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铁臂侠韩其昌(长孙笔下的武林宗师)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玉昆子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第1章广生堂掌柜

清朝,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

中原的古城深州县城。

乾为金到占大有

昌乃业庄集同人

这副雕刻在木质对开门上的对联,见证着这家药铺的沧桑变迁。

对开的大门是漆红色的,门额上面悬挂着由两代帝师翁同龢题写的“广生堂”匾额,字迹苍劲、挥洒,赫然入目。

东街是深州最繁华的地带,街道的两边是一家挨着一家的店铺,有干果铺、山货铺、绸缎庄、果品店,还有饭庄、钱庄、烧饼铺,都高高地悬挂着招牌。县城里所有的店家和商号几乎都集中到了这条街上。

广生堂的掌柜叫韩峰三,他身材魁梧,气度从容;虽然三十岁不到,却精通医术,还懂得西洋钟表、西洋照相和绘画。他承袭祖上的产业,与人合伙经营着这家药铺,也是这家药铺的坐堂先生。来药铺找他看病的人,也都是慕名而来的。

中秋节过去才五六天,就到寒露节气了。随着天气的逐渐变凉,来广生堂求医问药的人也开始多起来了。

韩峰三端坐在店堂的太师椅上,正在给一个老者诊脉。他双目微闭,右手四指轻搭在病人的腕部,沉默良久,似乎要从脉络里读出更多的信息。当他把手从病人腕部拿开时,眼睛立刻显出了聪慧的光芒,他对老者说:“从脉象上看,您只是有点脾胃不和,没有什么大病。现在天气开始凉了,身体有点内热,不要紧的,吃两服药调理调理就能缓解。在吃的方面要多加注意,少喝酒,少食辛辣食物,将养一阵子,自然会好起来的。”韩峰三一边说着,一边拿起砚台上的毛笔,开出了药方。

“好好!谢谢先生!”老者接过药方,起身走到店堂中部的柜台前,把药方交给了伙计,付了银两,等着伙计抓药。

韩峰三看着老者,端起桌上的茶杯。刚饮下一口茶,就见一个中年男子急匆匆地走进店里来,怀里还抱着一个五六岁的孩子。男子满头是汗,眉宇间的忧虑更是沉重,气喘吁吁地把孩子放在椅子上扶着,便急急地说道:“韩先生,快看看这孩子吧!”

椅子上斜靠着的是个男孩,已经昏迷了,男子的手抓着男孩的肩,才勉强让孩子保持在椅子上的姿势。

“是程升啊!怎么回事?别着急,慢慢说。”韩峰三认识这男子。

“韩先生,这孩子昨天晚上就说头疼,身上难受,还痒。晚上没吃饭,我也没当回事,就让他睡了,可今天一早就这样了,现在连话都不会说了。”程升还是用急促的语调说着。

韩峰三靠近孩子,摸了摸孩子的额头,立刻感觉到了滚烫。他双手掰开孩子的嘴,轻轻转动孩子的脖颈,当光线直射到孩子嘴里的时候,他看到了孩子像杨梅一样的舌头。解开孩子的衣裤,孩子浑身都布满了红色的皮疹。

“这是烂喉痧啊!怎么现在才来?”韩峰三低声问道。

“我本来想着,小孩有个头疼脑热的是常事,挺一宿也就过去了。没想到成了这样。再说……”程升低着头,声音也弱多了。

“赶快抓药,回去赶快煎了吃了。”韩峰三一边拿起砚上的笔急速地写着,一边说,“再晚来一天,恐怕就得出人命了!”韩峰三说完,很快就把药方递给了程升。

程升接过药方,并没有走向柜台,而是站在原地迟疑了一下,才吞吞吐吐地说:“韩先生……我……没有钱啊……昨天没来,也是花不起钱啊……您看这……”

“别说钱了,怎么也得先治病啊!”韩峰三边说着,边走到药柜前,依药方抓好了药,递给了程升。

“那可真是太谢谢您了!”程升连忙躬身接过药袋道谢。

“记住,药得分两次煎。两次的药汤混一块儿喝。孩子要是还迷糊,就灌下去。用剩下的药渣子熬成水,给孩子洗身上。”

“好,好。您真是大好人呐!”

“别说这些了,快回去熬药吧。”韩峰三又看了一眼孩子。

程升又向韩峰三鞠了一躬,抱着孩子走了。

“韩老板!扶危济贫,功德无量啊!”县衙门的主簿林聪一直在店堂里,看着刚才的一切,边说边走了过来。

“林先生,让您久等了,快请坐!”

“不用客气了,我今天不是来看病抓药的,是特意来请您的,您可一定要赏光啊!”

“您这才是客气呢!有什么吩咐,您尽管说!”韩峰三和林聪面对面地坐下了。

“今天晚上,我请您吃饭,您可一定要赏光啊!”

“这么客气呀,林先生,您是有什么喜事大宴宾客,还是单请我一个人啊?是不是升官了啊?”

“升什么官!我是单请您一个人,我还有事求您呢!”

“那好,我一定去,咱俩好长时间没在一起喝点儿了。”

“说定了,一定去啊!那我就告辞了,晚上咱们会宾楼见啊!”林聪拱手道别,转身离去了。

“慢走,林先生!”韩峰三也拱手相送。

红日西沉的时候,深州县城的各条街道就开始平静下来了,店铺都挂起了灯笼招牌,可街上的人却少多了。一轮下弦月,缓缓地爬上了树梢,秋风瑟瑟,似乎是在回忆着月满时的清辉。

P1-3

目录

前言

第1章 广生堂掌柜

第2章 关帝庙闹鬼

第3章 慈父童心

第4章 梅花拳和义和拳

第5章 瞒父学武

第6章 寻访名师

第7章 父子情深

第8章 初识形意拳

第9章 铁臂沱南侠

第10章 初识梅花桩

第11章 喜结连理

第12章 入师梅花门

第13章 天津识豪杰

第14章 从军

第15章 闯关东

第16章 杭州擂台赛

第17章 上海擂台赛

第18章 武林中人

第19章 农家小院

第20章 健族国术社成立

第21章 国术社里的共产党

第22章 大刀队

第23章 国术社里的特殊徒弟

第24章 爱好国术的隐居者

第25章 动荡的北平

第26章 献艺新中国

第27章 燕北翁

第28章 永别凤儿

第29章 言传身教

第30章 文化大革命

第31章 祖孙情

第32章 乡土亲情

第33章 梅花桩研究会

第34章 难别人世间

第35章 魂归故里

序言

梅花俏美却不与众花争艳,因她有修养,不露其声色。梅花凌霜傲雪,清雅俊逸,一旦盛开即芳香四溢、沁人心脾。这是她坚韧不拔的毅力体现。

韩其昌是我的祖父,怹一生练武不辍,且孜孜不倦地教诲弟子,为中华武术的弘扬和传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怹不仅武艺超群,而且品德高尚。怹悲天悯人的情怀和乐善好施、轻财重义的风骨,具备梅花的美德与修养,堪称一代宗师,为人推崇。有诗曰“飒飒西风满院裁,蕊寒香冷梅花开”,亦如我祖父的人生起落与辉煌。

祖父出生在河北深州,家境殷实,幼时追随武术名家习武不辍,青年时入曹锟军中任武术教官,曾打过擂台,闯过关东。怨一生亲历辛亥革命、军阀混战、九·一八事变,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正是这样的社会大背景,才成就了我爷爷。作为怹的长孙,我从出生就在怹身边生活,数着怹额上像小溪一样的皱纹,蹭怹扎扎的胡须,喜欢怹那粗糙如松树般的大手牵着我的小手,走在街头听怹讲那一个个鲜活的故事,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在爷爷的武术教导中,耳濡目染与当初的踌躇满志让我受益匪浅。

我是在祖父的教诲中成长并步入武林的。怹老人家常讲:“练武要先练心性,其次才是练身体。若只讲打杀,仅是一介武夫而已。”所以我认为,我们练武要遵循怹老人家的教诲,并要注重培养良好的武术风范,摒弃门户之见,其实天下武术乃一家。

我认为,祖先留给我们的武术,不仅仅是自卫防身之术和强身健体之法,更重要的是能否“武”、“道”相结合,用武学来磨炼自己的意志,用道学来做我们的指路灯。我们只有懂得此理,才能使精神得以升华,身体得以康健。

我希望此书能使读者领悟到武林前辈的练武目的和他们为人处世的风范。前辈们修炼的是精神,磨炼的是意志,崇尚的是为国争光的荣耀,展现的是视金钱如粪土的豪情壮志。他们所尊崇的“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的哲理,确为现代练武之人要谨记和躬行的不二法门。

我作此书之念已久,启笔于数年前。每于法事之余,即伏案笔耕。握笔凝思之际,祖父的言语举止、音容笑貌如在昨天,如在眼前!令我思绪如潮,念切时竟泪眼模糊,难于自抑。此书历经几年,数易其稿,是我心血和思念的结晶,现终能付梓,以飨读者,我以此为幸,并热望读者批评赐教。又逢今年是我祖父仙逝25周年的祭年,我可以此书告慰怹老人家了!

内容推荐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在民族遭受外敌入侵时被称为“国术”。武术,承载着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精神。韩其昌是当之无愧的武林宗师,北京梅花桩拳第一人。他早年以“铁臂沱南侠”闻名冀京津,后成立“健族国术社”,把梅花桩拳引入北京并发展壮大。他精通梅花拳、形意拳、戳脚拳和太极拳;抗战时期曾帮助抗日劲旅第29军训练大刀队,谱写了“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的壮烈篇章。韩其吕一生练武不辍,为中华武术的弘扬和传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玉昆子所著的《铁臂侠韩其昌(长孙笔下的武林宗师)》详细介绍了韩其吕的习武经历,展现了他对武术的执着和对徒辈们孜孜不倦的教诲。在长孙笔下,一代宗师的英风豪气、侠骨柔情呼之欲出、跃然纸上,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长孙对祖父的崇敬和怀念。《铁臂侠韩其昌(长孙笔下的武林宗师)》能让读者领悟到武术大师的习武宗旨和为人处世的风范。

编辑推荐

第一本由长孙亲笔撰写的宗师传记!共同生活20年,亲自传授毕生所学!

北京梅花桩拳第一人,精通梅花拳、形意拳、戳脚拳和太极拳,吴佩孚邀其表演武术,梅兰芳向其学习剑术,抗日劲旅第29军聘其训练大刀队!

玉昆子所著的《铁臂侠韩其昌(长孙笔下的武林宗师)》详细介绍了韩其吕的习武经历,展现了他对武术的执着和对徒辈们孜孜不倦的教诲。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9:15:38