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家世
罗斯福家族是一个古老的家族,但是在纽约并不算显赫。他们的财富来自于曼哈顿岛的房地产投资、西印度群岛的食糖贸易以及精打细算的理财。这个家族里的男人们婚姻都很成功。事实上,罗斯福家族里的许多人都是依靠婚姻而发迹的。之前的六代人里,也没有出现什么大人物。但是,在第七代之后,这个平凡的家族里突然出现了美国历史上的两位重要人物。富兰克林和西奥多共同的祖先是克拉斯·范·罗斯福。他是一个荷兰人,于1650年代来到了新阿姆斯特丹。克拉斯的独子尼古拉斯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磨坊主。他又养育了两个儿子:约翰尼斯开始在长岛生活,西奥多就是约翰尼斯的后代,雅各布斯开始在哈得孙河畔生活,富兰克林就是雅各布斯的后代。约翰尼斯的后人大多从事商贸。雅各布斯的后人则更亲近于土地,开始在曼哈顿的北部务农,而后又在哈得孙地区当起了农场主。詹姆斯的儿子艾萨克(富兰克林的曾曾祖父)是一个制糖的小商人,他曾经一度积极投身于美洲的独立革命,参与起草了纽约的第一部宪法。艾萨克曾经是亚历山大·汉弥尔顿所领导的联邦党的一员,信仰坚定但沉默寡言,参加了缔造美国宪法的制宪大会。他曾经与汉密尔顿共同建立了纽约银行,并在1786至1791年期间担任该银行的董事长。罗斯福家族的人不喜欢绚丽的生活,行事非常谨慎,若非必要决不卷入公共事务。作为纽约参与制宪的元老级精英成员,这个家族一直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他们行事低调,有责任感。
艾萨克的儿子詹姆斯(1760-1847)成年后去了普林斯顿,子承父业进入了糖品加工业,同时也涉足银行业和畜养马匹。1819年詹姆斯在波基普西北部购买了哈得孙河边的一大块土地。他在那里建造了一大片房子,将其命名为“希望之山”,重新开始了乡绅生活。他的另一个儿子叫作艾萨克(1790-1863)也去了普林斯顿,在哥伦比亚大学接受了医学教育,但他并不愿意成为医生。他有晕血的毛病,也忍受不了病人的呻吟声。于是,艾萨克选择回到“希望之山”与父母同住,他专注于培育稀有植物和养殖马匹。他的一位亲戚说他“性格敏感,生活精细”。实际上,艾萨克医生性格比较孤寂,比较害怕外部世界,是一个抑郁症患者。
艾萨克医生37岁时宣布他要娶他们的邻居约翰·阿斯平沃尔活泼可爱的女儿,18岁的玛丽·丽贝卡·阿斯平沃尔为妻。此举让家人惊诧不已。三代人以来,哈得孙河畔的罗斯福家族都在走下坡路,都是靠他们祖先取得的财富节俭度日。但是阿斯平沃尔家族却完全不同,这是一个来自新英格兰的航海家族,积极进取,颇有成就。阿斯平沃尔家族与他们的合伙人郝兰德家族一起控制了纽约的航运业。他们的快速帆船,遍布于世界各地的港口,其中包括打破了纪录的“彩虹”号。后来他们还很好地顺应了蒸汽轮船的出现所带来的行业变革。1848年,加利福尼亚发现金矿,对于他们家族的公司而言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因为他们掌握着全部从东海岸到西海岸的客运和货运业务。
丽贝卡·阿斯平沃尔将扬基人的勇气带到了死气沉沉的罗斯福家族中。后来,富兰克林·罗斯福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自此以后,这个家族多了些勇敢的血液,能够跟得上时代的脚步。”艾萨克医生没有自己的房子,1827年他在父母的房子“希望之山”中迎娶了他的新娘。第二年,他们的孩子呱呱坠地,按照罗斯福家族的传统,取名詹姆斯。罗斯福家族的长子的名字总是在詹姆斯和艾萨克之间轮着选,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父亲詹姆斯·罗斯福是他们家谱系中的第三个詹姆斯。直到詹姆斯出生四年之后,艾萨克医生才有了自己的房子,在丽贝卡的坚持之下以及阿斯平沃尔家族的帮助之下,他在阿尔巴尼邮电路那里买了一大块地,修建了一栋带有山形墙和长回廊的大房子。他把这栋房子取名为“玫瑰谷”,在房子周围种植了浓密的灌木,使那里终年郁郁葱葱,凉爽宜人。詹姆斯就在这个房子里长大。明显地继承了阿斯平沃尔家族的特点。1847年,在从协和大学毕业,尚没有进入哈佛法学院学习之前,他希望他的父母同意他到欧洲游历。艾萨克医生表示了反对。他对詹姆斯说,在欧洲旅游有很多危险:到处都是疾病,而且很多国家的政治也不稳定。但是丽贝卡支持儿子的想法,最终艾萨克让步了。从1847年11月到1849年5月,富兰克林的父亲在西欧游历了一番。根据家族的传说,他在意大利期间还短时间地加入过加里波第的红衫军,为了意大利的统一而战斗。罗斯福总统很喜欢提及这一段往事,常讲的是这个版本:“在途中,詹姆斯和一个神父成为了好朋友,他们彼此只说拉丁语,一起在意大利徒步旅行。当他们来到那不勒斯时发现,这座城市已经被加里波第的军队所包围。于是,他们加入了这支军队,穿上了红衫。过了一个月左右,他们有点厌倦了,而军队又没有进一步行动,于是他们来到加里波第的帐篷,要求退出军队。加里波第对他们表示了感谢,同意了他们的请求。于是我的父亲和神父又踏上了旅程。”从欧洲回来之后,詹姆斯进入了哈佛法学院学习,1851年毕业后进入了纽约律师界。毕业两年之后,他与华尔街著名的公司邦雅曼·道格拉斯·西利曼签约。那一年,他的祖父詹姆斯逝世了。将一大笔遗产留给了与他同名的孙子,其中包括“希望之山”和纽约的一栋大楼。在变得富有之后,詹姆斯便放弃了法律事务方面的工作,开始管理他的投资以及哈得孙河畔的贵族生活。
1853年4月23日,25岁的詹姆斯迎娶了丽贝卡·布赖恩·豪兰,他母亲表姐的女儿,另一家大船运公司的继承人。他们在“希望之山”建立了家庭,在当年晚些时候坐船来到了英国。在很长时间里,他们一直保持着这样的生活方式。差不多两年之后,他们有了一个儿子,詹姆斯·罗斯福,人称“罗西”,是罗斯福总统同父异母的哥哥。詹姆斯·罗斯福是个小心谨慎的投资家,他非常纯熟地经营着他获得的遗产。但是,阿斯平沃尔家族的冒险精神并没有泯灭,他在西弗吉尼亚州的所谓黑色工业——煤和铁路——上押上了大笔的赌注,几年之后,他得到了非常丰厚的回报。詹姆斯成为了联合煤炭公司的董事,该公司是美国当时最大的烟煤公司。他还是特拉华·哈得孙铁路公司的董事,一度还担任过南方铁路债券公司的主席。然而,1873年的经济危机使得詹姆斯的财产大受损失,他很快就又成为了一个小投资商。
詹姆斯夫妇于1866年5月17日离开了德累斯顿,辗转于巴黎、伦敦和利物浦,经历了5个月的舟车劳顿之后,他们终于回到了家。詹姆斯没有重建“希望之山”,而是把那块地卖给了纽约州,作为纽约精神病研究所的用地。后来,詹姆斯在海德公园旁边又买了一块地,这块110英亩的产业原本属于铁路公司的总经理约西亚·惠勒。地块中间有一片树林,顺着小坡延伸到了河岸旁。海德公园的房子不如以前的大,只有17个房问,而且也都年久失修。但是河边的风景却很好,附近还有一个非常漂亮的玫瑰园。由于以前的主人疏于打理,海德公园里的很多地都荒废了,篱笆也都垮了,庄园外部的一些建筑也需要修理。经过詹姆斯一年的精心整理之后,这栋房子终于焕然一新,他给它重新命名为“春之林”。詹姆斯花了很多心思来收拾这个庄园,但他的主要兴趣还是在养马上。到了70年代,他的庄园已经成为了东部顶尖的马场。1873年,詹姆斯的马还跑出了每英里2分17秒15的好成绩。后来,那匹马被中太平洋铁路公司的主席兼斯坦福大学的创立者利兰·斯坦福以15000美元的价格买走。在1873年的经济危机之后,詹姆斯退出了赛马行业,但他在“春之林”中还是养了一些马,而且每天都会骑上一会儿。P1-3
如果在我们亲身经历过的危险时刻,他没有下决心援助英国和欧洲,那么人类就会陷入可怕的境地,人类的整个前途都将沉沦于屈辱和灾难之中。
——丘吉尔
本书是现有的罗斯福传记中最全面、出色的一部著作,是对罗斯福杰出人生最为精确的再现,总之,是当代总统传纪的典范。
——《华盛顿邮报》
一部杰出的“美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的传记,全面详尽,令人信服。
——《柯克斯书评》
曾经有三位总统给美国带来过深远的影响。他们分别是创建美国的乔治·华盛顿、巩固国家统一的亚伯拉罕·林肯以及拯救美国于经济危机的深渊并领导国家赢得伟大战争的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罗斯福,四度赢得总统选举,被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美国政治家。他于1933年首次就任总统时,三分之一的美国人都处于失业的境地,农业凋敝,工业萎缩,商业萧条,银行业处于崩溃的边缘,社会危机一触即发。胡佛政府动用坦克和催泪弹来驱散聚集在华盛顿,衣衫褴褛的一战老兵(退役金游行的参与者),但是这样做只能显示出他在危机处理方面的无能。
罗斯福却抓住了机会。他的就职演说《唯一值得我们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可与林肯的第二任就职演说媲美,极大地激励了美国人民。为了重建信心,他宣布实行银行休业。他还提出了一系列立法案来稳定局势。在富兰克林·罗斯福强有力的领导下,政府开始积极干预国家的经济生活。更重要的是,他恢复了美国人的信心。罗斯福还给政治竞选的技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他重新焕发了民主党的活力,还吸纳被排挤的群体构建了一个新的民族主体。他的“炉边谈话”使总统走进了每个美国家庭的客厅。更令人感叹的是,他是在腰部以下完全瘫痪的情况下做到这一切的。在生命的最后23年里,富兰克林·罗斯福都不能自行站立。
有关罗斯福时代的文献非常丰富。那个时代,几乎每一位重要人物都曾写过回忆录,专家们的研究著作更是汗牛充栋。此外,美国的许多大作家也都写过关于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有关这位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间主宰美国人民生活的总统的著作。罗斯福传记的数量紧随华盛顿、林肯之后,关于这位总统生平的记述更是巨细无遗。然而,虽然学习历史的学生很容易看到这些作品,但普通大众却鲜有问津。近年来,人们总是通过有关于杜鲁门、麦克阿瑟、艾森豪威尔以及肯尼迪家族成员等略逊一筹的人物传记来了解历史。对埃莉诺·罗斯福生平的详细研究更是成为了冷门。结果,罗斯福居然变成了一个神秘人物,在历史的迷雾中若隐若现。
对于传记作家来说,罗斯福这样一个出生于哈得孙河畔显赫家族的男孩儿如何能赢得普通民众的拥戴始终是一个谜。人们常常认为是脊髓灰质炎改变了罗斯福的性格。在与病魔抗争的过程中,他对痛苦和磨难有了深刻的认识,从中汲取了力量。这种看法是毋庸置疑的,但却缺乏深度。为了与脊髓灰质炎抗争,罗斯福前往佐治亚州沃姆斯普林斯休养。在沃姆斯普林斯度过的岁月里,他亲身体验到了美国农村的贫困和艰辛。他看到周围的人们努力工作却衣食无着、居无定所。这使他开始反叛自己的贵族价值观,后来他在“新政”中取得成功的一些经济理念就是在此时开始形成的。“大萧条”时期,时任纽约州长的罗斯福是美国唯一组织实施大规模救济的州长。他说:“现代社会有义务通过其政府来防止饥饿,并且让人们安居乐业。”
罗斯福的天才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他对于事业的忘我投入和坚定的使命感远胜于任何一种狭隘的忠诚。作为出身于传统家族的保守主义者,他在改变普通民众与政府的关系方面却做得比任何美国人都多。此外,他还重塑了现代总统的概念。在这个意义上,罗斯福是一个天生的总统。除了政治,他在其他方面并没有什么天赋,但他的政治才能却无人能及。
罗斯福比任何人都了解民主党。据说,在美国地图上从东海岸到西海岸随便画一条线,他都可以说出这条线穿过的每一个县的名字。他对大多数县的民主党领袖都了如指掌,甚至还可以说出每个县的一两个官员的名字。罗斯福始终关注政党献金制度。他的人事任命不仅是为了政治回报,也是为了团结不同的政治派别。例如,他的第一位战争部长就任命了犹他州的孤立主义者乔治·德恩。在国务卿的人事任命上,他选择了来自田纳西州的保守主义参议员科德尔·赫尔。在面对挑剔的保守派议员时,赫尔就自然成了维护政府的坚强后盾。罗斯福还曾选择来自得克萨斯的饮酒海量的前白宫发言人约翰·兰斯·加纳担任副总统——加纳是一位坚定的南方支持者。此外,罗斯福还让得克萨斯银行家杰西·琼斯主持复兴银行,负责发放联邦救济金。后来,当证券交易委员会成立后,他又任命约瑟夫·肯尼迪领衔。《华盛顿邮报》开玩笑说这是“以黑治黑”。
罗斯福所领导的政府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大杂烩,综合了清晰授权、分工负责、马基雅弗利式的权谋以及老奸巨猾的诡计等多种因素。.詹姆斯·麦格雷戈-贝尔纳斯说他有狮子和狐狸的双重性格。跟随罗斯福多年的劳工部长弗朗西斯·珀金斯则评价他是“我所见过的最复杂难懂的人”。在重要的事情上,他总是独断乾纲,让人难以捉摸,很享受自己亮出底牌时对手大惊失色的表情。罗斯福曾对他的财政部长小亨利·摩根索说:“我是个魔术师。我从来不让自己的右手知道左手在做什么。”但是,有时候他也会弄巧成拙。例如,由于判断错误形势,他于1937年提出的最高法院改组计划,结果却自食苦果。1938年,他又错误地决定干涉民主党参议员的选举,结果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在政策问题上,他也会犯错误,有一些错误甚至是灾难性的。例如,他在1937年大幅削减联邦政府支出的决定就导致了1938—1939年间的“罗斯福萧条”。
罗斯福希望内阁成员们各自独当一面,但也会毫不犹豫地干涉他感兴趣的事务。他常常通过副国务卿萨姆纳·韦尔斯来处理外交事务,而忽视国务卿赫尔的存在。而对于海军事务,罗斯福则是通过其担任海军部副部长时的老下属,后来的海军作战部长威廉·莱希海军上将来领导。1934年,罗斯福决定撤换美国陆军参谋长的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他先是让麦克阿瑟赴夏威夷视察,当这位将军还在途中时,罗斯福就任命了新的继任者。
罗斯福在总统的位置上自得其乐。他充沛的精力和坚定的乐观精神感染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在经历了黯淡无光的沃伦·哈定、阴郁的柯立芝以及乏味的赫伯特·胡佛三任总统后,罗斯福就像吹进白宫的一股新鲜空气。他的自信正是他的国家所迫切需要的。也许除了罗纳德·里根以外(他在选举中曾四次投票给罗斯福),没有哪一位总统能像他那样泰然自若地面对一切,坚信任何事情最终都会被妥善解决。他曾说:“想个办法试试看,如果失败了就另想办法。不管怎样都得试试。”社会保障、失业救济、股市管控、银行存款的联邦担保、关于劳动时间及报酬的立法、劳工集体谈判的权利、农业补贴以及农村电气化这些今天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东西在罗斯福之前的时代都是不存在的。
除了华盛顿和格兰特之外,作为三军总司令,罗斯福比之前的任何一位美国总统都名符其实。在伍德罗·威尔逊手下任职的八年里,他一直是海军部的副部长。他清楚各军种的运作方式,在必要的时候能毫不犹豫地拿出总统的权威。1939年,战争的阴云密布时,罗斯福把陆军的最高指挥权交给了乔治·马歇尔,任命他为陆军参谋长。1940年,局势变得更为紧张,他又在共和党人中挑兵选将,任命让敌人畏惧的亨利·史汀生为战争部长,并任命当时在《芝加哥每日新闻报》中供职、曾在1936年与阿尔夫·兰登联袂参加总统竞选的弗兰克·诺克斯为海军部部长。战争爆发后,罗斯福又委任性格坚韧的欧内斯特·金海军上将为海军作战部长,召回威廉·莱希海军上将担任总统办公厅主任。在军事采购方面,他很自然地选择了曾与哈里·霍普金斯以及公共事业振兴署密切合作过的陆军工程师布里恩·萨默维尔与卢修斯·克莱来共同主持。
在罗斯福的推动下,整个国家慢慢进入战争状态。正是在他的推动下,国会才通过了向英国提供战时援助的《租借法案》及其修正案(这个修正案在众议院中仅以一票的优势通过)。此外,为了让美国获得西半球的军事基地,在可能违宪的情况下,他坚持卖给英国50艘适航的驱逐舰。但是,实话实说,他并没有纵容日本偷袭珍珠港。
对于1941年日益恶化的太平洋局势,罗斯福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他太纵容鹰派的要求,还错失了一次与日本首相会谈的机会。在1941年12月,政府已经意识到日本有可能会袭击美国,但却没料到被军方誉为坚不可摧的珍珠港会成为第一个目标。
罗斯福在一些事情上应该受到批评。比如他忽视了种族隔离现象,没有及时接纳纳粹受害者进入美国,在战争期间忽视了对公民自由权的保护。但是,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暗中纵容了1941年12月7日发生的珍珠港事件。 罗斯福的战时领导艺术与林肯有几分相似。比如,他于1933年重塑了美国国民的信心。
在罗斯福的主导下,美国成为了民主国家的兵工厂。英国因此免于失陷;苏联也得到了必需的物资保障。罗斯福的战时外交政策为击败轴心国集团铺平了道路,也为依法重建世界秩序奠定了基础。他与温斯顿·丘吉尔以及约瑟夫·斯大林的关系也很好地诠释了他管理国家的能力。而另一方面,他对待查尔斯·戴高乐的方式却十分任性,时至今日都一直影响着法美关系。另外,公允地说,罗斯福并没有充分意识到共产主义会给战后欧洲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他也没有预见到即将在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但无论如何,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美国的军事力量不过是世界三流;而二战结束时,美国已经进入了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
罗斯福的个人生活往往被他的成就所掩盖。在每晚的“私人时间”里,总统常常亲自为客人们调制马蒂尼酒,与内阁里的密友玩扑克牌。他每周都要在自己的游艇“波托马克”号上小憩,有时还要在那里款待他的朋友以及他们的家人。罗斯福总是充分享受生活,保持着一贯的乐观。
在罗斯福的一生中,有四位女人对他有过重要的影响。她们分别是:他的母亲萨拉,他爱过的人露西·墨瑟,爱过他的人米西·莱汉德以及他的妻子埃莉诺。1918年,当埃莉诺发现罗斯福与露西的婚外情后,他们的关系变得貌合神离,用他们的儿子詹姆斯的话说就是进入了“休战状态”。因为种种原因,他们仍然在一起生活,埃莉诺仍然因为身为第一夫人而受到公众的关注。然而,埃莉诺对于罗斯福的生活却影响甚微。她与罗斯福有着不同的生活圈子,分别有自己的朋友圈,只有在正式场合他们才会在一起。我是罗斯福夫人的忠实崇拜者。她作为美国的第一夫人受到人们的崇拜。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在上世纪30至40年代,她在政治上对罗斯福有害无益。埃莉诺在自由主义者和少数族群选民中间颇受赞誉,但罗斯福已经不需要更多地巩固这部分选民的支持。罗斯福需要获得的是南方白人选民、中西部选民以及北美中部草原选民的支持,而埃莉诺却很不受这些选民欢迎。埃莉诺·罗斯福是一位了不起的美国女人,因为她独立的人格,更因为直到罗斯福去世她也从不招摇。
罗斯福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是他的母亲萨拉。在从无知孩童到成熟男人的成长过程中,母亲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罗斯福,让他沐浴在安全而温馨的氛围中。萨拉塑造了他,一直支持着他,并且灌输给他不可动摇的自信心。这种自信后来成为罗斯福领导艺术的显著特点。萨拉有七个孩子降生在五月花盛开的季节。与谨慎的罗斯福家族不同的是,德拉诺家族里有许多充满传奇经历的船长、周游世界的商人和冒险家。萨拉的父亲沃伦·德拉诺19世纪40年代在中国做茶叶出口生意时挣下第一桶金,其后又在60年代的鸦片贸易中赚了个盆满钵满。萨拉曾在中国住过两年,转而又到法国和德国接受教育。她年轻的时候追求者甚众,纽约最出名的钻石王老五们都曾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其中就包括不羁的斯坦福·怀特。就像她的一位朋友评价的那样:“她有一种天赋,说话总是很合时宜,并且能说好几种语言。”萨拉很为自己家族的传统骄傲,并且教育罗斯福继承了这种优良传统。她常说:“我儿子罗斯福是德拉诺家族的男人,他根本不像罗斯福家的人。”萨拉掌管着家中的财政大权,对自己的儿子总是很慷慨。她曾经为罗斯福和埃莉诺在纽约置办了一处颇为精致的房产,里面所有的装修和家具都是她亲自挑选。后来,为了儿子的政治梦想,她又出资翻修和扩建了位于海德公园的老宅。然而,当1918年罗斯福想要离开埃莉诺和露西在一起时,她果断地进行了干预,使这对夫妇得以继续在一起。萨拉的财富使罗斯福免于为生计而奔波,还使他有充分的财力追求政治事业,不用为金钱而烦恼。埃莉诺曾说:“任何事情都无法改变他们母子之间的深厚感情。”
和萨拉一样,露西也没能得到她应得的。乔纳森·丹尼斯是一位密切关注白宫事务的作家。他曾这样描述过露西:“她使身边的每个男人为她倾倒。”露西拥有埃莉诺所缺少的一切:她美丽、亲切、深情款款,她给了罗斯福渴望的关注。她“黑天鹅绒一般的嗓音”加上她完美的品行使她成为一个最让人愉悦的倾听者。《华盛顿镜报》曾将露西的母亲、描写为“华盛顿社交界毫无争议最美丽的女子”。而她的父亲,切维柴斯乡村俱乐部的创办人,是《独立宣言》的签署者之一查尔斯·卡罗尔的后裔。在经济困难时期,这个家族败落了。当1914年罗斯福认识露西时,她是埃莉诺的私人秘书。他们之间是日久生情。1917年夏天,当埃莉诺在坎波贝洛岛时,他们的关系已经让华盛顿议论纷纷。埃莉诺的表姐艾丽斯·罗斯福·朗沃斯很支持这桩罗曼史,她有时会邀请两人共进晚餐。据说,她曾说过:“因为他娶的是埃莉诺这样一个女人,所以他有权享受点好时光。”
他们的关系于1918年缘尽。但罗斯福一直与露西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她坐在特勤处提供的白宫豪华轿车中秘密参加了罗斯福所有的就职典礼。在20世纪40年代,她多次与罗斯福密会,当罗斯福在沃姆斯普林斯去世时,也是她陪伴在罗斯福身边。米西·莱汉德于1920年罗斯福竞选副总统时加入他的团队,她当时是一位安静、能干、富有吸引力的23岁年轻姑娘,此后她就一直追随在他身边,直到她于1941年6月死于老年中风。她不仅仅是罗斯福的私人秘书(只有她能叫他FD.),也是他终身的伙伴和随从——她是埃莉诺和露西的替代品。当罗斯福于上世纪20年代在佛罗里达海岸沿岸疗养时,正是米西陪伴在他身边。是她一直负责罗斯福办公室的工作;是她在罗斯福款待客人时以女主人身份应酬宾客;又是她而不是埃莉诺陪伴罗斯福前往沃姆斯普林斯休假。对这样的安排,无论是埃莉诺还是萨拉都无异议,而罗斯福的朋友们对此也是习以为常。米西深爱着罗斯福。对罗斯福来说,即使不是爱米西,也至少是最喜欢她陪伴左右。当她去世时,她并不知道总统已在遗嘱中把她列为一半遗产的受益人,以慰她多年来忠心耿耿的付出。
在罗斯福去世六十周年之际,我们应该重新认识一下这位总统。“大萧条”、“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回忆都已渐渐远去。也很少有人还记得美国曾面临多大的威胁。美国人曾做出的牺牲已被忘却。这使我们更加有理由怀念这位不能走路、甚至不能站立但却永远保持着信心,从容而又冷静地带领美国走向繁荣和安定的总统。
琼·爱德华·史密斯
于西弗吉尼亚州亨廷顿市
罗斯福,美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残疾人总统,四次当选,任职长达13年。他在驾驭政府与时代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胆略和才能,由于他在内政方面的伟大建树和在与法西斯斗争中的不朽功绩,而被世人公认为同华盛顿、林肯相比肩的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简·爱德华·史密斯编著的《罗斯福传(精)》是对罗斯福卓越人生的出色的解读,作者从罗斯福总统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馆,以及其他渠道搜集资料,采访许多相关历史人物,在对大量详实的历史资料的把握上,对罗斯福的政治生涯和个人生活进行了详尽的描述。真实地再现了罗斯福如何从一个带点贵族气的政坛新手成长为一位臻于完美的政治家的历程。罗斯福任美国总统期间,美国人民经历了经济大萧条,罗斯福建立了福利国家模式,给亿万人们带来希望:把孤立主义美国变成世界大联盟的领导者:在他的提倡和支持下,联合国建立,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罗斯福传(精)》是罗斯福诸多传记中的杰出之作,阐释了罗斯福总统非凡的人生。
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是美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可以说,没有罗斯福,就没有美国今天的国际地位。
他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49岁那年,小儿麻痹症险些断送了他的政治生命,他又是怎么重新站立起来,在轮椅中转动这个世界的?在全美国上下几乎一致奉行孤立主义、惧怕战争的时候,他是怎样一步步激起了民众的斗志?作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他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战略手段构建战后的世界秩序?
简·爱德华·史密斯编著的《罗斯福传(精)》是罗斯福诸多传记中的优秀之作,阐释了罗斯福总统非凡的人生,无论是学者、历史学家还是普通读者,这本书毫无疑问都不该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