平的胆略和智谋
1975:邓小平主管外事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经过
“文化大革命”的终结与伟大历史转折的实现
毛泽东对马克思“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
思想的运用与发展
1977—1978:经济领域的思想解放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在历史转折过程中邓小平怎样坚持毛泽东思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主题报告”的形成过程
邓小平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邓小平主持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从中国式现代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命题始末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