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上海教父(找杜先生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贾鸿彬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杜月笙,上海滩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找杜先生去”成为上海滩一个时期解决问题的“终南捷径”:法国人要给他面子,日本人要看他脸色,政界要拉拢他,商界要仰仗他。

贾鸿彬所著的《上海教父(找杜先生去)》揭示了“上海大亨”是怎样炼成的。

内容推荐

《上海教父(找杜先生去)》是贾鸿彬所著的一部纪实小说。

《上海教父(找杜先生去)》讲述:上海滩是一个神秘怪诞具有疯狂生长力的细胞,它在中华民族的耻辱中诞生,在物质和精神两个世界里无限生长,是蔚蓝色海洋和黄褐色大陆构建的矛盾统一体,是冒险乐园和开放精神的大荟萃。而杜月笙则是上海滩的这一切孕育出的精灵!他的人生充满传奇,流浪着走进上海滩,饥寒交迫,差点穷困交加而死,但悟性极高,很快能拎得准捞世界的秘诀,钱塘潮涌般的财富呼啸着流进他的魔掌中。赌场惊涛,商场骇浪,情场妒火,官场黑雾,一切的艰险都能春风化雨,拨云见日。整个民国时代,他就是操纵上海的无形之手,翻过来是云,覆过去是雨。他无处不在,凌驾上海滩高空,渗入上海滩血脉:法国人要给他面子,日本人要看他脸色,政界要拉拢他,商界要仰仗他,“找杜先生去”成为上海滩一个时期解决问题的“终南捷径”。

目录

第一章 找杜先生去_001

 冒牌遭遇假冒_001

 暗算_007

 以假制假_012

 考察赌业_019

 活广告毙命芙蓉帐_021

第二章 艰难起家_024

 父母双亡的流浪儿_024

 鸿元盛第一刀_033

 捉蟋蟀_035

 寻找捷径_042

 蛤蟆粪救命_047

第三章 崭露头角_052

 黄金荣的发迹_052

 暗刀明火_055

 只身擒“窃贼”_060

 江湖树招牌_063

 挖太岁墙脚_068

第四章 招兵买马_076

 摆平严老九_076

 建立“小八股党”_082

 三鑫公司揭秘_086

 美人计_090

 张啸林加盟_095

第五章 河东河西_102

 当代春申君_102

 阴沟翻大船_109

 只身入虎穴_115

 逼走老妻_122

 少妻红杏出墙_126

第六章 法力渗透四方_134

 杜公馆人事_134

 绑架宋美龄_137

 国务总理求援_138

 强行让法国人收礼_143

 红舞女投怀_144

 梅开三度_152

第七章 跟着感觉走_159

 181号赌窟_159

 掏老官僚的钱_160

 美女款待将军_166

 点拨戴笠_168

 谋划对付共产党_180

第八章 血光之中_184

 力战洋妓_184

 工人打垮军阀_188

 回赠面子_193

 谋杀_200

 踏血寻财_213

第九章 无所不在_218

 金融家_218

 工商界领袖_224

 与人“消灾”_226

 替银行家解难_228

 梅开四度_234

第十章 上海第一人_239

 结交各方名流_239

 家祠典礼_246

 名角大荟萃_255

 组建恒社_264

 掌控总商会_267

第十一章 进退有度_273

 密谋老牌大报_273

 抵制日货_281

 呵斥日本军酋_286

 宋子文送财喜_293

 强制张学良戒毒_297

第十二章 抗日军兴_303

 会见蒋介石_303

 一代报人中计_307

 筹募_310

 带头沉船_312

 金蝉脱壳_317

第十三章 遥控上海滩_321

 转接枢纽_321

 锄奸除掉老二_324

 “义仆”杀主_328

 和“七十六号”讲斤头_341

 抗日不忘发财_344

第十四章 无奈花落去_351

 兜头一盆冷水_351

 抗击打击_359

 最后的风头_367

 处变不惊再赢芳心_377

 风雨飘零_383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找杜先生去

冒牌遭遇假冒

黄楚九坐在同孚里杜公馆的客厅里,焦急地等待着杜月笙的归来。

这是他第三次来到杜公馆了。前面两天,他接连等了两个大半天。结果,前天傍晚,管家告诉他,黄金荣要杜月笙去十六浦码头接一批货,晚上回不来。他只好怏怏而归。昨天傍晚,管家又告诉他,福建督军周荫人的秘书长杨多良请客。吃完饭以后,他们还要到虹口日本人开的怡春楼去找日本姑娘白相。日本姑娘,黄楚九是白相过的,表面上看起来软绵绵的,一上了床,个个都是缠人巨蟒,不把男人缠得死去活来,她们是不会软下身的。他当然不能再等。不过,今天,他是无论如何要等下去了。

作为上海滩商界奇才,黄楚九的大名在上海滩自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当年的上海滩,鱼龙混杂,风云际会,英雄枭雄,层出不穷。在上海滩,黑道白道空手道,无论哪一道,想玩的出人头地都十分不容易。在经商上,黄楚九却靠着自己的智慧,积累了财富,玩出了名,使他自己跻身到上海滩最著名的商界泰斗行列,也使他成为上海滩妇幼皆知的三个半滑头之一。

三个半滑头说的是四个人:三个是“赤脚财神”虞洽卿,“小本大利”黄楚九,“稻草金条”徐重道;半个是“闭眼掏钱”吴鉴光。虞洽卿的特点是善于空手套白狼,手中有一块钱的资本,能做十块钱的买卖。从商以来,他都是靠移东补西,买空卖空来发横财。黄楚九专做本轻利重的买卖,只要花小本而得大利,他什么都抢着做,什么都敢做。徐重道是开药店的,他常常能把稻草说成金条,让人掏钱买他的假药。至于吴鉴光,则是个瞎子。他在南京路虹庙对面开测字算命店。他虽然天天闭着眼,但是,只要进了他的店的人一开口,他就能揣摩出你是否有钱,然后让你把钱掏出来。

见黄楚九一直坐在客厅里,杜公馆的厨子、娘姨等下人都悄悄地议论说:“前两年,就是他在报纸上请大家吃红蛋的吧。”

“就是他。三个半老滑头之一。”

“他真是把点子想绝了。”

下人们议论的事是两年前春天发生的。

有一天早晨,上海滩各家报纸突然都刊登了一则奇怪的广告。这个广告只印了一个光溜溜的大红蛋,既没有题目,也没有任何说明文字。此时的上海滩,报纸尚且很少有套红印刷,再加上一只独独的红蛋,人们都觉得醒目、奇怪。不少人以为报社印错了,就忙着打电话去询问。可是,报社的人回答说,没有印错。详细情况看以后报上的介绍。

这样,大家的胃口一下被吊牢了。

第二天,报纸一到,人们就急急忙忙地打开报纸。报纸和前一天一样,除了一只大红蛋,什么没有。很多人抖着报纸说:“这些报社搞的什么名堂?”

连续几天,红蛋叠出。不少人拿起报纸就看广告版,一见又是红蛋,便骂道:“这个报社真是神经病,拿我们寻开心啊?”

正在人们都在骂报纸时,报纸上突然登出了一条说明文字。读了说明文字,人们才恍然大悟。

原来,这则广告是福昌烟草公司做的。福昌公司新出了一种香烟,叫“小囡牌”,按照中国人的风俗习惯,小囡生下来后,理应馈赠红蛋志庆。福昌烟草公司为了庆祝“小囡牌”香烟问世,特向广大市民馈赠红蛋。

福昌烟草公司的这则广告,耍尽了噱头,出尽了风头。它的创意人是谁?就是福昌烟草公司的老板黄楚九。

将近子夜时分,杜月笙才从外面回来。听说黄楚九还在客厅里等他。他马上在衣帽间里煞有介事地骂着管家说:“你们这些赤佬,为什么不派人去找我,让黄老先生等到现在?”

“我以为你今天晚上要回来早的。”

杜月笙连连摆手,“不说了!”他快步走到客厅,高声说:“黄老先生,实在对不起。杨多良今天晚上又拉我去吃饭。吃完饭,又要去看小叫天演的京戏,这就回来晚了。”他一面拱手对黄楚九行礼,一面解释。

黄楚九连连还礼,“月笙,我是三顾茅庐啊,总算见到你了!”

“其实,黄老先生完全不必这么客气,来个帖子,或是让人来说一声,月笙过去,不就行了?”

“那可不行。真人面前不说假话。月笙,我遇到麻烦了,想请你老弟出面摆平。”

“老先生,你不是开玩笑吧?”杜月笙吃惊地站了起来。“我这两下子,也就是有几个不要命的弟兄,砍砍杀杀而已。黄老先生是上海滩商界翘楚,身上的智慧比汗毛还多,还有摆不平的事情?”

“月笙,这回,我是真遇到麻烦了。你无论如何要帮我迈过这个坎儿。”

“黄老先生既然如此高看月笙,那就请说出来。如果我能摆平的,我一定在所不辞。”

黄楚九自幼随父学医,专攻眼科。医术到底学的如何,无人能搞得清。后来黄楚九在英租界宁波路贵州路口租赁一问门面,开了一家眼科医院。干了七八年,他仍然没有发财。见徐重道靠卖假药发了财,他忽然有悟:行医没有卖药赚钱。于是,他弃医经商,开设了“九昌公司”,制造成药。

由于自己开过医院,黄楚九明白,药房是靠补药赚钱的。且补药吃不坏人,不会有人找麻烦。至于有没有疗效,无所谓,只要能造出噱头,有人买就成。

此时的上海滩,出售补药的店铺林立,出售的补药又滥又多。要想在夹缝中生存,并且做大做强,必须创出自己的品牌。

凭空创出一个品牌,谈何容易?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9:0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