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有智慧的女人/时代诗文坊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刘晓晖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刘晓晖所著的《有智慧的女人》是沪上一位媒体人的一部反映当代成功职业女性风采的散文集,汇聚了作者自身的生活经验,以及她对周围人生活的观察与反思。作品中处处透露出一个自立、自强、自爱的有智慧的女性的风采。对于女性读者也有着积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内容推荐

刘晓晖所著的《有智慧的女人》讲述:有智慧的女人不一定长得漂亮,但一定活得漂亮。智慧,不只是从学问的研究得来,更是从生活的体验得来。《有智慧的女人》中感情这种事,尤其需要靠智慧去经营、去处理。人生很长,女人要学着靠智慧去从容应对。

目录

序(沙元森)

第一辑 感情这东西

 随性所欲的悲哀

 四月与硫酸菜刀

 色娘时代

 你要爱你的寂寞

 遇见

 一树一树的花开

 男人四十

 女人四十

 处女膜,结婚证

 亲子的选择

 影后的新生

 像风一样飞过青春

 男人的春药

 春娇与志明的配与合

 有智慧的女人

 为自己的心找一个家

第二辑 读读书看看球

 不一样的才女黄佟佟

 画面之外,字里行间

 读小白的《租界》有感

 上海紫玫瑰

 童心,诺言,爱

 有些道理慢慢懂得

 亲密关系的糟糕特质

 从故乡到异乡的诗意流浪

 这一年读了些什么书

 足球笼罩下的男人女人

 不那么轻松的足球话题

 快乐的代价

 腐女看球记

 谁能不爱贝克汉姆

 2006年的那一场球

 南非记忆:一只八带的妖娆夏日

 当命运来敲门

 欧洲那个杯

第三辑 闲情偶寄

 大葱的惆怅

 食全食美西红柿

 我爱苹果你爱梨

 北方的菜

 有故事的鸡

 百味花生

 那些有馅儿的面食们

 周末吃蟹记

 感觉大卫

 有没有人告诉你

 北京一夜

 纵贯线

 嗨,亲爱的老头儿

 柬埔寨之行

 漫游卡尼岛

 亲子游澳洲

 大师的上海

第四辑 这些人,那些事

 我与沙腕这十年

 刘师傅

 同桌的她

 表哥

第五辑 岁月如歌

 爱不够的伊人

 不富养

 非独生

 读点啥

 天赋论

 不伟大

 灵耳朵

 春游记

 有理想

 童话剧

 毕业季

 夏令营

 一个理科女生的实习手记

 女人花

 我爱你的垮掉

 相约九八

 从五年到十年

 三字头的最后一年

 旅行、相遇及其他

后记

试读章节

随性所欲的悲哀

一个年轻的女子,受过良好的教育,就要出国读书了,她在一篇文章中谈了她曾经的一种生活状态:她有一个男人,是个比她大十岁的已婚男人,有老婆孩子,是她的性伙伴。她和他在一起没有别的想法,只是因为无法排解的寂寞。在这同时,她有一个想嫁的男朋友在国外不能见面,她还有一个男孩子陪她玩,但她不想嫁给他。

这是前几天发生在某个论坛上的一场争论的根源,这场争论已经被定性为两种道德观念的冲突。

我对此一直有一种深深的困惑。这样的事情,应该是一个女子的隐私,却被她自己主动地说了出来,她可能是想寻求帮助和解脱。我把她的倾诉看成是一种精神上的裸奔。一个人在大街上裸奔,警察会把他抓走,他可以说这是我的自由,但如果我不幸看到了,我会觉得不舒服,但也可能有人喜欢看这样的裸奔,很新鲜很刺激。同样,一个人把自己的隐私写出来,她的这种隐私违背传统的道德观念,我看了同样觉得不舒服,我认为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裸奔,我不喜欢看但有人喜欢看。

在传统的道德观念里,一个未婚的女子不应该和已婚男人有性关系;在传统的道德观念里,一个女子有了想嫁的人就应该耐住寂寞,把自己最好的身体留给自己最爱的人。我是坚决认同传统的道德观念的,我不知道不传统的道德观念怎么看这件事,或许身体是她自己的,她想怎么样都可以。我只是很难理解,不爱一个人却上床,没有爱情的性关系道德吗?因为无法排解的寂寞就和已婚男人有性关系,这样的说辞不苍白吗?对一个那么年轻的女孩子而言,到底有什么不能排解的寂寞?

我是从年轻女孩子走过来的不年轻的已婚妇女,我有过年轻的经历,她却没有不年轻的已婚的经历。尽管现实生活中的婚姻常常千疮百孔,但是它毕竟是经过庄严的法律认可的。当你试图去插足一个家庭时,你应该考虑法律的存在。即使这个婚姻没有因为你的介入而解体,至少也添了一处疮孔。

另一种观点认为,身体是自己的,只要自己想去做什么,那是自己的自由。我不认为这是一种道德观念,只能是一种观点,不妨称之为随性所欲的观点。性和爱,也许可以真的是两码事,可是性和爱的分离真的就那么美好吗?

几年前做记者时,我采访过妇教所,那里有很多因种种问题被收容的妇女。其中有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子,从小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农村,没有受过教育。她很小的时候就被继父强奸了,后来开始了皮肉生涯。她不知道什么是爱情,可她却有了和数不清的男人的性经历。妇教所的同志告诉我,她是不可能被教好的,虽然现在在这里她不能接触男人,出了这个门她肯定重操旧业,因为这已经是她的一种本能,只要是有男同志来参观慰问什么的,这个女孩子的眼睛立刻发亮,就不由自主地想凑过去。这个女孩子让我深深地感到悲哀,她看上去那么年轻健康,只有十六岁。

这个事情当然是很极端的,但你不能否认这是随性所欲的极端,有的时候,走向极端的过程可能连我们自己也认识不到。四月与硫酸菜刀

四月总是伤感的季节。艾略特笔下的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长着丁香,把回忆和欲望掺和在一起,又让春雨催促那些迟钝的根芽。

回忆的四月、欲望的四月、情感的四月……其实都是别人的四月,可我总是身不由己地卷进别人四月的故事,所以我的四月,总是狼狈不堪的四月。

去年的四月我在做什么?我的一个弟弟失恋了,他当时恋爱的女孩,是网上的一个女孩子,他很痛很痛,写了长长的一篇文章,想挽回一段爱情。我所做的事,是把他的文章以我的名字发在网上,当然说明是我的一个弟弟的经历。那个时候,我徒劳地想为我的弟弟挽回这段感情,我不停地在一些帖子及回复中说,我弟弟是多么好的一个男孩子,不要轻易错过。因为那个女孩子有不少朋友在网上,我还负气地对那些人说,我要和你们都绝交,因为你们的朋友抛弃了我弟弟。这把他们都大大地吓了一跳。

我很可笑。当时就有人对我说,感情的事不能勉强的,当事人都勉强不了的事情,你又怎么能勉强得了呢?

又是四月。我弟弟又幸福地沉浸在爱情中了,只不过一年的时间,曾经的四月就成了风中的往事。

只有我的可笑,在四月的风中继续飘荡。只不过它飘荡在了另外一个故事当中。

四月总有故事发生,这一次的故事是欲望的故事、青春的故事、成长的故事……一如既往地,与我无关。

我又一次奋不顾身地跳进去了,现在跳出来看,我认真得可笑,真傻。

下午从电脑前站起来时,发现自己竟然还系着围裙,头发乱得像鸡窝,中午吃剩的饭菜还在餐桌上。这是多么不合时宜的生活,一地鸡毛的真实的生活。比起我在网上的激动、气愤、莫名其妙的道德感,这才是我更真实的人生,平淡的柴米油盐的人生。

终于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了。这是女人的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跨越有时和年龄没有太大的关系,跨过去却是两重天。第二个阶段的女人,婚姻是港湾,是幸福的天堂,是她们一手建立的家,她的心是踏实的,她们未必对年轻的女子有敌意,却有天生的警惕。而第一个阶段的女孩,心还在天上,属于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体验的阶段,她们未必想得到别人的丈夫,却心安理得享受成熟男人的体贴、关爱以及建立在良好经济基础上的品位。在她们眼里,婚姻是遥远的,享受丰富的人生才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情。

四月,当又一个弟弟给我发留言说,姐姐我失恋了。我赶紧对他说,拜托你不要找我倾诉,我现在怕听年轻人恋爱的事,真的有代沟。

四月,我终于发现我已是一个婆婆妈妈的女人,不由自主地和天下已婚女人结成同盟,对未婚女子对别人婚姻的介入有着强烈的愤慨和无法宽容。

四月,让我的可笑和愤慨都成了往事。四月,让我对自己有了更多的宽容,因为,我是女人,是正在一天天变老的女人。你可以懒得看这些女人,可你千万别试图去招惹她们。

呵呵,我一手有硫酸,一手有菜刀。P3-6

序言

微博上的好好妈摇身一变成了晓晖姐,真是越活越年轻了。记得以前从没喊过她姐,那么就从这开个头吧。

在我的印象中,晓晖姐是个懒于做家务但是笔头很勤快的人,因为她时不时地就整出一部集子来。我读过有书号的散文集,也读过小圈子里限量赠送的育儿笔记。之前从来没想到晓晖姐会让我给她的作品集写序,我总觉得写序作跋这事必须交给一位德高望重的或者权倾一时、富甲一方的才好。晓晖姐终究是不能以俗人眼光来揣度的,她看中的竟然是我儿女双全的福气,一定要我来写。既然是沾了儿女的光,我就由着性子写一点,作为一个老同事、老网友,也确实有话要说。

现在回过头看,和晓晖姐的同事关系并不算长。那年,新报纸在济南创刊,我们一起报名应试。她在副刊编编写写工作了大概三个月,名落孙山的我才候补进来做体育新闻。我不太记得自己当时什么样了,总之免不了一身学生气,很内向也很小心。本来他们一伙人都磨合得谈笑无间了,我冷不丁地闯进来,就像一个走错了地方的刺猬,总怕被伤着了。与那些资历丰富极具个性的同事相比,坐在我后面的晓晖姐一看就是很单纯的样子,记得帽子顶上都有毛线球晃来晃去的。那时候,应聘进来的同事结了婚的不多,很年轻的晓晖姐却是一个。最初她自己在济南,看上去也不像会炒菜做饭的,常和我们这些单身同事一起到小饭馆吃饭。我是回民,他们迁就我,没少跟着吃羊头羊蹄。晓晖姐对吃什么好像也不在意。她是个爱热闹的人,她喜欢听我们的八卦,关心我们哪个人是否换了女友。如果跟着爹妈,受到这种关心肯定很逆反,但是一帮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凑在一起倒是添了很多乐趣,到现在我还记得一个“固若金汤”的典故。虽然很关心,晓晖姐也没多少恋爱经验可以传授给我们,她和好好爸是那种初恋就成功的。好好爸现在是名副其实的“高富帅”,年轻的时候更多几分书卷气,瘦高的身材总是穿一身干净的白衬衣,乍一看很像中花队的申思。好好爸来济南也请我们吃饭,过节的时候还不忘叫我们到家中小酌,由此断定他比晓晖姐更擅长持家,俩人实在是天作之合。

晓晖姐以一个文学青年的才情做小报副刊绰绰有余,她偶发兴致也给我们体育版写点评论。尽管报社也有各种考核,但我从来没想到晓晖姐会离开报社,甚至到现在也不完全明白其中的原委。我在单位人际关系上向来迟钝,也不善于关心别人。晓晖姐将要离开报社的时候,有段时间心情很低落,连带着身体也不好。记得有一次病中给我打电话,我骑着自行车满头大汗地赶到,陪她打点滴。那时觉得她无助,而自己又帮不上什么忙,实在是有愧于她的关照。

后来晓晖姐去了青岛,依然在报社做编辑。我们的联系更多的是在网上,在现实中已经离开济南的她被我又拉回了虚拟中的济南。那时,济南信息港热闹异常,活跃着一帮文学青年板砖青年。晓晖姐以“西岸”之名在网上特立独行,引得很多人来向我打探消息。我也故作神秘,不肯轻易披露内幕。等网友都熟悉了,也免不了要从俗,相互请客是经常的。晓晖姐来济南和网友们吃饭,也常叫我去作陪,可能是把我当弟弟带上,免得被骚扰时无入护驾。当然,她也很像姐姐一样护着我。有一次,我和一个叫“青衣”网友打得不可开交,但是双方壁垒不够分明,我的网友也常和敌营来往。终于有一天,“西岸”在网上生气了,大喝一声:谁再和青衣来往就不是我的朋友。从小没有姐姐的我,看到这一句感动得差点要流泪。记得她搬家,家中带不走的家具,也叫我先去看看有无中意的。

晓晖姐以前爱写小说,我看过她在杂志上发表的那种有八十年代风格的纯文学。上网之后,她写随笔比较多,很多过去的事情都被她记在了网上。去上海之前,她出了一本集子叫《有故事的女人》。一个人不避讳写那些不开心的事,应该是从内心里看淡了这些。

晓晖姐去了上海之后,似乎风水也跟着转了,在那边很快就有了新气象。房子越住越好,车子越换越好,最关键的是有了一个乖巧可人的好好。尽管不能常常见到她一家,内心很替他们高兴。我去上海采访球赛的话,有时也联系他们。那年,我去沙特采访亚冠联赛,需要从上海出发。从济南赶到上海,先被我同学接到了偏僻荒凉的上海理工大学,吃过晚饭就准备去浦东看好好。那时候,我还没当爹,稀里糊涂不知道带些啥东西看小宝宝。想买辆小车,同学说路太远不好带也没有卖的,后来勉强在一个超市买到了两罐奶粉。我现在都忘了什么牌子,也没问哪个年龄段的。我今年夏天刚有了女儿润润,晓晖姐在网上留言告诉我,给润润从澳洲带了两罐奶粉回来。原来,好好在网上问我的问题,她都记下了。

随着清泉的衰落,我和晓晖姐的网友关系算是止步了。她来济南,我只当来了亲朋好友。有一次,我用电动车载着刚会走路的叮当去她在济南的家,像去串门走亲戚。再后来,得知我的宿舍要拆迁,她把房子钥匙也交给了我。我劝她先租给别人,她都说不用。

晓晖姐其实还是那个晓晖姐,爱说爱写爱热闹,关心别人,也会不小心冒犯到别人。在微博上,有段时间看她玩得特别带劲,后来又突然删得一干二净,问她原因,她只说要休息休息。她还是那样的敏感,只是更多了成熟和理性。不只做有故事的女人,还要做有智慧的女人,或许正是她给这本书命名的本意。

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晓晖姐的大智慧才刚开始,慢慢看吧。

后记

从上一本书《有故事的女人》到这本《有智慧的女人》,整整隔了十二年。两个书名都来源于书中的同名文章,看似很自传,其实写的都是别人,别人的故事,别人的智慧。从有故事到有智慧,我觉得这是做女人非常美好的两个境界,可以说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十二年来发生了很多事。在《女人四十》中我说,每一个活到四十岁的女人都是劫后余生。所以面对生活,我觉得自己特别幸运,有家庭,有孩子,有喜欢的工作,有体面的生活……拥有这些,看似平常,却并不容易。玛丽莲·梦露、黛安娜王妃,她们风华绝代、美丽性感、光芒四射,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可她们的生命都终结在了三十六岁。

因此,能健康地活着,多么美好。我接受生活中一切的不完美,感恩生活赐予自己的种种体验,更庆幸始终坚持用文字记录所思、所想、所遇、所悟,于是自然而然地,这些文字就汇成了这本书,内容涵盖了情感、女性、阅读、美食、亲子、足球、音乐、旅行等方面,这十年来的生活感悟和人生历练尽在其中。

三十岁以后我不再像年轻的时候那样热衷于给报刊投稿,很多文字都是在网络论坛、个人博客等空间发布,比起传统媒体,网络更快捷,但也更具隐蔽性,网上的自己的和生活中的自己总是有着相当大的差异。我喜欢躲在电脑后面让那个不愿意让别人看到的自己在文字里变得生动起来。也许是因为不再拘泥于报刊对文字的要求,这些文章写起来更能让我任意发挥,随兴而至,虽然看上去不那么精致,却真实、亲切。

希望读者们能喜欢这些文章。

非常感谢多年来的老友沙元森为这本书写了序。我对他说,因为他儿女双全,是有福之人,所以是最适合给我写序的,以前家里女儿出嫁,还要找儿女双全的人给缝被子呢。其实更重要的,我觉得沙元森是非常了解我的人,又是男性,在这本充满女性自恋自得自矜自持的随笔集里,需要有来自异性的不一样的视角,让女人能更清楚地看清自己,看清世界。沙元森是一个优秀的编辑,写一手特别漂亮的评论,在把球评写得自成一派以后,又把时评写得风生水起,是《齐鲁晚报》的资深评论员,著有《沙眼看球》一书。很惭愧看了他这么多年的球评,我却没有给他的书写一个字的评论,反而让他在伦敦奥运会期间,一边主编电子杂志《英范儿》,一边当奶爸照顾刚出世的小女儿,一边给我的这本书写了序。

还要感谢著名作家黄佟佟,这些年其实我已经疏于写作,无论是随笔还是小说,她总是鼓励我坚持写下去。她还建议说,你应该有个响亮一点的笔名。可惜的是,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习惯了“刘晓晖”这个普通的本名见诸报刊,网络上倒是有过各种名字,从西岸到好好妈、晓晖姐,等等,这些名字在这本书里都有出现,是的,她们都是我。我知道我再怎样努力都不可能变得像黄佟佟那样著名,所以就很坦然地用这个普通的名字写书。只要文字是真诚的就够了。

特别要感谢的是时代传媒的刘红,安徽文艺出版社的张垄、刘姗姗,有了你们的帮助,才有了这本书。

还有很多的亲人、朋友,这些年来陪伴我成长,给了我很多的帮助,我在心里感谢你们。我爱你们。

刘晓晖

2012年8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20:3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